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妮
隔壁的小仙女從外地出差回來,給我?guī)Я艘粋€精美的筆記本“時光與樹——像植物一樣生長”,木質封面上塑封著5 朵不同姿態(tài)的干花,安靜的康乃馨、溫柔的木棉、純潔的梔子花……解開淺粉色的絲帶,打開扉頁,清新的花草香撲鼻而來,我驚喜萬分,原來,每一張宣紙都是用樹葉或者花瓣壓制而成,淺黃、墨綠,甚是喜歡。
辦公室的陽臺,我放置了花架,養(yǎng)了些多肉和綠植。說是養(yǎng),其實是放養(yǎng),多肉喜陽光不喜水,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夠了,到了夏季,對水的需求就更少,把它們放置在陰涼通風處,一兩個月都不需要打理,你會發(fā)現它們葉片表皮皺皺的,根莖軟綿綿地耷拉著,營養(yǎng)土也非常干燥,好像放一點火星進去,就可以瞬間點燃。不用擔心,其實,它們是在休眠,就像有些動物冬眠一樣,保存生命能量,蓄勢待發(fā)。然而,總有些學雷鋒的同事,把他前一天沒喝完的涼白開倒進花盆,美其名曰:我?guī)湍銤菜挥弥x我。但過不了多久,那盆經常被他特殊照顧的多肉就死掉了。唉,如果不能美麗別人的人生,又何必驚擾它的美夢。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边@是袁枚的一首小詩《苔》。溫暖的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生命照樣萌動初開,米粒般大小的青苔也像高貴的牡丹一樣熱烈綻放。初讀這首詩,我嘆服作者敏銳的觸角,更驚嘆生命的頑強和偉大。貴州鄉(xiāng)村教師梁俊和他的學生們把這首詩譜上曲深情演繹,梁老師在訴說青春和自由,孩子們在歌唱愛和夢想。街角尾巷的角落里,濕漉漉的青苔,生命之初,它們也滿懷希望和期待,翹首以盼陽光雨露、明月清風,一樣見證四季更迭、陰晴圓缺、花開花落。滿地的青苔,努力地生長和向上,細心的你如果透過放大鏡,它們也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鋪滿你眼前整個世界。
漫長的生命旅程里,每個人都在努力去做心目中最希望成為的那個自己,像植物一樣生長,簡單而熱烈,獨立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