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假日是腸胃病的高發(fā)期,特別是新春佳節(jié),其中發(fā)病最多的是急性腸胃炎,其次是急性胰腺炎,此外還有因大量飲酒引起的其他腸胃道疾病,如胃黏膜出血、肝損害等。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春節(jié)期間由于家人團聚、親朋好友會餐而引起的急性腸胃炎比平時高出近20倍。
急性腸胃炎可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對于身體強壯的中青年,及時治療也許沒事,但對于素體虛弱、有著慢性胃腸疾病的老年人和嬰幼兒,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鈉、鉀丟失,產(chǎn)生一系列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對于輕癥者,我們可以采用一些應對辦法,比如適當?shù)囟嗪纫稽c茶,提高胃液分泌量,茶水有去油脂的作用,從而減輕胃腸道的壓力;若是腹部滯脹,多吃一點蘿卜,也有解脹氣的作用;還可備一些常用藥物,如藿香正氣液、黃連素片、山楂丸、參苓白術散、四神丸、香連丸、保和丸、舒肝和胃丸等。根據(jù)具體癥狀服用上述不同藥物,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這里還給讀者推薦一款醫(yī)治“節(jié)日病”的良方,即香砂平胃散。此方出自醫(yī)書《醫(yī)宗金鑒》,有多種版本,但基本藥物組成大同小異。一般由蒼術、陳皮、厚樸、砂仁、香附、山楂、力曲、炒麥芽、枳殼、白芍、甘草組成。此方有健脾燥濕、溫中祛寒的功效,常用于脾氣虛弱、寒濕困脾、氣機阻滯、胃脘脹痛、飲食積滯等引起的食欲減退、噯腐吞酸、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神疲乏力。對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都有很好效果。
方中蒼術燥濕健脾、祛風除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厚樸化濕導滯,順氣平喘;砂仁調氣行中,溫脾止瀉;香附理氣解郁,止痛緩痙;山楂消積食,散積滯;力曲消食和胃,消化水谷;炒麥芽消食和中,行氣消脹;枳殼破氣行痰,散積消痞;白芍柔肝止痛,養(yǎng)血斂陰;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有很好的健脾、溫中祛滯的功效。但在用藥期間,不可暴飲暴食,宜清淡飲食,禁煙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注意的是,本方對口燥咽干、大便干結、干嘔呃逆、饑不欲食等胃陰虛者則不適宜。
在腸胃腸道疾病早期,還可以使用熱敷的方法。可以用熱水袋裝滿溫水,放在胃脘部慢慢移動約20分鐘。另外還可用干凈的細砂,加花椒、八角、茴香,放入鍋中慢慢炒熱到適宜的溫度,然后用紗布包好,放在胃脘部,慢慢揉動約20分鐘,但需注意防止燙傷。熱敷胃脘部能散寒、理氣止痛,緩解腹脹、腹痛、胃脘脹痛、不思飲食等不適癥狀。
吳金蓮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科主任醫(yī)師,從事臨床和教學工作40年。擅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頭痛、中風后遺癥、失眠、更年期(已改稱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甲亢、月經(jīng)失調、婦科炎癥、皮膚病等,尤其是相關疑難雜癥的治療,經(jīng)驗豐富。曾作為國家醫(yī)療隊專家組成員派駐俄羅斯從事醫(yī)療工作,深受俄方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