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 珊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并且逐年上升。2018年,國家衛(wèi)健委、教育部、財政部三部委聯(lián)合開展了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工作。這次調查覆蓋全國1033所幼兒園、3810所中小學校,總篩查人數(shù)111.74萬。調查結果顯示,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由此來看,我國學生視力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jù)當前中小學生視力發(fā)展趨勢,基于教育部提出的“五項管理”,學校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學生近視勢在必行。對此,家庭如何配合學校預防學生近視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許多家長缺乏科學預防孩子近視的方法,不能正確引導學生保護眼睛,在學生看書、寫作業(yè)時忽視了對姿勢的指導,導致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比如,許多學生喜歡躺在床上看書,或寫字姿勢不正確,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導致近視率上升。
在許多家庭中,學生使用的桌椅往往與他們的生長發(fā)育情況不符,這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又一個因素。實際研究表明,最合適的桌椅高度差為21.5~32.5cm,適合身高110~170cm的學生。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所用桌椅的高度差接近40cm,無法滿足學生的身體發(fā)育要求,也不利于學生保護視力。
如果光線太強,會刺激眼睛,導致不適;相反,光線過弱,照明不足,眼睛就不能看清相關內容,人的頭部就會不自覺地湊近書本。許多家長忽略了學生書房的燈光設置,學生在家閱讀、寫字時的光線過強或過弱都可能導致近視。
受電視、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的影響,學生看電視、手機、電腦的時間過長,導致用眼過度。另外,也有一些學生沉迷于電子產(chǎn)品,睡眠時間不夠,眼睛得不到應有的休息。有些家長不能從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出發(fā),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導致眼部疲勞,進而形成或加重近視。
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忙于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姿勢的指導,這也是學生近視率上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父母都近視,就有可能導致遺傳性的近視。調查顯示,如果家長近視都在600度以上,那么孩子的視力極容易出問題。學生的近視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眼睛還未發(fā)育完善,有其獨特的營養(yǎng)需求。特別是現(xiàn)在兒童青少年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用眼頻繁且學習時間較長,加上讀書姿勢不正確等外部原因,很容易引起視疲勞。而視疲勞的恢復與兒童青少年的體質有關,兒童少年眼睛的晶狀體、視網(wǎng)膜等比較嬌嫩,只有均衡、合理地攝入營養(yǎng),才能有足夠的物質基礎緩解視疲勞。如果學生營養(yǎng)攝入不夠或不合理,沒有足夠的能量滿足視覺細胞新陳代謝的需要,眼部的物質基礎就改變了,視疲勞不能得到及時恢復,假性近視就很容易演變?yōu)檎嫘越暋?/p>
學生多半時間都生活在家里,家庭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對他們有著直接的影響。預防學生近視,只有家庭與學校協(xié)調配合,形成合力,對學生的視力進行有效管理,才能糾正學生的不良用眼習慣,保護學生的視力。因此,家庭是學生近視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第一,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身高購置桌椅,這樣才能保證其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使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達到要求。
第二,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上方射來,這樣就不會有陰影。父母應督促學生不要在光線不適的環(huán)境中看書,在長時間看近處物體后,要閉眼休息一會兒或看遠處的景物,從而恢復睫狀肌狀態(tài),緩解視疲勞。
第三,學生的坐姿要端正。對桌端坐,上半身要直,頭不要歪,也不要過度前傾,更不要伏在桌子上,杜絕不良的閱讀姿勢。眼與書本要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離,連續(xù)讀寫的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第四,防止眼肌疲勞,學習時間不要太長,看書40分鐘后要休息10分鐘,看看遠處物體,做做眼保健操。
第五,學生書寫用的紙張應盡可能選用不反光、不透光的潔白紙張。
第六,家長要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長時間、近距離盯著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chǎn)品,會導致近視。家長要為學生定下規(guī)矩: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chǎn)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在學生面前應少使用電子產(chǎn)品,以減少對他們的不良影響。另外,學生看電視時應與電視機應保持熒光屏對角線3倍以上的距離,每看半個小時電視應讓眼睛休息15分鐘。
第一,活潑好動是學生的特點,他們對外界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因此父母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防止眼睛被細菌感染。
第二,防止沙塵等物落入眼睛。家長應告訴學生,在細小灰塵落入眼睛時,應馬上輕輕眨眼,讓淚水將灰塵沖出。如有草屑、小蟲等落入眼睛,應馬上閉眼,然后用干凈手絹、脫脂棉等將其擦出或用清水沖洗眼睛。
第三,夏天的光線過于強烈,家長要防止學生的眼睛被紫外線刺傷,在外出時最好給學生戴上墨鏡、遮陽帽等,以保護眼睛。
充足的睡眠和營養(yǎng)是保證視力健康的基礎,學生應保證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此外,父母還要注意學生的營養(yǎng)攝入,葷素搭配,讓學生多吃青菜,不要挑食。
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學生近視時,不要急于給學生配戴眼鏡,要首先區(qū)分是屬于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
學生因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或照明不足等因素,睫狀肌經(jīng)常處于收縮狀態(tài),變凸的晶狀體不易松弛。這時,遠處平行光線進入眼內,經(jīng)過變凸的晶狀體較強的曲折后,其焦點就不再落在視網(wǎng)膜上,而落在視網(wǎng)膜前面,導致看東西模糊不清,這種現(xiàn)象在醫(yī)學上叫作假性近視。
如果是假性近視,眼球前后徑并沒有加長,眼球結構也未發(fā)生變化,僅僅是生理機能的改變,所以一般不需要配戴眼鏡。經(jīng)過及時治療和保護,睫狀肌放松,視力即可以恢復正常。如在假性近視階段沒引起重視,任由其發(fā)展,眼球的前后軸變長,導致眼球的結構發(fā)生改變,即成為真性近視,就必須通過配戴眼鏡來進行矯治。家長給學生配眼鏡時一定要到專業(yè)的眼科醫(yī)院進行醫(yī)學驗光配鏡,以科學矯正視力。
學生在戶外能接觸到陽光,研究顯示,身體在接受陽光照射的同時會產(chǎn)生多巴胺,有助于保護他們的眼睛。
如果在室內安裝護眼燈或者是適當遠眺,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近視,但是因為缺少陽光,這些方式所起到的預防近視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學生在戶外活動過程當中,不能直視陽光,因為眼睛長時間直視陽光會受到損傷。同時,開展戶外活動的時間長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應長期堅持。雖然對很多學生來說使用眼鏡、藥物等方式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但是,相關調查顯示,每天堅持兩小時的戶外運動是預防近視最簡單、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因此,家長可以督促小學生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如打球、跑步、爬山、游泳等。
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優(yōu)秀,更加多才多藝,許多家長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安排了課外培訓和興趣班。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應該依據(jù)學生的興趣合理選擇培訓內容,配合學校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要“學校減負,家庭增負”,否則會使學生放學后比上學更累。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一雙健康的眼睛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在“五項管理”的大背景下,預防學生近視,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共同努力,而家庭在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對學生應多一份關注,督促學生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與學習姿勢,注意用眼時間、用眼衛(wèi)生,改善用眼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達正確的護眼理念和知識,呵護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