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遠
周五的大課間,我們玩扔毽子的游戲。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打鴨子”差不多,只是把沙包換成了毽子——一個人扔,其他人躲,如果被毽子擊中就算“陣亡”。
游戲開始了,先是我來扔。我舉起毽子,瞄準王成君猛地一扔,毽子就像子彈一樣向王成君“射”去。誰知,他反應(yīng)很快,兔子一樣向右一跳,毽子擦著他的左臂飛過,落在了地上。
王成君笑著對我喊:“哈哈哈,沒扔著!你這個‘人體描邊大師’,只能扔出擦邊水平!”
我氣憤地向他喊道:“你別高興得太早,早晚有你哭的時候!”
接下來,我專門瞄準他扔了好幾次,但都沒扔中。我只好放棄,去找別的攻擊目標。結(jié)果一局下來,我只扔中了兩個人。
下一輪該羅國瀚扔了。他一上來就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毽子像雨點一樣向我們飛來,我們趕緊躲閃,有的抬腳,有的彎腰,還有的臥倒……可是,我終究沒能躲開這些密集的“炮彈”,被打中大腿,“陣亡”了。
我站在旁邊看大家玩游戲。只見毽子飛來飛去,躲的人跳躍、側(cè)身、奔跑,十分敏捷;扔的人好似在扔標槍,弓腿、掄胳膊,迅速有力。操場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扔毽子是一個很好的游戲項目,不僅扔出了快樂,還鍛煉了我們超快的反應(yīng)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啊!我喜歡玩扔毽子的游戲。
點評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小文章,畫面感十足,滿滿的熱鬧和歡笑似乎都要溢出紙面。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樣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是因為小作者在進行活動場面的刻畫時,對人物動作和表情的準確把握與傳神描寫——“他一上來就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毽子像雨點一樣向我們飛來,我們趕緊躲閃,有的抬腳,有的彎腰,還有的臥倒……”這一處短平快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扔毽子時氣氛的緊張,也讓文字有了更多的靈動,豐富了文字之外的畫面感。
(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