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介紹鋁鎂匹林,還得先從它的前輩阿司匹林說起。
阿司匹林原本屬非甾體解熱鎮(zhèn)痛藥,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效果較好,也用于感冒、流感等發(fā)熱疾病的退熱。隨著臨床應用的普及,發(fā)現它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從而在心血管疾病的血栓防治領域開始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劑量(75毫克或100毫克規(guī)格)阿司匹林不僅臨床應用范圍廣、頻率高,而且價廉物美,遠勝其他藥物。
面世一百多年,阿司匹林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進入21世紀,它的輝煌仍在繼續(xù)。作為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與抗風濕作用,與之匹配的臨床適應證主要有下列幾種:
1.鎮(zhèn)痛、解熱。可緩解輕度、中度的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等疼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熱。
但阿司匹林治標不治本,能緩解疼痛、發(fā)熱的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痛和熱的病因。
2.抗炎、抗風濕。常用于風濕熱治療,用后可解熱,使關節(jié)癥狀好轉并使血沉下降。
同樣,它能解熱,但不能改變風濕熱的基本病理,也不能治療和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并癥。
3.關節(jié)炎。除了風濕性關節(jié)炎,它還可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主要也是改善癥狀,因此同時應進行病因治療。
此外,阿司匹林也少量用于骨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幼年型關節(jié)炎以及其他風濕性炎癥的骨骼肌肉疼痛,緩解癥狀。
4.兒科用于治療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則后起而勃發(fā),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具有基石地位。它通過與環(huán)氧化酶活性部位多肽鏈上的羥基發(fā)生不可逆的乙?;?,致酶失活,繼而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血栓烷A2的途徑,抑制血小板聚集,進而抑制血栓形成。臨床利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以及動脈外科手術、冠狀動脈介入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及透析用動靜脈分流術等術后的血栓形成。它預防血栓作用明顯,屢建奇功,可使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高?;颊叩哪X血管意外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別減少1/4,非致死血管性死亡減少1/6。
貴為百年經典,阿司匹林也有難以言說的痛點。隨著阿司匹林的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也引人關注,其中最讓人熟知的就是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嚴重影響患者長期用藥的依從性。普通的阿司匹林片口服后,藥片在胃部崩散,吸收后的阿司匹林迅速代謝為主要產物——水楊酸。而水楊酸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長期服用會加重胃黏膜損害,有導致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
為了緩解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不良反應,阿司匹林腸溶片應運而生。所謂腸溶片,就是將制好的阿司匹林片芯,按照一定的包衣處方和生產工藝,根據一定百分比的增重量噴上配制好的腸溶液而制成。有的會將素片先包上粉衣,接著噴腸溶液,再噴保護液,最后包糖衣制成。
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胃液的酸性環(huán)境下不溶解、不崩散,只在堿性腸液中崩解,減少了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相對普通片來說,阿司匹林腸溶片只是吸收延遲了3~6小時,其藥效一點兒都不受影響。
但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損傷。鋁鎂匹林的問世,則更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鋁鎂匹林片和它的“雙胞胎兄弟”鋁鎂匹林片(Ⅱ)都是阿司匹林的復方制劑,兩者阿司匹林含量不同,作用也不同。
鋁鎂匹林片,每片主要成分為:阿司匹林163毫克,氫氧化鎂75毫克,氫氧化鋁75毫克。它主要用于頭痛、牙痛、月經痛、關節(jié)痛、神經痛以及急性鼻咽炎發(fā)熱。
而鋁鎂匹林片(Ⅱ),其每片主要成分為:阿司匹林81毫克,甘羥鋁11毫克,重質碳酸鎂22毫克。主要適應證為,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但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胃腸道反應時,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局部缺血性腦血管障礙等。
目前,應用更多的是鋁鎂匹林片(Ⅱ)。它除了含阿司匹林,還含有甘羥鋁和重質碳酸鎂作為緩沖成分,既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又能發(fā)揮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有關研究證實,鋁鎂匹林(Ⅱ)有望成為阿司匹林的最佳替代藥物。
重質碳酸鎂,又名水合堿式碳酸鎂,為抗酸藥,可減輕阿司匹林對胃的不良刺激,明顯降低胃黏膜糜爛和潰瘍的發(fā)生率,還可加快胃排空,使阿司匹林快速進入小腸吸收部位。
甘羥鋁,又名二羥基氨基乙酸鋁,也是一種抗酸藥,臨床用于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幽門管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等疾病。甘羥鋁能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并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改善胃酸增多、上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且有收斂、止血等作用。
綜上,鋁鎂匹林片(Ⅱ)是含有抗酸緩沖成分的雙層片劑。緩沖層中所含的抗酸物質重質碳酸鎂和甘羥鋁為大分子網狀結構,能降低阿司匹林微粒周圍的氫離子濃度,增加阿司匹林的消化道溶解度,通過減少阿司匹林藥物顆粒與胃黏膜的接觸時間來減少其對胃腸的刺激作用。阿司匹林和抗酸成分鋁、鎂同時崩解于胃部,一部分在胃部吸收,大部分在小腸上部吸收。
作為阿司匹林的最新一代產品,鋁鎂匹林片(Ⅱ)的臨床應用,2017年國內已有專門指南,建議它用于需要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疾病一、二級預防的患者,同時亦建議有消化道損傷風險的患者優(yōu)先使用鋁鎂匹林片(Ⅱ)。
在用法用量上,與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腸溶片一樣,只需口服鋁鎂匹林片(Ⅱ)即可,通常情況下成人一日1次,一次1片,相當于阿司匹林81毫克;依據病情或治療需要,最多可一次服用4片,相當于阿司匹林324 毫克。
國內研究表明,普通人首次口服鋁鎂匹林片(Ⅱ) 162毫克、324毫克后2小時,即產生抗血小板聚集效應,阿司匹林和代謝物水楊酸在體內不蓄積。連續(xù)7天口服鋁鎂匹林片(Ⅱ) 162毫克、324毫克,血小板抑制效應不隨服藥時間增加而變化,作用可持續(xù)至停藥后第3天,停藥7天后抗血小板聚集效應消失;且安全性數據也未超出已報道的阿司匹林安全性數據范疇。
基于鋁鎂匹林片(Ⅱ)療效穩(wěn)定,用藥后相關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阿司匹林普通片,也無鋁蓄積毒性反應的報道。從安全性角度而言,鋁鎂匹林片(Ⅱ)適合心腦血管疾病一、二級預防的患者長期服用。
但是,鋁鎂匹林片(Ⅱ)的物質基礎仍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及其代謝物水楊酸固有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用藥安全問題,鋁鎂匹林片(Ⅱ)一定程度上也是存在的,需一并加以關注。
1.莫闖禁用雷區(qū)。鋁鎂匹林片(Ⅱ)禁用于下列患者:對水楊酸類過敏者;有引起胃出血或潰瘍加重的消化性潰瘍者;有增強出血傾向者;有阿司匹林喘息既往史或可能誘發(fā)重癥喘息發(fā)作者;預產期在12周以內的孕婦;不能自行吞咽的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或嬰兒。
2.沒有??漆t(yī)生指導,有消化性潰瘍、血液異常、肝腎功能障礙、過敏癥、支氣管哮喘等患者,可能致血管或內臟器官出血的高血壓者、經常飲酒者、月經過多者、手術前1周內的患者、哺乳期婦女等都應慎用鋁鎂匹林片(Ⅱ)。
3.未滿15歲者,尤其是水痘、流感患者,慎重用藥,以防出現高死亡率的Reye綜合癥(編者注:出現于小兒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后用藥,短期內發(fā)生劇烈嘔吐、意識障礙、痙攣、急性腦浮腫、肝臟除外的諸器官脂肪沉淀、線粒體變形,AST、ALT、LDH、CPK急劇上升,高氨血癥、低凝血酶原血癥、低血糖等癥狀)。
4.腦梗塞者用藥時,應注意與其他血小板聚集抑制劑的相互作用,還應注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監(jiān)測。
5.長期給藥時,應定期進行血、尿及肝功能檢查,有異常時應減量或停藥。另外,川崎病患兒急性期用藥要慎重,用后應進行肝功能檢查,指標異常應減量或停藥。
【編后】阿司匹林是真正經歷一百多年考驗的經典好藥,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地位至今屹立不倒,更是為廣大民眾的健康長壽建功立業(yè)。雖然它有明顯的胃黏膜刺激作用,易引起潰瘍等消化道不良反應,也因此影響了部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阿司匹林腸溶片問世后,阿司匹林煥發(fā)新生,應用日趨廣泛。
如今,其迭代產品鋁鎂匹林片(Ⅱ)則更進一步,在有效發(fā)揮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時,還能降低用藥者的各類消化道不良反應,長期使用也沒有鋁蓄積問題。國內外研究表明,相比于阿司匹林腸溶片,鋁鎂匹林片(Ⅱ)在有效抗血栓的同時,更能減少消化道不良反應,大有比肩而立之勢,甚至稱它可能是阿司匹林的“最佳替代藥物”。但是,客觀地說,這尚需等待和觀察。為何?一方面是因為鋁鎂匹林片(Ⅱ)上市時間較短,第二是有關大樣本、長期隨訪的隨機化臨床研究較少。目前,已有關于鋁鎂匹林片(Ⅱ)的證據多是來自樣本較小的臨床觀察性研究,證據力度還不夠強,尚需深入客觀地認識鋁鎂匹林片(Ⅱ)的臨床作用。對于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遵醫(yī)囑用藥。
給藥方式上,阿司匹林腸溶片最好是在空腹狀態(tài)下口服。一般來說,早上飯前半小時空腹服用較好。對于胃腸功能不佳者,可在晚上睡前服用。有研究表明,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益處。用于血栓預防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
用藥劑量上,8~14歲兒童,一次1片(100毫克);1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1~2片。若發(fā)熱或疼痛持續(xù),可間隔4~6小時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用藥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警惕可能的交叉過敏反應。對阿司匹林過敏時,也可能對另一種水楊酸類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容易過敏者,用藥要慎重,盡量不用。
2.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史,或有慢性潰瘍、胃腸大出血史者,一定要慎用。少數人用藥后,可能出現血尿、黑便等出血表現。若出現,建議及時就醫(yī)處理,調整治療方案。
3.除非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期間盡量不要聯用其他抗凝藥物,會增加出血風險。服用期間,盡量不要同時使用布洛芬等消炎鎮(zhèn)痛藥物,以免它們干擾阿司匹林腸溶片作用。盡量不要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有發(fā)生急性腎衰竭危險。
4.慢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患者服用時要特別留意,阿司匹林可能導致哮喘發(fā)作。
5.在拔牙或其他手術前后,要停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否則可增加術中出血量。用藥期間若出現淤斑、淤點、牙齦出血等問題,說明有出血風險,應及時停用。可喜的是,臨床尚未見每日<150毫克小劑量用藥引起出血的報道。
6.應慎用的情況有:(1)有哮喘及其他過敏反應者;(2)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者,用后偶見溶血性貧血;(3)痛風,因水楊酸可影響排尿酸藥作用,小劑量可引起尿酸滯留;(4)肝功能減退者,用后可加重肝毒性反應,加重出血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變患者,易出現腎臟不良反應;(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壓者,用藥量大可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6)腎功能不全者有加重腎臟毒性風險;(7)血小板減少者。
7.長期大量用藥時,應定期檢查紅細胞壓積、肝功能及血清水楊酸含量。同時應關注阿司匹林對諸多檢驗指標的診斷干擾,尤其是日劑量超過2.4克,血藥濃度超過130微克/毫升時。如,硫酸銅尿糖試驗假陽性,葡萄糖酶尿糖試驗假陰性,干擾尿酮體試驗,血尿酸比色法出現假高值,干擾尿5-羥吲哚醋酸熒光法測定結果,影響尿香草基杏仁酸測定結果,凝血酶原時間延長,ALT、AST和ALP異常,血清膽固醇低,血鉀降低,T4和T3放射免疫法檢測結果偏低,酚磺酞經腎排泄(PSP排泄試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