2022 年1 月,國內闡述美術編輯理論與實踐的圖書《美術編輯工作指南》出版10 周年?!睹佬g編輯工作指南》由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年1 月在北京出版,是國內以“美術編輯”為關鍵詞命名的圖書,對美術編輯進行了全新定義。該書不僅成為高校教材,而且被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列為館藏,還被眾多學術論文引用。
回首《美術編輯工作指南》的出版之路,頗為坎坷。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而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75.00%,觀察組治療腦血栓患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療效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長期以來,“美術編輯”作為職業(yè)名稱,主要應用于新聞出版領域。相關崗位的稱呼各異,如:裝幀設計、版式編排、美工剪輯、網頁設計等。即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培養(yǎng),也沒有規(guī)范的評判標準,更沒有專業(yè)的職業(yè)教材。
起筆之初,設想將筆者以往工作中創(chuàng)作的新聞美術作品進行分析闡述,編寫成書,即有實踐性,也有借鑒性,而且是對新聞價值的二次開發(fā)與增值。閑暇之余,撰寫了10 萬余字的初稿,取名《林中路》,文中選取了《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經濟周刊》《中國企業(yè)家》等主流媒體出版的24 幅封面創(chuàng)意設計,結合讀者定位、編輯主題、廣告發(fā)行等進行案例分析,敘述了“美術是新聞的另一種報道形式、新聞與美術如何結合、美術與商業(yè)如何結合、中文視覺的商業(yè)化模式”等問題的思考。
本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我將《美術編輯實踐》的寫作目錄投遞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投稿信箱。不久竟接到面談邀請,驚喜欲狂。2008 年11 月中旬,我與策劃編輯甘莉老師聊起了我的新設想,她對美術編輯題材非常感興趣,表示將做進一步的圖書市場調研。
2008 年8 月初,經朋友介紹,在時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周蔚華的辦公室,為《林中路》如何編寫才能達到出版標準進行了探討。周蔚華老師建議,突出實踐,提煉《林中路》中美術編輯步驟,按教學周期將章節(jié)進行改編。續(xù)而,將我推薦給策劃編輯,商討具體出版事宜。幾經修改,仍未能達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出版要求。收到退稿信我頗為失望,但仍然堅持只有出版社認可,才能得到讀者認可。于是,決定放棄《林中路》,另辟新徑,按教材標準重新規(guī)劃,暫定名為《美術編輯實踐》。
對于二胡初學者而言,如果不能及時疏導這樣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從而阻礙演奏者的進一步發(fā)展。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有的演奏者本身是科班出身,在二胡演奏練習過程中,很多演奏者顯得較為浮躁,缺乏足夠的耐心,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和技能也不虛心請教。一旦在正式場合表演就會很容易緊張,緊張就容易出錯,導致整個演奏效果大打折扣,雜亂無章。
按出版社要求提交樣章確定文風后,正式進入了《美術編輯工作指南》的寫作。
經調研,甘莉老師了解到美術編輯課題尚屬國內學術空白,特別是缺乏實踐工具書的情況,并認為我是資深從業(yè)者,有新聞報道經歷,而且對美術編輯領域有一定了解與認識,邀請我為作者,編寫相關工具書,更具有實踐性與說服力。隨后,她讓我填寫了選題申請表,同時要求提交一份出版分析報告,以及幾個以“美術編輯”為關鍵詞的書名。我提交了《關于出版“美術編輯”圖書的學術與商業(yè)價值分析》,闡述了填補圖書市場空白,出版美術編輯題材圖書的意義,并列出《美術編輯指南》《美術編輯實踐手冊》《美術編輯必備》等備選書名。2009 年1 月,通過選題會討論并征求我的意見,圖書名稱確定為《美術編輯工作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與我簽訂了出版合同。
其次,對案例素材進行分類。根據發(fā)布特點分為報紙、期刊、圖書、網站、電視等類型的美術編輯,每個類型按視覺元素、版面編排(畫面剪輯)、配圖思路、工作流程、工具技術等,詳細闡述美術編輯所必備的知識。案例涉及人民日報社、求是雜志社、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新社等主管主辦或出版發(fā)布的載體。
玉面失色,蕭飛羽驀然抓住蕭老夫人的手腕。蕭老夫人感到兩股溫和的力量從雙臂緩緩注入心田,又由心田向全身彌散。她蒼澀的臉上漸漸有了血色,呼吸也慢慢順暢起來。
5)服務支撐。智慧校園建設的最高層即服務支撐,全面整合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技術資源,面向用戶,以人為本,從細節(jié)處著眼,注重用戶體驗,優(yōu)化服務流程,提供全業(yè)務、全過程的“一站式”服務。服務支撐屏蔽了業(yè)務系統(tǒng)和業(yè)務邏輯,提供靈活、方便、按需選取的服務模塊,以及跨平臺和多終端的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提升智慧校園的用戶體驗和使用價值。
本組80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腸壁血腫清除手術治療14例,接受單純縫合修補手術治療14例,其中3例患者附加胰管支架外引流與T管引流,接受憩室化手術治療10例,接受十二指腸空腸吻合手術治療30例,接受胰腺十二指腸切除手術2例,接受損傷控制手術5例,接受憩室化手術聯合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手術5例。對于顱腦損傷以及骨折患者觀察之后在另行手術。
2011 年7 月30 日,接到清華大學出版社交稿通知。作為作者,我興奮而緊張,初稿是經排版裝幀在印刷廠裝訂成冊的“假書”。隨后,遵循出版社先審校內容、后裝幀設計的出版流程,將裝訂成冊的樣書拆卸為散頁后提交,進入審校程序。雖略知圖書出版的“三審、三校、一讀”程序,但面對在任何審校環(huán)節(jié)中,如達不到編審要求,都會被退稿的可能,于是,我格外認真。
首先,對美術編輯進行定義。美術編輯簡稱美編,既是編輯行為也是職業(yè)身份。作為編輯行為,美術編輯是采用美術技法,根據視覺規(guī)律,對信息元素進行選擇、組織、加工、記錄并優(yōu)化傳播的編輯過程。具有藝術性、技術性、記錄性。作為職業(yè)身份,美術編輯是從事此項工作的專業(yè)人員,是視覺的編輯者、創(chuàng)造者、管理者、培訓者。專業(yè)體系分為初級的排版制作、中級的視覺規(guī)范、高級的編輯創(chuàng)意三個層次。
由于梳理淵源、解析原理、案例分析等工作,瑣碎耗時,所以編寫時間超出了預計。2011 年4 月,100 萬余字的《美術編輯工作指南》初稿完成,交稿時被告知因錯過出版計劃,需重新制定審校時間。等待之際,我請教了業(yè)界專家、時任《中國新聞出版報》總編輯馬國倉。他認為將工作經驗成果轉換為美術編輯專著,為促進美術編輯學的學科建設、專業(yè)人才的教育培養(yǎng)、行業(yè)職稱的標準評定等具有積極意義。還特別推薦邀請了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為《美術編輯工作指南》撰寫序言。
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審既是資深教授也是行業(yè)權威,與編審老師的業(yè)務交流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一審提出42 條修改意見,二審提出18 條修改意見,我逐一修改,并果斷刪除了三審提出的有異議的“商業(yè)的美術編輯”一章,順利通過終審,進入裝幀設計流程。
2011 年12 月30 日,“一讀”在清華大學學研大廈會議室進行,在那里我見到了經審校、裝幀設計的新樣書,感覺陌生而親切。工作人員告知,如發(fā)現錯誤可在樣書上標注,仔細閱讀后簽字確認。
2012 年1 月,500 頁、67 萬字的《美術編輯工作指南》正式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當當等網店均有銷售。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在序言中寫道“滿都拉第一次將‘美術編輯’作為獨立的專業(yè),從視覺的角度探討與總結面向市場的新聞出版業(yè)的美術編輯實踐,開拓了新領域。”
從小受蒙古語教育的我,用漢語撰寫的第一部專著,能通過清華大學出版社審校出版,并得到業(yè)界的肯定,備受鼓舞。
篳路藍縷,《美術編輯工作指南》即是總結也是起點,通過業(yè)務實踐與理論研究,力求推動美術編輯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為提升美術編輯行業(yè)水平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