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宋書法人物志

      2022-02-24 21:08:52張爾弓
      牡丹 2022年21期
      關(guān)鍵詞:蘇舜欽歐陽修蘇軾

      張爾弓

      李建中

      李建中與徐鉉有過交往。在《題〈汗簡〉》一則短文中,李建中提到了這件事。有人拿《汗簡》三卷讓他題字,上面不署著者姓名,便去請教徐鉉。徐鉉博學(xué),天下好像沒有難得住他的事。他告訴李建中:“這是郭忠恕的手筆?!?/p>

      從《題〈汗簡〉》的敘述筆調(diào)看,李建中與徐鉉的交往應(yīng)不止這一次。

      郭忠恕是洛陽人。他的身份在宋朝時就成了一個謎,有人說他是后周的官員,做過后周的宗正丞兼國子書學(xué)博士。另有一種說法,宋太祖曾詔郭忠恕為國子監(jiān)主簿,后貶謫登州,途中病亡。更有一本叫《五代史補》的書,記載郭忠恕后漢時就已入仕。身份夠復(fù)雜的了。

      自然,《汗簡》一書也是疑霧重重。李建中說他求諸徐鉉,也說明了這一點。令人奇怪的是,不久,李建中又自說他發(fā)現(xiàn)了其中關(guān)鈕,在《汗簡》的一注腳處,“趙”字之下,隱隱有“臣忠恕”字樣,只是不仔細(xì)看,很難辨識罷了。李建中感到了羞愧,自己太過粗心了。

      山人李少和是李建中的朋友,永嘉人,在京師時任過兩年的太學(xué)博士,然后辭官隱居于大羅山白石洞,精研岐黃之術(shù),懸壺濟(jì)世。死后,李建中為他作了一篇《李少和行狀》,書法堪稱“俊逸”。惜已不傳于世。

      “行狀”二字近世已多不用,以“事略”取而代之了。李建中一生朋友不多,李少和算得上較知近的,緣此,“行狀”雖寥寥數(shù)語,卻把李少和這個人刻畫得躍然紙上。都寫活了。先寫到了李少和的風(fēng)骨,太宗、真宗都先后召見他,還想讓他在朝中做官,他都謝絕了。賜給他很多銀兩,布帛,要是要了,直接在京城換成了草藥,運至大羅山下,施舍給了窮人。當(dāng)?shù)匕傩斩己八骸袄钫嫒??!?/p>

      有一件東西,李少和倒是留了下來,太宗皇帝御筆給他題寫的匾額。匾額上有三個字:白石巖。為趙光義拿手的飛白草書,李少和很喜歡,認(rèn)為有一種帝王氣象。

      “天禧五年八月十八日?!弊詈螅罱ㄖ性凇独钌俸托袪睢防镞@樣寫道,“李少和清早起來,焚過香,正襟危坐在幾案旁,忽然向門人索要紙墨,寫了一首七絕:‘寶珠探妙得真宗,五色分明煥太空。解下連環(huán)竟超越,郁羅深處宴鴻蒙?!瘮S筆而逝?!蔽恼乱碴┤欢埂?/p>

      李建中書法冠絕一時,文章也是個中高手。

      圉廬認(rèn)為,李建中書法師承的是楊凝式。早年,李建中寓居洛陽,二十來歲時,一天他游華嚴(yán)禪院,在墻壁上,他看到了楊凝式題的一首詩:“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自然知了義,爭肯學(xué)神仙?!崩罱ㄖ谐粤艘惑@,這首詩的書法尤其豪縱奇逸,為以往所未見。不覺雅興湍發(fā),揮毫在旁邊和了一首詩。“枯衫倒檜霜天老,松煙麝煤陰雨寒。我亦生來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這絕不是楊凝式第一次在華嚴(yán)寺題壁,況且楊凝式有喜歡題壁的習(xí)慣。李建中詩中透露了這一點。

      三十八歲那年,李建中攜文游京師,得到石熙載賞識,做了一個小官。此后十年間,仕途上沒有大的建樹。他曾有過一次機會,可又被他放棄了。宰相蘇易簡向宋太宗舉薦了他,宋太宗說:“我記得這個人?!毕略t任命李建中為昭文館直學(xué)士。李建中懇辭。為什么懇辭?因為李建中父親名叫“昭文”,李昭文。宋朝有個習(xí)慣,常以官職代替其名。李建中如果做了昭文館直學(xué)士,人們再喊他時就不再喊他“李建中”,而是喊他“李昭文”了。父子同名,豈不是太滑稽了,李建中不能夠接受。

      李建中離開了京城,去了兩浙間,做了一個轉(zhuǎn)運副使的武官??衫罱ㄖ胁缓蠡?。能證明這一點的,是他的足跡踏遍了吳越間的所有名山大川,且有詩詠傳世。譬如《題仙都山》《桐柏觀》《杭州望湖樓》等,都問世于這一時期。

      大才子楊億與李建中交厚,二人多有詩歌相和。李建中于宋真宗景德四年知潁州任上所書的《淮穎帖》,就是專為楊億而書。此時的楊億已官拜翰林學(xué)士。李建中也曾與宋綬的父親宋皋同朝為官,但未見有交游的記載。對李建中晚年書法及退隱思想影響最大的,當(dāng)屬林逋。李建中任職曹州時,恰逢林逋客于此地。二人抵掌而談,有相見恨晚之意。后,書信往來不絕。彼時,林逋已隱居杭州孤山,宋真宗泰山封禪,詔林逋出仕,被林逋婉拒。

      宋真宗東封以后,李建中也萌生退意,主動上書,要求致仕,仍回西京去。這一年,李建中已經(jīng)六十四歲。宋真宗雖同意李建中回到故里,卻沒答應(yīng)他退休致仕,讓他改任西京留守司御史臺,加封司封員外郎、工部郎中。因此,按宋朝人的習(xí)俗,李建中又被喊作李西臺。稍后,他給林逋的信札中,有這樣的詩句:“開元文字鐘王筆,惆悵臨風(fēng)一盞燈?!?/p>

      這應(yīng)該是李建中晚年生活的寫照。

      也的確,觀李建中這一個時期的書法,按《宣和書譜》上說的,開始效法王羲之,而氣韻風(fēng)格不減徐浩。也有人認(rèn)為,李建中晚年行書有五代的衰陋之氣,《宣和書譜》替他作辯解道:“可能是他作書不夠飄逸所致?!?/p>

      在西京洛陽,李建中構(gòu)筑一處園池,取號“靜居”,常召志趣相投者在此雅集。曾與河南法椽鮑孤雁、巨鹿隱者魏野、青城高僧惟鳳集聯(lián)為樂。李建中得“松石琴薦”,鮑孤雁得“茯苓人”;魏野得“文石酒盃”,惟鳳得“遞詩筒”。結(jié)成聯(lián)語則是:“松石琴薦茯苓人,文石酒盃遞詩筒。”有絕塵之風(fēng),一時傳為佳話。

      鮑孤雁的名字很有意思,他原名鮑當(dāng),早年不慎得罪某權(quán)貴,要治罪于他。隨作詩以獻(xiàn),詩曰:“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jìn)。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睓?quán)貴轉(zhuǎn)怒為喜。鮑當(dāng)便落下這樣一個綽號。

      宰相王旦欣賞李建中的才學(xué),召他去東京??薄秲沙瘒贰?。甚為滿意,想舉薦他做三司判官,李建中說啥都不愿意?!凹慈辗饕氯詺w洛中。”他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東京的生活了。

      陸經(jīng)

      景祐元年春,對陸經(jīng)來說,暗含著諸多的玄機。剛過十六歲的陸經(jīng)從洛陽趕來汴京,參加當(dāng)年的科舉考試??瓶际翘煜聦W(xué)子的一個夢,但無疑分為好夢和噩夢,要么是金榜題名,要么是名落孫山。陸經(jīng)是幸運的,他中了是年張?zhí)魄淇七M(jìn)士,同榜及第的還有蘇舜欽、柳永、龔鼎臣等。陸經(jīng)和蘇舜欽很快成為知己。見諸典籍的,陸經(jīng)曾向蘇舜欽討教書法上的用筆問題,因此,《宣和書譜》說他與蘇舜欽“筆法亦僅同一律”。大多的時間,他們在一起游歷、訪友、喝酒、談詩,關(guān)系極為密切。也正因為如此,若干年后,陸經(jīng)陷入了蘇舜欽的“奏邸之獄”,也叫有難共當(dāng)了。

      陸經(jīng)的命途也夠坎坷的了。他原本是越州人。越州,也即當(dāng)今的紹興。后來寓居洛陽,這其中寓含著曲折和心酸。陸經(jīng)年幼時,生父病逝,其母改嫁洛陽陳見素,他也改了姓氏,陸經(jīng)一度成為陳經(jīng)。陳見素可能是個小官兒,與富弼有交往,關(guān)系應(yīng)該不錯,陳見素死后,是富弼作的墓志銘。陳見素死后三年,守孝期滿,隨又復(fù)歸原姓,陳經(jīng)又變?yōu)殛懡?jīng)。

      在洛陽的數(shù)年間,陸經(jīng)最大的收獲是結(jié)識了歐陽修。歐陽修也正年輕,在洛陽做西京留守推官。他們常結(jié)伴游龍門,登嵩山,賦詩飲酒,結(jié)下很深的友誼。從歐陽修那里,陸經(jīng)真正理解了做文章的奧秘,開始大量閱讀韓愈的作品,一些經(jīng)典的篇目,不厭其煩地誦讀,有的甚至都能背下來。同時,開始問津詩歌的寫作。明道元年,陸經(jīng)與歐陽修再游龍門,歐陽修詩興湍發(fā),寫下了《游龍門分題十五首》,后來全收錄在了《歐陽文忠公集》(卷一)里面。陸經(jīng)也寫了詩,回去后感到很稚嫩,一沖動,全給焚燒掉了,沒能留下只言片語。很是遺憾。

      中進(jìn)士后,陸經(jīng)沒像其他人那樣,到地方上出任縣尉或者主簿,而是留在了汴京,做了一個小小的校書郎,這也許是沾了年齡小的光。十六歲登進(jìn)士甲科,無論怎么說,在朝野都算得上是一大熱點了。他的同年、好朋友蘇舜欽就沒他幸運了,外放出任蒙山縣令。直接到地方上做縣令,這和蘇舜欽的家庭背景和閱歷有關(guān)。因為父親的原因,蘇舜欽早年靠蔭補步入仕途,先是在京城做太廟齋郎,后又改任滎陽縣尉??捎幸惶焯K舜欽突然辭去官職,閉門苦讀,立志定要金榜題名。北宋有一個慣例,靠蔭補取得官職的人,很難走到重要的職位上去。蘇舜欽是一個有遠(yuǎn)大抱負(fù)的人。

      然而,抱負(fù)還沒來得及施展,蘇舜欽就身陷“奏邸之獄”,被削籍為民,編管蘇州。作為蘇舜欽好朋友的陸經(jīng)也參加了那場酒會,自然受到了牽連,責(zé)授袁州別駕。陸經(jīng)一點兒不后悔交到蘇舜欽這個朋友,不顧別人勸阻,執(zhí)意與蘇舜欽結(jié)伴南下,經(jīng)蘇州再赴袁州。一路上,二人吟詠唱和,互相勉勵,排遣孤獨和煩惱?!八鶚放c君共,已忘竄逐傷?!边@是蘇舜欽《維舟野步呈子履》中的詩句,也是陸經(jīng)的心聲。友誼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偏遠(yuǎn)的袁州,陸經(jīng)一待就是近十年??梢韵胍姡@十年的日子不好過。之間陸經(jīng)曾寄詩給王安石,盡管所寄之詩沒能流傳下來,但從王安石的答詩:“直使聲名傳后世,窮通何必較功勛?”可以看出,陸經(jīng)向王安石訴說了自己的窮困潦倒,并為“奏邸之獄”鳴冤叫屈。此時的王安石也只能在精神上勉勵路徑,希望冤案早雪,返抵帝都,成就千秋偉業(yè)。

      陸經(jīng)十年貶謫,似已被朝廷遺忘,那么一個低微的官職,俸祿低得可憐,生活到了極其困窘的地步,而且精神上還遭受著摧殘,世俗的冷眼和嘲刺。這一切的一切,有一個人感同身受。這個人就是梅堯臣。陸經(jīng)與梅堯臣的認(rèn)識,也應(yīng)該是經(jīng)歐陽修介紹的。康定元年,陸經(jīng)升官了,同時,一紙詔書,讓他參與到《崇文總目》的編纂行列,與歐陽修成為同事。歐陽修與梅堯臣是好朋友,介紹他們認(rèn)識完全在情理之中。梅堯臣亦多年落魄失意,與陸經(jīng)可謂是同病相憐。因此,他贈詩給陸經(jīng),詩曰:“陸郎謫去十年歸,長樂鐘聲下太微。屈指故人無囊日,平明騎馬扣吾扉。論情論舊彈冠少,多病多愁飲酒稀。猶喜醉翁時一見,攀炎附熱莫相譏。”此中還提到了醉翁歐陽修,兩個失意的文人,幸虧還有一個官高位尊權(quán)重的歐陽修。

      若算起來,陸經(jīng)和歐陽修的交往,要早于梅堯臣,更早于尹洙、蘇舜欽、江鄰幾等人。這幾個人,全可稱得上是北宋悲劇式的人物。然而,無論這些人生前如何,身后可都是留得了千秋美名。很大程度上,這一結(jié)果多與歐陽修有關(guān)。歐陽修和他們的唱和、交游、品題等等,都得到很好的流傳而廣為人們津津樂道。而陸經(jīng)呢,歐陽修與他交往最早,和詩必然也不在少數(shù),而且多次銘其藏、序其文,不輸以上諸人,卻偏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近千年來少有人問津,隨使美名不傳。有人責(zé)怪蒼天不公,其實不然,陸經(jīng)也許視這些浮名如糞土,詩文隨作隨丟,不然,為何會沒有《文集》傳世?

      陸經(jīng)這一生,注定是和歐陽修難相分開的。當(dāng)年,那場“晏太尉西園賦雪”事件,陸經(jīng)是親身目睹者,他認(rèn)為歐陽修沒有錯,邊境狼煙正濃,士卒浴血疆場,作為一國之宰輔,還要對雪飲酒賦詩,如此雅興,歐陽修難以接受,陸經(jīng)同樣難以接受。然而歐陽修當(dāng)面不好拒絕,因為他與晏殊有師生之誼,卻在詩中諷刺了晏殊。從此以后,師生二人間的關(guān)系就淡了,疏遠(yuǎn)了。晏殊曾在背后貶毀歐陽修:“吾重修文章,不重其為人?!标懡?jīng)覺得晏殊很無聊,很替歐陽修有這樣的老師而悲哀。

      知潁州時,陸經(jīng)與歐陽修再次相聚。歐陽修罷去參知政事一職,出知亳州。赴任途中,想起陸經(jīng)在潁州任職,便繞道潁州去與陸經(jīng)相會。老朋友忽然如同天降,陸經(jīng)異常高興,拿出珍藏的宋仁宗飛白草書真跡讓歐陽修賞閱,并讓為之題跋。歐陽修潁州偶染小恙,陸經(jīng)便親開藥方,令家人去藥鋪抓藥,親手煎熬,以調(diào)羹喂歐陽修喝下。病好后,歐陽修連寫《答陸學(xué)士經(jīng)》數(shù)首古體詩相贈。潁州期間,歐陽修還寫了十三首的《思潁詩》,陸經(jīng)親手書丹,找來當(dāng)?shù)乜瘫?,將這十三首詩勒石傳世。歐陽修寫給自己的那幾首古體詩,卻藏在書齋的布囊之中。后來,就失去了蹤影。

      沈遼

      很多的典籍中,都說沈遼是杭州錢塘人。這應(yīng)該是祖籍,是不是在錢塘出生的,就有幾分存疑了。因為沈遼的父親沈扶,很早就在汴京做官,國子監(jiān)博士,金部員外郎,三司佐等。并在京城結(jié)婚成家。盡管后來也到地方上任過職,但也全是在別的郡縣。直到晚年,賦閑了,才又回到杭州定居。

      沈遼兄弟二人。沈邁為兄,他為弟。沈邁很有才學(xué),弱冠之年就考中了進(jìn)士,而且還是狀元及第。遺憾的是,因為他父親沈扶的關(guān)系,沈邁一出生就被封了個小小的官職,咿呀學(xué)語就算出仕了。按當(dāng)時慣例,凡已經(jīng)出仕的,不得再被欽點為狀元,于是,沈邁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了榜眼。步入仕途后,沈邁的政聲很好。他曾做過杭州知州——杭州至今還保存有紀(jì)念他的“沈公井”。

      另一個北宋大名士沈括,是沈遼的堂叔,雖是長輩,其實年紀(jì)并不比沈遼大多少。著有《夢溪筆談》一書,開一代之文風(fēng)。沈括、沈邁、沈遼,被時人并稱“三沈”。錢塘沈氏一門出了這三個人,祖墳上也算是冒青煙了。

      至于書法,沈遼傳世的墨跡不多,大概有《秋杪》《顏采》《動止》三帖。如果細(xì)加玩味,會發(fā)現(xiàn)這些法帖尺幅間蘊有一種禪意,這大概與沈遼少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十四五歲時,沈遼被送到蘇州西山讀書堂讀書,閑暇下來,喜歡去不遠(yuǎn)處的寶云寺聽僧人們布道。寶云寺以前叫千光王寺,出過很多高僧,凈月禪師就做過這個寺里的住持。慢慢地,與寺中僧人混熟了,到吃飯時間,沈遼就在寺中吃齋素,有時還睡在寺里。似乎沈遼的天性中,就喜歡這樣的地方。寺院成了他的另外一個家。

      沈遼對他的書法很自信,認(rèn)為蔡襄之后,書法無出其右者。沈括在《夢溪筆談》里這樣記錄了他這個堂侄對書法的體悟:“運筆之時,常使意在筆前,此古人良法也?!毖酝庵?,他秉承了這一良法。不僅如此,就連批評李宗諤的那個魏泰,也在《東軒筆錄》一書中說“近世沈遼最善行筆”。米芾做書法博士后,曾受宋徽宗召見,當(dāng)被問及朝野當(dāng)下都有哪些人的書法可以一觀時,米芾僅列了舉數(shù)人,其中就有沈遼。這數(shù)人中,米芾對權(quán)勢熏天的蔡京、蔡卞兄弟,語氣中多有褒貶,但談及沈遼書法時,也只是用一個“排”字作了概括。

      在西山讀書堂時,盡管沈遼是一翩翩少年,蘇杭間的僧人仍喜歡讓他書寫各類的志銘,經(jīng)他書丹的高僧志銘見諸典籍的,就不下十?dāng)?shù)通。世間的事有時就這么奇怪,熙寧年間,沈遼來到京師,與蘇軾做過半年的鄰居,而京城一帶寺院中的僧人不買沈遼書法的賬,他們只認(rèn)蘇軾的墨跡。所以,蘇軾在《書沈遼智靜大師影堂銘》里說:“鄰舍有睿達(dá)(沈遼的字),寺僧不求其書,而獨來求予,非惟不敬東家,亦有不敬西家耶?”在蘇軾看來,僧人們這樣做,既是對他的不尊重,也是對沈遼的不尊重,更是對藝術(shù)的不尊重。因為這個時候,沈遼的書名已經(jīng)很為響亮,蘇軾也認(rèn)為自己的書法沒有沈遼的好。其實,這些僧人們看的不單是書法,還有一些書法之外的東西。關(guān)于這一點,古今皆然。

      可是,等元豐五年,蘇軾被貶黃州,沈遼舟過此地,前往拜訪蘇軾,又談及書法,結(jié)果令蘇軾感到很是失望。蘇軾覺得沈遼這個人變得虛偽起來,對藝術(shù)不真誠了。失望的原因在《蘇軾文集》“書錄”一卷中說得很清楚。蔡君謨之后,書法的脈絡(luò)已經(jīng)斷絕,蘇軾原以為,沈遼能夠填補這個遺憾,可是沒有。原因很簡單,沈遼對書法這門藝術(shù)不虔誠了。

      蘇軾怎么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呢?來自這次會晤二人之間的一段對話。沈遼最早取法的是沈傳師,到這個時候卻忌諱起來,對蘇軾說其實他書法師承淵源在王子敬,“二王”中的小王,王獻(xiàn)之。不僅如此,他還將他的本家詬病一番,說他本家的書法俗不可耐,他怎么會去師法低俗的東西!他書法的今日面目,是推“小王”之陳,出他“沈遼”之新而得來的。蘇軾瞠目結(jié)舌,隨斷言,沈遼的藝術(shù)生命結(jié)束了。果然,沈遼的書法“遂不如尋常人”了。

      有一段時間,沈遼還與王安石過從甚密。起初,王安石很欣賞他,送詩給他,詩中有這樣的句子:“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把沈遼比作謝安和陶潛,似乎過譽了。但沈遼并不領(lǐng)情,在晚年他的《云巢編》中,透露出了他當(dāng)時的態(tài)度?!叭贿|詩實主于生峭,與陶詩蹊徑頗不相類?!比欢瑓s對當(dāng)時流行的“(遼)長于歌詩,尤工翰墨,王荊公、曾文肅學(xué)其筆法,荊公得其清勁,而文肅傳其真楷”這一說卻沒否認(rèn),并評王安石的書法曰:“不識渾脫舞,何愧張顛帖?!痹u價是很高的。但是,因為在變法觀念上的分歧,王安石開始厭惡他,最終二人分道揚鑣。

      后來想想,米芾說“沈遼‘排’字”,似乎仍有譏刺之嫌。竊以為與沈遼的書法觀念有關(guān),沈遼也說書法要意在筆先,但他誤解了古人的原意,因為他過分強調(diào)揮毫之時人為的安排,譬如他說,凡由三四個字組合為一個字的,寫成書法后,依然字字可以拆開。倘若如此,那豈不成了王羲之口中的“狀如算子”了嗎?顯然,沈遼之“意”和古人之“意”大有南轅北轍之嫌。更有甚者,對于筆畫多寡相近的字,沈遼認(rèn)為要令它們大小均停,他還舉例說,“殺”這個字,四個“部首”就需一般大小。對筆畫多寡相去甚遠(yuǎn)的字,沈遼也刻意做了安排,他以“喟”和“叔”為例,前者當(dāng)取上齊,后者當(dāng)取下齊,以此類推。

      書法成了“傀儡戲”,哪里還有真性情可言。

      宋代的另一個書法大家黃山谷卻對沈遼評價甚高,說沈遼“風(fēng)義磊落,其與人交,不以暄涼易節(jié)者也。”黃山谷和沈遼只有過一段書信來往,未見二人有晤面的記載。黃山谷的筆下,當(dāng)是他想象中的沈遼。想象中的人,往往會比現(xiàn)實中的人完美許多。

      沈遼與蘇舜欽的次子蘇液是連襟,娶的都是長壽縣謝家的女兒。沈遼娶的是長女,蘇液娶的是謝家二女兒。次女要比長女嫵媚許多,沈遼對此不能釋懷,終生與蘇液不相往來。

      猜你喜歡
      蘇舜欽歐陽修蘇軾
      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8
      畫眉鳥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夏意
      兒童繪本(2019年16期)2019-09-25 18:45:54
      歐陽修快馬追字
      啟蒙(3-7歲)(2019年8期)2019-09-10 03:09:10
      夏 意
      兒童繪本(2019年11期)2019-06-30 23:20:38
      蘇軾吟詩赴宴
      勤奮的歐陽修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井研县| 渑池县| 湖南省| 呈贡县| 云龙县| 南昌市| 姚安县| 长乐市| 商洛市| 洪湖市| 凤翔县| 宝鸡市| 水富县| 潼关县| 元氏县| 郑州市| 光泽县| 太康县| 永仁县| 定边县| 汉阴县| 广汉市| 邵阳县| 界首市| 泊头市| 南郑县| 河源市| 昌图县| 鹤岗市| 鸡东县| 会昌县| 兰考县| 西充县| 凌云县| 平邑县| 方山县| 伊宁市| 柘城县| 德庆县| 潼南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