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
如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耳入腦入心?2012年,我們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成立“一線為民”理論宣講團,用“講”和“干”兩個字,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第一,講在一線,做到“入人心”。宣講工作是群眾工作,要往深里做、往實里做,最終是要往心里做。前段時間,隨著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合肥有一條路刷爆了朋友圈,那就是以烈士陳延年、陳喬年命名的延喬路。我們及時組織青少年在延喬路拍攝視頻,把對黨的感情、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對幸福生活的感恩,用歌聲表達出來。“這盛世如你所愿,我要唱給你聽!”這一唱,就唱上了熱搜,也唱進了大家心里。
合肥還有一條長江路,被譽為“安徽第一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把長江路等歷史地標串聯成宣講路線,邊走邊講,讓群眾感受共產黨的百年初心。轄區(qū)馬奶奶跟隨宣講員走到這里時,不禁熱淚盈眶。1958年,毛主席曾在此接見群眾,她正是親歷者。“那天下著雨,長江路兩旁擠滿了人,毛主席身穿灰色衣服,微笑著同我們打招呼。我站在那兒根本不敢眨眼,生怕少看了一眼?!甭犞R奶奶的深情回憶,同行人無不為之動容。
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時代,用小場景展現大情懷,像這樣的宣講,我們還要更多開展。
第二,干在一線,做到“出實效”。解決思想問題要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講理論要和辦實事相統(tǒng)一。說完“兩條路”,我再說說“兩汪水”。一次,我們在小區(qū)宣講時,發(fā)現9號樓的陶大叔提前離場,細問下才得知,他家住在高層,二次供水水壓不足、水量較小,他要提前回家儲水做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多方聯系、籌措資金,實施改造?,F在,陶大叔家的水龍頭從“滴滴答”變成“嘩啦啦”,他也從宣講課堂的“陶跑跑”成為“坐坐好”。
宣講不僅為群眾送上惠民大禮包,也助力區(qū)域大發(fā)展。2019年,國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qū)項目落戶合肥水源地附近。為保障項目征遷建設,黨員干部與草根宣講員“兩兩搭配”、上門入戶,宣講國家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qū)的決策部署,耐心給村民算經濟賬、環(huán)境賬,爭取支持,最終提前完成征遷建設任務。如今,當地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最美科研圣地”,水更清了,天更藍了,產業(yè)升級了,群眾的口袋也鼓起來了。
“兩條路”通往群眾心里,“兩汪水”滋潤群眾心田。9年間,從每月10日下午370名黨員干部進駐村居開展宣講,到黨的十九大后近萬名專兼職宣講員先后加入隊伍,廬陽宣講力量由弱到強,陣地由少到多,形式由單一到多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源源不斷送往群眾家中,一大批群眾關切的問題得到解決,“一線為民”理論宣講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者: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