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旭
毛澤東與張瀾相知于1919年。那時,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同時也是湖南赴法勤工儉學的負責人之一。當?shù)弥胺ㄇ诠€學遇到經(jīng)費困難時,時任四川省省長的張瀾便親自出面找時任教育總長傅增湘請求支持,用川漢鐵路股款利息6萬多元銀幣資助赴法學子。毛澤東對張瀾的義舉十分敬佩。當時,毛澤東是李大釗創(chuàng)辦的《晨報》(初名為《晨鐘報》)忠實讀者,而張瀾則是《晨報》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并任該報常任董事,不僅如此,張瀾曾在《晨報》副刊《自由論壇》上發(fā)表文章,公開贊揚共產(chǎn)主義,主張社會主義革命。毛澤東讀后,對張瀾的觀點十分贊成。毛澤東非常敬佩張瀾的愛國主義精神,張瀾也知道毛澤東是個有志向、有遠大理想的青年。因此,二人當時雖然未曾謀面,卻已相知很久。
毛澤東與張瀾第一次見面,是在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這年8月28日,毛澤東為謀求國內(nèi)和平,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由于當時蔣介石嚴控各界迎接毛澤東,能到機場迎接毛澤東的人并不多。中共方面出于對民主黨派領袖的安全考慮,也沒有告訴他們毛澤東抵達重慶的具體時間。8月28日這一天,當從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徐冰那里得知毛澤東馬上就到重慶的九龍坡機場后,已經(jīng)74歲高齡的張瀾不顧個人安危,立即決定與沈鈞儒、黃炎培、郭沫若、陳銘樞、章伯鈞、邵力子、梁漱溟等人一起前往機場迎接毛澤東。
在九龍坡機場,張瀾與毛澤東第一次見面。張瀾后來多次向家人講述他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時的情景,其孫女張梅穎回憶道:“毛主席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銀髯飄飄的張瀾,不等代表團成員、《新華日報》國際新聞主編喬冠華介紹,毛主席就走過去,說道:‘你是張表老(張瀾字表方)?你好!大熱的天,你還親自到機場迎接,不敢當啊不敢當!張瀾回答說:‘你為國事操勞,不負眾望,應當應當!”
在重慶期間,毛澤東曾經(jīng)三次拜訪張瀾。當時張瀾住在上清寺特園,這里是民盟創(chuàng)始人之一鮮英的住宅,也是民主人士聚會的地方。
毛澤東第一次拜訪張瀾,是在1945年的8月30日。當天上午,毛澤東與蔣介石會談結束,下午即在周恩來陪同下來到特園拜訪張瀾。張瀾等在門口迎候毛澤東。毛澤東與張瀾一見面,就和他熱情握手問好。毛澤東還親切地向特園的工作人員和住在這里的學生打招呼。當毛澤東看到特園的雇工也來迎接時,便上前和他們一一握手,有些雇工手上都還沾著泥土和煙灰,毛澤東絲毫沒有嫌棄。此舉給張瀾留下很深的印象,張瀾后來說“得天下者毛澤東”就是由此事而感慨。交談中,毛澤東向張瀾轉達了朱德和吳玉章對他的問候,還轉交給張瀾一封朱德的信和一件禮物——延安生產(chǎn)的紅色大方格毛毯。朱德早年是張瀾的學生,對張瀾十分敬重;吳玉章則是張瀾的老朋友。朱德寫給張瀾信的抬頭是“表老吾師”,落款是“學生朱德”。張瀾收下朱德的信和禮物表示感謝后,談話進入正題。張瀾首先表示:理解毛澤東親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的誠意,但對毛澤東的安全表示擔心。他說:“這明明是蔣介石演的假戲??!國共兩黨要談判,你們可以像過去那樣,派恩來先生加上若飛先生來談就行了,何必動潤之先生的大駕呀!”一旁的鮮英建議毛澤東住進特園,他們愿同毛澤東患難與共。毛澤東、周恩來感謝張瀾、鮮英的盛情,但毛澤東說:“為了方便和蔣介石談判,我們還是住在桂園吧?!睆垶懡又f:“蔣介石在演鴻門宴,他哪里會顧得上一點信義!前幾年我告訴他‘只有實行民主,中國才有希望,他竟威脅我說:‘只有共產(chǎn)黨,才講實行民主?,F(xiàn)在國內(nèi)外形勢一變,他也喊起‘民主來了!”毛澤東笑了,風趣地說:“民主也成了蔣介石的時髦貨!他要演民主的假戲,我們就來他一個假戲真演,讓全國人民當觀眾,看出真假,分出是非,這場戲也就大有價值了!”張瀾表示:“蔣介石要是真的心回意轉,化干戈為玉帛,那就是全國人民之福呀!”接下來,毛澤東向張瀾詳細解釋了8月25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對目前時局的宣言》中的六項緊急措施,張瀾聽后連聲稱贊:“很公道,很公道!蔣介石要是良知未泯,就應當采納施行??雌饋恚@場戲倒是有看頭。”毛澤東還向張瀾介紹了解放區(qū)的政權建設、社會新貌、人民福利、生產(chǎn)教育等情況。張瀾認真聽著,為共產(chǎn)黨能夠在解放區(qū)建設一種新的社會感到十分高興,并表示由此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二人談興很濃,一談就是兩個多小時,直到毛澤東的警衛(wèi)員進來報告說張治中為毛澤東舉行晚宴的時間將到,毛澤東這才和張瀾道別。
毛澤東第二次拜訪張瀾,是9月2日中午。那天張瀾以中國民主同盟的名義,在特園宴請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并邀請一些民主人士來作陪。毛澤東在特園和張瀾等人見面后特別談到共產(chǎn)黨和平的誠意和民主建國的主張,他談了“和為貴”的道理,明確表示共產(chǎn)黨是主張民主建國的,并指著特園大門上寫有“民主之家”幾個字的牌匾,風趣地說:“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里了!今天,我們聚會在‘民主之家,今后,我們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國?!泵珴蓶|與眾多作陪的民主人士都談得很融洽,話題也很多,就像一家人在一起聊天。他向張瀾和其他民主人士介紹了會談情況,共同商談了西南大后方的問題,以及政治協(xié)商會議、聯(lián)合政府、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問題。這天,不善飲酒的毛澤東欣然與張瀾對飲棗子酒。毛澤東還為張瀾題了4個字“光明在望”。
毛澤東第三次拜訪張瀾是9月15日下午。此次毛澤東與張瀾的會談是在張瀾的臥室進行的。毛澤東首先向張瀾介紹了自己來重慶后與國民黨談判的結果。在談到談判取得一定成果后,毛澤東特別強調(diào):關鍵是解放區(qū)的政權和軍隊問題還沒有解決,國民黨打著國家政令軍令統(tǒng)一的旗號,要共產(chǎn)黨交出政權和軍隊,這使談判陷入僵局。毛澤東直言道:“蔣介石是想在美國的幫助下,準備打內(nèi)戰(zhàn),武力統(tǒng)一中國?!睆垶懸舱J識到共產(chǎn)黨面臨險惡的形勢,真誠地對毛澤東說:“我在川北搞自治時,深知政權和軍隊的重要性,你們不能把政權和軍隊交出去,一定要堅持。你們要為中國保存一些凈土!”毛澤東點頭稱是。張瀾還給毛澤東出主意說:“你們與國民黨談判,已經(jīng)談成的,要公開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免得蔣介石不認賬?!泵珴蓶|點點頭,表示要考慮對策。張瀾覺得由共產(chǎn)黨單方面公開談判結果,國民黨不同意,共產(chǎn)黨也很難辦,便對毛澤東說:“你們?nèi)缬胁槐?,就由我來給國共雙方寫一封公開信,把這些問題攤開在全國人民面前,好受到全國人民的監(jiān)督和推動。”毛澤東當即采納此議,稱贊張瀾“老成謀國”。當天晚上,張瀾就寫好了《致國共兩黨領袖的公開信》,要求公布國共兩黨會談的內(nèi)容。公開信于9月18日在重慶的《新民報》和成都的《華西晚報》上分別發(fā)表。此次會談中,毛澤東誠懇地對張瀾說:“此次與國民黨談判中,共產(chǎn)黨愿意作較大的讓步,但國民黨是不會允許共產(chǎn)黨存在的,內(nèi)戰(zhàn)隨時可能爆發(fā)。如果國共雙方打起來,希望表老號召西南地方實力派聯(lián)共反蔣,同時協(xié)助地下黨開展游擊戰(zhàn)?!睆垶懸豢诖饝f如果國共打起來,他一定按毛澤東的意見做。張瀾言出必行,重慶談判之后,他親自出面,將一些西南地方將領吸收為民主同盟秘密盟員,并交給他們?nèi)蝿眨褐С置裰鬟\動,掩護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抵制蔣介石的獨裁專制,在適當時機起義。這為后來中共策動部分國民黨軍隊起義、順利解決西南問題奠定了基礎。
1946年6月,蔣介石悍然撕毀“雙十協(xié)定”,對中原解放區(qū)發(fā)動進攻,全面內(nèi)戰(zhàn)由此爆發(fā)。張瀾對國民黨徹底失望。當國民黨籌備召開國民大會時,他堅定地表示:不參加國民大會。這是張瀾反對國民黨一黨獨裁的重要舉措,因為在當時的民主黨派中,民盟內(nèi)部黨派眾多,是第三方的代表。國民黨在當年決定單方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簡稱國大),第三方如果參加,就證明了國大的合法性;如果第三方不參加,國民大會就不合法。因此,蔣介石等對張瀾的決定十分仇視。不久,國民黨特務暗殺了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李公樸和民盟成員、詩人聞一多。張瀾在成都親自主持李、聞二人的追悼會,并在會上表示:決定步兩先生之后塵,為中國的和平民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次追悼會結束后,張瀾遭國民黨特務襲擊,頭部受傷。
1946年11月12日,蔣介石一意孤行,強行召開偽國大。民盟堅決不參加,因此與國民黨徹底決裂。11月中旬,張瀾赴上海領導全國民主運動。蔣介石為了拉攏張瀾,多次派人邀請他去商談,都被張瀾斷然拒絕。張瀾到上海后,蔣介石又派人去請張瀾,仍遭拒絕。1947年10月28日,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對盟員要按照《后方共產(chǎn)黨處理辦法》處理。10月29日,國民政府發(fā)表了《民盟參加叛亂真相》。11月5日,陳立夫起草了解散民盟的文告,送給張瀾等民盟領導人,并且要求張瀾等人“一個字不許改”。面對國民黨的壓力,為了保障全體盟員的生命安全,張瀾被迫在文告上簽了字。11月7日,張瀾公開發(fā)表個人聲明:希望大家在合法的限度內(nèi),站在愛國公民的立場上繼續(xù)為和平、統(tǒng)一、民主而努力。張瀾的孫女張梅穎后來說:“張瀾這樣做是向國民黨表示:我繼續(xù)和你們斗,今后你就沖著我來吧!”之后,張瀾沒有停止與國民黨的斗爭,他安排沈鈞儒等民盟成員去香港恢復民盟。國民黨也視張瀾為危險人物,派特務對張瀾住所嚴密監(jiān)視。
1949年,三大戰(zhàn)役勝利結束后,國民黨敗局已定。為了得到喘息之機,蔣介石派張瀾的老鄉(xiāng)、重慶綏靖公署主任張群找到張瀾,請他出來當國共兩黨的調(diào)解人。張瀾明確表示:現(xiàn)在是革命與反革命之爭,我站在共產(chǎn)黨這一邊,不再做調(diào)解人了。見張瀾如此鮮明地公開站在共產(chǎn)黨一邊,蔣介石便打算置張瀾于死地,但礙于張瀾的聲望,一時沒敢下手。
1949年3月5日,民主同盟總部遷至北平,毛澤東電邀張瀾等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工作。此時,蔣介石已經(jīng)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總統(tǒng)”。李宗仁派甘介侯、邵力子等人到上海拜訪張瀾,請他出面在國共兩黨之間做調(diào)解工作,重新促成和談。張瀾斷然拒絕說:“以前,為了國家的和平民主,我們作為第三方,出面調(diào)解是應該的。但現(xiàn)在局勢已經(jīng)變了,是革命與反革命之爭,而我們站在革命一邊,所以不能做調(diào)解人?!?/p>
此時,張瀾已經(jīng)決定奔赴北平,參加共產(chǎn)黨領導的建立新中國的大業(yè)。
1949年5月上旬,蔣介石下了一道密令:像張瀾、羅隆基這樣的民主人士,要隨國民黨一同前往臺灣。凡是拒絕去臺灣的,一律就地處決。當國民黨特務要求張瀾去臺灣時,被張瀾斷然拒絕。于是蔣介石決定下手除掉張瀾,將張瀾所住的療養(yǎng)院劃為禁區(qū),派特務監(jiān)視,還派荷槍實彈的士兵不分晝夜輪班警戒。張瀾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遠在北平的毛澤東得知張瀾的處境時,當即作出指示:
張瀾、羅隆基是民盟的領袖、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代表,告訴上海的同志們,一定保證他們的安全。
毛澤東的指示由周恩來傳達到上海地下黨組織。周恩來還特別指示上海地下黨組織,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確保張瀾的生命安全。
在上海地下黨組織和準備起義的國民黨將領共同努力下,張瀾等人終于在上海解放前夕被營救出來。當張瀾得知自己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的關心下被營救時說:“恩同再造啊!”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9日,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張瀾致電毛澤東表示慶賀與支持。毛澤東于6月1日回電張瀾表示感謝。電文稱:
表方先生:艷電敬悉。革命戰(zhàn)爭迅速發(fā)展,殘敵就殲為期不遠,今后工作重在建設,亟盼各方友好共同致力,先生及羅先生(指羅隆基)準備來北平,極表歡迎。
張瀾接電后欣然同意,隨即動身前往北平。6月9日,張瀾乘坐的火車到達北平前門車站。這天毛澤東因事務繁忙,沒有抽出時間去迎接,特委派朱德、周恩來等和民盟的幾位負責人一同前往火車站迎接。第二天,毛澤東專程來到北京飯店看望張瀾。出發(fā)前,毛澤東覺得應該穿件像樣的衣服以示對張瀾的尊重,但衛(wèi)士長李銀橋竟然挑不出一件沒破或沒補丁的衣服。毛澤東說:“有補丁不要緊,整齊干凈就行。張老先生是賢達之士,不會怪我們的。”毛澤東就這樣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去北京飯店看望張瀾。
時隔4年,毛澤東與張瀾再次見面,都很高興。毛澤東問候張瀾后,張瀾感慨地說:“共產(chǎn)黨真有本領,取得了如此偉大的勝利。”毛澤東笑著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其實也無過人的本領,我們只不過做到了謙虛、謹慎、勤勞、節(jié)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國人民擁護我們,這才辦成了一些事情?!睆垶懮钣懈杏|地說:“主席講的前八個字,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少數(shù)人能夠做到,但要做到這后一句話就很難啦!恐怕這也是歷來為政者的病根之所在吧?”毛澤東表示認同。他又詳細詢問了張瀾的生活起居等,并就召開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事情征詢了他的意見。
第二天,毛澤東派人去請張瀾到香山雙清別墅吃飯。司機臨出發(fā)前,毛澤東特意叮囑道:汽車爬坡時要慢一點、穩(wěn)一點。張瀾到達時,毛澤東出來迎接,還親自扶張瀾下車,扶他上臺階。毛澤東的家宴只是藤藤菜、苦瓜、豆腐、豆芽,一碗湯,外加一小碟辣椒。對此張瀾十分感慨,他回家后對子女說:“毛澤東請我吃飯,好儉樸,這讓我看到未來的中國大有希望!共產(chǎn)黨真是為國為民的黨!”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張瀾以中國民主同盟主席的身份出席,并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和張瀾一同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盛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到張瀾依然身著褪了色的土布長衫、頭戴瓜皮帽時,當眾贊揚他說:“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你是與日俱進的?!?/p>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張瀾的職務安排非常重視。張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繼續(xù)任民盟第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在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議下,他還于1954年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身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夜以繼日地為國事操勞,身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張瀾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yè)中。張瀾是四川人,又長期在四川活動,四川各界人士對他十分敬重,特別是過去與張瀾有舊交的人士,覺得向他反映情況更直接,因此,他們都直接寫信反映地方情況或者向張瀾求教。張瀾上任不久,就接到四川寄來的幾百封人民來信,信中提出了各種意見和要求。張瀾仔細閱讀這些信件,并讓秘書幫助他把這些信件的內(nèi)容歸類,寫出摘要,對相近的內(nèi)容也進行一些匯總,然后,再把這些材料當面交給毛澤東。毛澤東每次收到這些材料,都認真閱讀,在一些重要材料作出批示。由于張瀾對西南地區(qū)十分熟悉,毛澤東經(jīng)常把西南地區(qū)的重要材料轉給張瀾審閱,在考慮西南地區(qū)的工作時,也特別注意征求張瀾的意見。張瀾每次都認真閱讀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見。毛澤東對這些意見十分重視,要求西南地區(qū)領導人認真按照張瀾的意見辦。
在國家重要人事安排上,毛澤東會主動征求張瀾的意見。特別是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大行政區(qū)時,對于大行政區(qū)、省、市一級政府人員的安排,毛澤東都要專門聽取張瀾的意見。張瀾經(jīng)過考慮,向毛澤東推薦了一些民主黨派領導人、無黨派民主人士、知名專家、著名教授參加政府領導工作,或者參加政府各部門的領導工作。對此,毛澤東也都盡量采納。
每次作出重大決策時,毛澤東都特別注意征求張瀾的意見。張瀾也有話直說,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1950年毛澤東做出抗美援朝決策之前,專門征求過張瀾的意見,當時張瀾并不贊成中國派兵入朝作戰(zhàn)??僧斨泄仓醒胱鞒雠汕仓袊嗣裰驹杠娙氤鲬?zhàn)、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歷史性決策后,張瀾積極支持。張梅穎回憶道:“祖父從那時起就不吃肉了,所有攢下來的錢都捐飛機大炮。而且也不許我們吃肉了,我爸給我買了件新衣服,祖父當面訓斥我和我爸,讓
馬上脫下來,給退了?!?/p>
1954年,毛澤東主持制定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在準備階段,毛澤東在一次和張瀾見面時,真誠地對他說:“表老多年來希望有一部人民的憲法,在這次籌備制定過程中請多提建議?!贝撕?,毛澤東與張瀾一起研究制定了關于新中國憲法的許多重大問題。參與憲法制定的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也和張瀾一起研究。張瀾認真考慮制定憲法之事,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制定作出了貢獻。
毛澤東對張瀾十分尊敬。
張梅穎回憶道:“毛主席經(jīng)常給祖父送飯,自己廚師做了好吃的也給祖父送來,還在北京飯店找個手藝最好的廚師給祖父做飯。那時候,無論什么場合照相,只要兩人都在,他都把祖父擱身邊,不是排次序。他跟祖父,祖父跟他,還是心心相印的。”
張瀾身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經(jīng)常出席中央召開的會議,和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商議國家大事。毛澤東每次和張瀾一起開會,都對他噓寒問暖。北京的夏天酷熱難忍,中南海會議廳里備有電扇,毛澤東因為張瀾年紀大,擔心開電扇會將他吹感冒了,便親自給工作人員打招呼,要他們不要開電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在很高的氣溫中開會。張瀾見狀,很是過意不去,向毛澤東表示歉意。毛澤東則說:“敬老是中國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表老不要客氣?!?/p>
張瀾工作繁忙,他每天早上8點鐘去中南海上班,經(jīng)常要到晚上9點或10點鐘才回家休息。日子一久,毛澤東發(fā)現(xiàn)張瀾因工作過多導致身體虛弱,便勸他不要天天上班,在家多休息。外國元首和國慶觀禮代表團送給毛澤東的滋補藥品和中藥,毛澤東經(jīng)常派人轉送給張瀾,還抽調(diào)他自己的衛(wèi)士小高當張瀾的警衛(wèi)員。
毛澤東對張瀾的尊敬,還表現(xiàn)在他親自寫信為張瀾賀壽這件事情上。毛澤東早在延安時期就提出過,在共產(chǎn)黨內(nèi),不要賀壽,但他認為,對張瀾這樣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領導人應該例外,可以賀壽。1951年4月2日,是張瀾80歲壽辰,這天,毛澤東和朱德都給張瀾寫了賀信。毛澤東在賀壽信中寫道:“欣逢先生八十高壽,謹致衷心的祝賀!”
這一天,毛澤東還委派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到張瀾家里,祝賀他八十大壽。之后,劉少奇在中南海紫光閣設宴,為張瀾祝壽,參加宴會的有幾百人,都是黨政高級干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和著名民主人士。會場氣氛熱烈,張瀾十分高興。
毛澤東對張瀾的身體情況十分關心,一再請張瀾節(jié)勞,張瀾身體有什么不舒服,毛澤東即派醫(yī)務人員去醫(yī)治。但張瀾畢竟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1955年1月27日,張瀾身患重病。毛澤東指示,安排他住進當時北京醫(yī)療條件最好的北京醫(yī)院,并且指示有關部門盡全力醫(yī)治。在毛澤東親自過問下,有關部門調(diào)來許多著名的醫(yī)生與北京醫(yī)院的醫(yī)生一起會診,還請來蘇聯(lián)醫(yī)療專家為張瀾治病。但張瀾終因病情過重,于1955年2月9日在北京醫(yī)院病逝。
張瀾的后事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安排,并成立了以朱德為首,由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的治喪委員會。張瀾的靈柩停放在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堂,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視含殮。為表達對張瀾的敬重之情,毛澤東為張瀾靈柩守靈一小時,并向張瀾的夫人劉慧征及其子女致以深切的哀悼和慰問。1955年2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舉行公祭大會,劉少奇為主祭人,林伯渠致悼詞。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親自執(zhí)紼,護送張瀾的靈柩至八寶山革命公墓安葬。
(題圖為1949年10月,張瀾與毛澤東在政協(xié)一屆一次會議上親切交談)
(責任編輯:孔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