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第七屆全國生態(tài)毒理學大會”專欄
1 功能基因組學在環(huán)境化學品毒性機制研究中的應用
田明明,夏普,張效偉
18 傳粉蜜蜂介導的細菌耐藥性傳播及其生態(tài)與健康風險
黃渝嵐,史晶亮,劉芮芮,羅義
32 基于有機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基準的探討
王鑫格,李娜,許宜平,韓穎楠,饒凱鋒,馬梅
47 生物對得克隆物種特異性立體異構(gòu)體選擇性富集及其潛在機理
劉紅英,羅孝俊
60 雙酚類化合物污染現(xiàn)狀和內(nèi)分泌干擾效應研究進展
黃苑,張維,王瑞國,蘇曉鷗
82 進化毒理學:生態(tài)毒理學研究的新視角
張智,王菊英,王新紅,穆景利
93 大數(shù)據(jù)挖掘和機器學習在毒理學中的應用
滕躍發(fā),王曉晴,李斐,吳惠豐,吉成龍,于進福
102 糧食真菌毒素的生殖、發(fā)育與遺傳毒性:現(xiàn)狀與展望
任思瑞,周鴻媛,劉榕,郭婷,張宇昊,馬良
116 水環(huán)境中微塑料表面細菌群落特征研究進展
章宇晴,李大圳,付茜茜,馮丹,趙媛媛,俞花美,鄧惠,葛成軍
129 納米銀誘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物效應
侯巧利,汪毅寧,趙曉旭,呂源財
137 典型殺蟲劑類內(nèi)分泌干擾物對水生溞類的毒性效應研究進展
趙倩,戚錢菊,郭家驊,李琦
150 有機磷類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構(gòu)建與毒性機制研究
鄭子廷,閆賽紅,查金苗
160 納米二硫化鉬促進糞腸球菌中信息素誘導質(zhì)粒介導的耐藥基因接合轉(zhuǎn)移
周宏瑞,楊雨桐,楊曉波,王尚,薛斌,李辰宇,趙辰,張曦,諶志強,王景峰,邱志剛
170 三唑酮對大型溞代際影響的轉(zhuǎn)錄組學分析
侯琳,徐建,梁雪芳,金小偉
185 Johnson-Ettinger蒸氣入侵風險評估模型參數(shù)修正研究
崇哲萍,王月,堯一駿
191 雙酚A促進糞腸球菌中信息素調(diào)控質(zhì)粒pCF10介導的耐藥基因接合轉(zhuǎn)移
楊雨桐,周宏瑞,楊曉波,王尚,薛斌,李辰宇,趙辰,張曦,諶志強,王景峰,邱志剛
203 混合物毒性評價模型的選擇優(yōu)化
孫茹茹,王娜,馬曉妍,張歡樂,張靖坤
213 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表層沉積物中有機污染物復合毒性與多環(huán)芳烴毒性貢獻
楚蘭蘭,解滿俊,王茜,李娟英
224 基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shù)分析壬基酚和雙酚A對斑馬魚胚胎的影響
劉芳,田斐,史文俊
236 PAEs對線粒體轉(zhuǎn)錄因子A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及3D-QSAR模型構(gòu)建
朱思俞,劉煥,韓文娜,李中意,柳春紅
244 磺胺類抗生素對斜生柵藻的協(xié)同和拮抗作用研究
梁延鵬,王婧,錢麗,覃禮堂,曾鴻鵠,莫凌云,宋曉紅
255 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與雙酚A聯(lián)合染毒對小鼠學習記憶障礙及淀粉樣前體蛋白酶解通路的影響
劉佳欣,付朝旭,代霖,金慧玲,許妍姬
266 骨炭、過磷酸鈣對稀土礦區(qū)停耕稻田土壤細菌群落的影響
白益軍,董承旭,潘華華,胡忠俊,金德才,金姝蘭
278 紹興茶園小流域的3種農(nóng)藥生態(tài)風險評價
李之穎,楊芬,謝邵文,周建利,韋朝陽,梁濤
290 基于商值法的鑭水生態(tài)風險評價方法研究及應用
王雪梅,胡金朝,劉國,彭聰,文偉吉
“化學物質(zhì)風險評估與管理”專欄
299 基于3D體外培養(yǎng)模型的化學物質(zhì)肝毒性預測研究進展
閆路,茍瀟,彭穎,高瑞澤,田明明,張效偉
313 基于有害結(jié)局路徑的化學物質(zhì)計算毒理學研究
茍瀟,于洋,林軍,閆路,彭穎,張效偉
325 面向化學品風險預測的計算毒理學軟件比較研究
王柔荑,王中鈺,于洋,林軍,傅志強,李雪花,陳景文
341 歐盟化學品環(huán)境管理戰(zhàn)略研究與啟示
蘇闖,蔣京呈,王燕飛,趙靜,菅小東
350 發(fā)達國家金屬環(huán)境風險評估方法研究
張璐瑩,于洋,鄭玉婷,張麗麗,林軍,于彩虹
358 水環(huán)境中4-叔辛基苯酚的污染現(xiàn)狀與生態(tài)風險評估
汪貞,范德玲,古文,王蕾,劉濟寧
“第七屆青年地學論壇”專欄
371 共存陽離子對砷、硒和釩毒性效應的影響及預測模型研究
夏冰,陳紅楓,應蓉蓉,金淑,龔冰,季節(jié),仇浩
381 石灰、羥基磷灰石、秸稈生物炭對煙草吸收鎘的影響
李曉鋒,吳鋒穎,劇永望,丁豪杰,張慧娟,劉雪
廣告目錄 中國科學院化學品環(huán)境風險評估中心博士后項目申請通知(封二)
第2期
“第七屆全國生態(tài)毒理學大會”專欄
1 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的研究進展
劉曉晨,劉璟
20 基于DTT法評估大氣顆粒物氧化潛勢的研究進展
王嘉琦,趙時真,田樂樂,蔣昊余,李軍,張干
33 增塑劑DEHP神經(jīng)毒性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
王婷,高星梅,郭會彩,劉詣,王磊
43 基于文獻計量方法的微塑料在魚體中的污染現(xiàn)狀及毒性效應研究進展
趙培強,吳志豐,董四君,黃乾生
64 生物體胃腸道中微塑料負載污染物的解吸行為和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王宏展,吳小偉,趙曉麗,王珺瑜,牛琳
74 浮萍在水體污染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吳穎琳,楊愿愿,熊倩,王犇,劉芳,應光國
86 植物對鎘吸收、轉(zhuǎn)運及耐性調(diào)控機制研究進展
李慧君,明荔莉,張文生
96 近20年我國重金屬超積累植物種質(zhì)資源篩選研究及進展
郭松明,余海波,袁龍義
109 多環(huán)芳烴類污染物對于斑馬魚脅迫效應的研究進展
周宇淼,張煥新,鐘瑋,孔強
118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與抗菌劑不同毒性比混合對大腸桿菌的聯(lián)合效應研究
楊越,孫昊宇,龍茜,張躍恒,林志芬,印春生
129 腐霉利在油菜植株上的消解及在水培體系中的代謝研究
趙雪君,李連山,孟鴿,張旭,王鳴華,華修德
138 羥基多氯聯(lián)苯在小鼠體內(nèi)的蓄積及遷移特征
王夢圓,張龍飛,吳迪,方長玲,遲海,顧潤潤,王媛,席寅峰,李思曼,史永富
148 機器學習預測內(nèi)分泌干擾物水生生物毒性效應
王藝霖,范俊韜,王書平,黃國鮮,閆振廣
164 3種尼泊金酯類防腐劑對發(fā)光菌Q67聯(lián)合毒性相互作用的定量評估
周娜娜,張瑾,曹家樂,馬添翼,鮑立寧
178 消毒劑混合物對蛋白核小球藻的協(xié)同作用動態(tài)定量表征
宋崇崇,張瑾,周娜娜,駱縱縱,馬添翼
189 3種青霉素類抗生素對大腸桿菌的時間毒性微板分析法建立及其聯(lián)合抑菌作用
駱縱縱,張瑾,周娜娜,陳如荔,洪俊華
200 磺胺甲惡唑脅迫對2種微塑料上細菌群落和抗性基因影響的初步研究
劉曉薇,方芳,李蘭蘭,鄧呈遜,胡淑恒,俞志敏
211 兩棲動物與魚類對化學物質(zhì)急性毒性敏感性的比較
陳宣樾,熊憶茗,秦占芬
216 聚苯乙烯微塑料和重金屬鎘對蚯蚓的聯(lián)合毒性效應
廖苑辰,王倩,蔣小峰,李梅
227 再生水景觀利用對斑馬魚(Daniorerio)下丘腦-垂體-性腺(HPG)軸相關(guān)基因轉(zhuǎn)錄水平的影響
葉婷,楊瑞泉,李艷玲,田密,張翔,楊大星,李燦
239 噻蟲胺對大鼠性腺系統(tǒng)的影響
魏若瑾,常靜,楊璐,潘一帆,劉科陽,劉文濤,王會利,王瀛寰,朱莉飛
245 水環(huán)境中農(nóng)藥類污染物的內(nèi)分泌干擾效應研究
逯南南,孫韶華,王明泉,許燕,趙清華,宋艷,賈瑞寶
254 水華魚腥藻(Anabaenaaquae)不同生長階段的產(chǎn)嗅特征和藻源有機物特性
張孟雨,米記茹,李桂芳,宋武昌,張素珍,孫韶華,王永磊,賈瑞寶
265 氧化石墨烯對體外培養(yǎng)人支氣管上皮細胞周期和凋亡的影響
吳安慶,田欣
272 廢棄礦山周邊灰眶雀鹛(Alcippemorrisonia)羽毛中汞含量分布特征
劉士龍,周雪夢,Wambura M. Mtemi,潘金城,蔣愛伍
278 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對某電鍍廠土壤重金屬預測及人體健康風險評價
黃煜韜,施維林,紀娟,孫守鈞,劉陽,吳錦平
290 安徽銅陵硫化物尾礦區(qū)礦砂、土壤和沉積物的天然放射性評價
李文文,汪杰,黃濤,孫慶業(yè)
299 鹽度對重金屬鎘的毒性影響:以太平洋牡蠣為例
王智宇,姜愛莉,吉成龍,吳惠豐
311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對黃粉蟲毒性及其排泄行為
秦菲,汪洋,趙祎,陳明生,范文佳,郭寶元,王松雪
317 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大型溞(Daphniamagna)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機制
李鈺靜,黎昕,馬雲(yún),李曉怡,曾鴻鵠,梁延鵬,宋曉紅
327 太原市蔬菜中重金屬污染特征及健康風險評估
李曉敏,嚴俊霞,杜自強,崔慧瑾,趙秀閣,王丹璐
337 鉛、鎘單一及復合脅迫對生菜幼苗抗氧化酶及亞細胞結(jié)構(gòu)的毒性效應
林琳,旦增卓嘎,吳玲玲
349 鎘單一及與撲草凈復合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效應
曹茹冰,鄭毅,孫仕仙,張坤,鄧志華,吳珂
362 壬基酚對斑馬魚不同組織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響
張銀杰,張洪昌,凌思源,蔣玲玲,彭程,張衛(wèi)
“化學物質(zhì)風險評估與管理”專欄
372 基于物種敏感度分布法的甲基叔丁基醚水生生物預測無效應濃度推導
鄭玉婷,高子竣,于洋,張麗麗,林軍,竹濤
381 基于文獻計量的溴代阻燃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健康風險研究態(tài)勢分析
曹燕,胡雙慶,沈根祥,張洪昌,朱英
392 華南電子垃圾拆解區(qū)室內(nèi)灰塵中HBCDs和TBBPA的組成特征及人體暴露風險
李鑫,楊北辰,梁曉暉,鄭曉波,解啟來
專論
402 崗梅藥材重金屬生物可給性及其人體健康風險評價
李韻雪,閔遠洋,麥晉賢,韓正洲,馬慶,黃煜權(quán),廖沛然,楊全
413 鎘誘導文蛤鰓細胞凋亡和抗氧化生物標志物的響應
王進華,柏彬彬,鄧婉菲,鄒婷,應雪萍
424 鄭州市葡萄農(nóng)藥污染特征及膳食攝入風險評估
羅俊霞,張剛,李艷珍,申戰(zhàn)賓,趙建波,楊華,段鹿梅,劉青,宋曉爽,趙利敏,張威
第3期
特別關(guān)注
1 殺生劑對細菌耐藥性影響機制的研究進展
陳慧敏,何良英,高方舟,白紅,何璐茜,張敏,應光國,劉芳
19 蜂蜜抑菌作用的研究進展及其遏制細菌耐藥性的潛力
劉芮芮,史晶亮,黃渝嵐,羅義
35 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對劍尾魚肝臟代謝通路的影響
張彥坤,楊兵坤,謝鵬飛,胡林勇,趙新全,徐世曉,孫平
44 保鮮膜中微塑料和鄰苯二甲酸酯浸出行為及斑馬魚胚胎毒性評價
高宇,許霞,施昕瀾,張玲,郭俊,張秋亞,彭明國,薛銀剛
“第七屆全國生態(tài)毒理學大會”專欄
56 福建石兜水庫產(chǎn)毒拉氏尖頭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遺傳多樣性
譚鳳嬌,肖鵬,左俊,金磊,程晨,雷臘梅,謝麗強,楊軍
68 吐納麝香(6-乙酰基-1,1,2,4,4,7-六甲基四氫萘)對人永生化角質(zhì)形成細胞HaCaT間隙連接通訊的影響
宿驚濤,劉雯,鄭美,肖雨蒙,杭曉明
80 檢測實驗室同時運行多種質(zhì)量體系的風險與應對措施
劉超武,梁燕珍,曾國驅(qū)
“第七屆青年地學論壇”專欄
95 蛋白冠的形成、分析及生物效應研究進展
湯杰,張相,朱娜麗,李靈香玉,王亞韡
“化學物質(zhì)風險評估與管理”專欄
111 一種篩選具有潛在持久性、遷移性和毒性(PMT)新污染物的計算毒理學模型工具
鄭玉婷,王寶成,于洋,黃怡,張麗麗,楊先海,金彪,林軍,張干
121 基于PMT預測模型的農(nóng)田持久性、可遷移性、毒性污染物篩選技術(shù)研究
李晨男,于洋,鄭玉婷,張麗麗,林軍,于彩虹,黃怡,王力明
129 歐盟計算毒理技術(shù)政策研究及對我國新污染物治理的啟示
蘇闖,黃怡,王力明,鄭玉婷,林軍,張麗麗,于洋
143 典型高危害日化品的篩選及其水生生物預測無效應濃度推導
張璐瑩,于洋,黃怡,王力明,鄭玉婷,張麗麗,李晨男,高子竣,林軍,于彩虹
157 雙酚芴對斑馬魚神經(jīng)行為的影響及毒性作用機制
張鵬宇,王寶堃,劉可春,靳夢
167 電子廢棄物拆解污染區(qū)土壤生態(tài)健康風險研究進展
苑舒琪,吳玉鋒,趙智博,李瀟,虞璐,李曉
180 廣東省典型水環(huán)境壬基酚生態(tài)風險評估研究
張靜,王燕飛,林軍,蔣京呈
189 重慶市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中典型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的排放特征
石運剛,劉嘉烈,唐娜,馬艷,莊僖,李潔,鄭晶
201 腐殖酸對納米氧化鋅致斑馬魚毒性的緩解作用
秦春怡,杜青平,羅宏威,林俊熙,李美君,許燕濱
210 成都市地表水中三氯生和避蚊胺的濃度分析及生態(tài)風險
孫靜,沈華涇,柯紫妍,方淑紅,印紅玲
222 葡萄常用5種殺蟲劑對典型陸生生物影響的初級風險評估
呂露,吳聲敢,徐明飛,趙學平,王強
235 膠州灣地區(qū)貝類的全氟辛酸健康風險評價
于永興,李風鈴,姚琳,郭萌萌,江艷華,耿倩倩,曲夢,譚志軍,李兆新,張曉娜
專論
244 環(huán)境相關(guān)濃度五氯苯酚全生命周期暴露對大型溞的毒性效應研究
楊淳翔,劉春生
256 環(huán)境濃度氧化石墨烯和多環(huán)芳烴復合暴露誘發(fā)成年斑馬魚腦組織的分子響應研究
孫晶,劉玉瑋,胡獻剛,歐陽少虎
268 環(huán)境相關(guān)濃度的卡馬西平對斑馬魚幼魚抗氧化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遞質(zhì)系統(tǒng)的影響
楊慧婷,谷孝鴻,陳輝輝,曾慶飛,毛志剛,李紅敏,葛優(yōu),查金苗
277 聚苯乙烯納米塑料暴露對小鼠腸道免疫的影響
賈田江,陳怡,張俊波,李奡,黃沛力
284 納米錳暴露對大鼠神經(jīng)毒性及脈絡叢相關(guān)基因轉(zhuǎn)錄水平的影響
許明顏,孟睿,郝卓璐,馬心怡,吳靜雯,崔夢祥,孟春燕,韓鐵生
293 大洋魷魚體內(nèi)重金屬富集特征及健康風險評估
陶玲,吳強,李鐵軍,楊承虎,謝婧倩
303 重慶市典型行業(yè)廢水中鄰苯二甲酸酯污染狀況調(diào)查
石運剛,唐娜,李潔,秦瑞欣,莊僖,鄭晶
316 植物修復中代表性浮水植物移除重金屬的能力和特性比較
史永富,詹倩云,張龍飛,王夢圓,葉洪麗,黃宣運,楊光昕,蔡友瓊
326 典型農(nóng)業(yè)小流域中29種農(nóng)藥類微污染物檢出、時空變化與生態(tài)風險評估
顧允軒,仇付國,王大偉,董慧峪,強志民
綜述
339 海洋環(huán)境暴露下生物膜對微塑料的理化性質(zhì)和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進展
李大圳,章宇晴,付茜茜,馮丹,趙媛媛,俞花美,鄧惠,葛成軍
354 微塑料的人體暴露和健康風險研究與進展
劉雅宣,王蘭,師慶英,唐景春
366 磷酸三丁酯的生物毒性效應研究進展
張金鳳,逯南南,侯書國,孫韶華,賈瑞寶,武道吉
385 水-土壤環(huán)境中抗生素污染現(xiàn)狀及吸附行為研究進展
衛(wèi)承芳,李佳樂,孫占學,董一慧,向令,周永康,向行
400 植物對土壤重金屬富集特性研究進展
周曉聲,婁廈,Larisa Dorzhievna Radnaeva,Elena Nikitina,汪豪
411 蒙古裸腹溞在海洋生態(tài)毒理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喬星曄,趙文,尹東鵬
422 草甘膦的水環(huán)境行為及其對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進展
高瑾,熊六鳳,阮記明,曾賢良,梁惜梅
434 合成納米材料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時曉麗,沙蕊,彭漢勇,溫蓓
研究簡報
445 稀土元素鐿和釹對大型溞的毒性效應研究
鄧麗思,舒軍輝,王灶生
454 氰氟蟲腙干擾斑馬魚(Daniorerio)魚鰾的發(fā)育
陳鑫,李文華
462 PM2.5急性暴露致運動大鼠BALF和心臟氧化損傷的相關(guān)性研究
李峰,何立
468 地西他濱暴露下2種典型甲藻生長及其抗氧化響應研究
趙建剛,唐濤,張建能,郭潔,王朝暉
477 陌上菅浸提液對斜生柵藻化感效應研究
劉汝夢,杜勇,張劍波,葉曉馨
489 殼寡糖對鎘致肝臟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理研究
牛舒藝,段心怡,賀佳,謝春艷
501 HNO3改性荔枝木生物炭對大豆累積Cu、Ca、As、Cd的影響
唐惠娟,江紅櫻,李霞,向紹錦,曾慶宇,劉俊,楊飛,吳順
第4期
特別關(guān)注
1 內(nèi)分泌干擾物對魚類跨世代毒性效應及機制的研究進展
趙飛,楊艷羽,汝少國,陳棟,施雪卿,魏朋浩
17 微囊藻毒素異構(gòu)體產(chǎn)生的調(diào)控因子及其在自然水體中分布的研究進展
顧毓蓉,程晨,趙雁雁,薛慶舉,萬翔,張凱曄,謝麗強
33 海洋中微塑料的老化機理及老化后環(huán)境行為研究進展
郭威,羅雅丹,李晨光,陳琳,楊宇航,楊翔昊,李鋒民
47 氯化石蠟的毒代動力學研究進展
陳雙雙,耿檸波,曹蓉,高媛,張海軍,陳吉平
59 被動采樣技術(shù)在水環(huán)境暴露監(jiān)測評估中的應用與挑戰(zhàn)
蔣沛瑀,許宜平,馬梅,王子健
72 雌激素的3D-QSAR模型構(gòu)建及其預測飼料與豬肉中雌激素對人體內(nèi)分泌影響的應用
方菁,申哲民,袁濤,張徐祥
80 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及其代謝產(chǎn)物在大鼠體內(nèi)的排泄動力學研究
鄧臣,劉云浪,胡蓉,陳建義,王金玲,齊秀娟,申芝芝,謝林伸,蒙艷,朱婷婷
87 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人和大鼠肝微粒體CYP450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史豐收,趙潺,王聰,李雅倩,余夢圓,鄭君,李萍,李賀,商靜靜,顧凌郡,陳云霞,蘇寧
96 雙酚類化合物污染現(xiàn)狀及對生命早期的不良影響
田華,單立鑫,崔凱潔,汝少國
112 亞慢性低砷暴露對大鼠腸道及菌群的影響研究
左佩佩,王國澤,魏紹峰,羅鵬
122 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研究進展:質(zhì)粒介導的替加環(huán)素耐藥機制
葉卓幸,湯燕君,何璐茜,白紅,高方舟,張敏,劉有勝,熊倩,趙建亮,何良英,應光國
141 鹵代有機污染物的組織差異性生物富集研究
江逸野,曾艷紅,張艷婷,唐斌,羅孝俊,麥碧嫻
150 稀有鮈鯽腦中KISS/GPR54系統(tǒng)介導MT對性腺發(fā)育影響研究
陳越,楊瓊,王賢珍,呂曉潔,榮偉雅,李宇星,劉青,王偉偉,宋晶,王憲宗,劉少貞
164 TREM2基因的敲低加重納米氧化鋁導致的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
郭馨岳,趙錦津,高曉誠,張?zhí)m,黃濤,王艷紅,牛僑,張勤麗
“環(huán)境DNA與生態(tài)健康評估”專欄
175 eDNA宏條形碼監(jiān)測沉積物原生生物群落多樣性
薛棋文,楊江華,張麗娟,張效偉,雷春生
“新污染物篩查與評估”專欄
187 亞太經(jīng)濟合作組織化工對話會進展及我國應對策略研究
趙靜,李倉敏,王燕飛,菅小東,林軍,葛海虹
197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江蘇省優(yōu)先控制毒害有機化學物質(zhì)篩查研究
王偉霞,姚烘燁,趙靜,顧凰琳,張丹,劉偉
213 典型北方城市河流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風險評價
李清雪,董天羽,孫王茹,劉含雨,武麗娜,汪慶
230 嘧菌酯對典型農(nóng)田周邊水生生態(tài)風險評估
鄭豪杰,孫健,張鯤,程涵智,劉沁雨,曹玲,尹曉輝
綜述
243 水生生物毒性試驗在環(huán)境損害司法鑒定領域的應用與發(fā)展
劉軍,李珊,張雅楠,王元鳳
265 微塑料的毒理學研究進展——微塑料對微生物、藻類、魚類和哺乳動物類的毒理學效應
景美琪,李綽然,王隆清,王天傲,薛肖玥,張笑寒,馬永正
281 納米塑料對生物的毒性效應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劉沙沙,梁綺彤,陳諾,楊曉茵
291 多溴聯(lián)苯醚類污染物在水體中的分布、轉(zhuǎn)化和生態(tài)毒性研究進展
陳美林,高雅倩,郭瑞昕,劉艷華,陳建秋
302 磷石膏堆存過程中重金屬的遷移轉(zhuǎn)化及其生態(tài)效應
劉珊,吳豐輝,瞿廣飛,趙晨陽,陳幫金,楊玉益
315 稀土摻雜的上轉(zhuǎn)換納米材料的生物毒性與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彭微,程嬌嬌,張凌燕,殷慧,孟穎,羅利霞,李淑榮,孟佩俊
專論
323 硫酸銅對關(guān)鍵食物鏈環(huán)節(jié)毒性作用的微宇宙模擬研究
彭子樂,王良韜,吳永貴,伍建業(yè)
333 北京市設施農(nóng)業(yè)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潛在來源
吳亞梅,王育鵬,王康,田佳宇,陳延華,鄒國元,徐笠
345 兒童玩具中重金屬污染及健康風險評價
張杰聰,溫云鐸,吳曉丹,鄭曉波
354 南水北調(diào)中線總干渠水中酞酸酯類物質(zhì)含量及風險評價
華江環(huán),郭勇勇,宋高飛,李瑞雯,韓建,楊麗華,周炳升
367 場地實際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生態(tài)毒性效應定量評價
馬喆,王美娥,姜瑢,陳衛(wèi)平
378 異菌脲在油菜植株、土壤和水中的代謝途徑及代謝物3,5-DCA的毒性研究
汪震,華修德,施海燕,王鳴華
386 TLR4/Akt相關(guān)分子在DMF暴露小鼠肝損傷中的作用
桑靈麗,王揚眉,李宏慧,肖靜
395 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謝物殘留的QuEChERS-UHPLC/MS/MS分析及其室內(nèi)消解動態(tài)研究
范金平,張盈,魏進,羅世霞,段婷婷
405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在鉛、鋅脅迫下的代謝組學研究
陳卓,胡芯,唐洪玉
417 草甘膦對苦草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沈路遙,張世懿,彭自然,張馨予,何文輝
426 不同碳鏈長度離子液體對模式植物擬南芥和小麥的光合致毒效應
奚豪,李哲,方治國,劉惠君
433 北京市密云某私采金礦礦洞廢水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研究
李珊,王瀟逸,劉軍,張雅楠,王元鳳
441 基于IBR模型研究磷化工區(qū)溪流水體對斑馬魚的毒性效應
代恒美,郭子毓,徐玉艷,張華,潘莎
451 大連近岸海域表層海水中典型人工甜味劑的濃度分布及生態(tài)風險評估
岳揚,李莉,王炫凱,王侯宇,張玉鳳,張倩,劉鷹,曲寶成
460 某鈾水冶廠周邊土壤放射性核素U和Th分布特征及污染評價
鐘可意,王笠成,邵波霖,朱殿梅,胡雨婷,程馨
471 石油烴污染土壤中蚯蚓對PAHs富集研究
黃盼盼,陶宗鑫,王佳佳,徐晶,歐陽少虎
482 氯氰菊酯和馬拉硫磷對斑馬魚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基因的雌激素聯(lián)合效應
郭東梅,邱靜,錢永忠,徐麗紅,徐明
“第七屆青年地學論壇”專欄
489 市政污水處理廠出水及受納水體污染和毒性研究進展
黎偉宗,劉源,李慧珍,游靜
503 微生物吸附去除重金屬效率與應用研究綜述
李林,艾雯妍,文思穎,蘇奇倩,徐其靜,劉雪
523 三角褐指藻對環(huán)丙沙星的去除過程及影響因素
姜現(xiàn)靜,呂劍,武君,王建華,張翠
533 個人護理品中納米二氧化鈦調(diào)查及健康風險評價
師曜,王穎,李垚,郁美楓,董兆敏,范文宏
“第七屆全國生態(tài)毒理學大會”專欄
545 納米氧化物對耐四環(huán)素屎腸球菌的毒性研究及機制初探
高藝凡,毛步云,王藝,程遠,袁青彬
554 甲氧蟲酰肼對家蠶的急慢性毒性效應及生態(tài)風險評估
柳新菊,俞瑞鮮,吳聲敢,安雪花,呂露,王菲迪,趙洋,趙學平
563 鄱陽湖流域袁河水體典型抗生素分布特征及生態(tài)風險評價
李佳樂,王瑤,董一慧,王萌,趙齊靈,周永康,丁惠君,尹柳權(quán),曹揚藝,謝居雄,孫占學
第5期
特別關(guān)注
1 藻類及其代謝物作為抗生素替代物的抑菌機制及在畜禽養(yǎng)殖中的應用
張曉婷,汪慶,李思敏,翟文超,李雙雙,魏賀紅,劉長振,王雪寧,許新月
13 人乳腺癌細胞(MCF-7)中溴代咔唑與雌激素受體和芳香烴受體的交叉作用
李思琦,許彤,徐麗,陳旸升,鄭麗萍,謝群慧,趙斌
“新污染物篩查與評估”專欄
24 美國實施化學物質(zhì)數(shù)據(jù)報告制度的進展及思考
葛海虹,鋼夫,何立,趙靜
32 韓國化學品調(diào)查進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葛海虹,張靜,蘇闖,楊力,趙靜
43 抗生素解離形態(tài)對其植物富集及人體暴露的影響
王浩楠,李燁,傅志強,喬顯亮
54 水-沉積物中花翅搖蚊標準化毒性測試體系研究
劉亞楠,劉敏,朱慧,楊婧,陳曉倩
65 冬季新鮮果蔬中細菌分布特征及致病菌耐藥性研究
梁海崟,楊光,汪慶,李思敏,李雙雙,魏賀紅,張曉婷,劉長振
75 二苯甲酮(BP-3)對黃尾藍魔魚(Chrysipteraparasema)的生態(tài)毒理效應
柯懷泱,張彥坤,張紀亮,刁曉平
“環(huán)境DNA與生態(tài)健康評估”專欄
82 河流環(huán)境DNA科學圖譜及其主題演變
張文麗,徐耀陽,潘文斌
“第七屆青年地學論壇”專欄
95 臭氧老化聚苯乙烯微塑料和標準聚苯乙烯微塑料小球短期經(jīng)口暴露對小鼠腸道菌群結(jié)構(gòu)和能量代謝相關(guān)激素影響的比較研究
蔣進,王碧瑩,吳笛
106 排放顆粒物在人體呼吸道沉積特征的模擬研究
倪楷模,劉學淵,馬榮,趙龍慶,何超
117 野生雞樅菌砷、鉛和鎘的含量與風險評價
羅增明,艾雯妍,尹在暉,劉雪,徐其靜
綜述
128 浮萍在PPCPs修復中的應用與機理研究
周培亮,熊倩,吳穎琳,劉有勝,劉芳,應光國
139 機器學習在納米材料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武子豪,張司雨,董仕鵬,毛亮
152 常見除草劑對硬骨魚類和雙殼貝類生殖能力及早期發(fā)育的影響研究進展
田山川,張曉娜,汝少國
165 環(huán)境-生物系統(tǒng)中HBCDs非對映異構(gòu)體的遷移轉(zhuǎn)化規(guī)律
宋淑玲,馬曉東
175 納米材料對微藻的生態(tài)毒性效應及機理
紀麗鵬,王月,褚福浩,黃一,魯浩,朱亮,徐向陽,李家科,莫淑紅,孔赟
190 重金屬污染物及其復合暴露的生物效應及機制研究進展
趙亞南,聶亞光,裴誠誠,倪珅瑤,許安
202 土壤中微塑料的來源、分布及其對土壤潛在影響的研究進展
賈濤,薛穎昊,靳拓,魯天宇
217 魚腥藻毒素的生態(tài)毒性研究及展望
羅叢強,王素欽,左俊,羅玉雙,甘南琴
226 微藻對抗生素的生態(tài)毒性響應和消除作用的研究進展
李威,蔡峰,丁淳,劉凱,李吉平,程虎,韓建剛
239 土壤和食物中砷生物可給性與生物有效性研究進展
張述習,蔣喜艷,田勇,喬國棟,彭曉瑛,劉媛媛,鄧智文,尹西翔,王利紅
251 多溴聯(lián)苯醚在肝臟中的殘留代謝及毒性作用研究進展
楊翼,饒欽雄,孫詩謠,徐靜茹,趙志輝,楊俊花,主性
260 納米碳酸鈣的人體暴露途徑及其潛在健康風險研究
嚴小雨,黎林均,樊苗苗,朱紅瑞,吳道澄,張志強,盧金鎖
272 野生牛肝菌重金屬的污染特征及風險評價研究進展
徐其靜,羅增明,李林,趙宇,馬晟,劉雪
292 土壤污染對中藥材三七中重金屬含量的影響
羅增明,馬晟,李林,趙宇,徐其靜,劉雪
專論
307 3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大腸桿菌的聯(lián)合抑制作用特點
洪俊華,張瑾,駱縱縱,馬添翼,申慧彥
319 多氯聯(lián)苯生物降解速率常數(shù)的電性拓撲模型
唐自強,馮惠,幺冰,馮長君
325 慢性亞硝酸鹽暴露引起雄性斑馬魚腦神經(jīng)遞質(zhì)紊亂及行為異常
楊麗萍,郭紅會,楊慧,湯蓉,李大鵬,李莉
339 PM2.5與甲醛聯(lián)合暴露對出生早期大鼠自閉癥樣病變的影響
劉旭東,張智淮,張玉超,楊旭
349 海南省典型飲用水源地水體與沉積物中抗生素的殘留及風險評價
姚麗君,莫凌,莊僖,秦瑞欣,蔡鳳珊,唐斌,王俊麗,鄭晶
362 氟啶蟲酰胺慢性暴露對斑馬魚神經(jīng)行為影響研究
劉紅麗,張燕寧,毛連綱,朱麗珍,劉新剛,蔣紅云,張?zhí)m
373 多菌靈和苯醚甲環(huán)唑?qū)K-N-SH細胞的聯(lián)合毒性效應
張婉君,羅蓀琳,范瑞祺,賈栗,苑曉燕,陳義強
383 雙酚P對斑馬魚的生長和發(fā)育毒性
楊倩,任文娟,劉濟寧,汪貞
393 戊唑醇低劑量暴露對大鼠膽汁酸合成的影響
張宇峰,陶全,徐雨靜,楊曄,尹登科
401 利用分子相似性指數(shù)法構(gòu)建酚酸類物質(zhì)抑制銅綠微囊藻的劑量效應關(guān)系
何娟,李敏,周梅,馬璐,王雅遙,閆興富
409 稀有鮈鯽胚胎急性毒性試驗的實驗室間比對
王綠平,張京佶,陳曉倩
418 硫酸銅暴露對牛蛙心縮能力及神經(jīng)沖動傳導影響的研究
楊鑫,胡靖蕊,黃坤,武佳韻
425 基于風險商法的中國典型淡水水域微塑料生態(tài)風險評價
李丹文,姚巍,張勝,潘雄,林莉,吳曉暉
435 哈爾濱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諾酮類抗生素的污染現(xiàn)狀
郎朗,張瑩,楊昂瑾,董君君,陳祺
443 納米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對秀麗隱桿線蟲葡萄糖代謝的影響
徐允,胡坤禹,許安,陳少鵬,吳李君
455 多氯聯(lián)苯和重金屬對電子垃圾拆解區(qū)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研究
郭浩博,李振馳,朱曉輝,常兆峰,胡國成,向明燈,鐘紫娟,劉宇佩,鄭彤,于云江
465 2種PBAT/PLA生物降解地膜碎片對土壤溶解性有機碳氮的影響及其植物毒性
王春麗,卞京軍,閔文豪,趙秀蘭
475 辣椒素對蔬菜中氟生物可給性影響的離體實驗研究
劉霞,林昌虎,王澤蘭,姚杰,任洪玥,何令令,涂成龍
484 2種抗生素聯(lián)合暴露對食蚊魚抗氧化酶活力及相關(guān)基因表達的影響
黎昕,宋曉紅,李鈺靜,楊濤,閆小雨,黃思齊,王穎琪,曾鴻鵠
497 菲對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肝性腺指數(shù)和卵黃蛋白原轉(zhuǎn)錄水平的影響
楊娜,譚婷,楊超超,吳航利,王佳,雷忻
方法與技術(shù)
507 基于光譜技術(shù)的土壤環(huán)境污染物成分檢測方法
蘇靜,張瑋
第6期
廈門大學環(huán)境學科成立40周年特別專題
1 海洋環(huán)境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物累積研究進展
劉亞雯,李有紳,楊憶菁,陳茜茜,王新紅
15 長江口-東海陸架咸淡水混合影響下溶解性有機質(zhì)的分布及熒光特征
李明洋,王銳,李梓軒,黃清輝,尹大強
29 海綿動物對微塑料的生物累積和排出
王婷婷,陳榮
37 微納米塑料和有機磷阻燃劑的聯(lián)合毒性效應研究進展
鐘圳,陳肇文,王有基,黃偉
69 不同粒徑輪胎微塑料對大型溞的慢性毒性研究
王寧,王梅,徐晨馨,許心怡,譚巧國,羅專溪
“新污染物篩查與評估”專欄
77 化學物質(zhì)環(huán)境信息調(diào)查工作思路探討
葛海虹,王燕飛,楊力,趙靜,林軍
綜述
85 雙酚A類似物的生殖毒性及人體生殖健康風險研究進展
魏錦博,何正宇,王昌澤,戶業(yè)麗,汪暢,曹慧明,曹夢西,梁勇
108 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典型病毒的分布、傳播與控制
高潁,賁偉偉,郭影,強志民
118 離子液體生態(tài)毒理研究進展
褚玲瓏,趙曉祥
135 洗護用品中的抗菌成分對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作用
孫偉蓮,孫東雷,黃維,張遵真
144 微生物-植物聯(lián)合修復鎘砷污染農(nóng)田土壤技術(shù)與應用
趙宇,艾雯妍,文思穎,楊曉莉,劉雪
163 殺菌劑對蜜蜂生理和行為的毒性效應研究
熊曼瓊,覃淦,王梨竹,黃少康,李江紅,段辛樂
176 空氣微塑料的分布特征、暴露評估及毒性效應
戚嬋嬋,華正罡,蔣瑩,潘國偉,楊佐森
188 軍事訓練場地特征污染物的生態(tài)和健康效應研究進展
倪珅瑤,朱勇兵,趙三平,許安,裴誠誠,趙亞南,聶亞光
203 微/納米塑料與抗生素相互作用研究進展
吳淵,李亞男
213 水產(chǎn)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抗生素與重金屬耐藥共選擇機制研究
謝家瑩,江夢琪,張紅敏,潘迎捷,劉海泉,謝慶超,趙勇
225 重金屬鎘的分布、暴露與健康風險評價研究進展
鄒長偉,江玉潔,黃虹
專論
244 2種微米級聚苯乙烯顆粒對菘藍幼苗生長及土壤群落結(jié)構(gòu)的影響
楊雅杰,褚玲瓏,宋新山,趙曉祥
256 二氧化硫體內(nèi)衍生物通過ROS/JNK/AP-1通路誘導大鼠切牙成釉器細胞AE2蛋白表達上調(diào)
任洪玥,楊進,劉霞,姚杰,林昌虎,涂成龍
266 海河水系重金屬污染特征及風險評價
劉思達,肖淑敏,劉金鑫,高富
277 煙草懸浮細胞在鎘脅迫下微絲形態(tài)與黏彈性變化的實時監(jiān)測
劉藝璇,周鐵安,蘭雅琴,潘煒松
287 微(納米)塑料對海洋漁業(yè)水域中重要餌料藻類的生態(tài)風險評估研究
章敏,薄軍,鄭榕輝,高富龍,洪幅坤,陳錦燦,方超
301 聚乙烯微塑料對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niloticus)生長、抗氧化、免疫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張曉飛,余秋然,趙宇航,石展耀,周利,李二超,謝嘉
315 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耐受短期模擬酸雨及紫外輻射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楊雨玲,章鵬,李亞鶴,蔡飛,畢淑峰,李偉
325 鎘對集胞藻光合活性的影響
阮港,許萍萍,殷旭旺,張春梅,宋高飛,米武娟,畢永紅
333 撲草凈脅迫對四角蛤蜊解毒相關(guān)基因表達的影響
劉麗娟,姜向陽,劉慧慧,黃會,宮向紅,何金霞,劉小靜,王瑋云,張秀珍
345 澄邁冬季蔬菜種植區(qū)地表水體中新煙堿類殺蟲劑的分布特征、影響因素及其生態(tài)風險評估
譚華東,王傳咪,吳秋敏,崔艷梅,武春媛
357 3種氟喹諾酮聯(lián)合暴露對銅銹環(huán)棱螺的急性致死效應
張小旭,馬陶武,李金曼,羅奔向,周影茹,何興兵,王萌
365 過量硒-L-蛋氨酸對青鳉魚胚胎的毒性作用及與氧化應激機制的關(guān)聯(lián)
周旖妮,王歡,楊景峰,于永利,董武
376 西北某典型工業(yè)園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源解析及其健康風險評估
張博晗,畢思琪,王宇,普聿,周旭,高越,于青春,姜文娟,曹紅斌
389 鄰苯二甲酸單甲酯對大鼠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及毒理研究
高旭,于霞,李信薇,池振興
400 黃河流域阿特拉津的水質(zhì)基準研究
劉萌碩,王召丁,馬云龍,劉夢潔,高曌,李宛星,王莉
409 雙酚A對合果芋葉片氣體交換參數(shù)、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和氧化損傷的影響
劉夢,董欣越,楊愛珍,黃艷虹,高凡,郭家選
419 不同粒徑商品聚乙烯微塑料對2種蔬菜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栗敏,劉強,曹東東,邵夢瑩,劉一帆,羅先香,李鋒民,鄭浩
434 殺蟲劑阿維菌素、伊維菌素對斜生柵藻和大型蚤的毒性作用
陳彥吉,柳川江,宋怡彤,林以詩,徐冬梅
441 毒死蜱和苯醚甲環(huán)唑聯(lián)合暴露誘導小鼠精原細胞凋亡
潘志輝,席令儀,孫景然,劉偉麗,吳瑾,房彥軍
452 氯蟲苯甲酰胺對環(huán)境生物的急性毒性與安全性評價
陳吉祥,于偉麗,王廣友,蘇磊,魏成彩,李麗霞,劉小縵,吳培
462 我國59個長期覆膜樣地的表層土壤中鄰苯二甲酸酯污染狀況分析
靳拓,許丹丹,薛穎昊,習斌,孫建鴻,彭可為,張杰,金德才
學術(shù)微視角
472 量子毒理學的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與未來發(fā)展
姜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