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杰
(安徽中鐵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目前,隨著國家建筑業(yè)的發(fā)展,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在制備混凝土時很少用天然河砂作細骨料,主要原因是:天然河砂資源有限,短期內(nèi)不可再生,且對遠距離運輸不利;過度開采天然河砂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壓力與日俱增。用機制砂或鐵尾礦砂替代天然河砂制備混凝土,已成為國內(nèi)外混凝土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與天然河砂相比,機制砂具有顆粒粗糙、棱角多、級配差、石灰石粉含量多(水洗前)、斷檔(尤其水洗后)等缺點,使用機制砂配制混凝土容易出現(xiàn)離析、泌水、工作性差等現(xiàn)象。鐵尾礦砂是鐵礦石經(jīng)磨細、分選后形成的粒徑小于4.75mm的顆粒,一般堆存于尾礦庫中,主要由工藝固體廢棄物組成。鐵尾礦砂是一種材料性能與天然河砂相近的細骨料,細度模數(shù)一般為0.7~2.2,表面粗糙、多棱角。本文主要是利用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制備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鐵尾礦砂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壓強度的影響。
(1)水泥:P·O42.5,海螺水泥集團安徽合肥海螺分廠產(chǎn),密度 3.25g/cm3,比表面積350m2/kg,安定性合格(雷氏夾法),3d、28d抗壓強度分別為23.7MPa、46.8MPa。
(2)粉煤灰:F類二級粉煤灰,細度19.8%,需水量比101%,燒失量 0.98%,安徽省合肥市巢湖電廠產(chǎn)。
普通硅酸鹽水泥、二級粉煤灰的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P·O42.5水泥和二級粉煤灰化學成分
(3)細骨料:細鐵尾礦砂,安徽省馬鞍山某鐵尾礦堆放廠產(chǎn),細度模數(shù)1.39,表觀密度2 920kg/m3,篩分試驗結(jié)果見表2;機制砂,安徽省合肥市肥西某機制砂廠產(chǎn),細度模數(shù)3.02,表觀密度2 830kg/m3,篩分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2 鐵尾礦砂的篩分試驗結(jié)果
表3 機制砂的篩分試驗結(jié)果
(4)粗骨料:5~16mm、10~25mm兩級配碎石(3∶7),安徽省合肥肥東某石料廠產(chǎn)。
(5)外加劑: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安徽中鐵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
(6)水:為飲用自來水,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2006)規(guī)定的拌和用水要求。
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J-60、混凝土含氣量測定儀、萬能試驗壓力機、坍落度筒等。
本文主要研究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對C30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工作性能和抗壓強度)的影響,其中,鐵尾礦砂與機制砂的復摻比例為0∶100、5∶95、10∶90、15∶85、20∶80、25∶75、30∶70、35∶65、40∶60、45∶55。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見表4。
表4 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案
鐵尾礦砂不同摻量對C3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見表5。
表5 鐵尾礦砂不同摻量對C3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
從表5可以看出,當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時,隨著鐵尾礦砂摻量的不斷增加,C30高性能混凝土的柔和性先逐漸變好而后逐漸變差,流速先逐漸變快而后逐漸變慢,黏度由差變好后變大,石子包裹性由差逐漸變好,含氣量變化不大,都在2.0%~4.0%之間(正常范圍內(nèi))。綜合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對C3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柔和性、流速、黏度、石子包裹性等)和含氣量的影響,鐵尾礦砂的最佳摻量應控制在15%~25%范圍內(nèi)。
鐵尾礦砂不同摻量對C30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當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時,隨著鐵尾礦砂摻量的不斷增加,C30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先逐漸增加而后逐漸下降,且鐵尾礦砂對C30高性能混凝土3d、7d和28d(不同齡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基本一致。另外,從表6中的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看出,當鐵尾礦砂摻量為20%時,C30高性能混凝土3d、7d和28d抗壓強度都達到最大值,并且隨著鐵尾礦砂摻量的增加,C30高性能混凝土3d、7d和28d抗壓強度都會下降。綜合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對C30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鐵尾礦砂的最佳摻量應控制在20%左右。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jié)論:
(1)綜合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對C3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柔和性、流速、黏度、石子包裹性等)和含氣量的影響,鐵尾礦砂的最佳摻量范圍在15%~25%之間。
(2)從鐵尾礦砂對C30高性能混凝土3d、7d和28d(不同齡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guī)律可知,鐵尾礦砂的最佳摻量應控制在20%左右。
(3)綜合鐵尾礦砂與機制砂復摻時對C3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壓強度的影響,鐵尾礦砂的最佳摻量應控制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