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川南充鹽盆下中三疊統(tǒng)雜鹵石形成條件及找鉀意義

      2022-03-29 11:54:08劉建偉
      地下水 2022年1期
      關鍵詞:石鹽石巖硬石膏

      白 超,劉建偉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陜西地質勘查院,陜西 西安 710065)

      1 雜鹵石巖的分布特征

      南充鹽盆雜鹵石主要分布在T1j5-T2l1鹽系剖面中上部Ⅱ-Ⅲ鹽組內(nèi)(圖1),雜鹵石巖呈單層厚度不大的薄夾層或條帶狀、侵染狀、團塊狀分布于紋層狀硬石膏及菱鎂礦巖和鹽巖之中,以層數(shù)多、延續(xù)范圍寬為特點。

      1.1 剖面上的分布特點

      1.1.1 雜鹵石在剖面上的賦存狀態(tài)及圍巖特征

      可大致劃分上、下兩個帶:

      (1)下帶:為硬石膏-鹽巖-雜鹵石巖帶,分布在鹽系的Ⅱ2及Ⅱ3鹽組下部。其特點是雜鹵石與鹽巖密切共生,成薄夾層及條帶、團塊分布于鹽巖層之中,往往伴有硫鎂礬和無水鉀鎂釩等礦物,部分分布在硬石膏層間。從剖面上看,主要分布在鹽巖層之上。

      (2)上帶:為硬石膏-雜鹵石帶,主要分布在鹽系的Ⅱ3鹽組上部及Ⅲ鹽組。該帶的雜鹵石巖在剖面上主要和紋層狀硬石膏及菱鎂礦緊密共生,兩者呈頻繁韻律互層產(chǎn)出,部分則分布在“綠豆巖”和鹽巖層中。

      1.1.2 雜鹵石巖的分布于菱鎂礦關系

      T1j5-T2l1鹽系剖面的MgCO3指數(shù)曲線由下而上增高(圖1),雖然菱鎂礦大量出現(xiàn)部位,不一定有雜鹵石巖分布,但雜鹵石巖則必然出現(xiàn)在MgCO3指數(shù)高值,菱鎂礦大量分布的部位,說明雜鹵石巖的形成與菱鎂礦關系密切。

      1.1.3 雜鹵石巖分布在咸化程度較高的部位

      T1j5-T2l1三個鹽組中鹽巖Br·103/Cl總的趨勢由下而上增高,雜鹵石則形成于Ⅱ2鹽組以上Br·103/Cl較高部位(圖1),有時并伴有其它鉀鎂硫酸鹽礦,說明雜鹵石分布于咸化程度較高層段,但他并不是在咸化最高部位。當剖面鹽巖層Br·103/Cl最高時,并無雜鹵石分布,而且在平面上也沒有這種規(guī)律(圖2),根據(jù)剖面的相分析資料,南充鹽盆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濱海鹽湖-近岸鹽湖-遠岸鹽湖幾個階段,雜鹵石主要分布在遠岸鹽湖階段,有淡水摻雜影響。

      圖1 南充鹽盆T1j5-T2l1含鹽系柱狀圖

      圖2 T1j5Ⅱ鹽組下部鹽層Br·103/Cl變化特征圖

      1.2 空間上的分布特征

      雜鹵石巖分布在鹽巖盆地之內(nèi),而且主要在鹽巖層厚度發(fā)育地段。以南充鹽盆T1j5-T2l1鹽盆為例可以看出,它主要分布于該鹽巖盆地東北部巖層較發(fā)育的八角場,龍女寺構造以北,并沿華瑩山西側向北延展,面積約1.23萬 km2,約占鹽盆面積的1/2。值得指出的是雜鹵石盆地內(nèi)尚有硫鎂礬、無水鉀鎂礬礦物,其分布面積約0.26萬 km2,約占鹽盆面積的1/10,雜鹵石盆面積的1/5。說明了鹽巖分布面積>雜鹵石巖分布面積>鉀鎂鹽分布面積,反映出不同鹽類在平面上呈現(xiàn)環(huán)帶狀分布形式(圖3)。

      圖3 南充T1j5-T2l1鹽盆蒸發(fā)巖分布型式示意圖

      2 雜鹵石類型及特征

      2.1 雜鹵石礦石類型

      南充鹽盆T1j5-T2l1的雜鹵石巖,以灰色為主,局部淺灰及深灰色,具有層狀、 團塊狀構造。在鏡下,雜鹵石具有纖維狀、花瓣狀、它形粒狀、板柱狀結構,多相聚呈集合體狀產(chǎn)出,可見呈纖維狀的球粒集合體,有時可見石鹽巖交代雜鹵石。雜鹵石集合體中亦能見到硬石膏斑晶,且具有被雜鹵石或石鹽巖交代切割的情況,邊緣呈殘缺狀。

      按照雜鹵石的結構、構造及礦物組分,盆地內(nèi)雜鹵石礦石類型有以下幾種:

      2.1.1 塊狀雜鹵石

      為灰色、深灰色,致密堅硬,呈塊狀(單層厚度>10 cm)產(chǎn)出。鏡下常呈現(xiàn)纖維狀、它形粒狀結構。斑晶硬石膏呈單晶分布于雜鹵石集合體中,被雜鹵石交代或切割。

      2.1.2 含鹽雜鹵石

      灰色致密、堅硬。質較純,含少量石鹽及硬石膏、菱鎂礦等雜質。鏡下呈細小的纖維狀、花瓣狀、它形粒狀及少量球粒狀結構。硬石膏常呈單晶產(chǎn)出,部分斑晶被雜鹵石或石鹽交代。

      2.1.3 含硬石膏雜鹵石

      可細分為條帶狀雜鹵石—硬石膏巖、層紋狀雜鹵石—硬石膏巖、浸染狀(斑點狀)雜鹵石—硬石膏巖。以灰色為主、致密堅硬。含少量硬石膏、菱鎂礦。鏡下呈纖維狀,它形微粒狀結構,硬石膏呈自行板狀中~粗晶結構聚集呈星點狀分布于雜鹵石集合體中。雜鹵石交代硬石膏邊緣和中心呈港灣狀。

      2.1.4 含雜鹵石的綠豆巖

      雜鹵石與綠豆巖緊密相關,按其產(chǎn)出狀態(tài)有四種情況:(1)雜鹵石于綠豆巖層上下呈薄層產(chǎn)出,接觸界面較清晰,但不規(guī)則,有時互有滲入,呈過渡關系。如中3井緊接綠豆巖之下的雜鹵石含發(fā)育的硬石膏巨斑晶;(2)雜鹵石呈星點浸染或斑塊狀,極不均勻地分布于綠豆巖中;(3)雜鹵石呈滾圓形豆粒狀或不規(guī)則小版塊分布于綠豆巖中;(4)雜鹵石呈 細脈橫切層理分布于綠豆巖的微裂隙中。

      2.2 雜鹵石賦存特征

      盆內(nèi)雜鹵石韻律結構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圖4):

      圖4 南充鹽盆雜鹵石韻律結構類型

      這四種基本的韻律結構類型在剖面上的部分具有下列特點:

      (1)雜鹵石巖可與紋層狀硬石膏及菱鎂礦巖、鹽巖、“綠豆巖”等巖類共生,組成各類完整的沉積韻律。

      (2)①、②兩類型雜鹵石巖都和鹽巖有關,并常有微量硫鎂礬、無水鉀鎂礬礦物伴生,主要分布在剖面的下帶。

      (3)剖面上大量分布的雜鹵石巖主要為③類型,與硬石膏菱鎂礦共生。④類型雖少見,但說明雜鹵石形成可能與“綠豆巖”有聯(lián)系,這兩種類型主要分布在剖面的上帶。

      根據(jù)雜鹵石韻律結構可將其組合類型分為:

      A型組合:鹽巖-雜鹵石組合;

      B型組合:硬石膏-雜鹵石組合;

      C型組合:“綠豆巖”-雜鹵石組合。

      圖5 中3井嘉四 2 段(T1j4-2)雜鹵石和微量鉀石鹽掃描電鏡照片

      2.3 雜鹵石的微觀特征

      使用 TESCAN-VEGALMU 掃描電子顯微鏡對中3井含雜鹵石的石鹽巖進行了觀察和能譜分析??梢娋植侩s鹵石和石鹽為相互穿插共生關系(圖5a),掃描電子顯微鏡下也可見雜鹵石的燕尾雙晶(圖5b)和長柱狀自形晶(圖5c)。而部分樣品中可見微量的鉀石鹽(圖5d)則可能是淡化過程中的溶解殘余物,也可能是石鹽與雜鹵石沉淀過程中形成了少量鉀石鹽。

      3 雜鹵石成因分析探討

      3.1 賦存在鹽巖中的雜鹵石

      這類雜鹵石多呈微細粒狀結構,緊密和石鹽共生,并往往和硫鎂礬、無水鉀鎂礬等鉀鎂鹽礦物共生。它出現(xiàn)在鹽巖層Br·103/Cl較高層段和鹽盆驟然收縮階段。因此可認為:這類雜鹵石系在石鹽飽和條件下,鹵水繼續(xù)蒸發(fā)達到較高濃縮程度時,又有一定外來Ca2+補充加入的情況下,同石鹽及其它鉀鎂鹽礦物一起從溶液中析出來的。

      3.2 與硬石膏共生的層狀雜鹵石

      這類雜鹵石有以下重要特點:

      原始結構致密,主要為微粒及細氈狀結構。

      呈層狀、厚幾厘米至1米左右,產(chǎn)于紋層狀硬石膏中,界面清晰平整,或與硬石膏呈韻律互層產(chǎn)出,成層性好。

      層位分布穩(wěn)定,延續(xù)甚遠,其巖石機構構造類型在區(qū)域上可對比。

      常和泥質菱鎂礦及硬石膏組成紋層構造及微層理,韻律結構。

      層狀雜鹵石的這些產(chǎn)狀、結構構造特征都反映了一般沉積巖的特征,主要為原生沉積生成,是在NaCl未飽和的條件下形成的。就南充鹽盆的實際資料來看,這類雜鹵石多分布于含雜鹵石鹽巖組合之上,與硬石膏互層,隨著鹵水蒸發(fā)作用,鹽巖和石膏不斷析出,殘余鹵水中的K+、Mg2+、SO42-離子相對富集,這給雜鹵石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物質組份。根據(jù)剖面上含雜鹵石段MgCO3指數(shù)所顯示的高值和菱鎂礦的大量出現(xiàn),當時南充鹽盆已與外海基本處于隔絕狀態(tài),這時鹽湖主要受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水補給帶入Ca(HCO3)2和CaSO4溶液,此外,暴露在潮上的碳酸鹽經(jīng)白云化作用,可釋放出大量的Ca2+,提供了形成雜鹵石另一必要組份,當被攜入富含K+、Mg2+、SO42-鹵水中,從而促使了雜鹵石的大量析出。

      3.3 賦存于“綠豆巖”中的雜鹵石

      這類雜鹵石在“綠豆巖”中有各類產(chǎn)出狀態(tài),它的成因絕不是單一的。其中與“綠豆巖”緊密相關的層狀雜鹵石認為主要是原生的,但緊接“綠豆巖”之下為一層穩(wěn)定的放射狀球粒雜鹵石巖,其中常見強烈的硅化現(xiàn)象,具不規(guī)則細粒玉髓條帶及被微粒玉髓交代的硬石膏斑晶。由于“綠豆巖”為含硅質豆粒的水云母粘土巖,其底部也常有很薄的硅質層。根據(jù)許靖華教授的研究認為“綠豆巖”是火山灰在做土壤的環(huán)境下形成的,豆粒和硅質層是火山灰淋濾的產(chǎn)物,因此球粒狀雜鹵石的形成也可能和“綠豆巖”淋濾作用有關。

      至于呈浸染狀、豆粒狀、細脈狀產(chǎn)于“綠豆巖”中的雜鹵石,由于此生構造特征明顯,所以為次生成因。

      綜上述,南充鹽盆T1j5-T2l1剖面上的雜鹵石巖及雜鹵石主要為原生形成的,部分為準同生交代形成,與石鹽共生的雜鹵石是在NaCl飽和條件下,從富含K+、Mg2+、Ca2+、SO42-的溶液中析出的。

      4 雜鹵石的找鉀標志意義

      南充鹽盆雜鹵石可和硫鎂礬、無水鉀鎂礬礦物共生,有時可見微量鉀鹽鎂礬,但更多的雜鹵石產(chǎn)于硬石膏層間,并和菱鎂礦共生。雜鹵石在剖面上和空間上的分布,與其它含鉀礦物比較密切,兩者互為消長,但不存在必然依存關系,即當雜鹵石大量分布時,往往無鉀石鹽和光鹵石,反之當有大量鉀石鹽和光鹵石出現(xiàn)時卻無雜鹵石,這意味著當鹽湖鹵水進入到鉀石鹽大量沉淀時,并無雜鹵石沉積。

      從南充鹽盆雜鹵石的形成條件來看,雜鹵石要在較高濃縮程度的鹵水中析出,不僅富含K+、Mg2+、SO42-,并需要相應的Ca2+,析出始點在瀉利鹽區(qū)或至少和石鹽析出終點位置相當。但根據(jù)依利英斯基資料認為,鹽湖在進入自析階段,析出石鹽時將有97%~98%的CaSO4已經(jīng)析出,因此再析出大量雜鹵石還必須有外來Ca2+補給。南充鹽盆雜鹵石形成時,鹽湖受地表徑流或地下水帶入Ca(HCO3)2是存在的,正是由于這種補給作用,在富含K+、Mg2+、SO42-的鹵水中,形成雜鹵石,剖面上大量雜鹵石和菱鎂礦緊密共生是這種補給的證明。因此,雜鹵石的大量出現(xiàn),可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找鉀標志,表明當時鹵水中K+、Mg2+相對富集,在雜鹵石分布的就近地區(qū)或剖面上下層段可能找到其它含鉀層。

      綜上,南充鹽盆T1j5-T2l1雜鹵石的形成既反映鹽湖鹵水濃縮程度較高,K+、Mg2+已相當富集,同時又表明當時有淡水明顯加入和影響,消耗了大量濃縮鹵水中的K+,形成大量雜鹵石,這對鉀鹽成礦是一個有利因素。

      猜你喜歡
      石鹽石巖硬石膏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砂巖中石鹽成因探討
      地下水(2021年5期)2021-11-10 12:48:56
      石巖里9號墓出土金制帶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硬石膏巖膨脹力學試驗研究進展及展望
      煅燒硬石膏溶解特性對鈣礬石形成的影響
      硅酸鹽通報(2021年1期)2021-02-23 03:56:28
      布谷馬西鉀鹽礦區(qū)卜育礦段鹽系地層沉積旋回劃分
      硬石膏超細增白工業(yè)化生產(chǎn)研究
      紀振民作品
      國畫家(2017年4期)2017-08-28 15:43:16
      學徒
      三月三(2017年5期)2017-06-05 02:10:50
      學徒
      三月三(2017年5期)2017-05-25 07:40:14
      老撾萬象平原塔貢礦區(qū)鉀石鹽礦層特征及其勘探開發(fā)意義
      治县。| 固原市| 金昌市| 阆中市| 健康| 古田县| 胶南市| 湘潭县| 余庆县| 巨鹿县| 辽阳市| 临沂市| 上饶市| 札达县| 临猗县| 赤壁市| 翁牛特旗| 法库县| 彭阳县| 岗巴县| 安仁县| 准格尔旗| 西平县| 宾川县| 福建省| 绩溪县| 讷河市| 乳源| 新余市| 盐津县| 藁城市| 九龙县| 阿荣旗| 资中县| 任丘市| 兖州市| 英吉沙县| 建湖县| 卫辉市| 莎车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