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王娟 劉惠娟 通訊員 胡明峰 花玉洋 俞鑫城
2021 年12月16日,由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廳、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通信管理局等10 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同步新時代 智享夕陽紅”——江蘇省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決賽在南京舉行。
本屆大賽以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主線,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引導更多老年人用得上、愿意用、用得好智能技術,更好融入智能化生活,享受智能技術帶來的便捷與快樂,形成“人老心不老,越老越時髦”的時代新風尚。
隨著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智能化服務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y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智能化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2021 年1 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江蘇省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重點任務清單》,從做好突發(fā)事件應急響應狀態(tài)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醫(yī)、日常消費、文體活動、辦事服務,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保障老年人財產和信息安全,以及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9 個方面,提出了50 條分解措施,并逐條明確了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老年人是全社會的寶貴財富,讓廣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方便、更加快樂,是我們永恒的初心使命?!苯K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榮錦介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一方面,要保證老年人看病、出行、支付、辦事等生活事項不受智能技術運用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要盡量教會他們使用一定必要的智能產品,讓他們跟上時代步伐。同時倡議踐行“健康、活力、參與”的積極老齡觀,“廣大老年人要‘敢試敢闖’、擁抱變化,共享新時代的幸福生活?!?/p>
江蘇省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決賽啟動儀式
“智慧助老”行動是江蘇省2021 年民生實事工作項目。該項目由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牽頭,各部門聯合推進,上下聯動。全省各地老齡、民政、教育等部門積極引導多方參與、培訓師資骨干、組建志愿者隊伍,依托各級各類老年大學、開放大學、社區(qū)學院、老干部活動中心、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社區(qū)綜合服務中心等陣地,扎實開展各種形式的“智慧助老”培訓。據了解,2021年,省級財政投入1000 萬元獎補資金,免費提供老年人運用智能手機培訓服務50 萬人次。
2021 年3 月31 日,南京市萬名老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集中開班儀式現場,76 歲的陳啟華內心激動:“不會智能手機,我就是個‘局外人’?!?/p>
出門網約車、買東西手機支付、排隊線上預約……身邊人享受著智能化服務的便利,而陳啟華時常感受到生活中的“不友好”。一次,她和家人外出旅游,當她掏出現金購買礦泉水時,被店員告知“現金找不開,只接受手機支付”。
一天清早,陳啟華來到醫(yī)院取號體檢。當她取完號發(fā)現自己已排到第164號。護士告訴她,別人早已線上預約排隊。起個五更,趕個晚集,陳啟華只得默默等待?!爸钡街形绮泡喌轿?,要不是因為我的‘倔脾氣’,護士早就讓我改日再來了。”體檢結束時已是下午3點多,回家的路上,陳啟華一直想著智能手機應用的事。晚上,她給子女下了條“鐵令”——教會她使用智能手機。
“南京60歲以上人口達159.43萬,其中80 歲以上老人近25 萬人。這意味著,像陳啟華這樣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群體,或許有數十萬人規(guī)模。”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南京市已設立500 個社區(qū)培訓點,老年人可就近就便參加學習。
容易忘記,是老年人學用智能手機最大的麻煩。72 歲的卞寶珍為此“鬧過笑話”。2017 年,她開始接觸手機支付功能,在子女多番演示下,她總算記住了操作流程。小區(qū)門口的早餐店成了她的“試驗場”。
“一共七塊六,手機支付還是現金?”店主剛開口,卞寶珍便拿出手機,按腦海里的流程操作完畢后,卻沒看到付款成功的提示。買早餐的人越來越多,卞寶珍心里焦急,急忙掏出現金支付。“既擔心耽誤別人時間,又害怕不被人理解、被人嫌棄?!?/p>
回到家,卞寶珍突然發(fā)現手機上有條76元的消費記錄?!半y道支付成功了?”卞寶珍返回早餐店,店主接過手機一看,原來是條“待支付訂單”?!氨M管用起來磕磕絆絆,但有了免費又專業(yè)的培訓,我也能成為‘智能達人’?!?/p>
“針對老人具體情況,我們上課的內容分為基礎應用教學和場景應用教學?!敝现驹刚邔O旭介紹,南京市萬名老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集中開班儀式后,參加培訓的老人都會拿到一本記述詳實的教學資料——《老人學用智能手機百問百答手冊》。“接下來,還會整理各類適合老人教學的視頻、電子資料,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庫?!?/p>
“希望更多的老人學起來用起來,不能遇到智能手機就逃避。越是不愿用、不愿學,越是被時代‘拋棄’?!贝頁P州市參加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的莊雨青說。
今年65歲的他和其他老人一樣,智能手機才出來時,抵觸、畏懼。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場所都需要用上智能手機?!皫蛯O子拿個快遞,都要掃碼……”他意識到,不能躲避,應主動融入智能化生活。更換智能手機后,他向子女學,一點點摸索,漸漸學會下載APP、注冊公眾號、手機支付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使用手機很順暢,還經常幫助指導身邊老人使用?!鼻f雨青說,一些老人不想去接觸新事物,“數字鴻溝”越來越明顯,日常生活也不便利?!拔椰F在已享受到智能生活的樂趣,還在喜馬拉雅FM上注冊了個人讀書號,經常讀書錄音轉發(fā)朋友圈與朋友共享?!?/p>
2015 年9 月,盧鳴從江蘇奧神集團退休后,便開始“盤玩”智能科技產品,特別是智能手機。她介紹,連云港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連云港市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及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市老年大學、老干部大學開設智能手機培訓班,選派資深教師任教。
2021年12月,她和華連成、張全三人組成連云港市代表隊參加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他們對大賽題庫中手機基礎、微信相關、反詐防騙、健康生活等546 道理論題反復學習,對選擇題、問答題、手操題多次模擬訓練,最終進入決賽并獲得團體一等獎。“只要老年人想用、能用、會用、敢用智能技術,就能跨越‘數字鴻溝’,融入智能化生活,感受到智能服務的溫度。”
連云港市代表隊
“現場參賽的老人給我一種‘人老心不老,越老越時髦’的感受。”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生活廣播部主持人李欣說,“雖然有的已白發(fā)蒼蒼,但是他們滿懷熱情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融入智能生活,這種精神值得每個年輕人學習?!?/p>
薛鳳鳴、王曉紅、陳東三人組成的南通市代表隊進入第一屆“老年達人”決賽并摘得團體特等獎。
今年63 歲的陳東喜歡拍攝短視頻?!拔野岩曨l剪輯后發(fā)到微信群,或者發(fā)布到自己的抖音賬號。”陳東介紹,他主要拍攝鄉(xiāng)村美景,對于一些視頻剪輯軟件相當熟練?!凹糨嬛杏龅揭恍﹩栴}‘卡’住了,我就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按照流程、指示一步步操作,只要愿意學,一定能成功?!毙鹿诜窝滓咔槌跃o的時候,居委會工作人員邀請他幫忙制作抗疫宣傳視頻。他利用平日里積累的視頻素材和剪輯技術,在最短時間里高質量地制作出一期抗擊疫情的公益視頻。
陳東還帶動身邊許多老年朋友共同跨越“數字鴻溝”。如今,他身邊越來越多的老人掌握了智能手機的使用,微信支付、網上預約掛號等不再是難題,一些老年人還和他一起加入短視頻“發(fā)燒友”行列,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控制家里的燈光、空調、地暖、音響以及家庭影院等設備……”62 歲的薛鳳鳴侃侃而談。他居住的樓盤智能設施均實現了智能化控制。“智能設備的使用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只要肯學習,老年人也能變得很時髦,成為別人眼中的時尚達人?!?/p>
“此次大賽中,所有老年人表現出了‘返老還童’的活力、跨越年齡的努力、博學多知的能力?!苯K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四級主任科員周亮深有感觸地說。
周亮介紹,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內容包括個人健康碼和行程卡生成、微信使用、手機支付、出行導航等基礎知識,以及手機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網約車出行等功能和使用技巧。“按照‘廣泛發(fā)動、自愿參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用’的原則,激發(fā)老年人學習運用智能技術的興趣,對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有積極意義?!?/p>
“由于身心特點、思想觀念、知識結構等多方面原因,老年人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較弱,對智能設備與智能化生活的適應比年輕人慢?!苯K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信息化發(fā)展處張凱分析說,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這方面遇到的困難相對更多。他介紹,江蘇省將大力推動積極老齡觀,培育銀發(fā)經濟新業(yè)態(tài)。
——鼓勵用戶端,擁抱智能新時代。老年人是用戶主體,要加強對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的培訓。針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困難,組織行業(yè)培訓機構和專家,開展視頻教學、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智能技術應用培訓活動。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及服務。提升老年人信息應用、網絡支付等方面的安全風險甄別能力,增強老年人反詐防騙意識。通過專項的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培訓,引導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積極融入智慧社會,使老年人享受科學技術的紅利。
——激活產業(yè)端,大力發(fā)展智慧健康養(yǎng)老產業(yè)。鼓勵企業(yè)推出適老化產品說明書,方便老年人學習使用。遴選優(yōu)秀適老化產品及服務,編制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典型案例。圍繞老年人獲取信息的需求,重點推動新聞資訊、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旅游出行、醫(yī)療健康、市政服務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切實改善老年人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的體驗。
——鼓勵企業(yè)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將無障礙改造納入日常更新維護,提高信息無障礙水平。支持企業(yè)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推出具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大電池容量等適老化特征的手機、電視、音箱等智能產品。鼓勵企業(yè)持續(xù)優(yōu)化操作界面,簡化操作流程,提升智能產品人機交互體驗。支持企業(yè)研發(fā)被動式、集成化的健康管理類智能產品及養(yǎng)老監(jiān)護類智能產品,實現老年人無感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