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然,徐德宇,杭永付,沈蕾,沙文剛,任天然(1.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學部,江蘇 蘇州 215006;2.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藥學部,天津 0019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腎內(nèi)科,江蘇 蘇州 215006)
質(zhì)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與H+/K+-ATP 酶結(jié)合,減少胃酸的分泌,在臨床用于治療胃食管反流病、酸相關(guān)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腸潰瘍、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及預防非甾體抗炎藥、皮質(zhì)類固醇、抗凝劑或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發(fā)生應激性潰瘍。PPIs 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腹痛、腸胃脹氣、腹瀉、便秘、惡心和皮疹等,PPIs 導致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不多見,以急性間質(zhì)性腎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為主[1],主要為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雷貝拉唑較為罕見,本文報道1 例雷貝拉唑?qū)е翧IN 的病例,以期為臨床安全使用雷貝拉唑提供參考。
患者,男,27 歲,因“腹部疼痛13 d”于5月10日轉(zhuǎn)入腎內(nèi)科治療?;颊?021年4月27日進食螺螄粉后出現(xiàn)腹部疼痛,當天伴有腹瀉,偶伴有腹脹,無腰背部疼痛,無惡心嘔吐,當?shù)赜杩诜蛱卿X混懸凝膠(1 g bid,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不詳)聯(lián)合雷貝拉唑腸溶片[20 mg qd,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03028]護胃治療7 d 后自行停藥,因仍有腹痛,5月4日于上級醫(yī)院就診,查白蛋白39.8 g·L-1,尿素8.7 mmol·L-1,肌酐210 μmol·L-1,β2-微球蛋白3.3 mg·L-1;尿隱血+,尿蛋白++,白細胞酯酶+,尿葡萄糖++;血紅蛋白130 g·L-1,血小板367×109·L-1,白細胞9.1×109·L-1,C 反應蛋白12 mg·L-1,葡萄糖4.87 mmol·L-1,糖化血紅蛋白5.2%。未服用藥物,2 d 后復查,尿素7.8 mmol·L-1↑,肌酐201 μmol·L-1↑,尿酸161 μmol·L-1,β2-微球蛋白3.2 mg·L-1;肝膽胰脾超聲:膽囊壁毛糙。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超聲無異常。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颊呒韧w健,自述2019年體檢腎功能正常,具體不詳,平素偶有胃痛,進食辛辣后有腹瀉,未行胃鏡檢查。
患者查體一般情況好,體溫36.5 ℃,心率80 次·min-1,呼吸18 次·min-1,血壓126/89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診斷為AKI,給予口服金水寶1.68 g tid、尿毒清5 g tid 保腎治療。2021年5月11日復查肌酐230.6 μmol·L-1↑,尿素8.4 mmol·L-1↑,胱抑素C 1.92 mg·L-1,鉀3.40 mmol·L-1,鈣 2.57 mmol·L-1;尿常規(guī):顆粒管型10.36 個·μL-1,尿糖+++,白細胞43.88 個·μL-1,透明管型1.73 個·μL-1,尿隱血++,尿蛋白質(zhì)++,尿比重1.017,24 h 尿蛋白1.12 g/24 h;血紅蛋白119 g·L-1↓;血沉53 mm·h-1;腎臟超聲示雙腎大小正常,回聲無明顯增強。5月15日腎活檢病理結(jié)果示:AIN,免疫熒光染色陰性,腎間質(zhì)極大量炎細胞浸潤,單個核細胞為主,未見明顯間質(zhì)纖維化,偏振光陰性。遂加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40 mg ivgtt qd)及對癥治療。5月18日患者肌酐168 μmol·L-1↑,較前明顯下降,鉀3.48 mmol·L-1,較前回升,于5月19日好轉(zhuǎn)出院。出院后繼續(xù)服用潑尼松片40 mg qd,枸櫞酸鉀補鉀,替普瑞酮護胃和碳酸鈣D3補鈣治療,腎內(nèi)科門診隨訪。5月24日查肌酐145.5 μmol·L-1↑,6月7日潑尼松調(diào)整為30 mg qd,查肌酐123.5 μmol·L-1↑,6月21日潑尼松調(diào)整為25 mg qd,查肌酐118.9 μmol·L-1↑,7月5日潑尼松調(diào)整為20 mg qd,查肌酐107.9 μmol·L-1↑,鉀3.71 mmol·L-1,尿隱血(-),尿蛋白+。7月19日潑尼松調(diào)整為15 mg qd,查肌酐113 μmol·L-1↑,尿隱血(-),尿蛋白弱陽性。8月2日潑尼松調(diào)整為5 mg qd,9月27日查肌酐107.7 μmol·L-1↑,尿蛋白陰性。
Ruffenach 等[2]在1992年首次報道了1 例74歲老年女性患者使用奧美拉唑致AIN 的案例,停藥后腎功能恢復。張曉東等[3]報道了5 例奧美拉唑?qū)е碌腁IN 的病例,隨后其他PPIs 相繼被報道[4],幾乎所有PPIs 都有可能導致AKI,常見的為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據(jù)統(tǒng)計,AIN 占AKI 中的8%,其中70%~90%是由藥物引起的,PPIs-AIN 是藥物誘導性AIN 的第二大病因[1]。一項大型病例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高齡(>60 歲)是PPIs-AIN 的危險因素,且近期使用PPIs 與過去使用相比,AIN 的風險顯著增加[5]。一項納入19 522 例PPIs-AKI 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表明,中年患者發(fā)病率高于老年患者(53.04%vs33.94%);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影響(55.42%vs44.58%);發(fā)生AKI 的中位時間為服用PPIs 后446(16~2176)d;PPIs-AKI 的病死率一般為5.69%,住院率為8.94%[4]。另有研究報道PPIs-AIN 的發(fā)生時間在使用藥物后的1 周~9 個月,通常為10~11 周,停藥后再次接觸致病藥物發(fā)病較為迅速[6]。
PPIs-AIN 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明確,可能與PPIs介導的免疫炎性造成的腎毒性有關(guān)。研究認為PPIs-AIN 是由PPIs 產(chǎn)生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間質(zhì)中,或以半抗原的形式結(jié)合在腎小管基底膜,誘導免疫反應的發(fā)生[7]。此外,腎間質(zhì)中的炎性反應會激活巨噬細胞,繼而釋放蛋白溶解酶、活性氧等物質(zhì)加重腎損害[8]。研究發(fā)現(xiàn)PPIs-AIN 相關(guān)炎癥效應通路包括Th1 及Th17 通路[9]。奧美拉唑?qū)ν庵苎獑魏司奘杉毎δ苡性鰪娮饔茫⒖赡苡绊慣 細胞功能[10],但有報道顯示,在奧美拉唑治療期間,外周血CD4+細胞不受影響,Th-1 通路受到抑制[11]。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闡明PPIs 免疫介導的腎毒性機制。
根據(jù)藥物不良反應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標準,本例患者服用硫糖鋁和雷貝拉唑腸溶片7 d 后檢查發(fā)現(xiàn)血肌酐升高,存在時間相關(guān)性。硫糖鋁混懸凝膠的說明書及文獻均沒有引起AIN 的相關(guān)報道,因此相關(guān)性很小。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的雷貝拉唑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AIN,且有相關(guān)文獻報道[12-14]。本例患者服用雷貝拉唑引起的AIN符合該藥已知的不良反應類型。患者停藥后明確診斷,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積極治療,3 d 后血肌酐下降27%,癥狀減輕,未再使用雷貝拉唑。藥物不良反應關(guān)聯(lián)性評分為很可能,諾氏評分8 分,也為很可能。另患者因食用螺螄粉后出現(xiàn)腹痛、腹瀉,經(jīng)查詢螺螄粉主要食材為米粉、螺螄、腐竹及其他常見調(diào)料,文獻未見螺螄粉引起腎損傷的報道,故予以排除。綜上,本例患者的AIN 考慮由雷貝拉唑引起。
藥物是引起AKI 的主要原因,Chen 等[5]研究報道,雷貝拉唑?qū)е翧KI 的平均發(fā)生時間為9 d(3~25 d),病死率為15.35%,高于其他PPIs。本例患者為青年男性,無其他基礎(chǔ)疾病,服用雷貝拉唑7 d 后發(fā)現(xiàn)肌酐升高、低鉀、輕度貧血、血尿、蛋白尿、尿糖等特征。患者無容量減少,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超聲無異常,遂排除腎前性、腎后性AKI,推斷為腎性AKI,最終病理結(jié)果證實為AIN。
考慮到PPIs-AIN 潛在的免疫機制,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同時皮質(zhì)類固醇給藥被認為是治療的選擇,但缺乏大型隨機對照研究[15]。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顯示,在接受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的患者中,超過一半的患者基本腎完全恢復,而其余患者仍處于腎衰竭狀態(tài),而幾乎一半未接受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的患者仍在進行透析,但早期治療能延緩間質(zhì)纖維化的進展[16]。該患者停用雷貝拉唑且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及對癥治療,治療5 周后復查血肌酐下降到107.9 μmol·L-1,與最高值相比下降了53%,尿素氮、血鉀恢復正常。
PPIs-AKI 后若未及時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急性炎癥和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會導致腎間質(zhì)纖維化和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最終發(fā)展成終末期腎病[17]。在臨床工作中,應嚴格把握PPIs 適應證,避免合用其他腎毒性藥物,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