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鷹
退休后,我開始各地旅行。我曾在法國參觀過一個花園,花園美麗非凡。當(dāng)知道這一切都出自于一個“老花匠”——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時,游客們都驚嘆不已。歲月給予他的,不是人已老、鬢如霜的惆悵,而是從奔放到寧靜、從激烈到平和的情懷。
在云南麗江的街頭,我也曾看到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在織彩帶,圍觀人很多,不管他們說什么,她只是專心致志地織著彩帶。她身邊掛滿了色澤鮮麗的彩帶,風(fēng)動彩帶飄,猶如一幅“眾星捧月”圖。老奶奶的那份從容讓我怦然心動:她真是一個心無旁騖的“織女”,一個生活的“老花匠”。
我有幾個年近古稀的文友,雖身患癌癥,但跳舞唱歌、旅游寫作一樣不落?!安还茱L(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那份從容,使他們在苦難來臨時,處驚不變,鎮(zhèn)定自若。有一個文友竟然還跑到西藏玩了一圈,回來寫了一大堆游記。她的游記就是她種下的百花,他們都是生活的“老花匠”。
光陰流逝,時序旋轉(zhuǎn),是那樣的無聲無息,卻又驚心動魄,上了年歲后,常常會“一發(fā)覺,就變換了所有”。這不,朋友圈里又有好幾人邁進(jìn)了退休的行列。他們發(fā)的微信像蕭瑟的秋風(fēng)、落寞的枯葉,充滿了自嘆老矣、惶恐不安的情緒。我問朋友們:花辭枝頭,月殘星落,那是規(guī)律,為什么不能做一個從容的“老花匠”呢?
與其悲秋灰心,不如從容面對。用從容的過濾器慢慢濾去我們思想中那些壓抑的、狹隘的、灰色的東西,從而擁有一顆博大而豐富的心,輕松地投入到未來的生活中。
歲月的稠密疊加雖然讓我們不再年輕,卻饋贈了我們許多無形的財(cái)富——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智慧慢慢品讀人生,靜待心靈與生命的花開。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親近大自然,感受天地萬物的自然本色;可以端居書屋,沉醉于書的世界,思接千載,神游八荒;可以約二三知友小酌,朗朗笑語,暢話平生……
營建我們自己的花園,做生活的“老花匠”,生活自會獎賞你姹紫嫣紅、芬芳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