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世昌
“千樹夜蟬眠草露,一窗涼月醉花陰”。當(dāng)這句詩映入眼簾里,心神不由一蕩,這得是多么寧靜的一個夜晚??!
此時正是秋蟲唧唧的夜晚,或許是知道秋色漸晚,與大自然的緣分將盡,所有的秋蟲都毫不吝惜自己的歌喉,都扯開嗓子喊——唧唧、吱吱,那天籟歌聲在天地間清晰而明麗,響徹大河兩岸,細(xì)細(xì)聆聽,歌聲里有蛙鳴敲鼓,有蟋蟀彈琴,有螻蛄擊缶,螽斯歌唱,有魚兒擊浪,有犬吠懨懨……一場大型演講會在天地間拉下了帷幕,明星們都你方唱罷我登場,盡展妖媚的魔音。
一枚白凈的月亮升起時,清輝漫灑,大地一片銀白,籠罩在一片神秘與祥和之中。月光灑入水中,似有無數(shù)銀魚閃閃,躍動連連。大凌河的霓虹閃爍,襯著無邊夜色和滿地蟲鳴,涼月一盞入水,簇簇水草搖曳,垂釣者的燈火忽明忽滅,而岸邊的垂柳拂袖入水,正在練習(xí)草書。佇立薄涼的微風(fēng)中,目之為美,耳之為樂,悠然覺得秋天美好,秋水旖旎,真是涼月滿天月如鉤,書生款款又何求?
涼月一盞,清涼悠遠(yuǎn),虹橋臥波,秋風(fēng)微甜。忽聞洞簫一聲聲傳入耳鼓,在草木蟲鳴間協(xié)奏和鳴,輕紗似月華灑落,樹影婆娑起舞,銀浪翻卷閃爍,恍然間,有一對布衣蔬食的璧人,于炊煙如紗、林木蔥翠間裊裊而行,晚霞溫柔,月光皎皎,月到波心清眉轉(zhuǎn),風(fēng)生袖底暗生情,蕓娘與沈復(fù)席地而坐滄浪亭,俊秀與嫻靜,清涼和闊朗,盈盈畢現(xiàn)。三百年前的月光蘇州,或許沒有今晚的蟲聲蝍蝍、釣者依依,更沒有像我這樣的獨行客佇立水畔,靜靜賞月的?
月光下的牽牛花,攀爬于樹上,白的如紗,粉的如霞,紫的如夢,都面向河水吹著喇叭,今夜有了月光給它的打扮,嫵媚中帶著神秘,清雅中有著詩情。月光下的菊花,纖纖弱弱,沒有耐霜時的驕傲,有的只是嬌羞與嫵媚,一朵朵乘著月光,于微風(fēng)中輕舞,那叫一個帶勁兒,好像在跟廣場舞的阿姨們媲美呢!
想那一夜,披一身清涼月光,站在泰山之巔,俯視整個泰安城,泰安城燈光通明,街道上的燈交織如星河,與天上的星月共映,而四周漆黑如墨,山風(fēng)習(xí)習(xí),涼月在天,頓覺內(nèi)心空曠通達。輕輕地行走在泰山之巔的山路上,覺得自己踩在云上,身側(cè)有霧飛過,四野俱寂,那少有的燈光,更凸顯飛檐翹角的古典與肅穆。涼月在天,山風(fēng)生涼,便花了三十元租棉衣一件,披在身上,恍然間,便覺得征服了整個泰山,整個泰山都是我的。人就是這么奇妙,用了十多個小時,從山腳爬了約八千個臺階到達山頂,累得渾身閑了架子,而當(dāng)自己站在山巔,便覺得自己融入了泰山,泰山便屬于我了。
站在泰山之顛看月亮,別有一番滋味。覺得月亮不在頭上,而是在前方,與我近在咫尺,仿佛鄰家小妹一般,清爽美麗。有一朵朵浮云掠過,月亮便與云逗趣,你追我趕,你躲我閃,在銀河燦爛的長發(fā)內(nèi),往來東西。
思緒又回到凌河畔,河水借著月光奔跑,整個世界都在月光的撫摸下,在河水與秋蟲的演奏月光曲中,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面對不息的河水、拂面的秋風(fēng)和不銹的朗月,什么都不想,只覺得,好像又回到了老家的院子里,一聲牛哞,一聲狗吠,還有父親提水的腳步聲,母親抱柴推門的吱呀聲,女兒掄起火鏟拍沙子的聲音,還有月光仙子敲窗的聲音,牽?;ㄅc野草交談的聲音……
月光生銹,雪花不冷,故鄉(xiāng)不老。
忽然想起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