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山莊》里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比暴力更能傷人?!钡拇_,語言有時候鋒利如刀。在工作中,你或許聽到過:“你什么都做不好,還能干什么?”生活中,有人對另一半說:“你太沒用了,跟你在一起,真倒霉?!币灿腥藢ψ约旱暮⒆诱f:“你太笨了,將來有什么出息?!边@就是暴力溝通。
通常來說,暴力溝通有如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道德評判。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以自己的價值觀評判他人。比如有些長輩站在自己的角度,說某一個人都快四十歲了,還沒有結婚,太失敗了。有的人喜歡過更簡單的生活,辭掉了穩(wěn)定的工作,做自由職業(yè),別人就說他不上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對他來說,在當前的人生階段,追求事業(yè)比結婚更有意義。對他來說,在城市之間穿梭讓他覺得疲憊,過簡單的生活更有幸福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所以,道德評判的尺子只能拿來衡量自己,不能去衡量他人。更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抨擊別人。
第二種:進行比較。人們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就是與他人相比較?,F實生活中,一些人總是將“別人家孩子”“別人家老公”“別人家妻子”掛在嘴邊。他在作比較時,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不妥,還沾沾自喜地認為是在刺激對方進步。殊不知,比較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事實上,所有的對比和沖動都是來源于對自我需求認知的不清晰。
第三種:推卸責任。這一類情況極為常見,比如管理者是承上啟下的,需要將公司的戰(zhàn)略轉化為員工的目標。但他只做傳聲筒,總是說“公司規(guī)定的”“上面的領導說的”。這就是推卸責任,把矛盾轉嫁了,“不作為”也是暴力溝通的一種。
第四種:強加于人。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總想讓別人順從自己。比如東亞文化圈里的勸酒文化,勸酒者威脅別人說,你不喝酒,就是不給我面子。這就是強人所難。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缺乏同理心,不懂得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以上四種暴力溝通方式正在毀掉我們的人際關系。
暴力溝通不可取,那么,該如何與他人溝通?《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了一個萬能公式:非暴力溝通=我觀察到+我感覺+我需要+我請求。這也是我們在做績效面談、在跟下屬做復盤時常常使用的方法。
觀察。就是以事實為基礎,你描述的是一種客觀事實。很多人溝通時,總是在憤怒地表達,而不是表達憤怒。當你不客觀,就變成了無意義的情緒宣泄。比如小王是銷售員,你對小王說,你是一個差勁的銷售。小王不僅不會接受,還可能想打你。而你說,小王這個月沒有產生任何業(yè)績。他則會認可,因為這是客觀事實。
感受。如果你有話要說,再為難,也要當面說出來,可以借事實談談你的感受。我們和人溝通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指責他人,核心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請?zhí)拐\說出自己的訴求。
提出請求。不是要求,而是請求。要求讓人反感,而請求則讓人親和。但你的請求應該具體、清晰且正向,千萬不能讓人聽了云里霧里的,根本搞不明白你在說什么、你需要什么。
通過非暴力溝通,信息的發(fā)起者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清晰地表達感受和愿望,而作為信息的接受者就不會對抗,只要他本人是理性的,就能通過他人照鏡子,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從而改變自我。
人與人之間有沖突很正常,但要通過好的方式在沖突中走向和諧,而不是通過暴力溝通走向崩潰。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