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文 香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2021年3月15日上午,筆者隨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離退休職工管理處等領導,到鄭州看望病重的曾先生。曾先生穿著紅色的家居服坐在輪椅上,見到我們一行人,第一句就是惜嘆“以后為河南師范大學做學術貢獻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接下來盡全力地說了病重以來最長的持續(xù)5分31秒的話,語調(diào)雖不再鏗鏘,但言辭一如既往條理清晰、思維一如既往敏捷,呼吸卻已經(jīng)非常急促。其中“我要自己評價的話,如果有人要繼承我的學術,最核心的,我的學術精華是‘一語雙文’論,代表了我的1300多萬字學術成果……”。
2021年3月21日,曾先生駕鶴西去。這段時間,每次想到先生的這段話,都督促我對先生的著述進行重新研讀,以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先生的學術精髓:為什么“三棲學者”曾先生的自我評價認為其學術精華和最核心的是他在語文教育學研究領域提出的“一語雙文”論?本文據(jù)此試析曾先生的實用文章學研究與“一語雙文”論的淵源。
“一語雙文”論內(nèi)容宏富,曾先生創(chuàng)作于1998年7月、發(fā)表于《長沙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的《“一語雙文”論——關于語文學科內(nèi)容體系的新構(gòu)想》對此有較為詳盡的闡述。
曾先生在文中明確指出:“我所說的一語雙文是指言語作品的兩種文體(文章和文學)。”在曾先生看來,簡化文字和繁體文字是在文字符號層面的區(qū)分,方塊文字和拼音文字是文字的兩種書寫體區(qū)分,文言文和語體文是漢語發(fā)展史上的兩種語體區(qū)分,這些都是一個層次上的分類。而他所說的“一語雙文”,既包括“語言形態(tài)的一分為二:口語和書語”,更應涵蓋“文字作品的一分為二:文章和文學”。
曾先生劃分“一語雙文”的范疇,目的不在于基本概念的辨析,而在于對語文教育的糾偏。在他看來,語文教育以研習蘊含主觀思想和情感、反映事物現(xiàn)象和本質(zhì)的文字作品為主要內(nèi)容;而這些精神產(chǎn)品既包括不容虛構(gòu)、旨在實用的文章,也包括可以虛構(gòu)、旨在審美的文學;并且,中學語文課本中,實用文章甚至占有更大的比例。從這個基本前提出發(fā),曾先生呼吁語文教育應當更加重視文章之學。這應當是曾先生提出“一語雙文”論的理論指向。
“一語雙文”論的提出,存在著較長時間的學術前路。追溯曾先生的學術歷程,不能不關注其公開發(fā)表的實用文章學研究領域的第一篇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學術論文《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語文教學科學化芻議》(以下簡稱《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
《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創(chuàng)作于1977年,發(fā)表在《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被選載于《20世紀后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與被曾先生稱為“現(xiàn)代文章學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1)曾祥芹:《曾祥芹文選·實用文章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06頁。的中國文章學研究會首任會長、首都師范大學張壽康教授的《文章學古今談》(發(fā)表在《語文戰(zhàn)線》1980年第8期),“堪稱改革開放之初最早飄揚在狹義文章學領域的旗幟”(2)任文香,張?zhí)烀鳎骸对榍墼u傳》,鄭州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219頁。。
這篇為“狹義文章學”研究發(fā)聲的旗幟性文章,實則孕育于曾先生多年語文教學實踐。
曾祥芹先生本科畢業(yè)于河南大學中文系。自1958年到1980年,他在豫北偏遠貧困的內(nèi)黃縣一中度過了22年的中學語文教學生涯。這段青春經(jīng)歷,使得曾先生不僅積累了豐富的中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也發(fā)現(xiàn)了語文教育中存在的許多偏差。作為一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他于教學之余,針對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開始語文教學的研究探索。
在這期間,曾祥芹通過不懈努力,寫出《教案成文、板書成綱、講授成體》和《一題連作好》等論文,多次在全縣上語文教改觀摩課,在新鄉(xiāng)地區(qū)教改經(jīng)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fā)言。通過經(jīng)驗積累、探索研究和成果顯現(xiàn),曾先生逐漸成為一位被同事稱為兼具“善思的腦瓜子、善說的嘴巴子、善寫的筆桿子、聰慧的耳根子、明察的眼珠子”的“語文名師”(3)任文香:《不當平庸教書匠,要做出色教育家:曾祥芹先生的成長歷程及其專業(yè)成就》,《山東圖書館學刊》,2017年第5期。。當時,曾祥芹主管語文教研組,代理過全校教導主任,“全程教師”的體驗,使他敏銳醒悟到“從小學低年級集中識字以后,直到初中、高中學段,語文教學主要是文章教學”(4)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由此清理和反思大學所學的語文知識,只有語言學、文藝學知識,偏偏文章學知識空缺??紤]中學語文課主要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讀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能力,于是自補獨著《普通文章訓練》三大本——《記敘文訓練》《說明文訓練》《議論文訓練》,各本均有基礎理論、課內(nèi)外例文、典型例析、練習題四個單元,共12萬多字。雖未出版,卻印成小冊子,不僅發(fā)給學生用,而且在濮陽等地的語文師資培訓班上做講義用,努力實踐著“不當平庸教書匠,要做出色教育家”的宏愿。
曾祥芹在《曾祥芹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的前言《俯首甘為“拓荒?!薄业闹螌W道路》里,對他在教書之外因擅長多種實用文章的寫作而招來的應接不暇的“文差”這樣描述:
那時,我還不是黨員,卻經(jīng)常受命為校黨支部寫總結(jié),為縣委、縣政府寫報告,為宣傳部寫政論,為文教局寫典型調(diào)查,為泥塑階級教育展覽館寫解說詞,為紅色沙區(qū)的老貧農(nóng)和老干部寫家史、村史、革命史,為英雄模范寫通訊、傳記,還為蒙冤的學生家長寫起訴書,為熱戀的青年人寫情書,清明節(jié)寫悼詞,國慶節(jié)寫頌詞……甚至領導主持會議的開場白也要“找小曾”……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認識到“社會文字交往主要是實用文章讀寫”(5)曾祥芹:《實用文章學研究·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2頁。,自寫9本《文章學筆記》。由此可見,曾祥芹開展實用文章學研究的初心是從“語文教學實際出發(fā),提出研究文章學的問題,希望能引起語文界、教育界和科學界的關注”(6)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同時,這篇為“狹義文章學”研究發(fā)聲的旗幟性文章,實則又歸旨于語文教育的需要。
從教學經(jīng)驗和社會需要出發(fā),提出語文教育要重視文章教學,大學教育要重視文章研究,這是曾先生實用文章學體系構(gòu)建的開始。語文課程的多重作用和知識體系的跨學科性質(zhì),既顯示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參與和引領。隨著研究的深入,曾先生意識到“建立文章學是實現(xiàn)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根本條件之一”。
曾先生從22年的基礎語文教育實踐中,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雖歷經(jīng)幾次較大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jīng)驗,但依然有“把語文課教成政治課”“把語文課教成文學課”“把語文課教成語言課”的三種偏向需要注意,“三種偏向,究其根源,是忽略了文章的本質(zhì),沒有抓住語文教學的主要矛盾”(7)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
那么,文章是什么?語文教學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研讀《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曾先生在1980年對這些問題已經(jīng)進行的至今看來依然深刻的研究,是基于語文教育的實踐來建構(gòu)文章學理論的雛形。
他認為,文學和文章的概念,歷來都是一個內(nèi)涵指向不斷演變豐富的范疇。就文章而言,自古就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文章可以涵蓋一般看來屬于文學范疇的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狹義的文章則專指相對于文學范疇、沒有藝術虛構(gòu)的記敘、說明、議論等,以及新聞、傳記、公文、論著等專業(yè)文章。在語文教學體系中,文章不同于口頭語言,它是用文字組成篇章結(jié)構(gòu),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蘊含傳達思想觀念的書面語言。文章無疑立足于語言,屬于語言現(xiàn)象,但又不能止步于語言,其中蘊含著許多非語言所能涵蓋、需借助結(jié)構(gòu)場景傳達的立場、觀點和思路等。只有表達一定思想、傳達一定信息、包含一定內(nèi)容的文字組織或篇章的書面語言,才能稱為文章。文章也不同于文學,兩者雖有重合也更有區(qū)分。從文化發(fā)展的角度看,從語言到文字,再到文章、文學,文章尤其是區(qū)別于文學的實用文章,占有更大的比重,有著更為寬泛的現(xiàn)實需要。
而“語文教學中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文學教學,也不是語言文字教學,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文章教學”?!啊囊暂d道’,語文課的思想教育宜潛移默化”,“語文課的文學教學必須服務于文章教學”,“語文課的語言教學必須從屬于文章教學”。
因此,實用文章學的研究與建立勢在必行而又完全可能,并將大有可為。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界定為: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所謂語言文字運用,實際上就是文章的研讀、寫作和應用。
曾先生認為,基于“‘中學語文課本’歷來不是單純文學,還有文章,甚至以文章為主”的客觀實際,正如“思想政治教育要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語言教學要靠詞匯學、語法學、修辭學指導;文學教學要靠文藝學指導”,“語文教學主要是文章教學,這個決定語文課性質(zhì)的特殊的主要規(guī)律,只有靠文章學的指導才能解決”(8)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
文章學,簡單地說就是研究一般文章的寫讀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不通文章學,語文教學法就失去了主要的科學依據(jù),語文教學科學化就只能成為美麗的幻想”(9)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研讀曾先生發(fā)表于1980年的《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驚嘆于先生當時在文中對構(gòu)建文章學以指導語文教育的思考,極具前瞻性,至今仍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曾祥芹提出“按文章規(guī)律辦事,就應以文章讀寫為主線建立語文教學體系”(10)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與當今教育部規(guī)定的語文課程的教學任務“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基本吻合;
曾祥芹提出“按文章規(guī)律辦事,就應以文章體裁為單元編排語文教學課本”(11)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與當今教育部在全國推行的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單元模塊編寫理念不謀而合;
曾祥芹提出“按文章規(guī)律辦事,還要以多練精練為途徑改進語文教學方法”(12)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與當今國家為學生減負、避免“題海戰(zhàn)術”的精神十分契合……
有了實用文章學的指導,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全部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語文教學法研究是如虎添翼。由此可見,曾祥芹開展實用文章學研究的使命是:“建立科學的語文教學法的一項基本理論建設”,作為“語文教學科學化”的“一種新的甚至是主要推動力”(13)曾祥芹:《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安陽師專學報》,1980年第1期。。
綜上,曾先生無論是提出狹義文章學的概念,還是建構(gòu)實用文章學的理論體系,都是基于語文教學的實踐和需要,都是與語文教育密切相關。曾先生的實用文章學研究孕育于語文教學,歸旨于語文教育;不忘語文教學的初心,牢記語文教育的使命,畢生的學術精華的確凝聚于語文教育研究的“一語雙文”論。正如曾先生所言:“我的科研本行是語文教育,新開的‘行當’是文章學和閱讀學”,“從創(chuàng)新的主攻方向著眼”,“我側(cè)重探索實用文章學和漢文閱讀學,二者最終又落腳到語文教育學上來”(14)曾祥芹:《實用文章學研究·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7頁。。
對于曾先生作為“三棲學者”的另一研究領域“漢文閱讀學”與其語文教育研究領域的“一語雙文”論的學術淵源,且待以后繼續(xù)研讀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