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看花展,逛花市已經(jīng)成為中國許多城市的新春保留節(jié)目,而在鄰國印度,幾乎所有的節(jié)日和重大場合中,印度人都離不開一種金黃色或橘紅色的小花一金盞花。
印度人過節(jié)離不開金盞花。印度多數(shù)節(jié)日都與宗教相關(guān),過節(jié)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敬神,而金盞花是敬神的必需品。印度每一座寺廟外面都有不少賣金盞花的小販。待售的金盞花,有的是編成花環(huán)的形狀,一個花環(huán)周長是有兩米多,密密麻麻的金盞花有數(shù)百朵,這種花環(huán)可以直接掛在神像上,也可以敬獻在神像前。也有散裝零售的金盞花,印度人會在敬神的小盤中放幾朵金盞花,與其他供品一起獻給神靈。在印度,金盞花是神圣的,象征著“純潔”,也被尊稱為“圣花”。印度宗教種類很多,不同宗教信奉不同的神靈。:但這些不同宗教的神靈,似乎都可以接受金盞花。節(jié)日期間,許多印度家庭會在門口或院子里布置一個藍果麗,藍果麗就是用彩色粉筆繪制的一個圓形的美麗圖案,藍果麗上也會鋪一層金盞花。
金盞花是印度人做普迦的必需品。普迦指的是印度各主要宗教信徒們敬神的儀式。在印度時時處處能見到普迦,嬰兒出生、新人結(jié)婚、學生升學、店鋪開張、公司成立等重要時亥I,都會進行普迦求神靈保佑。在所有的普迦中,金盞花都是必不可少的供奉品。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展現(xiàn)的夢幻般的放河燈普迦,那千萬盞河燈中盛放的就是金盞花。
《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印度南部的米納克希神廟,拍攝過一對年輕夫婦《的求子儀式,主持儀式的僧侶把一個椰子在地上磕開,將椰汁澆在金?盞花上,這就代表著把他們求子的心愿傳達給了神靈。記者在馬杜賴小城還曾走入一戶印度人家中參加這家女兒的成人典禮,女孩兒把許多供品伴著金盞花奉獻到神龕前,再戴上一個金盞花環(huán),“告訴”神靈自己已經(jīng)成年。記者還曾在新德里參加過一位印度朋友的新車啟用普迦,主持儀式的僧侶一番求神拜佛后,將一束金盞花掛在了車內(nèi)的后視鏡上,保佑他一路平安……
中國人辦喜事用玫瑰花和百合花,辦喪事一般用菊花。但在印度,喜事和喪事都離不開金盞花。印度人舉行婚禮的時候,門口喜歡掛金盞花,有錢人可以用金盞花把整個門口和墻面都鋪滿。印度的喪事多為火葬,燒尸臺上也會鋪一層金盞花,木'柴點燃的時候,將尸體和金盞花一同燒為灰燼,讓金盞花護佑著逝者的靈魂往生極樂。不少印度人家的門口平時也會掛金盞花祈福,新冠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相信金盞花能夠起到驅(qū)除病毒和瘟疫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家中的墻上不能隨便掛金盞花,尤其是有照片的墻上,因為只有已經(jīng)去世的家人遺像下面才能掛一串半圓弧形的金盞花。
金盞花也是印度的迎賓花,代表著主人對貴客的禮遇。一般的程序是主人給貴賓的額買點個紅點,然后親手把金盞花的花環(huán)掛在客人脖子上。客人越尊貴,敬獻的花環(huán)就越多。記者曾陪同國內(nèi)一個代表團到訪印度鄉(xiāng)村,熱情的村民給團長的脖子上掛了20多個花環(huán),沉重的花環(huán)壓得團長滿頭大汗,頭都快抬不起來了。
印度的大城市一般都有一個花市,專門進行鮮花批發(fā)業(yè)務(wù)?。印度最大、也最有名的是加爾各答的花市,一這個花市就在著名的豪拉大鐵橋旁邊?;ㄊ械闹鹘呛翢o疑問是金盞花,橋頭的某個位置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從這里可以拍到綿延數(shù)百米的金盞花的海洋。印度人運送金盞花的方式也很有特色,.他們會用一塊巨大的布把幾十、上百束金盞花打包,然后用頭頂著這個巨大的花朵包袱走。
在外國人的眼中, 金盞花儼然成為印度的一種象征。英國媒體曾經(jīng)拍攝過一部反映西方老年人到印度進行醫(yī)療旅游和養(yǎng)老的紀錄片,影片的名字就叫《金盞花大酒店》。(圖為印度花市上賣金盞花的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