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民,喬 飛,溫書香,張 玉,李開放
(漯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2008 年至2018 年,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權凱教授在河南綠源肉羊發(fā)展有限公司進行肉羊品種改良試驗,以杜泊羊為父本,小尾寒羊為母本,先后經(jīng)過雜交創(chuàng)新,橫交固定和群體擴繁三個階段培育成黃淮肉羊新品種,該新品種具有肉質性能好,繁殖力強,屠宰率高,耐粗飼等優(yōu)點,適合產(chǎn)業(yè)化推廣和普及。該文對杜泊羊與小尾寒羊雜交后代公羊的體質量、平均日增重、體高、體長、胸圍、管圍6項指標進行比較和分析,力求為后續(xù)黃淮肉羊新品種選育提供理論參考,為黃淮肉羊規(guī)?;a(chǎn)提供科學依據(jù)。
選用30只純種小尾寒羊母羊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且均發(fā)情,隨機選擇15只與杜泊羊交配,交配后代公羊稱為雜交公羊,母羊稱為雜交母羊。另15 只與小尾寒羊公羊交配,后代公羊稱為純種公羊,母羊稱為純種母羊。該次試驗時間為2008 年至2010年,試驗場所為河南綠源肉羊發(fā)展有限公司。
羔羊從出生就開始觀察,出生1 個月左右,羔羊的日糧以飼料和母乳為主,每天補給精料2次,每次150 g。出生2~3月齡,每天補給精料3次,每次150 g。50日齡的時候要及時斷奶,出生3 月齡以上的羔羊,除了上面的精料外,還要補充一些胡蘿卜、麩皮、優(yōu)質青草等。每兩天清掃圈舍一次,每周對圈舍消毒一次,所有清理出來的飼草、墊料、飼料、糞便等堆積發(fā)酵。所有羊按照場內的免疫程序進行定期免疫接種和驅蟲等。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表格進行整理,并用SPSS26.0 軟件對雜交公羊和純種公羊的體質量、平均日增重、體高、體長、胸圍、管圍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用電子秤在羔羊出生后的第一天,1 月齡、3 月齡、6月齡、12月齡以及成年時稱出公羊的體質量并記錄,試驗公羊的體質量和每月日增重變化情況如圖1 和圖2 所示。由圖1 可見,在整個生長期,雜交公羊的平均體質量均高于純種公羊的平均體質量,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初生重上不顯著(p>0.05),在以后的測評時間點差異均顯著(p<0.05)。
圖1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質量變化情況
由圖2可見,雜交公羊平均日增重在0~1月齡、1~3月齡、3~6 月齡均大于純種公羊,且在這三個生長階段雜交公羊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純種公羊(p<0.05)。雜交公羊在6~12月齡和12月齡至成年平均日增重與純種公羊相比雖然比純種公羊略低,但二者差異均不顯著(p>0.05)。
圖2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每月日增重變化情況
試驗公羊的體高變化如圖3所示,純種公羊在3月齡、6 月齡、12 月齡和成年體高分別為60.96 cm、71.03 cm、80.11 cm、88.76 cm。雜交公羊在3月齡、6月齡、12月齡和成年體高分別為42.33 cm、65.33 cm、73.00 cm、82.83 cm。純種公羊在以上四個生長時間點的測量體高均高于雜交公羊,且四個生長時間點體高的差異均顯著(p<0.05)。
圖3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高變化情況
試驗公羊體長變化如圖4所示,純種公羊在3月齡、6月齡、12月齡和成年體長分別為55.76 cm、65.94 cm、77.78 cm、87.71 cm。雜交公羊在3月齡、6月齡、12月齡和成年體長分別為55.88 cm、79.33 cm、80.00 cm、90.53 cm。雜交公羊在6 月齡、12 月齡和成年體長均高于純種公羊,且這三個生長時間點體長的差異均顯著(p<0.05)。雜交公羊在3 月齡體長略低于純種公羊,二者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圖4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長變化情況
試驗公羊的胸圍變化如圖5,純種公羊在3月齡、6月齡、12 月齡和成年胸圍分別為64.44 cm、76.74 cm、85.64 cm、98.00 cm。雜交公羊在3 月齡、6 月齡、12 月齡和成年胸圍分別為64.46 cm、96.33 cm、99.00 cm、109.00 cm。雜交公羊在以上四個生長時間點的測量胸圍均高于純種公羊,且雜交公羊在6 月齡、12 月齡和成年三個生長時間點胸圍與純種公羊相比差異均顯著(p<0.05),在3月齡的時候兩者差異不顯著(p>0.05)。
圖5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胸圍變化情況
試驗公羊的管圍變化如圖6,由圖6可見,雜交公羊在12月齡和成年兩個生長時間點的測量管圍均高于純種公羊,且兩者之間差異均顯著(p<0.05),在3月齡和6月齡管圍差異不顯著(p>0.05)。
圖6 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管圍變化情況
出于經(jīng)濟效益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需求,杜泊羊和小尾寒羊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黃淮肉羊的體質量、日增重是養(yǎng)殖企業(yè)首要考慮的因素。從生長速度上看,雜交公羊在初生重、1月齡、3 月齡、6 月齡、12 月齡和成年這6 個生長時間點的測定值均高于純種公羊。從平均日增重上看,雜交公羊在0 到6 個月之間的平均日增重均顯著高于純種公羊(p<0.05),尤其是1 到3 月齡的雜交公羊,平均日增重達到了429.43 g,絲毫不遜于我國當前現(xiàn)有的一些體型大、早期生長較快的山羊品種。劉良佳等人在渝東白山羊與酋州烏羊雜交F1代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雜交F1代在出生后的1~3 月齡的增重最快,而本試驗中雜交公羊在1~3月齡的平均日增重是整個生長階段最快的,這與劉良佳試驗的結果是一致的。
除了體質量,平均日增重外,雜交后代的體高、體長、胸圍、管圍等也是衡量雜交后代改良效果的重要指標。在本研究中,隨著月齡的增加,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在不斷地增加,雖然雜交公羊的體高在整個生長階段略低于純種公羊,但是其體長、胸圍在整個生長階段均高于純種公羊,且在每個測評時間點兩者之間的差異均顯著,尤其是在6 月齡的時候,純種公羊的體長和胸圍與雜交公羊相比差異極顯著。6月齡之前,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管圍差異并不顯著,但是6月齡之后,雜交公羊管圍明顯大于純種公羊,而且兩者之間表現(xiàn)出極顯著的差異。另外,隨著月齡的增加,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增長速度也是不同的。從圖3、圖4、圖5、圖6可以看出,純種公羊和雜交公羊的體高、體長、胸圍的增長速度均是先高后低,在3月齡到6月齡之間,雜交公羊的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增長速度明顯高于純種公羊,尤其是雜交公羊在整個生長階段的管圍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水平,突顯出顯著的雜交優(yōu)勢,這與烏蘭在北山羊雜交改良新疆山羊的效果觀察中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總之,杜泊羊和小尾寒羊雜交產(chǎn)生的黃淮肉羊公羊新品種在體質量,平均日增重、體高、體長、胸圍、管圍方面相較于父本,有明顯的改善,雖然體高相比父本有所下降,但并不影響改良效果。同時,黃淮肉羊新品種在近幾年的擴繁階段有效提高了當?shù)鼐用竦氖杖胨?,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jīng)濟效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