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嘯
《晨曦集》出版時,翁帆寫了極其簡短的后記,只有半頁紙。其中只重點表達(dá)了一個意思,楊振寧先生是一個幸運的人。她說:“與先生在一起十幾年,漸漸明白了,一個如此幸運的人,他關(guān)心的必然是超越個人的事情。同樣,一個如此幸運的人,自然是率直、正直、無私的,因為他從來不需要為自己計較得失?!惫鈶{如此貼心的這幾句話,楊先生就該再次確認(rèn)自己是個幸運的人!
像楊振寧先生這樣的幸運者當(dāng)然不多。不過,“幸運”更多的是一種主觀感受。澳大利亞“廚房作家”費希的一生在我看來是很慘的。費希不到兩歲就死了父親,狠心的母親把他扔給外公外婆,跟別的男人跑了。4歲時,“唯一給我們掙面包”的外公生病去世,外婆只好變賣所有的家產(chǎn),帶著費希去西部找媽媽。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有了媽媽的消息,但她總是以種種借口阻止費希回到她身邊。小費希8歲還差3個月的時候正式開始了他的職業(yè)打工生涯?!霸S多人對患難的人沒有憐憫或同情”,有時甚至雪上加霜。費希屢屢受騙:雇主讓他干完沉重的農(nóng)活卻不付任何報酬。最嚴(yán)重的一次,費希遭到了雇主的毒打,差點被打死。但是,磨難不能阻止費希的成長。青春期的費希身體健壯、頭腦靈活。1914年,費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場可惡的戰(zhàn)爭奪去了費希最值得自豪的東西:健康。從此,失去了健康的費希一直在生活的激流中苦苦掙扎。
自認(rèn)幸運可以生發(fā)出知足、感恩
這樣的一生,費希卻很知足,“我度過了很好的一生。我一向很幸運,當(dāng)回顧往事的時候,我無比激動”。因為,“與夭折的姐姐、早逝的父親、喪命沙場的兩個哥哥比起來,我還不算幸運嗎”?
自認(rèn)幸運,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確認(rèn),它可以生發(fā)出知足、感恩,從而慈悲、奉獻(xiàn)。最起碼,下雨天開車的你會知道禮讓一下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