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的發(fā)生與剖莖防治技術

      2022-02-18 08:14:06周建華李自娟劉宗立賀建峰王廣印應芳卿
      中國瓜菜 2022年1期
      關鍵詞:打杈莖稈長勢

      周建華,張 黎,李自娟,劉宗立,方 娜,賀建峰,雒 娜,王廣印,應芳卿

      (1.鄭州市蔬菜研究所 鄭州 450015; 2.駐馬店市農業(yè)科學院 河南駐馬店 463000;3.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是全國設施蔬菜生產大縣,從20 世紀80 年代末開始發(fā)展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種植,是黃淮地區(qū)越冬茬番茄的主產區(qū),全縣種植面積約3300 hm(來源于汝南縣蔬菜局統(tǒng)計資料)。由于常年連作種植,番茄病蟲害逐年加重,成為影響當地番茄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問題。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TPN)主要是由皺紋假單胞菌、假單胞菌等假單胞菌屬致病菌以及其他細菌引起的維管束系統(tǒng)細菌性病害,已經由近些年來新型的一種土傳病害發(fā)展成為番茄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時有發(fā)生,并呈逐年加重之勢。一旦發(fā)病,根治較為困難,嚴重影響設施栽培番茄的產量與品質。

      2013 年,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在汝南縣開始有少量發(fā)生,此后發(fā)病區(qū)域逐年擴大。但受不同年份的天氣因素、種植時間等影響,發(fā)病輕重程度年際間有所不同。其中在2015—2016 年冬春季,該病在汝南縣余子河、五里崗、十里鋪等種植基地嚴重發(fā)生,發(fā)病率一般為20%~30%,個別溫室發(fā)病率高達50%以上,嚴重時甚至造成絕產。2020—2021年冬春季,部分溫室發(fā)病率高達50%以上,個別棚室發(fā)病率接近100%(來源于汝南縣蔬菜局統(tǒng)計資料)。生產實踐證明,植株發(fā)病后,采用藥劑灌根和噴霧等防治方法效果甚微。

      當前,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fā)病逐年呈嚴重趨勢,主要是品種感病且設施栽培,病菌病源自然擴散迅速,農事操作傳染概率上升,以及氣候條件促成等影響所致。對于該病的防治目前主要涉及采用農業(yè)防治(包括合理輪作、高溫悶棚和田間管理)、種子消毒處理、抗病品種篩選、化學藥劑噴霧(或注射、涂莖、灌根)等方法。

      為了有效防治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防止產量下降與效益損失,近幾年來我們結合病害發(fā)生部位和特點,探索了剖莖處理的防治方法,以期為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參考。

      1 癥狀表現

      該病可危害番茄莖、葉和果實。番茄發(fā)病株多在青果期表現明顯癥狀。一般初期在植株莖的中下部表面長出突起的不定根。病加重時,多在莖下部(打杈處)表面出現褐色至黑褐色斑塊病斑,病斑長度逐漸擴展至5~10 cm 或更長;病斑表皮質硬,并在莖的病斑處長出突起的不定根(瘤狀突起)。此時縱剖病莖可見髓部呈黃褐色至黑褐色(維管束褐變),病變部位超過莖外表變褐的長度;莖外表褐變處的髓部先壞死、干縮中空,并逐漸向莖上、下延伸。病株從表現萎蔫至全株枯死,病程進展緩慢,約20 d(圖1-A)。嚴重時,后期莖稈中下部病斑呈水浸狀腐爛,莖稈表皮脫落、條狀劈裂、溢水、腐爛,最后整株逐漸枯死(圖1-B)。溫室濕度大時,從病莖傷口處溢出黃褐色菌膿。

      圖1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發(fā)病癥狀

      番茄葉片發(fā)病多在葉尖、葉緣處,初期植株中上部復葉的少數小葉片褪綠,初呈暗綠色失水狀,漸向小葉內擴展并黃枯;病害逐漸加重時,植株上部葉片也可失水萎蔫,中下部葉片一側呈黃化、萎蔫狀,數日后全株青枯,葉片上無病斑;葉柄分生處一般褐色、萎縮。果實染病多從果柄開始變褐,最終導致全果褐腐,果皮質硬,掛于枝上。

      該病壞死斑不形成潰瘍癥狀(番茄潰瘍病發(fā)病部位開裂,髓部為紅褐色,葉片不萎蔫,葉片上出現類似肥害的褐斑),病果上無鳥眼斑,區(qū)別于番茄潰瘍病。與番茄條斑病毒病的區(qū)別是條斑病毒病莖稈上也有褐色條斑,但是病變只限于表皮。青枯病是從新葉開始失水萎蔫,而細菌性髓部壞死病植株多從中下部葉片一側開始呈失水狀萎蔫,可區(qū)別于番茄青枯病。

      2 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的發(fā)病規(guī)律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病菌主要通過病株、病殘體留土、種子帶菌等形式越冬。病菌侵害時多從傷口(也可是氣孔、毛孔)處侵入番茄植株。另外,病原菌也能通過幼嫩的器官(如花和幼果)進入植株體。在田間,病菌可通過雨水、灌溉水、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蔓延。病原菌喜溫暖和潮濕環(huán)境,易在低溫(特別是夜間低溫)、高濕、高氮、光照不足等條件下發(fā)病,特別是雨水多時病害往往發(fā)生更重。尤其是陰雨天整枝、打杈的農事操作為病害的發(fā)生及侵染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條件,促進了病害的發(fā)生及流行。此外,連作地塊、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肥料缺乏、栽培過密、植株長勢差等都易導致病害加重。

      河南省駐馬店地區(qū)秋季雨水一般較多,特別是近幾年來汝南縣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定植時間越來越提前(7 月上旬育苗,8 月中下旬定植),而此時往往氣溫高、雨水多,若澆水不當,常引起植株生長旺盛、葉片大。而進入到冬季(11 月后),氣溫下降快,棚內濕度大,蒸騰弱,水分運轉慢,葉片結露水時間長達12 h 以上。為了增加棚內光照,加強通風,在管理上種植戶過度疏葉整枝,造成植株損傷面積增大,加快了病害的發(fā)生。12 月份光照時間縮短、晝夜溫差大,也是該病的高發(fā)階段。

      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栽培,該病多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受天氣影響,發(fā)病時間從11 月至翌年2 月都有發(fā)生。根據該調查,連茬種植的老溫室比新建溫室發(fā)病嚴重。田間發(fā)病似乎與品種關系不大,但長勢旺盛、葉大、莖粗的品種發(fā)病概率增大。嫁接番茄比自根番茄發(fā)病重,這與嫁接番茄植株長勢旺盛有關。定植早晚與發(fā)病關系不大,主要看當年9—10 月份的氣候條件是否有利發(fā)病。也就是年際間發(fā)病流行與否,與當年氣候條件關系密切,若雨水多、光照差、溫度偏低則有利于該病的發(fā)生與流行。管理與發(fā)病的關系,主要是如果肥水充足,長勢旺盛,田間植株郁閉,正好又趕在低溫、弱光、高濕期過多整枝打杈,傷口愈合差,為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條件,發(fā)病則會加重。另外,從2020 年的發(fā)病調查看,只要9—11 月份的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發(fā)病,不論是溝栽還是高壟畦栽培,不論是滴灌還是溝灌,未見發(fā)病情況差異??梢姡B茬種植、嫁接苗、定植偏早而旺長、濕度大、氮肥用量大、連續(xù)陰雨天等條件下,發(fā)病較為嚴重。該病在田間發(fā)病速度較快,傳播性強,條件適宜時最容易大面積流行。

      3 剖莖處理防治法

      剖莖處理法,即通過剖開番茄莖稈的方法,直接將干粉(適量干土面、石灰面、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等)涂抹在髓部,讓番茄發(fā)病的髓部組織暴露在空氣中,加快髓部干燥,完全可以控制病害發(fā)展,甚至達到治愈的程度,植株病愈率高達99%,并能繼續(xù)正常開花結果(圖2)。

      圖2 番茄剖莖后表現

      3.1 病株診斷

      入冬后及時觀察番茄植株田間表現,重點觀察在植株下部、距離地面10 cm 以上處莖表是否有輕微根瘤狀凸起、縱裂條狀斑紋、午間或高溫時葉片萎蔫、葉片邊緣黃化等癥狀的植株,及時發(fā)現并針對性地治療。

      3.2 剖莖時期

      在持續(xù)陰雨天氣初晴,或低溫弱光天氣轉暖后,天氣預報有連續(xù)3~5 d 強光、高溫天氣,棚內氣溫達到30 ℃以上,可及時剖莖治療。

      3.3 剖莖處理方法

      在植株下部距離地面10 cm 以上處,先疏(剪)掉老化葉片,用切割工具(剖莖刀具)插入莖內向上開莖,深度達莖粗的一半,至莖內(髓部)呈健壯綠色,切割長度依發(fā)病輕重情況大致為10~50 cm。發(fā)病處莖內一般呈褐腐狀,剖開后立即排出莖稈內毒液,隨后翻開莖內向外晾曬,可用適量干土面、石灰面、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等,涂抹于剖莖內部,起到固液外流、吸干的作用。

      3.4 剖莖后管理

      增加溫室內光照,提高溫室內溫度至30~35 ℃,促進剖莖切口的恢復。有條件時,畦內行間可以撒石灰、草木灰降低濕度。1 周后即可全株恢復正常生長。此后的生產管理與其他健壯植株一樣,每4~6 d 葉面噴灑1 次98%磷酸二氫鉀300 倍液,同時,用20%噻菌銅懸浮劑500 倍液或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灑全室植株。

      3.5 防治關鍵

      該病最關鍵的就是控水,防止植株生長過肥、過旺,降低室內濕度。凡是澆水多,長勢旺、莖稈粗的發(fā)病就重;長勢弱、莖稈較細的發(fā)病就輕。2020年秋冬季的番茄普遍長勢強,莖稈粗,加之持續(xù)陰雨,所以發(fā)病就重,個別溫室發(fā)病幾乎100%。還要注意打杈時間,最先發(fā)病部位就是打過的杈子,杈子痕跡變黑。杈子不要打的過多,確需要打杈時要保證打杈后有2 個晴天,避免在陰雨、雪天進行植株調整,減少有利病菌侵入的傷口。

      對于髓部壞死病最有效的防治辦法,就是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剖開,盡早盡快放出莖稈內毒液,撒把干土面,即使不用藥,也可立竿見影,控制其進一步危害。剖莖處理之后對番茄植株的生長基本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猜你喜歡
      打杈莖稈長勢
      為什么巢鼠喜歡在植物莖稈上或雜草叢中筑巢生存?
      結瓜盛期“歇茬” 恢復長勢有“方”
      山西270多萬公頃秋糧長勢良好
      谷子莖稈切割力學特性試驗與分析
      施肥量與施肥頻率對紫花苜蓿莖稈直徑及長度的影響
      大棚番茄打杈需要注意的事項
      辣椒整枝打杈的作用與方法
      如何防治黃瓜長勢不一
      冬季整枝打杈道道多
      中國農資(2016年48期)2016-02-16 06:10:43
      晚播對春玉米倒伏及莖稈力學特性的影響
      土壤與作物(2013年3期)2013-03-11 18:47:31
      库尔勒市| 玉林市| 绥化市| 江陵县| 馆陶县| 会宁县| 长丰县| 保德县| 太谷县| 平阳县| 娱乐| 西乡县| 桃江县| 西青区| 禄丰县| 邯郸县| 巢湖市| 苍溪县| 博客| 辽阳市| 五台县| 历史| 友谊县| 沁源县| 建宁县| 顺义区| 榆社县| 天水市| 泗阳县| 车险| 荥阳市| 保康县| 孟州市| 略阳县| 伊川县| 时尚| 泾川县| 常熟市| 葫芦岛市| 大化|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