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同心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廣東省佛山市 528500)
數(shù)年前,我和一位學生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令我終生難忘的事。今天寫出來,希望對老師們有一定的借鑒啟示作用。
在一次考試監(jiān)考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學生用手機作弊。我毫不猶豫地沒收了她的手機??荚嚱Y束,她一邊走出教室,一邊大聲地罵罵咧咧,雖然不是面對著我,但我聽到,她罵的是我。交卷到學校時,我把手機一并上交,同時在考場表上作了記錄。下午另一科目開考前,學校通過廣播全校公開批評了她的作弊行為。第二天政治課,下課前交作業(yè)時,她氣沖沖地走上來,把作業(yè)本用力地拍放在講臺上——拍打聲響遍整個教室,全班同學都驚呆了,整間教室頓時鴉雀無聲。我當然也被嚇呆了。回過神后,我“若無其事”地下課了。從那天起,她幾乎每節(jié)政治課都沒抬頭。不久后的家長會上,我私下跟她父親說了這事,但我沒說她拍講臺的情節(jié)。次日政治課,下課時,她氣勢洶洶地走到講臺,再一次狠狠地拍打講臺——拍得比上一次更用勁,講臺上的粉筆盒都被震得跳了起來。其他同學都面面相覷,我的心也快跳出來了。我一言不發(fā)地離開了教室。當天晚上,科代表主動找我,悄悄地跟我說:“那天考試時,她只是把手機裝在口袋里,也沒拿出來看,您卻以作弊處理,她當然生氣啦。還有,我們現(xiàn)在都是高中生了,有自己的主見,您把她的事情告訴她父親,根本就沒用。”她竟然跟同學們說,是我冤枉她啊!但她當時的確是在考場上看手機。
回到家,我把這事跟丈夫說了。他講了一個故事給我聽:有一個老師,處分了一個違紀學生。沒想到,這個學生是有黑社會背景的。結果,這個老師在之后很長很長的時間里,有時候,家門口有死雞;有時候,晚修回家的路上,在黑暗無人的地方會遇上“鬼”;有時候,在偏僻的地方有人向她扔石頭——這個老師請病假了,但事情還在繼續(xù)。最后,那老師得精神病了。聽完故事,我不寒而栗。
好幾天,我都在想著她:以后,我還管不管她?管?我真的怕有“生命危險”;不管?以我的強烈責任心,很難做到對她視而不見。
夜深人靜,我仍然思緒萬千。想起讀師范大學時,教授的諄諄教誨;想起開學初,該生母親把該生送到我面前,眼神里的那份期待;想起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上,我發(fā)出的誓言;想起教師例會上,校長作出的要求。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責任心還是驅使我,對她,我要管到底,不能放棄。
上課時,她不做筆記,我溫和地提醒她,但我只提醒一次。對她考得差的試卷,我仍然親自柔和地叫她出來一對一地輔導,雖然她不出來,但我也不催,免得催多了增加她的憎恨。對她的作業(yè),我仍然認真地寫評語,指出亮點,點明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法。她成績有進步了,我仍然在班上自然地公開表揚她。她的手割傷了,我把創(chuàng)可貼放在她桌面上。
一天,她接了她媽媽的電話,走回教室時,我發(fā)現(xiàn)她眼睛紅紅的,眼淚在眼框里打轉。我走到她身旁,輕拍她的肩膀,柔聲問:“我可以幫你做些什么?”她沒回答。次日,我從她舍友那里得知,原來她最親愛的外婆去世了。我手工制作了一張卡片,卡片上畫了幾個安慰的表情包,并寫上貼心的安慰語:“在天上的外婆看到你不開心,也會難過的。為了你外婆,打起精神!”我把卡片放在她桌面上。此后,我又制作了幾張不一樣的安慰卡送給她。我還叮囑她最要好的舍友多陪伴她,陪她聊天,陪她散步,陪她打羽毛球,陪她吃飯……一直到她情緒恢復正常。
我數(shù)月如一日地堅持著,堅持感化她,教育她,哪怕毫無回應,也不氣餒。也不記得過了多久,有一天傍晚,在課室里,她叫:“謝老師,還不回家?”我當時驚喜若狂——她終于主動跟我說話了。那晚之后,她開始主動向我請教問題了,上課也開始做筆記了。一年后,在街上,我看到她從遠處跑過來,親切地叫:“謝老師,我喊您幾聲了,您都沒聽到。”隨后,她跟我聊了許多她多彩的暑期生活。自始至終,我們都沒有提起那件事,但我從她的表情上看出,她對我的“深仇大恨”已經化解了。
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類似上例的學生對抗行為,如老師講得起勁、學生聽得聚精會神的時候,有學生手機響了;男女學生在課堂上私自調換座位,親密地坐在一起;頂撞辱罵老師;向老師揮動拳腳,等等。對這些對抗行為,如果處理不好,學生會加大對抗,破壞公物,棄學,逃學,離家出走,甚至傷害教師。這告訴我們,教師處理學生的對抗行為,應慎之又慎,細之又細。處理原則如下:
中學生逆向思維、反權威意識強烈,對事情的評判主觀臆斷,自控能力弱,面對刺激,極易沖動,做出過激反應。若學生心理有問題,或對老師有誤解等,則更易產生對抗行為。
沖動是魔鬼。當與學生發(fā)生沖突時,不要沖動魯莽,不要針鋒相對,更不能以暴制暴,對學生動用拳腳,否則就是火上澆油,還會使教師陷入尷尬局面而無法下臺。事后,教師也不要在班上指桑罵槐、借題發(fā)揮、秋后算帳。最好不要督促校方處分學生,更不要馬上開除學生,否則可能失去家長的配合,還會激化學生的報復意識,對師生雙方都不利。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要疾言呵斥、大聲壓制,而是要心平氣和,輕聲輕語;不要使勁敲打桌面,而是要動作輕緩;不要翻舊帳,而是要就事論事。
理智冷靜是化解師生矛盾的指路明燈。事發(fā)中,教師要冷靜而沉得住氣,勇于暫時向學生“低頭”,以緩解學生的極端情緒。教師要用理智戰(zhàn)勝憤怒,盡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后,可以把其他學生支走,把該生單獨留在教室,或把他叫到教室外面,平和地問該生:“老師哪里做得不對?如果是我錯了,我向你道歉?!币部梢詫W生大度寬容,對他的無理取鬧“視而不見”,讓學生從反思中自覺醒悟過來,主動走上改正之路。
上述案例中,若筆者沒把作弊學生的手機上交學校,并記錄于考場登記表上,而是考后單獨教育,就沒有后面的麻煩和尷尬了。
有對抗情緒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往往更脆弱敏感,教師要小心呵護他們不堪一擊的心靈,對他們不能冷嘲熱諷。跟這些學生說話,不能陰陽怪氣、辛辣諷刺,嘲諷的話語對學生的打擊會更強烈;不能用恨恨的表情、冷冷的目光對待這些學生,否則難以讓學生感到慚愧,甚至還會對自己的錯誤安之若素,不以為恥;對這些學生,不能有絲毫的嫌棄、厭煩、輕視、排斥,否則會令學生產生掉進冰窖的感覺;對這些學生不能“判死刑”,否則,會使學生喪失自信;不能以看客的身份對這些學生說三道四,否則,會加深師生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不能虛情假意,表里不一,否則,會惡化教師在這些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這些學生與老師打招呼,老師不能視而不見,否則,會讓學生感到被卑視;不能因學生曾與自己有沖突而與其他學生區(qū)別對待,否則,會讓事情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地步;對這些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亮點和進步,不能嗤之以鼻,否則,他們的求進之心瞬間會被驅趕得無影無蹤;教育這些學生不能僅僅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否則,會削弱學生前進的動力。
真誠懇切是化解師生矛盾的金鑰匙。若有對抗情緒的學生再次犯錯,教師要用寬容、理性的態(tài)度去提醒。若與這些學生溝通失敗,教師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反思自己話語是否有不當之處。若這些學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對學生的合理需求,教師要熱情回應。當這些學生取得好成績時,教師要第一時間送去掌聲。與這些學生談話時,要通過真誠的語言、恰當?shù)膭幼?、懇切的表?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真心關愛。只有用真誠浸潤學生的心靈,才能達到驚魂奪魄的教育境地。
上述案例中,正因為筆者真誠懇切的關愛,才成功化解了該生的對抗情緒。
學生有對抗行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屬于心理問題,而心理調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在學生憤怒的狀態(tài)下,想要尋求良好的溝通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耐心等待。
操之過急往往會事與愿違。事情發(fā)生后,教師不要急于采取行動。如果自己能解決,就不要找家長和學校,因為這樣學生會很反感,可能會產生更壞的結果;也不要急于找學生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誨,因為學生此時的偏激、固執(zhí)和極端化,會令其覺得老師是在吹毛求疵,管控壓制他們。
耐心是化解師生矛盾的重要神器。對有對抗情緒的學生,教師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持之以恒,從長計議。對學生的對抗行為,課堂上發(fā)生的盡可能放到課后處理;公共場合發(fā)生的不要當眾批評,換個環(huán)境個別交換意見。安排人員觀察該學生在生活中的言行舉動,有沒有過激言行。多方了解他的性格,根據(jù)他的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尋找突破口,選擇適當?shù)臅r機與學生溝通,如,他看醫(yī)生回來,教師可叮囑他按時服藥;他為班級、為學校作出了貢獻,教師就要及時在班上公開表揚,等等。與學生談話,要言之有信,言之有理,讓學生心悅誠服。教師要經常反思:為什么會發(fā)生對抗行為?對于事件的發(fā)生,教師自身是否有過錯?自己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不足?等等。
上述案例中,若筆者在學生第一次拍桌子后沒有急于求成,把她作弊的事告知其父親,而是尋找機會,與其柔和溝通,就沒有后來對抗的加劇了。
教師粗心大意,有對抗情緒的學生會更加放任自流,甚至會走向極端。對犯錯的學生,不能粗暴斥罵,否則會加劇對抗;對學生對抗的原因,不能主觀武斷,否則會迷失教育的方向;對學生的轉變,不能漠然視之,否則會澆滅學生向善的熱情;對學生的課外活動,不能漫不經心,否則會失去大量的教育良機。
細心是化解師生矛盾的法寶。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心理變化,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個人喜惡。教師要有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從學生的情緒變化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迫切需求,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學生的課堂內外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與身心健康。教師可通過細心觀察學生的眼、鼻、嘴、額的細微動作來了解他們內心世界的每一種情緒變化,還可以通過查閱學生的周記和學籍表等進行了解,或通過其他學生側面了解。對有對抗情緒的學生,教師要勤問,學生生病了,教師要問哪里不舒服,以及不適的嚴重程度;學生郁悶了,教師要問是因為生活問題,還是因為學習問題;學生開心了,要問是解決難題了,還是有驚喜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精神不集中,教師要問是沒休息好,還是遇到挫折。對有對抗情緒的學生,教師還要勤干,學生有不足,教師要及時提醒;有亮點,要及時表揚;有錯誤,要探尋原因;有困窘,要呵護自尊;有困難,要協(xié)助解決。教師只有明察秋毫,才能精準施策,才能真正觸動學生的心弦,找回迷失的心靈。
上述案例中,正因為筆者細心觀察,才發(fā)現(xiàn)了該生與母親通話后的異常表現(xiàn),才得以及時有效安慰該生。
教師對那些犟學生置之不理,既不符合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又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對那些犟學生,教師不能放棄,更不能排斥。對于老師來說,他只是你的其中一個學生,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他就是家庭的全部。作為教師,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一個學生,而是要努力成為他人生中的貴人。
愛心是化解師生矛盾的關鍵。教師要時刻注意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身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從其種種細微言行中,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調整教育方式。教師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從感情上親近他們,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如,在平時的作業(yè)批改中,對進步較大的學生批注幾句表揚激勵的語言,對退步的學生批注幾句提醒語,安排其他同學為其補課;周末,護送返家,發(fā)送作業(yè)提醒;運動會,遞送礦泉水,幫助放松肌肉,等等。通過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能撫平學生的偏激心理,化解學生心中的冰雪,使學生向老師敞開心扉,發(fā)自內心地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當然,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需要教師靜靜地實踐,然后耐心地等待。
上述案例中,筆者無微不至地默默關懷,終于融化了該生心中的堅冰,助其走上學習的正軌。
綜上所述,對學生的對抗行為,教師絕不能與學生硬碰硬,而是要以柔克剛,用愛心、細心、責任心、誠心、耐心感化他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對學生多傾注情感,才能消除學生的對抗心理,融化其內心的冰雪,為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