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證,面值分為壹佰元與壹仟元兩種。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證,面值分為壹佰元與壹仟元兩種。
2010年的冬天,我去天津尋訪老物件、老文獻,在返程中接到一位藏友的電話。他告知我武漢的古玩市場有9張圣旨正在出售,文字是漢字,印章則難以辨識出來。聽罷電話,我既喜且奇。于是,當火車到站時,我便選擇不出站直接登上開往武漢的列車。
第二天一大早從綠皮車硬座上下來,我頭暈腦脹地抵達武漢祟仁路古玩市場,卻大失所望——交易會散會了,人去樓空。我懷著想哭的心情撥通了那位藏友的電話。此人原來是湖南人,在網上看到了我的聯系方式。當時他已返程回瀏陽,如果我還想看藏品的話可以去找他,并且他的手中還有其他東西。顯然,他不是一個專業(yè)的收藏品經營者。
那時天已開始下雪,南方的天氣濕冷濕冷的,我的心情也矛盾極了——根據自己的經驗,除長沙外,湖南并沒有大型、成熟的紙品文獻市場。貿然前往一個小地方,萬一被騙了怎么辦?別看今天線上支付這么發(fā)達,當時跑全國古玩市場還是使用現金最方便。難道要帶著幾捆錢去小縣城嗎?我的心里有些發(fā)毛。
猶豫了幾分鐘,我最終還是決定:去!于是便找了一家銀行將現金存進卡里,揣著卡坐上了武昌開往瀏陽的長途汽車。迷糊了一天,踏上瀏陽的土地,我再次拔通了藏友的電話。不一會兒,一輛三輪摩托車停在我身邊。來人姓李,身材比我還胖一點,我問:“東西在哪里?”他便讓我上車一同去他的廠里。車上噪音大,他的湖南口音濃,我也沒問明白是去什么廠——既來之,則安之吧!
下了車,一個招牌映入眼簾——揚花鄉(xiāng)樂旺旺鞭炮廠。我嚇了一跳,原以為要么是文化市場,要么是造紙廠,才符合紙品文獻的存放之地。原來這是一座家庭作坊式的廠,這位藏友便是廠長。跟著他走進倉庫,看到各類廢紙堆積如山,我才明白過來,這些紙是制造鞭炮的原料。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認股證
言談中得知,李兄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經常從廢紙中找些字畫、古書,去長沙、武漢等地的市場賣。賣鞭炮是家庭主業(yè),收藏算是副業(yè)。我問起圣旨的情況,他便拿了出來,我一看便知是越南圣旨。達成交易后,他還熱情地帶我參觀鞭炮制作卷紙切紙車間。車間內到處是邊角殘片,出于“職業(yè)敏感”,我發(fā)現了一疊有花紋、像錢一樣的廢紙料。從紙面能辨認出“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證”等字樣,有紅、藍兩種顏色,但看不清面值。
我立刻追問道:“這個還有嗎?”他叫住一個女工幫著去找,說切了一些也卷了一點,只剩約一紙箱了。我趕忙幫著翻出,心中感到慶幸。李老板很大方地表示:“送你了?!蔽覉?zhí)意付款,于是商量后按廢紙價六角一斤的價格,將這批重32斤的“廢紙”買了下來。就這樣,我扛著一包股票,卷了9張越南圣旨,乘著三輪滿載而歸。
為了弄清這些藏品的來源,我后來又致電詢問過李老板,了解到廣西、山西等地的廢紙曾流入河南駐馬店的集散地,然后被發(fā)往各地造紙廠、鞭炮廠作為原料??梢韵胂?,那些“廢紙”有的已被卷成鞭炮,隨著火藥燃燒殆盡;有些邊角料則化作了紙漿,變成飯桌上的餐巾紙。我據此猜想,越南圣旨應出自廣西邊境的進口廢紙中,而漳澤電力股票可能是從山西流出,它們就這樣戲劇性地同時出現在我面前。
從一份山西省電力公司印發(fā)的通知書中可知,1992年,山西省電力公司漳澤電廠改組為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山西電力企業(yè)內部職工發(fā)行股票15000萬元,計1500萬股。每股10元,股票面值分為100元和1000元兩種。
關于印發(fā)《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認股通知書》的通知
目前存世可見的漳澤電力股票,大部分是這批從鞭炮廠幸存的32斤“幸運兒”。我將大部分股票藏品都轉讓給了北京藏友,現在已入藏各家博物館。而漳澤電力股票兩種面值存世數量不均的原因,大概算是鞭炮廠女工的“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