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夢獨知行張 濤李晉東
1山東科技大學測繪與空間信息學院,山東 青島,266590
2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3海軍工程大學導航工程系,湖北 武漢,430043
礦山立井是礦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結構,承擔著運輸、通風、通信等重要功能。為滿足日益巨大的礦產(chǎn)需求,礦業(yè)開采向著地下更深處延伸,井筒的深度不斷增加。由于使用過程長期受外力作用,加之地質條件影響,井筒會出現(xiàn)變形,因而對其進行變形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1]。
根據(jù)測量工具和監(jiān)測原理的不同,將井筒變形監(jiān)測方法分為基準線法和智能監(jiān)測技術?;鶞示€法,一般利用鋼絲或激光垂準儀建立觀測基準,測量井壁特征點坐標,確定各個監(jiān)測橫斷面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從而分析井筒變形狀態(tài)[2]。智能監(jiān)測技術,即不需要建立基準線的實時監(jiān)測技術,比如基于傳感器的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通過在井壁安裝溫度、位移、應力等傳感器,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井筒壁的形變數(shù)據(jù),還有利用攝影測量方式,建立井筒三維影像,獲得變形情況[3,4]。鑒于激光基準具有操作簡單、測量精度高、受環(huán)境影響小等優(yōu)勢,本文將重點研究基于激光基準的井筒變形監(jiān)測技術,以提高該方法的適用性。
實施井筒變形監(jiān)測工作,首先需在各個監(jiān)測面上選取、標記變形特征點,利用特制設備將兩臺激光垂準儀固定安裝在井筒內(nèi)的橫向支撐梁上,接著測量人員隨罐籠升降,準確測出激光投點與特征點的水平距離。選設特征點、安置激光垂準儀、測量平距即建立了激光基準。
目前較為常用的激光垂準儀是蘇州一光生產(chǎn)的JC100和DZJ2系列,向上、向下都能發(fā)射激光,可達150~200 m的射程,并具有相當高的垂直精度,滿足井筒監(jiān)測精度要求。由于激光發(fā)散,一次激光基準難以完成較深井筒的整個測量工作,需要進行基準傳遞。
在井筒更深處,重置兩臺激光垂準儀,選取上一基準的一層或兩層橫斷面作為公共監(jiān)測面,測量出新基準下水平距離,反算新激光點的坐標,以此建立起新的激光基準。激光基準建立與傳遞如圖1所示。
圖1 激光基準的建立與傳遞Fig.1 The Establishment and Transmission of Laser Datum
鑒于井筒鑿井技術與裝備難易程度的配備情況,將井筒按深度劃分為5類,超過1 200 m的是超深井和特深井[5]。但我國廣泛采用的是小于1 200 m的立井井筒,所以進行變形監(jiān)測時最多需要兩次基準傳遞,即可完成我國大多數(shù)井筒的變形監(jiān)測工作。
每一層監(jiān)測面上的井壁特征點坐標實質是根據(jù)測邊交會原理得到,特征點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井壁特征點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Borehole Wall Feature Points
圖2中,X-1、X-2…為井壁特征點,其中X表示監(jiān)測面的層號,1、2表示該監(jiān)測面上特征點的點號;J1、J2為激光投點,S為激光點間平距;d1、d2為測得的激光點到特征點的平距。
利用激光投點坐標J1(xJ1,yJ1)、J2(xJ2,yJ2),按測邊交會公式,計算井壁特征點坐標為:
為了分析井筒整體變形情況,需對各層監(jiān)測面進行圓心擬合,擬合方法可采用最小二乘法,充分研究其相對位置關系。
準確計算出新激光點坐標能有效提高基準傳遞的精度,常用的計算方法有測邊交會法,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多距離交會法和平面參數(shù)轉換法。
在公共監(jiān)測層上,通過舊激光基準可以獲得該層變形特征點的坐標,利用測得的特征點到新激光投點的平距,任意兩個特征點按測邊交會的原理即可計算出一組新激光投點坐標,最后取多組坐標的平均值作為終值。測邊交會法較為直接,但任意兩個特征點都能計算出一組坐標值,具有較大計算量,同時易受交會誤差影響,為保證計算正確性,需對多組計算坐標值進行篩選,選擇偏差值較小的坐標值參與平均計算。
多距離交會法在測邊交會法基礎上提出,將某層公共監(jiān)測面上所有特征點整體參與計算,根據(jù)激光點到特征點的平距建立誤差方程,按間接平差公式計算激光投點的坐標[6],特征點示意圖如圖3所示。多距離交會法相對減少了工作量,不用考慮特征點位置關系,最小二乘約束能對測量誤差和交會誤差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圖3中,J′1、J′2為新基準激光投點;d1~d6為公共監(jiān)測面上新激光點到特征點的平距。
圖3 多距離交會法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Multiple Distance Intersection Method
以新激光投點相對位置關系,建立獨立坐標系x′o′y′,即以J′1為坐標原點o′,J′1J′2直線方向為y′,垂直方向為x′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示意圖如圖4所示。按測邊交會公式,可以計算出公共監(jiān)測面上各變形特征點的獨立坐標系下坐標(x′i i,y′i),對應其舊激光基準下地面坐標(xi,yi),根據(jù)平面四參數(shù)模型計算坐標參數(shù),即可將新基準下特征點和激光點獨立坐標轉換成地面坐標系統(tǒng)中,完成新舊基準坐標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7]。平面參數(shù)轉換法是將新、舊基準測點的坐標獨立計算,通過四參數(shù)轉換模型納入到同一坐標系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舊基準測點誤差對新基準測點坐標的影響。
圖4 平面參數(shù)轉換法示意圖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Plane Co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Method
江蘇大屯某煤礦副井,深度約450 m,設計半徑4 m,由于建設年代久遠,井壁多處出現(xiàn)剝落、凸起和凹陷現(xiàn)象,罐道垂直精度降低,為進一步排查安全隱患,對其開展了基于激光基準的井筒變形監(jiān)測工作,具體實施如下:
1)以5 m的深度間隔劃分監(jiān)測面,共劃分90層;
2)每層監(jiān)測面上選取8個變形特征點,進行圓心擬合,研究相對變形情況;
3)井筒深度較深,以兩層監(jiān)測面特征點作為公共監(jiān)測點,進行1次基準傳遞。
為檢驗激光基準傳遞的正確性,將測邊交會法與提出的多距離交會法、平面參數(shù)轉換法應用于新基準下激光點的坐標求解,并以計算得到的激光點坐標反算特征點坐標,對比舊基準坐標,分析精度情況,坐標偏差如圖5所示,坐標計算結果比較如表1所示。
圖5 3種方法的坐標偏差Fig.5 Coordinates Devia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表1 3種方法計算結果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Methods
結合圖5和表1可得,3種方法計算公共特征點的坐標偏差最大不超過13 mm,整體在較小值范圍內(nèi)變化,具有較高的轉換精度;3種方法計算的新激光點坐標,x方向互差最大為2 mm,y方向最大為1 mm,差異較??;在內(nèi)符合精度方面,x、y方向中誤差約為±2 mm,坐標中誤差小于±3 mm,精度相當??傊@3種方法計算結果差異較小,應用于新激光點坐標計算具有較高精度。
將各層監(jiān)測面的擬合半徑與設計半徑相比較,計算擬合半徑偏差如圖6所示,并繪制井筒的三維立體圖如圖7所示,為直觀地觀察井筒變形情況,對井筒半徑進行了放縮處理。
由圖6、圖7可得:
圖6 各層擬合半徑偏差Fig.6 Deviation of the Fitting Radius of Each Floor
圖7 井筒三維立體圖Fig.7 Three-Dimensional Diagram of the Shaft
1)井筒井口位置的變形程度小,接近設計半徑,可以選擇作為形變分析的基準。
2)井筒下部第88~90層,靠近馬頭門位置出現(xiàn)外凸變形,半徑偏差最大達到38 mm,考慮由于馬頭門位置細部結構多,長期荷載作用對井壁影響大,于是發(fā)生了明顯位移現(xiàn)象。
3)井筒整體半徑偏差在-10~16 mm內(nèi),變形程度小,但第30~33層和第62~64層為含水層與巖土層交界處,受地質影響,出現(xiàn)嚴重內(nèi)凹變形,半徑偏差范圍在-39~-25 mm,并根據(jù)實地勘察,此處滲水嚴重,多處存在井壁剝落現(xiàn)象。應在此處增設排水設施,對破壞嚴重位置進行加固整修。
4)分析井筒下部第74~90層,井筒出現(xiàn)一定的傾斜變形,通過空間直線擬合[8],得出傾斜度為0.039°,傾斜方向為西南方向。為不影響罐籠升降,應及時進行罐道垂直度調(diào)整,防止發(fā)生罐籠觸壁危險。
本文對基準建立與傳遞、新激光點坐標計算等關鍵技術進行重點研究,提出的多距離交會法和平面參數(shù)轉換法,應用于新激光點的坐標求解,減少了計算量,同時保證了較高精度,內(nèi)符合檢驗結果為2~3 mm,提高了基于激光基準變形監(jiān)測方法的實用性。針對于我國大多數(shù)井筒的變形監(jiān)測工作,基準傳遞都不超過兩次,該方法可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