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yán),違法必究”,此乃政語。引之為詩語亦善。不依法之人,不為正道之士。不依法之詩,不是正道之詩。大器成焉?
28點(diǎn)化之法,古來有之。點(diǎn)陳出新,化出高意。雖有舊之軀體,卻無舊之骨肉。焉能同剽盜同爾?
29襲而更工,清水芙蓉,自見精神;襲而不如,東施效顰,丑態(tài)百出。
30習(xí)詩,如習(xí)字。須有耐心,循序而漸進(jìn)。先求其形,再求其神。達(dá)相當(dāng)高度者,求其變,成為己之風(fēng)格。此乃詩家必經(jīng)之路也。欲一步登天者,適得其反,難成大器。豈是詩家之風(fēng)范乎?
31莫學(xué)我,何以?你不如我。莫學(xué)我,何以?你更比我。莫學(xué)我,何以?學(xué)我終不如我。莫學(xué)我學(xué)誰?學(xué)你自己。
32自賞在先,人賞在后。欲得人賞,必先自賞。自賞皆不如意,何以得他賞?
33詩宜活結(jié),不宜死結(jié)?;钊缬嗡垼M顯靈氣;死如曬路之蚓,全無生氣。
34突兀而起,須留出路,不留出路,形如絕壁,斷而無路,死路一條。戛然而止,須有奇筆,惟有奇筆,才見高處。
35高須入細(xì),不入細(xì)者,終究粗才。必空洞無比,不見血肉。
36近日,見網(wǎng)絡(luò)爭論,言古風(fēng)須精通律詩才能為之。此說毫無依據(jù)。文體之發(fā)展,先古后律。古在前,律于后。古與律,不過體裁耳!和高下、水平,毫無關(guān)系。
37詩思已止,可尋他路。推此及彼,推古及今;推遠(yuǎn)及近,推己及人,筆下自有涌泉。常常一詞推出,串活全詩篇。大凡詩之高者,無不深諳此法。用于四句之詩,常見高妙。正可謂絕句謀篇之一法是也。
38杜少陵《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句。景宏意遠(yuǎn),盡吐胸中之氣。此乃以景寫情之典范是也。如此豪語,非大家不能言耳!
39先景后情,景中有情;先情后景,情中有景;亦情亦景,亦景亦情。得引情之三法,自覺詩思妙也。
40煉字多思,煉音多讀。煉意避俗,煉音避啞。煉意求高,煉音求響。
41“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一語中的。但凡詩人,都有此等經(jīng)歷。此言可謂得前人之所不得之典范。言他人不能言之語。讓人讀之眼前一亮,共鳴之音必起也。
42形式之成功,如瓶中之花,日短凋也;思想之成功,如瓶中之酒,日長香也。
43詞中之對,同字可也。硬把“合掌”拉入詞對,不足取也。詩中之對,可錯綜,可扇面,可流水,可半對。然只用于律中腹聯(lián),對聯(lián)豈能同耳。
44清新流暢,流水之音;雄渾豪放,霹靂之響。輕柔一曲,讓人陶醉。咔嚓一聲,讓人驚魂。每每佳構(gòu),無不如此。
45李太白《菩薩蠻》“寒山一帶傷心碧”,趙子昂《岳鄂王墓》“水光山色不勝悲”。把己之情,賴之于物。不言己,偏言物,更見高趣也。
46詩詞八病,一曰平頭,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鶴膝,五曰大韻,六曰小韻,七曰正紐,八曰旁紐。自《詩品》以來,批評聲不斷,然時下仍有人當(dāng)作為詩之至論,實讓人難解。此等理論,知之可以。避與不避,詩人自可擇而用之。讀來流暢不咬,無關(guān)乎病與不病也。另諸如撞韻、擠韻,以及白腳處須上、去、入聲有所變換等,余以為皆為偽理論,況八病乎!
47南朝文論家鐘嶸主張詩以自然為最,提出“自然英旨”之說。認(rèn)為“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fēng)”,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jīng)、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bǔ)假,皆由直尋。(《詩品》)無典造境,如T臺模特。三點(diǎn)一線,高麗全于眼前。有典造境,如林中女子。有聲無人,美丑全在此間。詩詞用事,利大于弊。尤以堆砌之事最為濫。非但不能顯其高雅,更讓讀者不知所云幾何,遂棄之。余曾作《論詩絕句》(新韻)言:“無典成詩更暢達(dá),有情有景自為佳。明白如話出滋味,好比清泉山野花。”
48詩有三隔。曰字,曰句,曰篇。字隔句斷,句隔篇斷,篇隔境斷。不隔不斷,功成一半。
49夏完淳詩,音悲意雄,滴血撕心,吶喊之言,激憤剛勁??芍^詩中之李后主。雖無帝王之軀,卻有酬國之志。敵前不畏,視死如歸??蓢@英才早歸,虛歲十七者,能有幾人匹耳!
50臨屏和詩,可謂今之三應(yīng)。雖有觸于心,然必有造詩之嫌,無病之吟。偶爾樂樂足也。
51時下,大有“唯格律不是詩”之勢,此乃謬極。古體今體,齊驅(qū)并駕多年。皆有佳篇連連。詩之好壞,不以體裁論之。得高妙之趣,流響亮之音,言至深之理。清暢如溪流,純香似美酒,自是良品。無應(yīng)以格與不格論之也。
52北朝民歌《赦勒歌》,短短二十余字,狀景雄闊,如在眼前。景中無我,我在景中。讀之思之,直把自己引入詩境。一覽草原全貌,胸氣頓開,如涌噴泉,唯呼妙哉!
53但凡討論,總見古之詩例。然詩例不足為證也。時遷多年,當(dāng)下之你我,也然作古,病必成例,理在此也。
54太白《早發(fā)白帝城》詩,“彩云”二字,絕非僅僅狀景,亦是言情之語也。早霞有雨,孰知午后如何,事亦類此也。太白遇赦,就其“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之個性,不管今后如何,自喜眼前之事。所謂猿聲,亦為情語。影射奸人之聲也。帶有諷意,他人之聲如猿,雖彼起此伏,又奈我何?事如輕舟,萬重過也。喜悅之情千古皆謂,嘲諷之音,卻無人言及。豈是太白意耳!
(鄭萬才,網(wǎng)名狂野孤狼,1977年生,云南彝良人。中華詩詞論壇云南分論壇創(chuàng)始人。系中國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曾任《當(dāng)代詩詞三百首》副主編、《當(dāng)代中華詩詞精選》主編。獲“坦洋杯”“興業(yè)全國詩詞大賽”“春的旋律杯”、金湖第三屆“青蓮杯”等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獲“首屆聶紺弩詩詞獎”提名。輯有《一嗥集》《二嘯集》《孤狼詩話》《孤狼詩評》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