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書房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即便在今天,書房仍然是讀書人神圣的場所。一個文士,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書房里度過,他在這里練習書法,抄錄自己的舊作,每日堅持閱讀圣賢著作,并連續(xù)在幾個深夜修改自己的讀書心得。清閑的日子,他會邀約朋友上門,手談幾局。書房里的火爐,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也不會熄滅,鐵壺里有沸騰開水,沖泡—壺春茗,剛好可以帶來絲絲清涼。茶畢,他會撩撥琴弦,操一曲。書房里當然有酒,喝著喝著,有些醉意,便招呼說,今日我醉了,明日再抱琴來。
“抱琴來?!蹦且蝗眨f的最后一句話就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边@是一個約定,讀書人之間的約定,后世的人紛紛抱著琴來。
那一年菊花開得旺盛,你帶著快步趕著來看他,十年陳的黃酒,你們喝了一杯又一杯,眼看夕陽西下,牧童晚笛,倦鳥歸巢,你那抱琴的童子才姍姍來遲。琴僮一路走來,貪戀山色,被溪流吸引,竟忘了趕路。
可是今天,你說要為他彈奏一曲。就那一曲《空谷幽蘭》吧。
“抱琴來。”這條路,很遠,沒有盡頭。從先秦走到魏晉,從唐宋走到元明清,到現(xiàn)在,還一直有人在山中緩行,寒冬酷暑阻擋不了琴人的腳步,日月星辰卻從不問他的去處,你一身青衣,身后一張古琴,向著高山流水而去,那里有人在等你。
進屋前,你拍去身上的灰塵,整理腳上的苔蘚,向著來的方向長嘯,感謝飛鳥相伴,蟲蟻相隨,星光相映。
他還在宿醉。等他醉,等他醒,等酒熟,等撥弦,等音絕,等高山,等流水。
有無數(shù)個你,在等無數(shù)個他。等什么?等春水煎茶,等菊花下酒,等將軍上馬,等美人梳妝,等雨打苦荷,等良人晚歸,等月印萬川,等萬籟俱靜。
等他醒。他看著你?!拔矣星?,但無弦啊?!薄八?,我才抱琴而來?!?/p>
陶淵明是上聯(lián),后來者都是下聯(lián)。陶淵明后,文士都會在自己的家里擺放一把古琴?!笆繜o故不撤琴瑟”,不會也要置放琴一張。陶淵明就是這樣,自己不會彈琴,但他還是在書房里擺放了一把無弦琴,還經(jīng)常假裝在彈奏。
“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碧諟Y明的坦然相告也挽救了無數(shù)文士,古琴并非—種易學的樂器,很多人都像陶淵明這樣,很努力地學,但怎么努力都沒學會,只能在書房里把琴作為一種擺設。孔夫子學了三年琴,才有一點點進步。大部分人一生只會彈奏一二曲,歐陽修就說自己愛琴聲,雖然只彈得好一曲,但已足矣,一生患難,南北奔馳,全靠琴曲忘憂。古琴能救心,還能救身。歐陽修晚年手指不靈活,去看醫(yī)生,醫(yī)生的開的處方恰恰是,多彈彈琴。六一居士,琴一張,酒一壺,書一卷。
在《送楊寘序》里,歐陽修說得更明白。歐陽修有幽憂之疾,有點類似精神創(chuàng)傷,在家靜養(yǎng)并不好轉(zhuǎn)。他的朋友教他彈琴,彈著彈著病就好了。歐陽修很是感慨,他起初以為彈琴不過是小技小藝,但絕對沒有想到琴真的可以治病。
他對楊真說,古琴低音為宮,高音為羽,宮、商、角、徵如果彈好了,就會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音調(diào)??焖俚那{(diào)能夠激發(fā)人心,使你感到緊迫,徐緩的音調(diào)使人和靜。有時好像天崩地裂,像從高山上瀉下的瀑布,又像暴風雨在夜間頓起。有時像怨夫寡婦的嘆息,有時又好像兩只相愛的鳥兒在枝頭快樂地唱歌兒。那些憂思深遠、心地寬宏的琴音,好像是古代虞舜、周文王和孔子遺留下來的經(jīng)典音樂。那些悲時、憫世、感懷、憂憤的音樂,就像伊伯奇那樣孤苦哀嘆,像屈原那樣忠心為國卻遭讒言而痛苦萬分。
總之,古琴是很好的。楊寘想要去偏遠的東南做官,那里缺醫(yī)少藥的,歐陽修真擔心身體不好的朋友,送他一張琴,希望能治好他的病。
孔子學琴的故事歷代相傳??鬃酉驇熛鍖W琴,一連十天都彈奏同一首曲子。師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jīng)學好啦,可以另學新曲了。”孔子卻說:“我已熟悉樂曲的樂調(diào)(曲),但還沒有掌握技術(shù)(數(shù))?!?/p>
過了一段時日,師襄說:“這首曲子的技巧你已經(jīng)掌握啦,可以另學新曲了?!笨鬃舆€是說:“我還沒領會這首曲子的志趣呢?!庇诌^了些日子,師襄又說:“你已經(jīng)掌握了曲子的志趣啦,可以另學新曲了?!笨鬃尤允钦f:“我還不了解曲子作者的為人呢?!?/p>
又過了些日子,孔子神情儼然,仿佛進到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鬃訉熛逭f:“我已經(jīng)知道作曲者的為人了,那人皮膚黝黑,體形頎長,目光明亮遠大,像個統(tǒng)治四方的王者,不是周文王,又會是誰呢?”聽完這段話,師襄離席向孔子拜了兩拜說道:“我曾聽老師說過,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p>
孔子為什么學琴?他認為古琴為首的樂有助于教化作用,能自我愉悅、修身養(yǎng)性的同時,還能匡扶世道人心。有了琴音,面臨絕境的時候,可以從容不迫??鬃釉陉惤^糧,仍然弦歌不絕。少年時候看《泰坦尼克號》,對一個場景影響深刻:大船將沉,那些音樂家依舊很從容地拉著小提琴。
琴聲不能救世道,但能挽救那顆絕望的心??鬃舆^深谷,見蘭花獨立,有所感懷,創(chuàng)作了《幽蘭操》,空谷幽蘭,從不因為無人欣賞而不開花。
所謂“操”,按照應劭在《琴》的講法,就是遭遇困境窮迫,雖有怨恨失意,但“猶守禮義不懼不懾,樂道而不失操也?!迸c“操”相反的是“暢”,“言其道之美暢,猶不敢自安,不驕不溢,好禮不以暢其意也?!?/p>
后世彈琴,畫琴,除了孔夫子,緬懷最多的大約就是陶淵明。這也是許多人疑惑處。明明是一個不會彈琴的人,但他卻是后人最深的懷念?是他自帶的山水氣息,還是他的琴聲通達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