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我來到白瀨鄉(xiāng)工作的短短一段時間里,竟與上格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上格村廣植油茶,盛產(chǎn)茶油。
油茶樹,被稱為世界神奇的“東方樹”,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相傳,朱元璋還賜封茶油果為“天上賜給大地的人間奇果”。
其實,上格村面積并不大,只有五平方公里,但這里位居王帽山,山中蒼松成林、濤聲陣陣、曲徑通幽,最具探奇覽勝。這里還是火山巖地質(zhì)地貌,巖石奇形怪狀、形態(tài)萬千,如飛禽,似走獸,美不勝收。
放眼望去,只見對面山勢雄偉,林木蔥蘢,幾處碩大的石頭聳立其中,一條盤山公路蜿蜒而上。山腳下,白瀨溪由西向東潺潺而去;山頂上,一座六角亭高高聳立在山的一角,讓人有一種高聳入云、飄飄欲仙的感覺。
沿著松濤園的石階小道,拾級而上,沿途可見壁立千仞的大石崖,充滿神奇的達摩洞;攀爬陡峭的天梯,穿過蒼翠挺拔的老松樹林,有奇特的百年連枝古松樹;穿越小一線天,站在嶙峋的巨石上,放眼大白瀨的青山綠水,不得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嘆。正是:“探秘尋幽何處去?登高望遠問山來!”
站在山頂?shù)牧峭だ?,向四周望去,眼界開闊,四面青山環(huán)抱,蒼翠欲滴,大有“摘星攬月知天近,看水觀山覺地低”的超然感覺。對面便是高高的王帽山,遠遠望去,那裸露的臥在山頂上的碩大巨石,還真像是一頂戴在頭上的官帽子。
亭子邊有一條剛修建的石階小道,沿著小道,穿過小橋流水,登上觀景臺,稍作休息,就來到了油茶示范園。
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人,見過普通的油茶樹,但在這里,我卻開了眼界,認識了具有速生、早產(chǎn)、高產(chǎn)、油質(zhì)優(yōu)、含油率高、無大小年、抗旱抗寒、抗炭疽病,且被稱為我國油茶第一品牌的軟枝油茶;也看到了比較常見的俗稱小葉油茶、雞心子的小果油茶;還有嬌艷多姿而又秀麗雅致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之一的金花油茶,金花油茶花開金黃色,仿佛涂著一層蠟,呈現(xiàn)出晶瑩油潤、半透明之感。
這里還有一個老油茶基地,這是一片蓋滿山坡的茂盛的老油茶林。油茶樹大多是野生油茶。野生油茶樹身形高大,不用施肥、打藥,管理比較簡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樹齡百年以上的老油茶樹。樹干直徑一尺多寬,離地面兩尺多高處長出六七枝大腿粗的枝杈。只可惜不知什么原因,這些粗大的分枝上部分都被砍去了,只留下一米多長的樹樁。不過,油茶樹樁生命力特強,每一截樹樁上又都長出了許許多多的小枝丫,再過一兩年,又會是枝葉茂盛的油茶樹了。我們既為它感到惋惜,又對它無比贊嘆!
據(jù)說,油茶樹的生長周期長,從開花到結(jié)果,要經(jīng)歷十三個月,聚集了秋冬春夏到次年秋,五個季節(jié)的日月精華。油茶樹秋季花期二至三個月,果實成熟于次年花開時節(jié)。每年秋天采摘時分,在同一棵油茶枝頭,既掛著待采摘的油茶果,又開著懷子的油茶花,民間俗稱“抱子懷胎”。這種同株共茂、花果并存的現(xiàn)象,堪稱自然界的一大奇觀。
上格村的油茶樹美,上格村的油茶油香。也許源于此,我第一次來這里,就喜歡上了它。此后,我還多次帶著親友登臨上格村,熏聞油茶香!
作者簡介:
林榮林,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安溪縣楹聯(lián)學(xué)會副會長、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青年文學(xué)家作家理事會安溪分會主席,作品散見于《青年文學(xué)家》《福建日報》《泉州文學(xué)》《泉州晚報》等報刊,著有《后花園》《芳草萋萋》《小學(xué)生作文全方位》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