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位列十二生肖,自古以來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神獸”,在人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它幼時(shí)呆萌,長大威風(fēng)凜凜,是“百獸之王”,也是叢林中最厲害的獵手。大家知道嗎?這深受敬畏的老虎,還派生出了眾多“虎文化”。
詩說老虎
相和歌辭·猛虎行(節(jié)選)
◎【唐】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
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dāng)?shù)朗常?/p>
山中麋鹿盡無聲。
山南山北,樹林茂密幽深,老虎在白天圍繞著樹林行走。傍晚就要來臨,老虎將在大路上捕食生靈,嚇得山中的麋鹿不敢有半點(diǎn)動(dòng)靜。還沒見到老虎,麋鹿就不敢露面了,看來,老虎威力十足呀!
名著中的虎——《武松打虎》
武松走了一陣,酒力發(fā)作,焦熱起來,一只手提著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開,踉踉蹌蹌,直奔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只見發(fā)起一陣狂風(fēng)來。那一陣風(fēng)過處,只聽見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
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個(gè)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shí)遲,那時(shí)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gè)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dòng);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shí),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386350190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