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彬,呂雅蕾,侯娟,霍麗曼,賈晨虹,梁平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1.藥學部;2.腫瘤內科,石家莊 050011;3.河北省兒童醫(yī)院藥學部,石家莊 050011)
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是一種表達于T、B、NK細胞的跨膜蛋白,也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阻斷PD1與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2(programmed death ligand-1/2,PD-L1/ PD-L2)的結合,可重啟T細胞的免疫反應,阻斷腫瘤細胞的逃逸通路[1]。重啟免疫反應會發(fā)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皮膚相關免疫不良反應屬于常見的irAEs。筆者對1例非小細胞肺癌老年患者應用信迪利單抗后出現(xiàn)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用藥安全提供參考。
患者,男,72歲。2019年8月5日以“左肺癌肝轉移不除外”收入院。入院后胸腹增強CT示:左肺下葉脊柱旁軟組織腫物,符合肺癌表現(xiàn);肝臟多發(fā)低密度影,考慮轉移;左側腎上腺結節(jié),考慮轉移。頭顱MRI示:顱內多發(fā)轉移瘤。肺穿刺病理示:非小細胞肺癌。免疫組化示:AE1/AE3(+),CK5/6(+/-),P40(-),P63(-),Ki67(陽性細胞數(shù)40%),TTF-1(-),Syn(-),CgA(-),ALKNegative(-),ALK(VENTANA D5F3)(-),PD-L1(DAKO 22C3)(2%陽性),PD-L1(VENTANA SP263)(2%陽性),低分化癌,免疫組化表達無特異性,根據形態(tài)學改變,傾向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基因檢測:未發(fā)現(xiàn)EGFR(如L858R、19外顯子缺失和T790M)、ALK、ROS1、BRAF、MET以及RET等基因出現(xiàn)有臨床意義的、或與靶向治療藥物敏感性明確相關的突變。臨床診斷:左肺下葉低分化鱗狀細胞癌Ⅳ期。給予信迪利單抗注射液(信達生物制藥,批號:DP2010009,規(guī)格10 mL:100 mg)200 mg,靜脈滴注,qd(2019年8月28日);紫杉醇脂質體270 mg,靜脈滴注,qd(2019年8月29日);卡鉑注射液0.6 g,靜脈滴注,qd(2019年8月30日);化療過程順利,2019年8月31日出院。
2019年9月21日患者主因周身皮疹伴瘙癢1周,加重4 d入院。入院體檢:體溫36.6 ℃,PS評分:1分,皮膚科體檢:面部、軀干、四肢大片彌漫性暗紅色斑片,其上泛發(fā)松弛型水泡、大皰,局部可見多數(shù)糜爛面;雙眼周、口唇黏膜、外生殖器、陰囊、肛周可見大小不等紅色糜爛面、血痂、較多淡黃色滲液。大皰面積>30%。Stevens-Johnson綜合征( Stevens-Johnson synfrome,SJS)和TEN評分系統(tǒng)(scoring system for SJS/TEN,SCORTEN)[2]評分:3分,皮膚受累屬于重癥。診斷為TEN型藥疹,臨床考慮為信迪利單抗相關免疫不良反應。給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80 mg,靜脈滴注,qd(第1~11天);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60 mg,靜脈滴注,醋酸潑尼松片5 mg,po,qd(第12~14天);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40 mg,靜脈滴注+醋酸潑尼松片10 mg,po,qd(第15~17天);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40 mg,靜脈滴注,qd(第18~23天);醋酸潑尼松片40 mg,po,qd(第24~25天);輔以補鉀、保護胃黏膜等藥物;糜爛面換藥,黏膜部位護理,間斷輸注血漿200 mL,靜脈滴注,qd(第9~10天)清除體內有害物質及炎癥因子;輸注人血白蛋白10 g,靜脈滴注,qd(第3天、第11天,第19~21天),20 g(第4~8天,靜脈滴注,qd)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力。患者皮損逐漸好轉,2019年10月15日頭面部、軀干、四肢大部分結痂脫落,外生殖器原有糜爛面完全愈合,無新發(fā)皮損。2019年10月16日出院。
2.1藥品不良反應關聯(lián)性評價 SJS和TEN屬于嚴重的皮膚黏膜反應[3]。對于SJS/TEN患者,識別致病藥物至關重要。根據針對SJS或TEN所設計的致敏藥物評估流程圖[4],評估可疑藥物和 SJS(或 TEN)之間的因果關系,信迪利單抗評分4分(很可能);紫杉醇脂質體和卡鉑評分均為0分(不太可能)。根據我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推薦的不良反應因果關系評價原則,進行定性分析:①使用信迪利單抗后24 d后出現(xiàn)TEN,說明書中指出免疫相關皮膚不良反應發(fā)生中位時間為0.8個月(范圍:0.1~16.5 個月),時間有相關性。②TEN屬于信迪利單抗說明書中免疫相關性皮膚不良反應范疇。根據說明書,TEN并非紫杉醇與卡鉑的已知不良反應,筆者也未查到兩藥導致TEN的任何文獻報道。③停藥并治療后TEN好轉。④未再使用信迪利單抗。⑤可排除合并用藥的影響,不能排除疾病進展的影響。綜合評價信迪利單抗為“很可能”,紫杉醇脂質體和卡鉑只符合“時間相關性”和“停藥并治療后好轉”,評價為“可能”。
2.2導致TEN的發(fā)生機制 免疫系統(tǒng)和腫瘤的斗爭經歷免疫清除、平衡、逃逸三個階段。腫瘤細胞通過過度表達PD-L1/ PD-L2等分子,與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使T細胞失活,從而實現(xiàn)腫瘤逃逸。信迪利單抗是全人源化 IgG4單克隆抗體,特異性結合PD-1,阻斷其與PD-L1/PD-L2的結合,T細胞抑制被解除,進而殺滅腫瘤細胞[5]。
2.3PD-1抑制劑的用藥安全
2.3.1本例超適應證應用信迪利單抗是否合理 藥品說明書是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的法定依據,非小細胞鱗狀細胞癌并不是信迪利單抗的適應證。臨床藥師查閱大量文獻,Ⅲ期臨床試驗肯定了信迪利單抗聯(lián)合吉西他濱/鉑類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14]。患者在選取化療方案之前進行基因檢測,檢測未發(fā)現(xiàn)有臨床意義的、或與靶向治療藥物敏感性明確相關的突變。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15]指出EGFR/ALK/ROS1/BRAF檢測陰性NSCLC患者可結合PD-L1表達結果選擇行PD-1/PD-L1抗體治療或行化療,該患者PD-L1表達陽性2%,可選信迪利單抗,本次給藥用法用量合理。
2.3.2本例選擇信迪利單抗的經濟學評價 2019年11月信迪利單抗成為唯一列入醫(yī)保目錄的PD-1單抗,根據文獻中對PD-1抑制劑的經濟學評價[16],信迪利單抗的月花費和年花費最低。根據目前循證證據、患者意愿及藥物的經濟學選擇信迪利單抗。
2.3.3應用PD-1抑制劑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處理 本次案例匯報的信迪利單抗導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xiàn)TEN在國內屬于首次個案報道,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聯(lián)合NCCN發(fā)布了“免疫治療相關毒性的管理指南”[17],指南中指出:如果出現(xiàn)三級毒性反應,應當停止治療,出現(xiàn)四級毒性反應,一般意味著永久停止治療。目前報道的7例[10-11,18-22]PD1抑制劑導致TEN后,6例停用PD1抑制劑,只有1例[20]在TEN痊愈6個月后再次應用了帕博利珠單抗,給藥過程順利。本例患者出現(xiàn)的TEN根據2017美國常見不良反應術語評定標準(CTCAE 5.0)[23]屬于4級,臨床藥師建議立即停藥,該患者未再應用信迪利單抗。
在常規(guī)診療過程中,如果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臨床應用中需要外推適應證,且尚未獲得國家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那么臨床藥師在實際的藥物治療管理過程中,須嚴格遵照循證證據,加強用藥監(jiān)護,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藥源性相關疾病。在對腫瘤慢病化管理進行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為患者安全用藥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