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潮陽笛套古樂的前世溯源(下)

      2022-04-19 05:17:57屠金梅廖靜
      樂器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龍首鳳尾西夏

      屠金梅 廖靜

      (接上期)

      唐代的龍笛多以象征意義出現(xiàn)在詩文中,而在唐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日本的七孔笛最初叫做“橫笛”,后在日本被命名為龍笛。也有一說此“橫笛”在傳入日本之前已被命名為龍笛,正倉院所保留的唐代橫笛亦確實保留了竹節(jié)上的竹枝亦仿龍首,但是和上文中提到的龍笛形制差別很大(見圖2)。

      龍笛的使用主要從宋代開始,且多用于鼓吹樂中。陳旸《樂書》中載“橫吹出自北國,梁棟吹曲曰:下馬吹橫笛是也。今教坊用橫笛八孔,鼓吹世稱龍頸笛焉?!辈⑤d圖(見圖3)。

      筆者進(jìn)一步進(jìn)行史料查找,發(fā)現(xiàn)史料記載與出土文物中與龍笛形制相關(guān)的詞,有龍笛、龍頭笛、龍頸笛、龍首笛四種說法??梢姟褒堫^笛”與“龍頸笛”為一物,兩者即為龍笛,“實為橫笛加龍頭或龍頸所制而適之能為一定特殊的人群演奏?!饼埵椎眩煌膶W(xué)者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rèn)為它與龍笛是同一樂器,有人則將其區(qū)分開。1983年,在修復(fù)建于北宋太祖開寶七年的開封繁塔時,發(fā)現(xiàn)司龍首笛的磚雕佛龕,龍首笛整個笛身狀若一條龍的象形笛,“該笛形制與龍頭笛不同,也無綏帶下垂。該笛短粗,管身一頭向上彎曲與笛身垂直,彎曲部分呈現(xiàn)圓柱形,笛身整體就像農(nóng)村男子抽煙用的旱煙桿?!饼埵椎殉T诜鸾讨惺褂茫虼?,可以將龍首笛與龍笛區(qū)分開。

      至元代,龍笛在宮廷樂隊中十分常用,且使用數(shù)量多,具有一定的領(lǐng)奏作用。《元史·禮樂志》中記載的元旦所用“樂音王隊”與朝會所用“禮樂隊”的樂工各有八人,龍笛各占三人。天壽節(jié)所用“壽星隊”樂工十二人,龍笛占三人,“說法隊”樂工十六人,龍笛占六人。但在元代初期并沒有完整的禮樂制度,《元史·禮樂志》載:“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舊樂?!奔丛娉杉己箷r,征西夏舊樂作為禮樂。西夏雖無正史,但其中后期與宋音樂交流頻繁,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漢文本《雜字》載有西夏音樂信息,載有“龍笛”處,亦載“曲破”“雅奏”等音樂術(shù)語,可見西夏時,龍笛多用于雅樂。而元承西夏舊樂作為禮樂,必然包含龍笛,也有一說是“有元龍笛源于宋代龍頸笛并經(jīng)由西夏的進(jìn)一步傳播與發(fā)展,奠定了元后龍笛的標(biāo)準(zhǔn)式樣?!敝撩髑鍟r期,龍笛也一直被用于宮廷音樂之中。筆者將歷代以來關(guān)于龍笛形制與用途的文獻(xiàn)記載進(jìn)行整理(見表2)。

      《元史·禮樂志》載:“龍笛,制如笛,七孔,橫吹之管,管首制龍頭,銜同心結(jié)帶?!?/p>

      《明會典·儀仗》載:“龍笛十二管,義竹為之。兩末牙管束,長一尺七寸五分。一孔在前,其后七孔。貼金木龍頭,垂彩線帉錔?!?/p>

      清代的龍笛用于中和韶樂,《皇朝禮器圖式》載:“本朝定制:朝會中和韶樂笛,斷竹為之……通常俱一尺八寸二分八厘六毫,體長、徑各與簫同。左第一為吹孔,次加竹膜焉。右六孔以協(xié)律,旁二孔相對以出音,末二孔向上,間纏以絲。兩端加龍首、龍尾,皆木制。首長二存四分,尾減二分。通髹以朱,繪花文。旁孔垂有五采流蘇?!保ㄒ妶D4)

      “明洪武元年(1368)定殿內(nèi)‘侑食樂’的編制中,就有四宮龍笛……此龍笛通體髹朱漆,飾以花卉紋,兩端分別裝飾有圓雕描金龍首和龍尾,共設(shè)有6個指孔,2個出音孔,2孔為穿繩用,無膜孔?!?/p>

      清時出土的龍笛有朱漆描金龍首尾笛與曲阜大成殿龍頭笛。前者,“竹制,通長77.3厘米,笛長58.3厘米、內(nèi)徑1.2厘米、外徑1.8厘米。管身束絲箍18道,兩端加木制雕刻的龍首、龍尾,通體髹朱漆,繪金蓮紋。用于中和韶樂?!保ㄒ妶D5)

      后者,“以一龍首插入一竹笛首端制成,通身探紅漆。龍首木制,圓雕,施藍(lán)、綠、紅、白彩繪。笛身用竹管制成,髹紅漆,通長63.0厘米、外徑2.6厘米。笛身設(shè)吹孔、膜孔各一,按音孔6個及出音孔2個?!保ㄒ妶D6)

      上文中提到的中和韶樂源于中國古代雅樂,在明清兩朝主要用于宮廷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清時,中和韶樂的龍笛,分為姑冼笛和仲呂笛。姑冼笛和仲呂笛都是笛律名,陽月用姑冼笛,陰月用仲呂笛,仲呂笛比姑冼笛高半個音。清史樂志中稱姑冼笛為“四字調(diào)”的笛,即以“四字調(diào)”為正調(diào),“四字調(diào)”在民間又被稱為“正工調(diào)”。“四字調(diào)的主調(diào)音,正合于La調(diào)的大音階。”因為昔時沒有統(tǒng)一的校音器,與十二平均律的相對調(diào)高來說,其定調(diào)有所偏差,常處于略高于G又低于A的位置,即1=G或1=?A。這與潮陽笛套古樂中龍笛的定調(diào)情況一致,龍笛“采用第六孔為1的吹奏法,其定調(diào)音高比?A調(diào)稍低,而比G調(diào)偏高?!背甭暯z竹社的林立言、林良豐等多位老藝人,通過查閱大量歷史資料和圖形,將其認(rèn)定為?A調(diào)的28節(jié)龍頭鳳尾笛,保留了雅樂音階(即正聲音階)第四級升高的特點?,F(xiàn)潮陽笛套音樂以1=G作為統(tǒng)一定調(diào),是從1984年汕頭市舉行“鮀島之夏”音樂會的過程中,為了配合其他樂器的定調(diào),比如在六七十年代引進(jìn)潮州音樂各種形式的二胡,內(nèi)、外弦為d1、a1,如果配合龍笛的?A調(diào),會出現(xiàn)弦緊難按的情況,因此干脆將笛套古樂的吹管樂器統(tǒng)一改為了G調(diào),此后潮陽笛套音樂的演奏基本都用G調(diào)。

      盡管有文章曾指出“潮陽大笛與南宋的宮笛有著密切的淵源關(guān)系。南宋宮笛長約75~80厘米,龍頭鳳尾28節(jié),鳳尾指笛尾出音孔吊之飾穗,28節(jié)指笛身上用線扎緊涂漆,間隔共28小節(jié)?,F(xiàn)今的潮陽大笛,除了沒有龍頭裝飾,其余與宮笛一致?!睂嶋H上,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可以看出,現(xiàn)潮陽笛套音樂的龍笛形制是朝代發(fā)展變化的產(chǎn)物。宋至明清時期,龍笛的形制經(jīng)歷了從無膜孔到有膜孔、笛身由短至長、龍頭鳳尾裝飾的細(xì)節(jié)變化,但其功能基本都是為宮廷和皇家禮儀活動服務(wù),龍頭鳳尾裝飾是地位的象征。這也就可以解釋,龍笛傳入民間后為何沒有了龍頭鳳尾的裝飾。當(dāng)然,龍鳳的圖案在現(xiàn)今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人的圖案?,F(xiàn)潮陽笛套音樂中雖然使用過有龍頭鳳尾裝飾的笛子,但多數(shù)還是用無龍頭鳳尾裝飾的曲笛,因此當(dāng)?shù)卮蠖鄶?shù)人還習(xí)慣將其以大笛相稱??傊埖?、大笛、二十八節(jié)鑼鼓笛都是現(xiàn)潮陽笛套音樂中笛的名稱,無特定場合或功能上的區(qū)分。潮陽笛套音樂中的龍笛,竹制,八孔,長二尺一寸八分,即通長約72.6厘米,尾部直徑2.33厘米,有膜孔,纏線28道,其形制應(yīng)是從清制龍笛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其中,纏線28道,除了防止笛身開裂與美觀的目的,在潮陽笛套音樂中還有特殊的涵義,一種說法是老藝人們象征性地運用“天象星辰”的二十八宿,對應(yīng)在龍笛身上,以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理念,另一說是潮陽笛套音樂省級傳承人吳禮和提到,纏線28道可能代表著龍的二十八節(jié)骨頭。

      總結(jié)

      綜上,潮陽笛套古樂在演奏人員的規(guī)定性與龍笛歷朝歷代的形制發(fā)展都是有史可依的。此外,潮陽笛套古樂在樂隊編制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也是有跡可循的,因篇幅原因,筆者就不再此過多論述??傊标柕烟滓魳纷鳛榉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還隱藏著許多值得探究的文化珍寶。

      注釋:

      (宋)陳旸《欽定四庫全書 經(jīng)部 9 樂類 樂書 卷126-130》,刊印者不明,古籍,第149頁。

      杜建錄主編《西夏學(xué)·第12輯》,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14頁。

      王秀萍《宋代樂器研究》,河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4年,第44頁。

      (清)宋濂《元史·禮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691頁。

      杜建錄主編《西夏學(xué)·第12輯》,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216頁。

      (明)宋濂《元史·禮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926頁。

      (明)李東陽《大明會典》,商務(wù)印書館,1936年,第3719頁。

      (清)允祿等撰;牧東點校《皇朝禮器圖式》,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第377頁。

      寧波博物館編《國之祀典:清代寧波府孔廟祭祀禮樂器》,寧波出版社,2019年,第84頁。

      劉東升,袁荃猷編《中國音樂史圖鑒(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第308頁。

      周昌富、溫增源主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山東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192頁。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12年,第260頁。

      潮陽縣文化局、文化館編《潮陽笛套音樂》,潮陽縣文化局、文化館出版,1985年,第4頁。

      潮聲絲竹社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潮州音樂)代表性傳承人林立言發(fā)起組建,絲竹社將潮陽笛套古樂的繼承、傳承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蔡樹航《潮州音樂》,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頁。

      采訪時間:2021年1月14日,地點:潮陽棉城中山西路華寶琴行。

      猜你喜歡
      龍首鳳尾西夏
      美育之窗
      香港傳奇的回溯——評馬家輝《龍頭鳳尾》的辛辣與蒼涼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2:34
      歐洲鳳尾蕨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
      中成藥(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4
      世界上最美的鳥:鳳尾綠咬鵑
      西夏“上服”考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2
      試述西夏軍抄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2
      龍首洞
      北極光(2016年11期)2016-11-14 05:03:29
      再考西夏的馬
      西夏學(xué)(2016年2期)2016-10-26 02:21:08
      龍首
      中華奇石(2015年8期)2015-07-09 18:32:28
      一統(tǒng)天下(龍首)
      中華奇石(2015年6期)2015-07-09 18:31:48
      高雄市| 池州市| 澄迈县| 天长市| 阜宁县| 金昌市| 云林县| 疏勒县| 沁水县| 浦北县| 田林县| 孝感市| 灵石县| 固安县| 旬阳县| 阿荣旗| 金堂县| 阿巴嘎旗| 文安县| 即墨市| 双牌县| 北票市| 抚松县| 阿坝县| 敦化市| 恩平市| 青海省| 东阳市| 琼海市| 措勤县| 昌都县| 会泽县| 广南县| 闽清县| 翁源县| 绥芬河市| 阜南县| 普兰店市| 绥芬河市| 河北省|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