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敏
(鎮(zhèn)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甘肅 鎮(zhèn)原 7445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ICU病房常見急、危、重癥,嚴重威脅患者健康與生命[1]。特別是出現(xiàn)急性HF表現(xiàn)情況下,若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有效救治,則心源性休克發(fā)生概率顯著增加,死亡風險偏高。已有研究指出,科學合理的護理配合對搶救工作的有序實施非常重要[2]。標準化護理已嘗試用于ICU護理工作,通過制定嚴謹、規(guī)范的護理程序,提高護理質量,以輔助搶救工作順利實施[3]?;诖?,本研究應用標準化護理照護ICU收治的HF患者,報告如下。
2018年1月—2020年1月,選取鎮(zhèn)原縣人民醫(yī)院ICU收治的HF患者74例,分成2組(分組依據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對照組:37例HF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齡45~73(56.62±5.03)歲,心功能分級Ⅲ級19例、Ⅳ級18例;研究組:37例HF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齡46~75(56.49±4.95)歲,心功能分級Ⅲ級21例、Ⅳ級16例。臨床資料組間比較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HF診斷標準,已收治入本院ICU;②心功能分級Ⅲ級~Ⅳ級;③能正常與醫(yī)護人員溝通;④患者/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經各項檢查提示,肝、腎功能不全;③精神疾病。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包括:①生命體征監(jiān)測;②遵醫(yī)用藥;③健康宣教;④其他。
研究組:標準化護理,具體如下。
制定標準化護理程序及內容。安排數名ICU醫(yī)護人員負責制定標準化護理程序,通過結合既往搶救與護理經驗,收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分析ICU收治的HF患者標準化護理要點,包括標準要求、崗位設置、照護措施等,制定細致合理的標準化護理程序及內容,再安排ICU護理人員負責實施。
急救護理。①病情監(jiān)測:ICU護理人員需輔助病情評估、救治,嚴格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指標(譬如心率),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面部神情、體溫、意識等是否發(fā)生改變,若有異常立即報告,保證救治與護理干預的及時性、有效性;②在恰當時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科學給藥補液,同時注意限制靜脈輸液速率、用量,推薦24 h輸液量<1 500 mL,速率25滴/min;③體位與環(huán)境護理。一旦觀察到患者表現(xiàn)出呼吸不暢等,協(xié)助患者取端坐位休息,并手扶床上小桌。另外,衣著服飾寬松為宜,盡可能選用面料舒適、柔軟的衣物、被褥等;ICU病房地面整潔,無雜音,嚴格按照病房標準。取高度適宜的軟墊,置于患者肩、臀、膝等部位下方;④氧療護理:參數SpO2范圍宜處在95%~98%;若已出現(xiàn)低氧血癥,適時給予吸氧支持(常見措施包括面罩吸氧、導管吸氧等),氧流量3 L/min,同時注意患者癥狀表現(xiàn)是否減輕;SpO2降至94%及以下,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并輔助救治;⑤遵醫(yī)用藥:ICU護理人員能熟知患者使用相關抗心衰藥物信息,包括藥物作用、用藥方法等,患者用藥期間重視病情觀察,同時預備搶救物品。
心理護理。實施前先要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明確患者照護需求,再視情況確定心理疏導措施。輔助搶救過程中,能做到沉著冷靜,各動作有條不紊;若各項指標均提示病情已控制,可安排ICU護理人員負責落實宣教工作,向患者/患者家屬介紹HF知識,包括高危因素、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救治方案等。邀請患者家屬參與其中,多關心患者,能給到患者強大的精神支持,此外,并及時將患者病情狀況反饋給患者家屬。
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樣化方式(譬如發(fā)放《HF健康宣教手冊》)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同醫(yī)院康復醫(yī)師一起,通過患者病情與身體狀況評估,制定/調整運動計劃,詳細到每日運動時間、運動方式等;注意保暖;同醫(yī)院營養(yǎng)科醫(yī)師一起,制定患者一日三餐進食方案,注重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攝入,進食高熱量、低鹽食物,規(guī)律用餐,均衡膳食,對于低蛋白血癥患者來說,靜脈給予白蛋白,限制鈉鹽攝取量(上限:5 g/d),每日適當飲水(推薦飲水量:<1 500 mL/d)。囑咐患者遵醫(yī)用藥,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不適表現(xiàn),舉例:部分HF患者服用噻嗪類利尿劑等藥物后,易發(fā)生低鉀血癥,并發(fā)心律失常,需要檢測血鉀水平,進食富鉀食物,適量補充鉀鹽。
(1)反應用時比較。觀察指標共2項:①院內反應用時(即轉入醫(yī)院到實施搶救的時間);②急救反應用時(即發(fā)病到實施??凭戎蔚臅r間)。
(2)心率與血壓比較。護理前、后均測定HF患者下述指標:①心率;②舒張壓;③收縮壓。
(3)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價2組患者生活質量,維度共計9項: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情感職能(role-emotional,RE);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活力(vitality,VT);健康變化(health transition,HT);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 perceptions,GHP)。
研究組院內反應用時、急救反應用時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反應用時比較(,min)
表1 反應用時比較(,min)
護理后,2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均低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心率與血壓比較()
表2 心率與血壓比較()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①P<0.05
護理后,研究組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ICU收治的HF患者護理難度較高,而護理質量高低、搶救是否及時等因素均能直接影響搶救成敗[4]。研究指出[5],對ICU收治的HF患者施行標準化護理,能提高搶救成功率。本研究中,依據ICU收治的HF患者病情特點,遵循嚴謹規(guī)范的護理程序,由ICU護理人員負責落實、執(zhí)行各項照護措施,涉及急救護理、心理護理等方方面面。其中,急救護理涵蓋病情監(jiān)測、適時建立有效靜脈通路等各項工作的具體要點,能有效降低急救護理的盲目性,更有效輔助搶救工作。心理護理因人而異,需要視患者實際情況而定,方可有效疏導患者負面情緒,穩(wěn)定其精神狀態(tài),堅定康復自信心,最小化其心理應激,愿意并能夠主動配合醫(yī)護工作。系統(tǒng)必要的健康宣教,能增加患者、患者家屬對HF的認知程度,增強HF患者自護意識,HF患者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逐漸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及時察覺、妥善處理突發(fā)事件[6]。
本研究對ICU收治的HF患者施行標準化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院內反應用時、急救反應用時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標準化護理有益于縮短HF患者的急救及院內反應用時。分析原因可能是,標準化護理是按照嚴謹、有序、科學的程序實施的,搶救護理質量顯著提高,使得搶救工作井然有序,更具高效性,故院內反應用時、急救反應用時均縮短。與對照組相較,施行標準化護理的研究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均更低。該項結果與李巍[7]研究結果一致。表明,給予標準化護理,有助于穩(wěn)定HF患者的心率與血壓。分析原因可能是,標準化護理立足于患者實際病情,護理程序嚴謹規(guī)范,護理工作有條不紊,護理內容面面俱到,ICU護理人員與醫(yī)師默契配合,順利完成搶救,另外,標準化護理還能確保后續(xù)救治工作有序進行,有助于病情改善與控制,因此,患者心率、血壓更平穩(wěn)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與對照組相較,施行標準化護理的研究組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均更高,表明給予標準化護理,有助于提高HF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可能是,標準化護理不僅僅關注疾病本身,同時兼顧到HF患者生活,護理服務處處謹遵“精、準、細、嚴”的標準,助益改善患者就醫(yī)體驗,增加住院期間舒適度(包括精神、生理等不同層面),因此,患者生活質量相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