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
科學是他的精神底色,忠誠是他的信仰實踐??茖W與忠誠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相遇、融合,合奏出一首富有傳奇色彩的生命交響曲。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有著磅礴的氣勢和雄厚的力量,演奏出了他所喜愛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所譜曲中的那股剛強和堅毅。他,就是錢學森。
——選自《科學與忠誠》前言錢學森,這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相信每個青少年都不會感到陌生。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人民郵電出版社于2021年10月出版了《科學與忠誠——錢學森的人生答卷》(以下簡稱《科學與忠誠》)。
作者呂成冬副研究館員在博考新發(fā)現(xiàn)的檔案文獻材料、大量重讀現(xiàn)有史料、認真解讀歷史照片的基礎上,以傳記文學形式,從人生信仰、科技貢獻、治學方法、理論探索及個人思想歷程等維度,生動講述了錢學森為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拼搏奮斗的感人故事。
錢學森院士是享譽世界的空氣動力學家、系統(tǒng)科學家、戰(zhàn)略科學家,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學習、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在美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后,歷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xié)主席、名譽主席等職;2009年10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98歲。
科學與忠誠,是錢學森的人生答卷?!犊茖W與忠誠》一書真實地展現(xiàn)了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工作者群體根植于心底的家國情懷,以及科學理性地對人民忠誠、對國家忠誠、對黨忠誠的迷人風采。
錢學森對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無私的大愛?!犊茖W與忠誠》記載:1948年,錢學森在撰寫那篇影響力極大的“工程和工程科學”論文時,專門引用了美國著名化學家、物理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克萊頓·尤里的一句名言作為結(jié)束語:“我們希望從人們生活中消滅苦役、不安和貧困,帶給他們喜悅、悠閑和美麗。”1955年離美歸國,他在接受《洛杉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我回到祖國時,我將竭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p>
《科學與忠誠》用生動的故事詮釋了錢學森一心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正是為了兌現(xiàn)“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一諾言,回到祖國后,錢學森用盡一生奮斗、拼搏,殫精竭力科教興國,夙興夜寐為國造才,廢寢忘食為人民治學,把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在他看來,唯有人民的滿意“才是最高獎賞”。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錢學森將個人事業(yè)融入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之中,彰顯了他對祖國最大的忠誠。
《科學與忠誠》用多個章節(jié)描寫了錢學森創(chuàng)立工程控制理論的經(jīng)過。錢學森曾這樣解釋自己為什么選擇研究這類重大前沿科技問題:“我研究這些東西的動機有兩個:第一,我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看法是錯誤的。他們總愛說中國人搞工程技術不行。所以,什么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學技術,我就研究什么,而且要研究得比他們更好。第二,我認為中國總有一天要翻身。翻身后要實行工業(yè)化,必須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加快工業(yè)化速度,因為時代不同啦!”
早在20世紀40年代,錢學森就已經(jīng)是航空航天領域最為杰出的科學家之一。為了阻擾錢學森回到新生的紅色中國,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曾這樣評價他的作用:“無論走到哪里,錢學森都值五個師?!钡牵词乖谕馊丝磥砣绱斯Τ擅?、玉食錦衣,錢學森仍義無反顧沖破美國政府重重阻擾毅然回國效力。作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獻身國防,立志報國、興國、強軍,成就了“兩彈一星”偉業(yè),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以及科技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錢學森去世后,訃告開篇便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覆蓋在他遺體上的也是一面鮮紅的黨旗。在錢學森心中,占據(jù)首要位置的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這第一身份。《科學與忠誠》第四章“忠誠于共產(chǎn)黨員的信仰”重點講述了他從一名愛國學生成長為堅定共產(chǎn)主義者的心路歷程,給讀者以深刻啟迪。
錢學森出生于一個愛國知識分子家庭,倡導教育救國思想的父親對他的人生選擇無疑影響重大。但是,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更多地是基于科學理性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讀大學期間,他就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覺得要中國能得救,要世界能夠大同,只有靠共產(chǎn)黨?!痹诿狼髮W期間,他積極加入加州理工學院馬列主義學習小組,學習了包括恩格斯《反杜林論》等在內(nèi)的馬克思主義著述,多次現(xiàn)場聆聽時任美國共產(chǎn)黨總書記白勞德演講。1955年回國后,1958年他就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并于翌年成為中共預備黨員,立下了“一朝入黨,終身為黨為人民”的誓言。
閱讀第十八章“與馬克思的‘對話’”,可知錢學森成為一名信仰堅定的共產(chǎn)黨員是以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根底的。錢學森藏書豐富,“他的藏書包括《共產(chǎn)黨宣言》《國家與革命》《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ié)》《自然辯證法》《列寧主義問題》《法蘭西內(nèi)戰(zhàn)》《反杜林論》等?!?987年,時任中國科協(xié)主席的他率代表團訪問英國,還專門到位于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前瞻仰并敬獻鮮花。
誠如《科學與忠誠》“前言”所總結(jié):“這是一本以翔實史料為基礎,經(jīng)過甄別、考證和研究之后創(chuàng)作的非虛構(gòu)作品”“一本以個人思想歷程為故事線,突出錢學森不斷通過學術創(chuàng)新繪制個人思想坐標和構(gòu)建個人思想體系的傳記”“一本以錢學森為典型人物,闡述科學家精神內(nèi)涵與外延的精神讀物”“一本以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為時代背景,描寫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為黨的事業(yè)而奮斗拼搏的生動讀物”。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正是因為他們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與時代召喚相呼應,與民族命運緊相連,與人民呼聲相契合,從而能夠不斷煥發(fā)出驚人的創(chuàng)新能量,持續(xù)噴薄出無限的創(chuàng)造生機。他們?yōu)楫敶嗌倌耆松x擇、價值追求和奮斗目標提供了鮮活的效仿樣本。
《科學與忠誠》一經(jīng)出版立獲好評,次月就登上“中國好書”月度榜單,隨后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月度優(yōu)秀暢銷書榜和中宣部出版局“書映百年偉業(yè)”好書薦讀月度書單,以及“新華薦書”推薦圖書名單。拜讀全書,受益良多,掩卷沉思,感慨萬分,填《浣溪沙》詞一首,以表情懷:
熱血一腔獻九州,國強民富志欣酬,忠誠為黨頌詠謳。
巨擘科學彰典范,精神遺產(chǎn)永存留,人生無愧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