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邏輯、價值生成及時代特征

      2022-03-17 12:35:15梅少粉
      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建黨中國共產黨價值

      梅少粉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 300191)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建黨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盵1]這是第一次系統(tǒng)闡明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要義、基本內涵,第一次明確而完整地表述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史上的重要精神。建黨精神表現(xiàn)為不同歷史時期偉大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構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如紅旗渠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一、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邏輯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偉大建黨精神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建黨實踐的體現(xiàn),是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和發(fā)展過程的反映、提煉和總結,它源自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不懈探索,源自革命先驅建黨的斗爭實踐[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偉大建黨精神初步展開的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拓展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升華時期[4]。通過考察這四個歷史時期的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驅立足五千年燦爛文明,在近代以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追求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工人階級政黨中萃取升華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深刻的理論淵源和緊迫的實踐需求。

      (一)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初步開展

      偉大建黨精神初始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橫行,國內軍閥混戰(zhàn),人民流離失所。于是,中國共產黨開始承擔起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核心任務,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奮戰(zhàn),展開了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達28年的斗爭。特別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偉大建黨精神在革命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怕犧牲,挺身而出,深入敵后,組織人民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與日本侵略者作不屈不撓的斗爭,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先是以結束戰(zhàn)爭、人民休養(yǎng)生息的愿景與國民黨展開談判,并對國民黨步步退讓,達成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xié)定”,以最大努力避免國共內戰(zhàn)、爭取和平。

      在中國共產黨的救亡圖存斗爭中形成的紅船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抗戰(zhàn)精神、沂蒙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充分展現(xiàn)了黨在強敵壓迫面前堅守為民族謀獨立、為人民謀解放的無畏精神,彰顯了黨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民族氣節(jié)和英雄氣概。這一時期的建黨精神元素為黨推翻封建專制、建立人民民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戰(zhàn)勝強敵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擔當為民使命,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斗爭,這些為偉大建黨精神的產生奠定了鮮明的紅色底色。

      (二)偉大建黨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不斷拓展

      偉大建黨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得到了不斷拓展。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恪守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采取“一化三改”的和平方式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1956 年,“一化三改”運動結束,中國共產黨開始從政治革命轉向了社會革命,從民主革命轉向了社會建設。在這一階段,中國共產黨以建設社會主義為核心,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偉大的社會變革。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面貌,把偉大建黨精神在偉大的社會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之中不斷發(fā)揚??姑涝?、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等一系列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的產生,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為謀求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為人民建設和平家園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極大地豐富了建黨精神內涵。這一時期的建黨精神元素為中國共產黨改變落后面貌、走向繁榮富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大大提振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昂揚奮進的精神,為建黨精神提供了厚重的歷史底蘊。

      (三)偉大建黨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逐漸豐富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以興國強國為核心,中國共產黨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極大地加快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步伐和現(xiàn)代化征程。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在三十多年的披荊斬棘過程中孕育了改革開放精神、特區(qū)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楊善洲精神等精神,這些濃厚的奮斗精神書寫了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來的輝煌成就,彰顯了黨胸懷祖國、心系人民的愛國為民情懷。建黨精神是百年實踐的思想共識,是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自覺生成的時代精華,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經過理性培育的群體意識。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把握國際國內發(fā)展形勢,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中戰(zhàn)勝一切內外挑戰(zhàn),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這一時期的建黨精神元素激勵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自覺和廣大人民的精神解放,為建黨精神增添了豐富的時代元素。

      (四)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得到升華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多元化發(fā)展,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國內改革要素更加綜合,奮進兩個百年目標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們更加需要弘揚光榮傳統(tǒng),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成就新的歷史偉業(yè)。建黨精神深刻解答了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時代之問,對黨“從哪里來”做出了明確堅定的回應,也對“到何處去”給予了劃時代的歷史交代,并指明了黨百年奮斗的一個主題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黨精神為奮進兩個百年目標凝聚起了強大力量。偉大建黨精神凝聚了9500 多萬黨員的力量,使黨員干部勁往一處使,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充分發(fā)揮了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偉大建黨精神凝聚了民眾的恢宏力量,增加了民眾對黨的政治認同,使其更加堅定擁護黨的領導,在為實現(xiàn)兩個百年目標奮進中激發(fā)廣大人民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得到了升華。圍繞著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奮斗目標的實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中形成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國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北斗精神等發(fā)展精神,這些深厚的時代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奮斗精神,奠定了黨勇于超越、敢為人先的工作基調。這一時期的建黨精神元素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懼艱難、奮勇前行,為建黨精神增添了嶄新的時代內涵。

      二、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生成:價值的信仰、選擇、創(chuàng)造與規(guī)范

      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實質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認識真理、開展斗爭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高尚品質、精神特質的集中概括,是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認知、價值選擇、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判斷的觀念體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理論表達與呈現(xiàn),集中反映著中國共產黨人在“價值目標—斗爭實踐—價值實現(xiàn)”奮斗過程中“知、信、行”和“真、善、美”的高度統(tǒng)一。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信仰

      中國共產黨堅守的理想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為人類求解放、為民族謀復興和為人民謀幸福。這種對至善和大德價值信仰的追求,完全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基礎之上的。馬克思主義是基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而誕生的,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剩余價值揭示了資本主義運動的特殊規(guī)律。兩大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5]602,為“兩個必然”的科學結論提供了最堅實的理論論證和價值支撐。因此,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信仰,是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tǒng)一、黨性與人民性的統(tǒng)一、終極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 周年講話中強調:“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盵6]初心使命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對自身存在價值的終極認知?!敖K極價值是那種最終目標或目的,所有較小的目標都是為達到它而采取的手段——它也是對一切較小目標進行衡量的標準。”[7]目的性、價值性是貫穿人的實踐、認識、審美等所有活動的基本屬性,人的思維模式、行動模式都會受到價值選擇模式的支配和制約。因此,人作為社會主體始終是價值性的存在,人類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價值選擇的歷史?!巴瓿蛇@一解放世界的事業(yè),是現(xiàn)代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5]300。不是為某些人,而是為了一切人,這是共產黨人基于自身的歷史責任做出的價值選擇,體現(xiàn)著從“小我要什么”到“大我要什么”價值追求的升華。對這種重大責任、神圣使命的選擇,決定了共產黨人必然要擔負最重的擔子,要走最漫長的道路,要承擔最大的犧牲。誕生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之際的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價值選擇。正是這樣的價值選擇,決定了黨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都是為了人民和民族。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光榮,恰恰也就在這里。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創(chuàng)造

      確立了價值信仰,做出了價值選擇,并不等于價值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價值關系的生成是靠實踐來實現(xiàn)的,即通過主體的價值創(chuàng)造,使客體按照主體的需求發(fā)生轉化,變成主體的生命要素和本質因素,成為對人的生存、發(fā)展和享受具有積極意義的東西,最終使?jié)撛趦r值變?yōu)楝F(xiàn)實價值,從而達成價值理想。以為人類求解放為旨歸的共產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崇高也最艱巨的偉大事業(yè)。它需要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懼艱險、不能懈怠、一往無前地接力奮斗。“覺悟的無產階級的政黨應當履行它在這一偉大斗爭中的職責”[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現(xiàn)從民族危亡到民族復興的偉大轉折,是一條無比艱辛漫長的征途。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疑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拔覀円^續(xù)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準備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朝著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9]黨英勇無畏、拼搏奉獻的奮斗史,生動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定律:“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盵10]百年來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而砥礪奮進的征程,也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踐履和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正是這一偉大實踐,鑄就了黨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革命品格,也彰顯了黨永葆青春、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規(guī)范

      價值規(guī)范是以價值理想引出的價值原則為衡量標準,在價值創(chuàng)造活動中確立的如何行動的規(guī)則,它具體指導和規(guī)范著價值主體的活動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換言之,這也是判定共產黨人黨性覺悟、道德行為的標準。忠誠是使對象覺得安心、放心、寬心的踏實感。所謂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忠心、誠心和盡心,使黨和人民感到安心、放心和寬心。毛澤東強調:“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么都無從談起?!盵11]202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共產黨都必須堅守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與人民血肉相連、榮辱與共、生死相依,既是黨的最大特點,也是黨的最大優(yōu)勢。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從來都是檢驗黨性高低的標準。廉潔奉公、服務人民的信度、效度,就是對黨、對人民的忠誠程度?!耙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12]

      總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完整的價值觀念體系,價值信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價值選擇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取向,價值創(chuàng)造以艱苦奮斗、無畏犧牲為路徑,價值規(guī)范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為標準。這一價值觀念體系作為紅色血脈和精神靈魂,貫穿于黨認識真理、實踐斗爭和價值創(chuàng)造的全過程,反映著黨的歷史自覺、價值自覺、實踐自覺,是立黨、興黨、強黨的強大精神支柱。

      三、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特征

      (一)科學性與崇高性的統(tǒng)一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集中體現(xiàn)了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性和崇高性相統(tǒng)一的特征。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已經證明,沒有科學性、只有崇高性的理論和理想是靠不住的,科學性和崇高性相統(tǒng)一的理論和理想才是有生命力的。在近代中國的各種思潮中,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之所以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原因之一就在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這種科學性表現(xiàn)在可證實性和學理性上。毛澤東曾說:“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jù),這是事實,不像唯理觀之不能證實而容易被人動搖?!盵13]共產主義理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建立起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以共產主義理想為追求的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先驅和后繼者們,或者具有較高的學識、水平和能力,或者已經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一定財富。但是,他們?yōu)榱私⒗硐肷鐣?,可以拋棄萬貫家財,可以放棄已有的名利,甚至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寶貴的生命可以因理想而放棄,這是人類精神力量最偉大最崇高的體現(xiàn)。在體現(xiàn)著科學性和崇高性的偉大建黨精神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既可以把方針政策建立在切實可靠的基礎上,又可以用崇高理想來起到激勵黨員、凝聚人民的作用。

      (二)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

      如果說真理和理想、初心和使命具有理論色彩的話,那么對真理和理想的堅持和堅守,對初心和使命的踐行和擔當,以及隨之而來的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則閃爍著實踐的光芒。換言之,偉大建黨精神體現(xiàn)著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的鮮明特征。這一鮮明特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要“言行一致”,即在理論或者認識方面的問題完成后,就要變成政策措施并付諸實施,如果僅停留在理論上、口頭上,其直接后果就是信譽流失,最終結果就是失敗。例如,國民黨并非不清楚農民的重要性,“耕者有其田”就是國民黨首先提出的口號,是其民生主義的重要內容,但是這種認識和政策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未付諸行動,甚至連“二五減租”都難以落實,這是國民黨脫離人民、最終失敗的極重要原因之一。與國民黨相反,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了“不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所指明的科學真理和中國共產黨犧牲奮斗的最終歸宿之后,在實際斗爭中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關注群眾的切身利益,開展土地革命,在此基礎上把人民組織起來,以謀求人民更長遠的利益,從而喚起了工農千百萬,真理和理想、初心和使命在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中綻放。二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沒有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指引的行動是盲目的行動。但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只能指出大方向,無法提供可具體操作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從馬克思列寧主義那里學到了階級斗爭,學到了通過階級斗爭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學到了通過無產階級專政走向未來新社會。但是如何把這些產生在西歐、尤其是產生在蘇俄的理論具體運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并不完全清楚,因而就需要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大方向指引下,開展實際的革命斗爭,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奮斗犧牲中產生的經驗,才能制定出合乎實際的政策策略,才能產生對現(xiàn)實有直接指導意義的理論。如同毛澤東自己所說:“只有一般的理論,不用于中國的實際,打不得敵人。但如果把理論應用到實際上去,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來解決中國問題,創(chuàng)造些新東西,這樣就用得了。”[14]在理論和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中,中國共產黨人不斷豐富發(fā)展既有理論,進而指導改造世界,實現(xiàn)了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

      (三)敢于斗爭與善于斗爭的統(tǒng)一

      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對革命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動搖,也只有共產黨才能不動搖,徹底地干下去,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犧牲”[11]433。這是偉大建黨精神中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具體體現(xiàn),沒有這種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敢于斗爭的精神,便無法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zhàn),也就無法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反過來看,敢于斗爭的精神來自于真理和理想的指引,來自于對初心和使命的踐行和擔當。首先,敢于斗爭的品質源自對革命光明前景必然到來的信念。如同毛澤東所講,“過去,特別是開始時期,我們只是一股勁要革命”[15],這種革命的勁頭和方向來自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所揭示的共產主義前途。對主義和革命前途的信仰是革命者敢于犧牲和斗爭的精神之源,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詩句和方志敏“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誓言是對敢于斗爭的精神特質與主義、信仰關系的進一步證明。其次,敢于斗爭的底氣來自人民的支持。同近代以來的其他團體和政黨相比,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精神表現(xiàn)在毫不妥協(xié)地徹底地反帝反封建上。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的“根基”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最廣泛支持,因而是最有力量的。在敢于斗爭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又是善于斗爭的。徒有革命的熱忱和斗爭精神,不講斗爭的方式方法,同樣不能達到目的。在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人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這種斗爭是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的,是敢于斗爭與善于斗爭的統(tǒng)一。

      (四)黨性與人民性的統(tǒng)一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對黨忠誠,才能保證黨的團結統(tǒng)一,才能發(fā)揮黨的組織力、領導力和戰(zhàn)斗力;不負人民,黨才能喚起和凝聚億萬人民,形成打破內外奴役的力量,才能謀求和維護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近代以來,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及其派別對國家出路的各種探索,均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要么是領導層不團結,內部組織渙散,以至無法形成團結統(tǒng)一的強大的領導力量;要么是脫離群眾,沒有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改變國家民族命運并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就在于她傳承了偉大建黨精神中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的鮮明特征。所謂黨性,就是建立在真理和理想基礎上的對黨的綱領、章程以及方針政策的擁護和執(zhí)行,“我們要使許多自覺的個性集中起來,對一定的問題、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有統(tǒng)一的意志,這是我們的黨性所要求的”[11]417。所謂人民性,就是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徹底地為人民服務而沒有自己的私利。簡而言之,就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16]只有對黨忠誠,講黨性,才能凝聚力量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才能最終體現(xiàn)出人民性,真正做到不負人民。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幾近絕境而浴火重生、飽經滄桑而初心不變、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有偉大建黨精神的支撐。中國共產黨正是憑借著這種精神,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破除了一個又一個現(xiàn)實障礙,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發(fā)展難題,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歷史偉績。展望未來,中國共產黨要想繼續(xù)“贏得優(yōu)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以理論武裝頭腦、以精神引領發(fā)展,加大對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弘揚力度,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踐行力度,在這種精神的鼓舞與激勵下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向時代和人民交出一份更優(yōu)異的答卷。

      猜你喜歡
      建黨中國共產黨價值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建黨百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建黨百年
      慶祝建黨百年(五闕)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10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建黨九秩
      中國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34
      达日县| 黄冈市| 贺兰县| 唐山市| 民勤县| 定兴县| 阿拉善左旗| 钦州市| 陆良县| 尼玛县| 巴塘县| 鹤壁市| 固镇县| 介休市| 伊吾县| 庆阳市| 普兰县| 湖北省| 黎城县| 罗甸县| 依兰县| 宿松县| 屏东县| 开江县| 沽源县| 越西县| 广德县| 米泉市| 宜春市| 碌曲县| 锡林郭勒盟| 南宫市| 象山县| 封开县| 商洛市| 镇宁| 汪清县| 太湖县| 泰安市| 鹰潭市|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