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方宗誠舊藏《方苞楷書冊》考述

      2022-03-30 01:35:08劉東任雪山
      書畫世界 2022年2期
      關鍵詞:方苞書法

      劉東 任雪山

      關鍵詞:方苞;方宗誠;書法;收藏

      《方苞楷書冊》又名《方苞楷書陸機〈文賦〉冊》,冊高18厘米,寬8.2厘米,現(xiàn)由安徽博物院收藏。此冊正文六頁,為方苞楷書西晉人陸機《文賦》中的一節(jié)內(nèi)容,另有方宗誠、黃彭年、姚濬昌、方鑄、方昌翰、方壽衡、于蔭霖等清代學者、名宦的跋文。本文擬就《方苞楷書冊》的正文及跋文等內(nèi)容做一考述,以揭示該冊頁的文物、文獻價值。

      一、《方苞楷書冊》的創(chuàng)作年代及背景

      方苞(1668—1749),字鳳九,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貢士,官至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乾隆七年(1742)以衰病休致,歸里潛心著書。方苞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他于古文創(chuàng)作倡導“義法”說,“義”即“言有物”,“法”指“言有序”,追求雅潔的語言,提倡典雅、古樸、簡潔的文風。后世將方苞、劉大櫆、姚鼐并稱為“桐城派三祖”。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這件《方苞楷書冊》(圖1至圖3)是難得的方苞書法真跡,冊頁正文共十三行,楷書,所書內(nèi)容為西晉人陸機的名篇《文賦》中的一節(jié)。陸機(261—303),字士衡,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其祖父陸遜為三國東吳名將。陸機的《文賦》是一篇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重要理論著作,在中國文學理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清代著名文學家的方苞,手書陸機《文賦》,是對前人優(yōu)秀文學理論的學習與傳承。

      文末題款四行,款署:“壬申冬十一月書陸士衡《文賦》一節(jié)于長安寓中,似開周年道兄,桐山方苞?!薄叭缮辍奔辞蹇滴跞荒辏?692),方苞時年25歲。清代人蘇惇元《方望溪先生年譜》(咸豐年間刻本)載:“(康熙)二十八年(1689)己巳,先生年二十二歲,夏四月,歲試第一,補桐城縣學弟子員,受知于學使宛平高公素侯……(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先生年二十六歲,秋應順天鄉(xiāng)試,不售。”可知,康熙三十一年方苞手書此《文賦》時,尚為諸生,未中舉人。而落款中所說“于長安寓中”,未見于年譜及其他文獻,是一則新材料。其中“周年道兄”未見于方苞詩文集,待考。

      二、冊內(nèi)題跋考述

      《方苞楷書冊》除方苞所書《文賦》內(nèi)容外,還有方宗誠、黃彭年、姚濬昌、方鑄、方昌翰、方壽衡、于蔭霖等撰寫的多篇跋文,分別對《方苞楷書冊》進行考證、點評,并對方宗誠收藏此冊予以稱頌。

      第一篇跋文(圖4)為方宗誠所撰,款署:“光緒五年(1879)己卯冬,后學方宗誠識于棗強官舍,去先生作書時百八十有八年。”方宗誠(1818—1888),字存之,號柏堂,安徽桐城人。咸豐三年(1853)逢太平天國運動,方宗誠一度避居桐城魯谼山中方氏享堂——柏堂,人稱“柏堂先生”。后成為曾國藩幕府中的重要成員,被推薦授河北棗強知縣,在任十年。光緒六年(1880)告歸,隱居著述,從游者甚眾。從這篇跋文落款看,正是作于他離任棗強知縣的前一年,落款中也提到了“識于棗強官舍”??v觀這篇跋文內(nèi)容,主要是對《方苞楷書冊》的考證,以及對方苞品格的贊美,另外也提及一條重要信息:“欒城聶君之濬屬余為其先人傳,寄此為贈?!笨芍恕斗桨瑫鴥浴吩瓰楹颖睓璩锹欀疄F所藏,聶氏為了感謝方宗誠為其先人作傳,特寄此冊頁作為饋贈。方宗誠獲同鄉(xiāng)先賢方苞的書法真跡非常高興,認為是“鄉(xiāng)大賢之手澤也”,并“謹考核而藏之”。

      第二篇跋文(圖5)的撰寫者是黃彭年(1823—1891),字子壽,號陶樓,晚號更生,貴州貴筑縣(今貴陽市)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后不耽仕進,置身書院講學,曾主講保定蓮池書院、西安關中書院等,60歲后經(jīng)李鴻章舉薦出山,官至湖北布政使。這篇題跋對靈皋先生(方苞)與姬傳先生(姚鼐)的書法進行比較,并說:“存之(方宗誠)以鄉(xiāng)賢遺跡詳考裝藏,存之今之靈皋也,此冊為得所歸矣!”款署:“光緒六年(1880)四月,后學貴筑黃彭年謹識于蓮池書院?!焙筲j:“彭年”白文長方印、“貴筑黃生”白文方印。據(jù)考,黃彭年曾兩度主講蓮池書院,第一次是在咸豐十年(1860)至同治元年(1862),第二次則在光緒四年(1878)至光緒八年(1882)[1]。而這篇跋文正是作于其第二次主講蓮池書院期間。進一步考索,方宗誠與黃彭年相識多年,二人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咸豐十年(1860),黃彭年為方宗誠的祝壽詞中寫道:“我識先生盈兩紀,相逢寄書論文史?!盵2]可知,二人常相寄書信討論文史。方宗誠得知黃彭年二次主講蓮池書院,稱贊道:“斯道之幸!后學之幸!”[3]此后,每次方宗誠路過保定,都去黃彭年寓所,與之促膝長談。光緒六年(1880)四月,黃彭年在蓮池書院為方宗誠所藏《方苞楷書冊》寫下了這篇跋文,此跋是見證他們交往的實物資料。

      第三篇跋文(圖6)的撰寫者姚濬昌(1833—1900),字孟成,號慕庭,安徽桐城人,其父是著名的抗英保臺名臣——姚瑩。姚濬昌早年入曾國藩幕府,后以軍功授江西湖口知縣,又歷任江西安福知縣、湖北竹山知縣。姚濬昌這篇跋文題為《敬題方靈皋書〈文賦〉冊子》,并言“應存之先生(方宗誠)世大人命即請教正”,內(nèi)容是一首七言律詩,款署“慕庭姚濬昌”。

      第四篇跋文(圖7)撰寫者是方鑄(1851—1919),字子陶,號劍華,安徽桐城人,清光緒九年(1883)進士,官至戶部郎中、度支部郎。這篇跋文內(nèi)容是兩首七言絕句,款署:“槃君宗世兄出此冊見示……甲寅八月宗世弟鑄?!焙筲j“方鑄”白文方印、“子陶行九”朱文方印?!凹滓奔疵駠辏?914),方宗誠已不在世,此《方苞楷書冊》傳至其子方守敦(1865—1939,號槃君),同宗方鑄觀此冊頁后撰此跋文。

      第五篇跋文(圖8)是方昌翰所撰。方昌翰(1827—1897),字宗屏,號滌儕,方以智第七世孫,與方苞同為桐城桂林方氏族人,清咸豐元年(1851)舉人,官河南新野知縣,告老歸鄉(xiāng)后,整理先人遺著,匯刻成《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方昌翰這篇跋文撰于光緒七年(1881)秋,文中說:“吾邑(指桐城)自粵寇俶擾以來,鄉(xiāng)先達遺文剩墨蕩然無余矣。此冊以流播欒城聶氏,越一百八十八年而復歸吾邑。”而方昌翰親筆書寫的跋文逸去,“又越三十有四年九月十日壽衡重書”。即三十四年后由另一位方氏族人方壽衡重書補錄。

      第六篇跋文(圖9)由方壽衡所撰。方壽衡(1856—1931),字丹石,號鞠裳,安徽桐城人。方壽衡早年做過幕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被選為優(yōu)貢,任京師法政學堂教員;民國以后,在安徽省都督府教育司、安徽省立第一中學、桐城中學等處任職。方壽衡的這篇跋文主要是從書法的角度來評價《方苞楷書冊》的,落款“重陽后二日,方壽衡跋,時沉霾新霽,心目一豁”。后鈐“丹石之文字”朱文長方印、“鞠裳題跋”白文方印。

      第七篇是一頁信箋(圖10),落款是“駒賢頓啟”“二十五日燈下”,未見鈐印和具體年月。根據(jù)“駒賢”推測,此篇撰寫人很可能是張駒賢(1850—1899),直隸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同治至光緒年間曾在冀州書院講學,與時任棗強縣令的方宗誠相識。從內(nèi)容看,此頁不似一篇題跋,而像是一篇信札,提及“望溪先生墨冊前已專信致聶舍親,不日定當寄來”?!吧嵊H”即對他人稱自己親戚的謙辭,那么前文中欒城聶之濬即張駒賢的親戚,方宗誠應是通過張駒賢的介紹,認識聶之濬,為其先人作傳,后又通過張駒賢致信,得到這冊方苞遺墨的。所以,這頁信札雖然貼于該冊的較后位置,但其撰寫時間肯定不會晚于方宗誠所寫跋文的光緒五年(1879)。

      第八篇跋文(圖11)是于蔭霖撰寫,落款為“光緒廿三年仲秋吉林于蔭霖謹識于皖藩官舍”,后鈐“樾亭”朱文方印、“臣蔭霖印”白文方印。于蔭霖(1838—1904),字次棠,又字樾亭,吉林人,清咸豐九年(1859)進士,歷任湖北荊宣施道、廣東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湖北巡撫、河南巡撫、廣西巡撫等職。據(jù)落款可知,此跋文為光緒二十三年(1897)于蔭霖任安徽布政使時所撰,跋文中說“倫叔以此冊見示”,“倫叔”即方守彝(1845—1924),字倫叔,號賁初,安徽桐城人,方宗誠的長子。于蔭霖的跋文一方面贊譽了方苞,另一方面回憶了他自己與方宗誠、黃彭年的交誼,睹物思人,心生感慨。

      三、《方苞楷書冊》及題跋的書法價值

      此冊頁中,無論是方苞的遺墨還是諸位名賢的題跋,都是珍貴的第一手史料,也是重要的書法遺珍。

      方苞作為桐城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文章久負盛名,前人研究頗多。而對于方苞的書法,關注者較少。其實,方苞不僅早年留心金石書畫,并就家藏《蘭亭》《十七帖》等與書友討論,而且其好友王澍、蔣廷錫、蔣衡等也都是清代書壇名家。方苞于書法亦有所用功,此冊即為佐證。其楷書端嚴精謹,秀逸清健,方宗誠跋語中認為“無柔媚圓孰之態(tài)”,黃彭年則評價說:“筆意超雋,入晉人之室?!?/p>

      而各篇跋文中,從書法角度評論最為精深的是方壽衡的題跋:“瘦硬類誠懸,舒和又類永興?!渡焦燃酚谐鲴宜炝寂R右軍《文賦》一則,奇其清澄,為天下所無。既曰:臨其時,猶有右軍所出,可知風會所趨,永興、誠懸未必不各臨一本,如《蘭亭》者。然侍郎縱不及見右軍本,臨本自可隨遇,資為軌轍,類柳類虞,必皆有王在其中也?!薄罢\懸”“永興”分別指的是柳公權和虞世南,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的書法蘊藉含蓄,是初唐書風的代表;而柳公權的書法棱角分明、骨力遒勁,代表了盛唐的貴族氣度。雖然柳、虞二人的風格是并不相同的,但柳、虞又都深入臨習東晉大書家王羲之、王獻之,在傳承中有變化。所以,方壽衡認為方苞的書風類柳、類虞,以他們?yōu)檐夀H,但最終還是有“二王”的風格在其中的。

      該冊頁首頁有黃彭年所書楷書題簽(圖12),題“方靈皋先生遺墨”,款署“彭年為存之先生題”。黃彭年是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擅長詩文,雖算不上知名書法家,但在閑暇,亦工書畫,其家鄉(xiāng)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黃彭年的行書七言聯(lián)、《蓮池雜詠》詩卷、佛像圖軸、題無名山水詩圖軸等[4],其較擅長行書和楷書。從該楷書題簽看,書風雋秀蕭散,勁挺瘦硬,自然流走,富于變化。其楷書風貌多受唐人柳公權、歐陽詢的影響。

      在該冊頁跋文中,方壽衡手跡的書法價值最高。方壽衡是晚清民國時期安徽省內(nèi)著名的書法家,當時安徽省立圖書館門內(nèi)有一石碑當庭而立,篆書“圖書館”三字,即為方丹石所書,足見其在省內(nèi)書法界的地位。今天,安徽桐城中學校園內(nèi)仍留存有方壽衡篆書銘刻的石柱,兩面篆書:“為梁為柱罔不宜,志重遠者?!薄安粠熑甓鴰熣l?”楷書落款:“乙丑九月方壽衡銘此十有七字?!弊瓡P力蒼勁,結(jié)體謹嚴,落款楷書莊重靜謐,有魏碑之意韻?!斗桨瑫鴥浴穬?nèi)的跋文中,有兩篇為方壽衡的墨跡,一篇是他自己所撰跋文,另一篇是他補錄方昌翰逸去的跋文。兩篇書法風格有差異,補錄方昌翰跋文以謹嚴的楷體書寫,筆力雋秀剛勁,溫雅敦厚;而方壽衡自己所撰跋文以瀟灑的行書書寫,率性灑脫,運筆頓挫,渾厚蒼茫,有較濃的“金石味”。總體來看,方壽衡兼通篆、隸、楷、行、草諸書體,主要是沿襲乾嘉以來的碑學思想,以篆書、隸書為擅長,其楷書、行書也多有金石氣。

      四、結(jié)語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這件《方苞楷書冊》包含清代至民國時期多位名家的墨跡,具有較高的文物和文化價值。方苞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其古文備受后世推崇,而由手書《文賦》楷書冊可窺見其在書法方面的努力和成績。同時,桐城派學人方宗誠、方守彝、方守敦父子等人對此冊的鑒賞、珍藏,以及黃彭年、于蔭霖諸家題跋,進一步豐富了該冊頁的文化內(nèi)涵,也是方苞文本走向經(jīng)典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文本因世代傳衍而走向經(jīng)典,經(jīng)典在傳世中澤被深遠,而《方苞楷書冊》就是這樣一件流傳久遠的珍貴文物。

      約稿、責編:金前文、史春霖

      猜你喜歡
      方苞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方苞遭乾隆罷黜深層緣由探微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掙扎與妥協(xié):方苞的科舉之情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方苞的“底牌”
      小品文選刊(2018年3期)2018-03-04 19:22:02
      方苞《世說新語》評點
      小說月刊(2017年21期)2017-12-06 14:29:39
      書法類
      甘孜| 合川市| 剑川县| 开原市| 潮州市| 枣阳市| 托克托县| 谢通门县| 怀宁县| 兰坪| 九江县| 囊谦县| 蒙城县| 尉犁县| 南平市| 曲靖市| 高淳县| 大渡口区| 清徐县| 招远市| 大理市| 滕州市| 会理县| 讷河市| 宁陵县| 鹤庆县| 龙口市| 海淀区| 宿松县| 伊吾县| 北辰区| 新民市| 肥西县| 永新县| 双城市| 体育| 库尔勒市| 彩票| 柳河县| 天津市|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