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院里長著一棵很大的柿子樹,樹枝有一半越過墻頭,伸到了西邊的院子里。秋天,柿子熟了,一個個紅燈籠似的掛滿了枝頭。
東院的一只猴子見了,“唰唰”地爬上樹去,西院的一只猴子見了,也“唰”地躥上樹來。兩只猴子相對,立刻憤怒地睜大了眼睛,指著對方的鼻子爭吵了起來。
東院的說:“很明顯,這樹是在我家長出來的,柿子當然歸我所有!”
西院的說:“不對,正因為樹是自己伸過來的,所以果實無疑應該歸我享用!”
兩只猴子誰也不肯讓,越吵越兇。一只鳥兒被爭吵聲驚動,飛到樹上來看個究竟。兩只猴子各自申述完,對鳥兒說:“請你做個公正的評判吧,這柿子到底應該歸誰?!?/p>
鳥兒回答道:“我只知道這樹從種下到結果,你們兩個誰也沒出過力、流過汗!”
摘自《小學閱讀指南》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學五年級學生柯子朔是個“鳥迷”,一年多來,他觀察和記錄了200多種鳥類,而且閱讀了很多相關的圖書。
一天,他看到農夫山泉的瓶身印有“猛禽”圖案,“猛禽”旁邊印著兩行小字:長白山已知野生鳥類240種,松雀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柯子朔馬上翻閱《中國鳥類觀察手冊》,通過資料介紹和照片對比,他發(fā)現松雀鷹雖然生活在中國最北的記錄是遼寧旅順,但是離長白山有八九百公里的路程;而且松雀鷹只有五根翼指,礦泉水瓶上的猛禽卻有六根翼指。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柯子朔向農夫山泉官方寫信求證,同時,他們向專業(yè)人士請教,確定了圖案上的“猛禽”不是松雀鷹。
農夫山泉官方知道后,經過向專家和文獻進行求證,肯定了柯子朔的發(fā)現,并感謝和表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