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文,總覺得句子干巴巴的,很多時候是因為動詞用得少,用得不夠靈活。今天,丁丁老師給大家推薦三個繪本,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把動作說得很詳細。
1.《大家全都不一樣》
◎作者:龜山達矢 中川敦子 譯者:曹曼 天津人民出版社
這個繪本選取了孩子們最先接觸、最常用的十個動詞,比如吃、走、飛、跑、跳舞……將它們玩出不同的花樣。比如“走”這個動詞,繪本中展示了幾種不同的走法:垂頭喪氣地走、偶爾出來走走、看著頭上擔心地走、一邊怒吼一邊走、別別扭扭地走、注意腳下小心地走。
閱讀繪本時,要對照文字,模仿相關的動作,進一步體會動作的不同。同時,還可以一邊表演一邊形容動作,比如“笑”“哭”“拿”等,說得越具體越好。
精彩再現(xiàn):
使出吃奶的勁兒跳舞
緊緊貼著跳舞
醉醺(xūn)醺地跳舞
高興得連小心臟都跟著跳舞
2.《夏美變變變》
◎作者:吉竹伸介 譯者:特桃? 云南美術出版社
不想睡覺的夏美想到一個超級好玩兒的游戲——她決定要變變變,讓媽媽來猜猜猜。夏美雙腿跪在地上,右手舉到耳邊,手指往外伸展,大拇指跟其他四指分開,像一個張開的嘴巴,左手成弧形彎曲,彎得像一個C,然后叉到腰間,頭上還頂著一個桔子。媽媽猜是某種舞蹈,夏美說是燒水壺。后來夏美又擺了不少動作,媽媽一路往下猜。當做完蝸牛的動作后,夏美已經躺在地上睡著了。
閱讀繪本時,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變變變”的小游戲,你擺出各種不同的動作,然后讓他們來猜。公布答案之后,你可以解釋自己是怎么做的——左手怎么放,右手怎么擺,這些都是重要的動作描寫。
精彩再現(xiàn):
那么……這個呢……
猜!不!出!來!呢!
給點提示吧!
咦——?
睡著了呀!
3.《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作者:中江嘉男? 譯者:趙靜 文紀子 南海出版社
有一天,鼠小弟來到又大又高的蘋果樹下,心想:如果我能嘗到那又大又紅的蘋果該多好??!就在這時,天空中忽然飛來了一只小鳥,小鳥用嘴巴叼(diāo)走了一個蘋果,飛走了。鼠小弟想:如果我有一雙翅膀就好了。于是,它學著小鳥的樣子飛起來,可是它掉了下來。后來,又來了猴子、大象、長頸鹿、袋鼠等動物,都摘走了蘋果。鼠小弟學它們都沒有成功。最后,海獅出場,它雖然也沒有其他動物那樣的本領,可是,當它用頂球的絕活把鼠小弟拋(pāo)到樹上時,兩個人合作摘到了蘋果。
這個繪本文字特別簡單。比如寫小鳥叼走蘋果,就一句話——來了一只小鳥,拿了一個蘋果。你可以把小鳥和鼠小弟的動作模仿一遍,然后跟爸爸媽媽詳細說說它們是怎么做的,用上多個動詞來說連續(xù)過程。
精彩再現(xiàn):
鼠小弟問他:
“你會飛嗎?”
“你會爬樹嗎?”
“你有長長的鼻子嗎?”
“你有長長的脖子嗎?”
“你跳得高嗎?”
“你的力氣大嗎?”
海獅回答說:
“這些我都不行。不過,我有一個本領……”
三個繪本都圍繞動作描寫。第一個繪本是基礎版,掌握一個動作的不同狀態(tài),寫作文時可以試著在動詞前后加修飾(shì),讓動作更生動。第二個繪本通過表演動作,讓我們學會了用多個動詞來形容一個動作,了解動作相連的技法。第三個繪本難度較大,需要把多個動作慢慢地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過程,就像慢鏡頭播放一樣,最后再把過程說清楚。寫作時,一旦動詞用得多了,過程寫得慢了,作文也就精彩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