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經歷今年1月騷亂中的火光與煙塵后,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的地標建筑老總統官邸一直未被修復,墻上保留著被火焚燒的傷痕。3月2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新聞秘書宣布,老總統官邸將被直接拆除,改建為市民廣場。
兩周之后的3月16日,托卡耶夫在議會全體會議上發(fā)表了長篇國情咨文。他將“一月騷亂”定性為舊有特權階級反對其改革新政的的未遂政變,從而引出全面改革政治體制的“十大新政”?!靶鹿_克斯坦,”這位上任不滿三年的總統反復強調,“是當代人給未來的證明?!?/p>
1991年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執(zhí)政三十年,使該國被視為“強人政治”和超級總統制的典例。如今,托卡耶夫新政的核心正是由超級總統制 “向擁有強大議會的總統制共和國過渡”。這并非僅從名義上改變,而是在立法、憲法解釋、人事任免、中央治權、財政等各方面擴張議會、地方政府的權力;并通過禁止總統參與政黨、禁止總統親屬從政,切割總統、執(zhí)政黨、總統親屬之間的政治聯結。與此同時,新政拆分阿拉木圖等州、降低政黨注冊門檻,進一步提升了地方治理的活力。
“一月騷亂”中,托卡耶夫將一批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官員提升到內閣、政黨各關鍵職位。因而,雖然托卡耶夫將依據改革方案離開執(zhí)政黨,外界多認為他的新政事實上不會減損其個人的總統權力。但如果哈薩克斯坦在未來走向“后政治強人時代”,則新的權力分立體系或能維系國家穩(wěn)定。
值得注意的是,哈薩克斯坦內部有復雜的歷史、族群、部落矛盾,政治派系林立。所以早在納扎爾巴耶夫執(zhí)政時期,“強總統+強議會”的分權平衡方案就多次被提出,只是因內外部因素不成熟而未能實踐。有分析人士因而將托卡耶夫的新政視為對納扎爾巴耶夫舊有政治改革方案的延續(xù)。
2019年6月在納扎爾巴耶夫的支持下當選總統時,托卡耶夫沒有自己的政治派系,也沒有立刻獲得對政黨和軍隊的控制權。此后兩年多,他極少表現出和納扎爾巴耶夫相左的執(zhí)政思路。但當2022年初的和平示威演變?yōu)椤耙辉买}亂”后,托卡耶夫以國家安全名義迅速撤換前總理馬西莫夫等“舊時代”官員,外界驚訝地發(fā)現,這位低調的總統有足夠的適格人選填滿內閣、安全、情報等系統突然出缺的關鍵職位。
此后,“舊”的痕跡迅速被抹去。執(zhí)政三十年的納扎爾巴耶夫卸去全部公職,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一個普通的退休人員”。
托卡耶夫發(fā)表國情咨文。圖/哈通社
發(fā)布國情咨文、抨擊“一月騷亂”時,托卡耶夫亦展現出親民立場,宣布已指示總檢察院對“情節(jié)不嚴重”的騷亂參與者減輕處罰、大量釋放,甚至承認執(zhí)法人員在相關局勢中存在暴力審訊問題,并對此“野蠻行為”表示反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托卡耶夫對納扎爾巴耶夫亦步亦趨時,哈薩克斯坦國內就鮮有攻擊新總統的聲音,人們更常表達的是對托卡耶夫的同情和期待。在今年1月的游行演變?yōu)轵}亂前,人群高喊的口號都指向“老人”,甚至有人喊出支持托卡耶夫進一步掌權的口號。如今,國際主流媒體又紛紛報道稱,托卡耶夫的“改革咨文”深得民心,也沒有任何政治派別站出來直接反對。
目睹最近三個月哈薩克斯坦的新形勢,論者們多認為托卡耶夫是一位此前被低估了的中亞新一代領導人。烏克蘭危機中,托卡耶夫公開表態(tài)不會向烏克蘭出兵,同時積極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勸和促談,亦展現出其靈活的外交能力。不過,剛剛走向“獨立”的新一代中亞領導人們,能從“強人政治”的陰影中走出多遠,尚待觀察。
在國情咨文中,托卡耶夫將當前的國際局勢概括為“類似冷戰(zhàn)時期最緊張的階段,全球發(fā)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對哈薩克斯坦和他個人而言,這既意味著危機,也意味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