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此前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癥,目前正用藥治療,請問治療期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湖南 李女士
李女士: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腺體和間質)生長在子宮腔與子宮肌層以外的部位。異位的內膜可侵犯全身的各個部位,但多數(shù)還是在盆腔臟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宮骶韌帶最常見,是育齡婦女不得不重視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主要癥狀有痛經、性交痛、月經異常、不孕等。
內異癥的治療目的是減滅和消除病灶,減輕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進生育,減少和避免復發(fā)。具體應遵循個體化治療的原則,根據(jù)患者年齡、癥狀、病變部位、和范圍以及對生育要求等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本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期待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中,期待治療適用于癥狀輕或無癥狀的輕微病變,主要是定期隨訪,對癥處理,對于病變引起的經期輕微腹痛可選用吲哚美欣、布洛芬等止痛藥。
藥物治療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孕激素類等。因內異癥是一種慢性且易復發(fā)的疾病,因此藥物治療應以長期堅持為目標,選擇療效好、耐受性好的藥物。此前發(fā)布的《第三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指南》特別提到,新型孕激素地諾孕素片2mg/d由于其日劑量低,對于肝腎功能及代謝影響小,耐受性好,長期應用一年以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證據(jù)充足,被新版指南推薦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長期管理的首選藥物。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病灶,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適用于藥物治療后癥狀沒有改善;局部病變加重或生育功能未恢復者;較大的卵巢內膜異位囊腫。手術分為保守性手術、半根治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具體不在此列舉。
除非行根治性手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復發(fā)率較高,且本病有惡變的可能(低于1%),因此需要定期隨訪、長期管理。日常生活要留心患者癥狀,病情進展或有復發(fā)傾向者應及時就診。長期用藥者還要注意觀察是否有藥物不良反應。為了緩解疼痛,建議患者經期臥床休息,嚴重者可口服或經肛門塞抗炎止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