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冬奧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的歷史可追溯到與俄羅斯接壤的冰凍河流隋文靜和韓聰在自己祖國舉辦的冬奧會上獲得了冠軍,他們是中國的第四代花樣滑冰雙人滑組合,他們都來自哈爾濱,這座任于東北腹地的城市每年這個時候的平均氣溫遠低于零度。同一場比賽獲得第5名的彭程和金楊同樣來自哈爾濱。事實上,中國歷史上每一對成功的花樣滑冰雙人滑組合都來自那里。
“我覺得這是_種傳承,從技術的傳承到精神的傳承”。我們都來自哈爾濱:我們的教練、我們教練的教練都是?!苯饤畲饲霸诒荣惼陂g說。
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被廣泛地認為是中國冰雪運動傳統(tǒng)的精神家園。這種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當時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先驅李耀明拿著撿到的一雙冰鞋到冰封的湖面上滑冰。不久,李和其他哈爾濱的滑冰運動員一路向北跋涉,來到中俄邊界城市黑河,那里河水的冰凍期更長,可以多出幾個月的訓練時間。
20世紀70年代,李耀明開始執(zhí)教,帶出了中國第一對花滑組合姚濱和欒波。1980年,配合僅4個月的姚濱和欒波就參加了世界錦標賽,4年后,他們參加了1984年冬奧會,結果都名落孫山。這很丟臉,但參與國際賽事使姚濱近距離接觸到國際領先的花滑技術。
姚濱從1986年開始執(zhí)教國家隊。在他的學生當中,包括1992年開始配對的申雪和趙宏博。在他們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比賽中,申雪和趙宏博為中國贏得了歷史性的第一枚花樣滑冰金牌。
隋文靜和韓聰把申雪和趙宏博視作榜樣。他們十幾歲就開始一起滑冰。他們是兩屆世錦賽冠軍。他們的冰刀上承載著整個國家的重量,伴隨著看臺上觀眾高呼的“中國隊,加油”和《憂愁河上的金橋》的旋律,他們在北京冬奧會決賽上完美地完成了比賽。
“我們趕上了非常非常好的時代”,隋文靜在此前短節(jié)目比賽后提到哈爾濱時說,“是老一輩人不斷努力帶動這個項目,才有了(我們的)今天,感謝每丁位教練為花樣滑冰付出的努力。”▲(作者路易絲?拉德諾夫斯基等,陳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