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杜鵬宇最后一次參加國際比賽是2014年的湯姆斯杯,當時,中國隊在半決賽中0比3不敵日本隊,無緣衛(wèi)冕。杜鵬宇作為第二單打上場,對陣的是當時的新秀、現(xiàn)在的“男單一哥”桃田賢斗。盡管拼盡全力,阿杜還是沒能突破年少氣盛、能力突出的桃田。在那之后,杜鵬宇告別了奮斗多年的中國隊。有不舍,有遺憾,但他說不后悔。
當初,杜鵬宇沒有走從一線運動員到一線教練這條路,而是成為一名“羽毛球邊緣人”。因為他沒有參與專業(yè)和一線隊伍的教練工作,所以邊緣;因為沒有離開羽毛球圈,所以還是羽毛球人。退出國家隊后,杜鵬宇經歷了很多身份的轉變,做過羽毛球產品,投入過資金和精力到公司經營,擔任過青少年俱樂部的教練,恢復訓練備戰(zhàn)全運會,還升級成為奶爸。這些身份間的跨度很大,卻都是跟羽毛球有關的。
很多人以“二次創(chuàng)業(yè)”來標簽杜鵬宇在近幾年的發(fā)展,然而在阿杜看來,不當運動員就等于二次創(chuàng)業(yè)。他說:“不管是當教練還時從事其他與羽毛球相關的工作,我們都還是在這個圈里的,只是角色和職能不一樣。在我看來,從運動員轉變成任何其他職業(yè),都是一種重新出發(fā),都是二次創(chuàng)業(yè)。只不過我的這種再出發(fā)會更獨立,不確定性更大?!?/p>
當初跨出這一步,對于杜鵬宇來說是不容易的。如果選擇成為一名教練,他會有穩(wěn)定的收入,也會有相對應的任務和壓力;但走出了這個范圍,他就得事事操心,面對經濟上的困難?;叵肫饎傠x開國家隊的那段日子,阿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個月都要自己跑去社保局給自己繳納社保。每天睡醒,他都會考慮今天要干點什么,怎么去掙錢養(yǎng)家。后來成立公司和俱樂部,資金分配和投入又得自己衡量,這對于從運動員轉型過來的阿杜而言,困難很大。
當運動員時,杜鵬宇的風格就是拼命、勇敢。他說,自己認定了一件事,就不會瞻前顧后,只會一股勁兒地堅持下去。也正是這些年的經歷,讓原本就很能豁出去的阿杜選擇了中國香港隊。
瑞士世錦賽前,中國香港隊的教練通過朋友聯(lián)系到杜鵬宇,向他拋出橄欖枝。要不要接受這個邀請?這個選擇挺難的。
杜鵬宇的家在河北,一直以來他的主要活動范圍都是京津冀地區(qū),這次一下子到了南方,家庭方面必然要有所犧牲。再者,他這幾年主要做的是青少年基層培訓,成績要求和壓力都不大,但接受這個崗位則意味著他要負責世界排名前三十的優(yōu)秀球員,直面所有世界一流對手。
不過,這一系列的阻力沒有影響杜鵬宇,他在權衡后選擇了這個機會。
9月,中國公開賽在常州如期開戰(zhàn)。比賽第一天,記者無意間瞥見了教練席上的杜鵬宇,幾經詢問最后確認了是他本人。這是阿杜時隔五年后重新回到世界級賽場,回到大眾視線中來。在中國公開賽上演教練首秀,這樣的回歸給阿杜帶來不少關注,甚至連隊員都認識到這點,他們在出發(fā)前就明白這次常州之行會有特別關注。
第一次坐到頂級比賽的臨場教練席上,杜鵬宇有點小緊張。坐在教練席上,他顯得比隊員還著急。在常州,伍家朗在1/4決賽時對陣諶龍,杜鵬宇和昔日的同屋隊友成了間接對手。看到這一幕,觀眾們都很感慨,但阿杜卻投入得完全沒有別的想法。韓國公開賽首輪,中國香港的伍家朗對陣日本的西本拳太,伍家朗在決勝局開局以0比10落后,坐在后面的杜鵬宇急得都快跳起來了。
現(xiàn)在,杜鵬宇和隊員處在相互適應的階段。雖然隊員的國語都說得很不錯,但阿杜還是在積極地學習粵語。經過幾站比賽的磨合,阿杜已經漸漸明白了“再急也不可能自己上”這個稱不上道理的一句話。在他看來,當這群世界準一流水平隊員的教練,更多的是要把他們心中的火點燃。所以,阿杜說自己現(xiàn)在很噦嗦,只要有機會就跟隊員交流,希望有那么幾句話能說到點子上,讓隊員有一點共鳴。
曾經的“拼命三郎”,希望把自己經歷過的這么多東西轉化為在教練崗位上的責任和擔當,用自己的熱愛去感染隊員,讓隊員更積極地面對順境和逆境。杜鵬宇說:“我希望把自己累到極致,付出到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再付出,給隊伍以有效的幫助。所以,我給自己的壓力還挺大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阿杜的火卻是都留給自己的。換種身份,阿杜教練繼續(xù)為事業(yè)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