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兵
2021年10月29日凌晨一時,Facebook Connect 2021線上大會正式開啟。作為公司領導人,扎克伯格在大會上宣布,Facebook公司將更名為“Meta”,核心業(yè)務將全面轉向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概念被瞬間引爆。由此引發(fā)政府部門、金融、媒體、科技企業(yè)、科研機構和服務業(yè)等領域的極大關注;媒體推波助瀾,鋪天蓋地的宣傳;資本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各大科技公司紛紛跟進,微軟、蘋果、字節(jié)跳動、騰訊、英偉達等在2021年相繼宣布進軍元宇宙;各國政府也給予高度關注。元宇宙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名詞,在2021年底,成為科技界、投資界和傳媒界都津津樂道的一件大事,形成“元宇宙”現象。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第二人生”說起?!暗诙松笔且豢钣螒?,美國林登實驗室在2003年開發(fā)的一款3D虛擬游戲,面向公眾開放①楊新涯,錢國富,唱婷婷,等.元宇宙是圖書館的未來嗎[J].圖書館論壇,2021(12):35-44。。它允許人們在網上的虛擬世界中為自己創(chuàng)建一個數字化身(Avatar),從而擁有“第二人生”。這是一個現象級的虛擬世界,用戶在該虛擬空間可以實現社會交流和經濟交易,如各種藝術展、體育比賽、遠程教育、業(yè)務辦公、宗教儀式、科學活動、市場交易等。當前公眾對元宇宙討論的大多數場景,在“第二人生”中或多或少有過落地嘗試。
元宇宙可以這樣描述,它構建一個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數字世界并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并鼓勵用戶進行內容生產的虛擬世界,能夠重塑人類未來的生產生活與學習方式。
人類很早就對元宇宙進行暢想并且在不斷地豐富它。1981年,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小說《真名實姓》中,虛構了一個通過腦機接口進入并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②陳定權,尚潔,汪慶怡,等.在虛與實之間想象元宇宙中圖書館的模樣[J].圖書館論壇,2022(1):62-68。。11年以后的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說《雪崩》中正式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元宇宙”(Metaverse)。小說的情節(jié)設定就是一個現實人類通過VR設備與虛擬人共同生活在虛擬空間之中。2011年恩斯特·克萊恩的小說《頭號玩家》描述了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的虛擬游戲宇宙。人們只要戴上VR設備,就可以進入這個與現實世界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里人可以成為超級英雄,再遙遠的夢想都變得觸手可及。除了暢想,人類也在不斷嘗試建立元宇宙世界。1978年,伴隨著計算機網絡在校園里面的逐步延伸,一種純文字界面的MUD(Multiple User Domain)網絡游戲已經開始在北美大學校園里逐漸流行。MUD中玩家扮演虛擬世界中的角色,系統(tǒng)會輸出一段簡短文字描述玩家所處位置的場景,而玩家也借由輸入文字命令與之交互。一維(1D)字符流的輸入、輸出方式構成了第一代元宇宙的技術基礎③蘇中,安筱鵬,高紅冰.元宇宙是新技術還是新泡沫[J].大數據時代,2022(2):6-15。。在計算機進入PC時代以后,隨著計算機在圖像、圖形等方面的計算能力的不斷加強,制作者利用圖形引擎可以渲染出更復雜、更逼真的虛擬世界,并通過計算機圖形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渲染能力,實現利用鼠標和鍵盤同虛擬世界實現二維(2D)的互動。進入21世紀,隨著擴展現實(XR)、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AI)、區(qū)塊鏈、云計算、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出現并進一步成熟,虛擬空間超仿真,有極強的具身性,體驗感超強,給用戶帶來更加震撼、更加真實的互聯網“沉浸式”體驗。當今世界高度發(fā)達的互聯網將把“元宇宙”從科幻推動到落實應用階段。
1.現實層面
元宇宙通過人工智能(AI)、區(qū)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擴展現實(XR)、5G、移動互聯網、數字孿生等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建一個高度仿真、感官體驗感超強、實時交互的虛擬世界,通過與現實世界相結合、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生產,為人類提供超強的沉浸式體驗,滿足人類對于美好人生、美好世界的憧憬。
2.宏觀層面
從宏觀來講,元宇宙不只是互聯網技術進步的產物,也不僅是互聯網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模式,更是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和場域。說它為未來人類提供一種生活方式和場域是指元宇宙通過提供虛擬數字身份,讓用戶可以自己去定義而不受任何約束,這樣可以消除其在現實世界地位不平等的現象。元宇宙為人類提供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和超強的沉浸式體驗,讓人類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在元宇宙取得的成果可以兌換為現實的實物,以滿足現實生活之需。這樣人類除了在現實社會努力,也可以在元宇宙進行生活,實現現實與虛擬的相結合。值此,元宇宙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場所。
與現實世界相比,元宇宙有極為明顯的優(yōu)勢。一是身份虛擬化。全新數字身份,消除現實世界的特權與等級現象。二是具身性。在元宇宙里獲得超強的沉浸式體驗,同時非常的感官經驗又會影響認知,改變觀念。三是新的棲身之地。元宇宙為人類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場所,人類可以選擇在元宇宙里“躺平”,亦或實現理想抱負。四是虛實相融。虛擬世界的信息疊加到現實世界展示,把虛擬世界的信息和真實世界融合起來①簡圣宇.“元宇宙”:處于基礎技術階段的未來概念[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16。。五是虛實聯動。虛擬世界的行為在現實世界產生反饋,把虛擬世界的改變自動閉環(huán)到真實世界里。即通過改變虛擬世界而改變對應的真實世界。六是重塑現實。元宇宙的產生使得個人得以打破原有生活的時空限制,多了一種虛擬世界的生活形態(tài)。大規(guī)模的用戶進入虛擬世界之中,涉及到的社會關系、存在形式等,必將反過來影響現實世界,重塑現實世界中已經存在的一切,改變現實社會的生產關系,讓現實也變得更美好。
3.發(fā)展層面
要掌握元宇宙未來的發(fā)展特征,我們需要從元宇宙的出現與興起來審視元宇宙。不難發(fā)現,人文、利益和科技是元宇宙興起前提條件,即文學藝術作品為其提供思想資源。商業(yè)利益則是其驅動力,科技的進步為其提供技術手段,進而使之從想象虛構物變?yōu)楝F實物體。這其中科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度發(fā)達的互聯網是元宇宙得以實現的根本技術保障,虛擬現實、人機交互技術、人工智能、區(qū)塊鏈、云計算、5G、數字孿生等互聯網技術高度發(fā)達到一定水平,元宇宙是必然的結果和形態(tài)。元宇宙的誕生與發(fā)展其實就是數字化轉型加速的結果。
“元宇宙”實質性地標識了人類互聯網文明的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即從傳統(tǒng)互聯網步入沉浸式互聯網。人類即將構建下一代互聯網了!構建沉浸式互聯網,讓各領域的全仿真程度的數字化轉型工作以更具整體性的形態(tài)全面展開,當這樣的互聯網構建起來之后,網絡空間將從現在這種只能通過屏幕閱讀的、平面的、與主體相隔膜的他者空間,升級為沉浸式的、立體的、可感知的、與主體融為一體的具身性空間②同①。。
“元宇宙”是科技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事物,建設元宇宙是人類技術進步的一項必然內容。雖然很難為大家描摹出一幅元宇宙的未來全景,但可以確認的是,科技發(fā)展的趨勢是有跡可循的,也是可以被預測的。依照當下互聯網技術及發(fā)展模式以及對未來技術和模式的發(fā)展預測,“元宇宙”大致會按照如下四個階段來發(fā)展:
第一階段是多平臺階段。各主要大型互聯網企業(yè)、部分元宇宙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紛紛發(fā)布自己的元宇宙平臺,這些平臺各有自己的發(fā)展重點,并且會不斷擴大應用的范圍。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尚未達到全沉浸式的程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具備高度虛擬仿真等“元宇宙”特征的階段。第二階段是平臺融合階段。隨著元宇宙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yè)通過場景創(chuàng)新或項目實踐獲得了持續(xù)的價值反饋,開始著力加大對元宇宙技術應用的資金投入。在企業(yè)主導下橫向拉通,元宇宙平臺開始走向融合,小的平臺融入大平臺當中去,這些元宇宙平臺通過融合將形成若干超大元宇宙平臺。第三階段是生態(tài)體系構建階段。經歷元宇宙平臺爆發(fā)期和融合階段,元宇宙從野蠻生長發(fā)展到標準化、壁壘逐漸打破、全要素的縱向連通、邊界更寬、滲透更深的一個階段,此時元宇宙的生態(tài)體系逐漸完善,生態(tài)制度逐步健全,生態(tài)體系更加完備。第四個階段是一體化階段。一體化階段是元宇宙發(fā)展的高階段,這一階段元宇宙相關的信息技術極度發(fā)達,達到虛實難辨地步,且元宇宙的文明、法律、經濟系統(tǒng)都已趨向完善,逐步產生了虛擬世界的文明,與現實世界的文明進一步融合。
計算機及互聯網的出現和發(fā)展改變了這個世界,也使圖書館傳統(tǒng)的業(yè)務模式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得到極大的提升。圖書館業(yè)務模式的變化與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圖書館信息化發(fā)展史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網發(fā)展史。在計算機發(fā)展史上,經歷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第四代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四個階段的發(fā)展。第一、第二代計算機硬件體積龐大,造價貴、運算速度慢,系統(tǒng)維護需要較高的技術,軟件尚未形成系統(tǒng),應用程序編制耗費大量人力①朱騏.計算機應用技術發(fā)展的歷程與方向探析[J].民營科技,2015(8):62+215。。加之圖書館信息技術人才的匱乏,第一代、第二代計算機幾乎沒有使用在我國的圖書館。隨著集成電路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發(fā)展,微型計算機開始出現,它廣泛地運用在社會各個領域,運行于微型計算機上的軟件在這一時期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計算機被引入圖書館,圖書館正式開啟了信息化時代并經歷了自動化階段、網絡化階段和數字圖書館階段三個階段,正在進入智慧圖書館建設階段。
我國圖書館信息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主要以計算機自動化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運用為主,圖書館自動化最初是圍繞傳統(tǒng)的基礎業(yè)務展開的,以方便業(yè)務人員為目標,幫助圖書館業(yè)務人員開展工作。由于處于發(fā)展初期,圖書館自動化完全是基于書目數據的圖書館應用系統(tǒng),其主要管理的對象是普通實體文獻。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化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尤其是1996年我國互聯網對社會公眾開放接入,圖書館進入了網絡化發(fā)展階段。這一時期圖書館的整個業(yè)務與服務平臺搭建在因特網上,以提供網絡化的讀者服務為主要目標,同時致力于資源的共建共享。自動化階段讀者需要到圖書館才能辦理相關業(yè)務,網絡化階段讀者在網上就可以辦理相關業(yè)務,網絡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距離。進入21世紀以后,伴隨著因特網在我國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互聯網上獲取豐富的信息知識,圖書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讀者訪問量、紙質圖書借閱量雙雙大量減少。為了應對挑戰(zhàn),圖書館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將館藏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同時積極購買各種數字資源供讀者使用,進一步將圖書館服務向網絡延伸如書目查詢、預約借書、圖書續(xù)借、超期圖書提示、館際互借等都可以利用網絡完成,隨著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圖書館進入數字圖書館發(fā)展階段,數字資源成為本階段原始需求和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fā)展,智慧圖書館已經從概念變成現實。智慧圖書館是繼數字圖書館后圖書館新的發(fā)展階段,已有圖書館開始嘗試建設智慧圖書館。智慧圖書館將極大地拓展圖書館的時間和空間,極大地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為成千上萬的圖書館注入全新動能和創(chuàng)新活力,為廣大讀者塑造出隨時可達、隨處可用、觸手可及、個性便捷、沉浸體驗的圖書館服務全新形態(tài)和全新模式,將推動圖書館的整體品質不斷向上躍升②王世偉.圖書館智慧體是對圖書館有機體的全面超越[J].圖書館建設,2022(3):4-9。。
通過圖書館信息化發(fā)展歷程,我們能夠得出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進步都能夠應用到圖書館當中并且?guī)訄D書館向前發(fā)展一步的結論。元宇宙是人類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它是隨著擴展現實(XR)、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AI)、物聯網、區(qū)塊鏈、云計算、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成熟應運而生,將會極大的影響現實世界,必然也會影響到圖書館。其實圖書館和元宇宙并不陌生,早在元宇宙探索的初期平臺“第二人生”出現的同時,也就是在2006年11月,聯盟圖書館系統(tǒng)(Alliance Library System,ALS與聯機圖書館活動(Online Programming for All Libraries,OPAL)合作在“第二人生”上建成“CybraryCity”信息島,在虛擬世界開展圖書館服務①楊新涯,錢國富,唱婷婷,等.元宇宙是圖書館的未來嗎?[J].圖書館論壇,2021(12):35-44。。2009年9月,香港理工大學在“第二人生”中建立國內首個虛擬大學校園,其包玉剛圖書館也成為國內首個虛擬圖書館②付潔.基于“第二人生”的虛擬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J].華東師范大學(電子期刊),2013(S2):10。。由此可見,圖書館與元宇宙在較早時期以前就已經有了聯系,人們已經嘗試在虛擬世界提供圖書館服務,同時VR/AR、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在圖書館的運用極大地提升了讀者使用圖書館的體驗?!霸钪妗笔强萍及l(fā)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事物,元宇宙的出現也必然會促使相關研究人員研究元宇宙如何賦能圖書館,從而促使圖書館在未來互聯網環(huán)境下更好的發(fā)展。
圖書館歷史悠久,從以實體館藏為主的傳統(tǒng)圖書館發(fā)展到基于網絡化服務并自動化系統(tǒng)辦公的現代圖書館,再進階到以數字資源為主要載體的數字圖書館。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圖書館已經進入智慧圖書館建設時期。隨著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fā)展,圖書館內容建設和服務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遠超預期。但是當前圖書館還存在不少困境,如圖書館建筑空間有限、知識服務能力不足、吸引讀者的能力逐漸減弱、數字基礎設施落后于數字技術發(fā)展、數字資產的確權和服務范圍缺少法律規(guī)范和技術保障等。元宇宙的虛擬空間、沉浸式體驗、高度仿真、虛實交互、高度發(fā)達的信息技術、數字身份等特征正好對標圖書館所面對的困境。如果元宇宙得以應用,那么圖書館的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信息技術引入國內圖書館40多年的時間,已經徹底改變了圖書館這個行業(yè),因此當面對元宇宙這個新生事物,我們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以更加務實創(chuàng)新的舉措去積極探索圖書館領域的元宇宙應用場景。
元宇宙的興起與發(fā)展必將會影響無數人,改變甚至顛覆人們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作為圖書館從業(yè)人員,應該敏銳意識到這種改變也會對我們圖書館行業(yè)產生重大影響。既然未來的人群熱衷于在元宇宙進行生活生產并建立社會關系,習慣于虛擬世界實現虛實互動,那么圖書館就要未雨綢繆,致力于元宇宙賦能圖書館的相關研究,以此提高圖書館在元宇宙時代對人們的吸引力。
元宇宙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空間互聯網,將會改變乃至顛覆人們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圖書館為了在元宇宙時代能夠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必須提早規(guī)劃圖書館領域的元宇宙應用場景。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傳統(tǒng)圖書館的“元宇宙化”,二是在元宇宙里開辟新領域。
圖書館的“元宇宙化”,是指將當前圖書館的重要功能“搬到”元宇宙上,在元宇宙里為這些圖書館傳統(tǒng)業(yè)務打造場景。如針對現實中圖書館的物理空間布局,我們可以采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打造出一個虛擬圖書館空間,我們在虛擬圖書館空間進行布局,一些受制于實體空間限制的功能都可以在虛擬空間進行部署,通過AR/VR、人工智能等技術為讀者營造沉浸式的體驗,更好地滿足元宇宙時代讀者的需要?,F在紙質文獻借閱有減少的趨勢,絕大多數讀者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數字文獻,圖書館的這一傳統(tǒng)職能受到嚴重削弱。可以在元宇宙里借助更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的高度互動,在虛擬館藏中提供可視化智能化信息檢索,打造人工智能互動交流體驗區(qū)進行實時交互,再通過現實館藏和虛擬館藏的互動給讀者帶來超強的體驗感,使讀者重新迷戀上圖書館。圖書館的元宇宙化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盡可能通過元宇宙技術將虛擬圖書館打造得更符合元宇宙居民的喜愛。二是能夠與讀者互動,給讀者帶來超強的體驗感同時也要讓讀者參與到知識信息生產及空間的創(chuàng)造,讓讀者成為主人之一。
圖書館在元宇宙開辟新領域。目前,圖書館由于各種因素限制,圖書館的功能比較局限,加之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圖書館想要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受到制約。元宇宙為圖書館沖破制約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新機遇。如我國很多圖書館都有一些珍貴的收藏,但這些收藏往往出于保護的目的,不對外開放,導致很多讀者想看卻看不到??梢岳迷钪婕夹g制作超仿真的虛擬數字復制品,并且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營造出一個高度逼真的歷史環(huán)境,讓虛擬珍藏品置身于它當初的環(huán)境中,營造出一種歷史感,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就會吸引很多用戶的興趣。現實中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美術館和科技館可能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五個館是一個城市為群眾提供學術研究或文化休閑娛樂的場所,想要一天參觀完這五個館有點困難,現實中融合這五個館的功能更加困難,但是元宇宙為“五館合一”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圖書館應積極與其余四個館聯系共同謀劃在元宇宙上實現“五館合一”。還有,實體圖書館無法服務一些特殊人群,這樣就損失了部分讀者流量,但元宇宙圖書館它能夠做到用戶群體的多樣化以及圖書館的服務范圍與服務方式能夠覆蓋全部人群。我們知道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幫助視障人群重獲視覺能力,所以在虛擬圖書館中規(guī)劃增強現實閱覽室為視障群體用戶提供更多的與外界交流以及信息、知識獲取的渠道,讓他們能夠獨立獲取信息。圖書館那些場景可以放到虛擬世界中,怎么放,需要提前認真研究規(guī)劃,一些新的領域更需要我們提前規(guī)劃。
圖書館作為一個公共服務機構,單獨依靠自身力量開展元宇宙服務存在很多困難。資金壓力、現有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水平難以滿足元宇宙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人員數量和能力不足等困難和問題使得圖書館單靠自身力量來發(fā)展元宇宙應用非常困難。圖書館要多關注大科技公司和元宇宙企業(yè),了解它們的研究成果,根據自身發(fā)展規(guī)劃和業(yè)務需要爭取與它們合作。這些科技公司具備技術和資金優(yōu)勢,它們需要有一個適合的領域來拓展它們的元宇宙業(yè)務,從產業(yè)的角度來看,游戲行業(yè)是最快進入元宇宙落地場景的領域,文旅產業(yè)也不遑多讓。而圖書館作為文化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有數量龐大的用戶群、服務內容的多樣化、直接面對廣大用戶、接受信息化改造的意愿強烈等諸多優(yōu)勢,圖書館與科技企業(yè)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圖書館要把握機遇,根據前期規(guī)劃的圖書館領域元宇宙應用場景,選定與自己規(guī)劃相對一致的元宇宙企業(yè),積極與這些企業(yè)溝通爭取合作,共同謀劃建設圖書館領域元宇宙應用案例,適時向廣大用戶推出圖書館元宇宙應用,通過合作圖書館能夠吸引更多讀者,增加社會影響力,企業(yè)獲得利潤同時也拓展了業(yè)務。
元宇宙的出現給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機遇,也必將會影響無數人,改變甚至顛覆人們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圖書館要把握好元宇宙浪潮,緊盯元宇宙發(fā)展進程,密切關注人們對元宇宙的真實需求。作為圖書館從業(yè)人員,應該敏銳意識到這種改變也會對圖書館行業(yè)產生重大影響,既然元宇宙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并習慣使用它,那么圖書館就要做到滿足讀者的需求,積極嘗試圖書館在元宇宙的應用。圖書館要充分發(fā)揮文化領域重要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這一優(yōu)勢,敏銳的把握元宇宙與文化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結合比較緊密這一特點,與相關科技企業(yè)創(chuàng)新合作,在元宇宙中開展一些傳統(tǒng)的剛需功能和創(chuàng)新場景服務并適時地向大眾推出這些服務,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喜歡上圖書館并對它產生依賴感。
縱觀圖書館發(fā)展歷史,計算機和互聯網短短幾十年的發(fā)展極大改變了存在上千年的、以紙質館藏為主的傳統(tǒng)圖書館運行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運用提高了圖書館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方便了讀者獲取資源。圖書館的服務形態(tài)、深度、廣度的改變遠超人們所想象。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出現和運用,紙質館藏時代傳統(tǒng)圖書館面臨的許多服務難題將會迎刃而解。
當前圖書館面臨的主要困境:
1.被邊緣化
互聯網的出現和發(fā)展,讓人們更加便捷地獲取所需資源,圖書館不再是獲取資料的唯一場所。企業(yè)也嗅到信息的價值,紛紛投入到信息服務領域,一批數據庫廠商、資源服務商、搜索引擎(Google、百度學術等)以及信息服務機構相繼出現。同時,由于企業(yè)相對靈活的管理制度和充裕的資金及技術實力,他們研發(fā)的產品更能吸引用戶,在知識信息服務市場快速增長,其削弱了圖書館這種傳統(tǒng)信息服務提供者的地位,給圖書館帶來了較大沖擊,也引發(fā)人們討論圖書館有沒有必要存在,圖書館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嚴重被邊緣化。
2.讀者流失
導致圖書館讀者流失的原因很多,高度發(fā)達的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是主要因素。因為互聯網的發(fā)達導致人們獲取信息資料和學習變得越來越方便,途徑也越來越多,覺得到圖書館反而時間成本比較高,還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內容,慢慢地就不將圖書館作為獲取資料的首選項,轉而投向互聯網的懷抱。全國公共圖書館網站訪問量近年來呈連續(xù)下降趨勢。另外,企業(yè)紛紛投入知識服務領域,知網、萬方、超星、百度學術、亞馬遜、專業(yè)數據庫廠商等企業(yè)和平臺,它們不但擁有海量學術資源提供給用戶,而且還推出一些知識服務平臺、研究學習平臺等平臺,專業(yè)程度非常高,形式種類多種多樣,用戶滿意度非常高,吸引大量用戶①楊世玲.高校圖書館轉型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及路徑探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2021(2):46-51。。如何阻止讀者流失是圖書館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3.實體空間緊張、基礎設施落后
當前,我國圖書館的大樓絕大部分建設時間都比較早,都是按照早期的規(guī)劃來建設,除了少部分新建的圖書館,它們的空間都是有限的、陳設比較單一、規(guī)劃比較落后,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以及文化體驗。同時,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落后,尤其是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技術運用也落后,滿足不了更高層次的需求。
4.服務內容傳統(tǒng)、服務模式保守
當前,圖書館的功能主要還是以紙質和電子資源的收藏、借閱,提供閱讀和學習空間,不定期舉辦新書分享會、讀書會、專題講座等活動,以及為少兒和老年人提供相應服務。在高速發(fā)展的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主動謀劃的活動效果不佳。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圖書館已不再是唯一獲取信息的渠道,人們缺的是有價值的信息,而圖書館顯然沒有準備好從信息服務轉向知識服務的轉型。同時,圖書館營銷意識缺乏,手段單一,社會影響力受到較大局限。
這些難題對標元宇宙的特征和發(fā)展趨勢,基本上都能夠得到解決。首先元宇宙最大特征是創(chuàng)造一個現實世界相交互的虛擬世界,通過人工智能(AI)、區(qū)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擴展現實(XR)、5G、移動互聯網、數字孿生等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建一個高度仿真、感官體驗感超強、實時交互的虛擬世界。對比現實世界,虛擬世界的空間是無限的,不存在實體空間的物理空間限制的問題,圖書館可以在虛擬世界里根據需要開辟空間,進行各種設計和規(guī)劃來滿足讀者的喜愛。元宇宙大量運用最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設備,在元宇宙創(chuàng)建虛擬圖書館也不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其次,元宇宙為人們提供一個高度仿真、感官體驗感超強、實時交互的虛擬世界,通過與現實世界相結合、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生產,為人類提供超強的沉浸式體驗,滿足人類對于美好人生、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如果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圖書館積極布局元宇宙元素必定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來使用圖書館。再次,從產業(yè)的角度來看,文旅產業(yè)是除游戲行業(yè)外最快進入元宇宙落地場景的領域,而圖書館作為文化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把握元宇宙發(fā)展機遇,通過謀劃建設并推出圖書館領域元宇宙應用場景來增加社會影響力,挽回被邊緣化的形象。最后,元宇宙為圖書館提供了突破空間和技術限制有利條件,在元宇宙強大技術加持下,圖書館提供目前難以企及的知識服務變得更加容易,更多新的服務內容和模式會不斷地推出。隨著元宇宙發(fā)展到高階段達到虛實難辨地步,且元宇宙的文明、法律、經濟系統(tǒng)都趨向完善,那個時候的圖書館必將成為人們所向往的知識天堂。
面對新生事務,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tài),去嘗試、去接納、去挑戰(zhàn),去積極探索,元宇宙應該能成為破解圖書館當前發(fā)展難題真正的出路。
元宇宙不只是互聯網技術進步的產物,也不僅是互聯網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模式,更是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和場域。它的發(fā)展除了技術先進外,更是因為它對人們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乃至精神世界等各方面帶來的沖擊和重塑。圖書館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圖書館運行、管理方式必須與時俱進進行深刻的變革,要主動融入元宇宙浪潮之中,認真規(guī)劃、積極部署、勇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適時推出圖書館領域元宇宙應用,提升用戶體驗,開創(chuàng)圖書館發(fā)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