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震,郭海娟,馬 放,耿明月,肖 霄
(1.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2. 遼寧大學環(huán)境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鐵磁性納米材料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食品等領域。在水處理領域,磁性納米顆粒仍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目前,也有研究人員嘗試將磁性納米顆粒材料引入生化系統(tǒng),對傳統(tǒng)活性污泥系統(tǒng)進行改進[4-5]。由于磁性納米顆粒具有比表面積大、吸附活性強和在磁場作用下易分離的特點,僅在污染物的去除方面是具有一定優(yōu)點的。但是,磁性納米顆粒對于微生物的影響作用還不明確。
近年來,環(huán)境領域?qū)τ谖鬯谐霈F(xiàn)的新型微污染物越來越重視。雌激素類物質(zhì)是新興污染物的代表之一,其在水環(huán)境中的含量低,但仍會對人類和動物造成影響和危害[6-7]。常規(guī)的水處理技術和手段往往難以將雌激素有效的去除。因此,在該研究中,嘗試采用菌絲球作為優(yōu)質(zhì)生物質(zhì)吸附材料,對代表性雌激素(17α-乙炔雌二醇,EE2)進行吸附去除效果的研究,并在吸附過程中加入鐵磁納米顆粒,研究其對菌絲球吸附效果的影響作用。
培養(yǎng)菌絲球所用的藥品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優(yōu)級純),試驗時所用EE2 及預處理和分析樣品時所用的甲醇、乙腈、乙酸乙酯均購自Sigma 公司(色譜純)。EE2 使用甲醇配制標準儲備液,試驗時根據(jù)不同濃度需要稀釋加入反應容器中。
培養(yǎng)菌絲球所用的真菌采用城市水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保存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3,培養(yǎng)基成分為葡萄糖10 g/L,NH4Cl 1 g/L,KH2PO4·3H2O 1 g/L,MgSO4·7H2O 0.5 g/L,110 ℃,20 min 條件下滅菌。
接種方式采用孢子懸液接種法,接種量為:0.025×0.10%×液體培養(yǎng)基體系/孢子懸液吸光度。接種后放入搖床中,在30 ℃,150 r/min 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8]。
將100 mL、2 mol/L 的FeCl2和400 mL、1 mol/L的FeCl3置于燒杯中,加入轉子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用堿式滴定管滴加500 mL、5 mol/L 的氨水,控制滴加速度,緩慢滴加,待反應完畢后將轉子取出反復沖洗,洗液收集在原燒杯中,燒杯下部放置磁鐵,倒出上清液,移開磁鐵反復清洗3~4 次,最后取500 mL 去離子水于沖洗完畢后的鐵磁納米顆粒中,超聲5 min 后倒出密封保存[9]。
在pH 對菌絲球吸附EE2 影響作用試驗中,稱取2 g 菌絲球(濕重)放入若干100 mL 三角瓶中,共分為4 組,分別加入用0.1 mol/L 的磷酸緩沖液調(diào)至預定pH 的去離子水溶液,pH 分別為2.5、3.8、4.7、5.6、6.5 和7.8 共6 組,根據(jù)采樣時間順序進行標記,并加入50 μL 的1 g/L EE2 標準儲備液,使稀釋后的EE2 濃度為1 mg/L。另在各pH 條件下均設置一組在90 ℃,30 min 下的滅活菌絲球平行試驗,定時取樣檢測。
在不同底物濃度下菌絲球?qū)E2 的吸附作用試驗中,在之前確定的最優(yōu)pH 條件下,于EE2 濃度分別10、7.5、5、2.5 和1 mg/L 條件下進行吸附試驗。定時取樣檢測。
隨著國際貿(mào)易環(huán)境日趨復雜、國內(nèi)經(jīng)濟邁入新階段,以及自貿(mào)區(qū)改革經(jīng)驗的積累,推動形成全面改革開放新格局是我國目前經(jīng)濟轉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3月,國務院頒發(fā)了《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改革開放方案》,正式提出“設立自由貿(mào)易港區(qū)”。同年10月,十九大報告重申“賦予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mào)易港區(qū)”的戰(zhàn)略部署。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探索建設自由貿(mào)易港”。截止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浙江、四川等沿海內(nèi)陸十余省份競逐建設自由貿(mào)易港。
在鐵磁納米顆粒對菌絲球吸附EE2 影響作用試驗中,于pH 為4.7、5.6、6.5 和7.8 條件下加入10 mL 鐵磁納米顆粒儲備液。EE2 濃度為1 mg/L,定時取樣檢測。
吸取10 mL 在預定時間下取出的水樣到玻璃離心管中,加入2 mL 乙酸乙酯,蓋緊管塞振蕩萃取5 min,靜置5 min 待液面分層后洗出上層有機相到KD 濃縮瓶中,再次向水樣加入0.5 mL 乙酸乙酯進行二次萃取,振蕩5 min,靜置5 min 待液面分層后再次吸出上層有機相與第1 次萃取的液體合并,旋轉蒸發(fā)至乙酸乙酯全部揮發(fā)后,用甲醇定容至1 mL,使用0.45 μm 濾膜過濾后裝入液相小瓶,放入4 ℃冰箱保存等待檢測。
預處理后樣品采用HPLC 法檢測。流動相為乙腈:水=50:50,C18 柱,柱溫30 ℃,進樣量25 μL,保留時間5 min。
經(jīng)孢子懸液接種培養(yǎng)72 h 后形成的菌絲球SEM 圖像,見圖1。
圖1 菌絲球表面特征SEM 圖像
圖1 可知,經(jīng)過72 h 培養(yǎng)后形成的菌絲球,其整體呈完整的球體,結構緊實,菌絲相互纏繞團聚。表面疏松,提供了大量的附著空間和結合位點。
菌絲球與滅活后的菌絲球在不同pH 條件下對EE2 的靜態(tài)吸附結果,見圖2。
圖2 菌絲球與滅活后的菌絲球?qū)E2 的去除效果
菌絲球是由真菌孢子具有充足的氧和營養(yǎng)時,在特定水流剪切力條件下,所萌發(fā)的菌絲體不斷生長和纏繞所形成的球形顆粒。圖2 可知,菌絲球在具有活性和滅活條件下,分別在12 h 和24 h 時對EE2 的去除作用幾乎沒有差別,因此菌絲球本身對EE2 的降解作用可忽略不計,對EE2 的去除主要為吸附作用。
圖2 還可知,pH 的變化對菌絲球吸附EE2 有較為明顯的影響。當pH 在2.5~6.5 范圍區(qū)間內(nèi),可以發(fā)現(xiàn)菌絲球?qū)E2 均具有比較明顯的吸附作用,當pH 為5.6 和6.5 時,在24 h 內(nèi)菌絲球?qū)E2 的吸附去除作用可達到99%,在pH<5.6 時,菌絲球?qū)E2 的吸附去除也可達到90%以上,而pH=5.6 時,菌絲球?qū)E2 吸附速率明顯高于其他pH 條件。而當pH>6.5,即pH=7.8 時,EE2 的吸附去除速率明顯下降,在24 h 時,菌絲球?qū)E2 的去除僅能達到53.23%。由此可見,菌絲球?qū)E2 的最佳吸附pH 為5.6 左右。此前,王昌穩(wěn)等[10]在pH 為6~7 條件下采用顆粒活性炭對EE2 進行吸附去除,在EE2 初始濃度為500 ng/L,顆?;钚蕴? g/L 的條件下,10 min 可達到吸附平衡,45 min 吸附結果后,EE2 的去除率為82.88%。段姝悅[11]考察了初始pH 對復合絮凝劑改性后的菌絲球吸附雌酮、17β-雌二醇和雌三醇效能影響,發(fā)現(xiàn)當初始pH 接近7 的時候,菌絲球?qū)σ陨? 種物質(zhì)的吸附能力較強,而當pH 降低或升高時,菌絲球的吸附能力逐漸減弱,且酸性條件下的吸附能力要優(yōu)于堿性條件下。林勝紅等[12]在研究pH 對復合菌絲球?qū)兹妇G的吸附脫色時發(fā)現(xiàn),在堿性條件下,多糖溶解度升高,復合菌絲球的胞外聚合物穩(wěn)定性下降,菌絲球會出現(xiàn)一定的自溶現(xiàn)象,因此對染料的吸附性也會下降。
不同EE2 初始濃度下菌絲球?qū)ζ湮叫Ч妶D3。
圖3 不同EE2 初始濃度下菌絲球?qū)ζ湮叫Ч?/p>
圖3 可知,在1~7.5 mg/L 范圍內(nèi),隨著濃度升高,菌絲球?qū)E2 的吸附效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這一結果是由于EE2 初始濃度上升導致的傳質(zhì)驅(qū)動力增加,這一驅(qū)動力的增加可以使得EE2 從溶液中向菌絲球轉移的速率升高。當EE2 初始濃度高于7.5 mg/L,達到10 mg/L 時,菌絲球?qū)ζ淙コ视忻黠@的下降,這是由于EE2 的初始濃度過高,使得菌絲球?qū)ζ涞奈饺萘亢芸炀挖呄蛴陲柡?,同時傳質(zhì)驅(qū)動力降低的較為迅速,若要進一步提升去除效率,則需要進一步提高傳質(zhì)驅(qū)動力。此外,EE2 從溶液中轉移到固相中被吸附在菌絲球表面,是否會被進一步從表面吸附至內(nèi)部的多孔網(wǎng)狀結構內(nèi),需要進一步的探究。
鐵磁納米顆粒在不同pH 條件下對菌絲球吸附EE2 的影響效果,見圖4。
圖4 鐵磁納米顆粒對菌絲球吸附EE2 的影響
相比于2.2 的結果,圖4a)可知,鐵磁納米顆粒的加入對菌絲球吸附EE2 產(chǎn)生了較為明顯的抑制作。當pH=5.6 時,在24 h 時的EE2 吸附效率相比不加入鐵磁納米顆粒由99%降低至40.91%;當pH=6.5 時,在前8 h 的EE2 去除率最高可達到53.44%,此后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又有明顯下降。而當pH=7.8 時,在前4 h 菌絲球混合鐵磁納米顆粒對EE2 去除率還可達到48.52%,而在8 h 后,去除率急劇下降直至降低到幾乎為0%。
菌絲球在形成的過程中,可分泌胞外聚合物,主要由多糖和蛋白組成,含有大量的羥基、羧基等基團,提供了豐富的吸附位點。同時,成熟菌絲球的表面帶正電荷[13]。EE2 的化學結構具有1 個苯環(huán),2 個六元環(huán)和1 個五元環(huán),在3 號位和17 號位上各有1 個羥基,并在17 號位上有1 個3 鍵。通過對EE2 結構的分析,菌絲球?qū)E2 的吸附作用應當是通過對其羥基的吸附來達成。而鐵磁納米顆粒在水中極易與水發(fā)生配位作用而使表面羥基化,形成—FeOH[14],使其在結構上與EE2 在菌絲球進行吸附的過程中形成競爭,降低了菌絲球吸附EE2 的效率。同時,鐵磁納米顆粒的零電點在6.5左右[15],當pH>6.5 時,磁性納米顆粒表面帶負電荷,與表面帶正電荷的菌絲球可形成靜電吸引。當pH=7.8 時,鐵磁納米顆粒與菌絲球產(chǎn)生了靜電吸引作用,在前4 h,菌絲球?qū)E2 還有一定的吸附效果,而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由于菌絲球與鐵磁納米顆粒的靜電吸引和競爭作用,已被吸附的EE2 被水溶液中的鐵磁納米顆粒從吸附位點上置換出來,使得菌絲球?qū)E2 的吸附效率明顯下降直至降至為0%,見圖4b)。
菌絲球?qū)E2 的去除作用主要通過吸附作用實現(xiàn),菌絲球本身對EE2 的降解作用幾乎為零。pH 的變化對菌絲球吸附EE2 有明顯影響,當水溶液pH 為中性偏酸性時,吸附效果最好,pH=5.6 是其最佳吸附pH。當pH 高于中性時,菌絲球吸附EE2 的效率有明顯下降。
菌絲球吸附EE2 的效率隨著EE2 初始濃度的升高而提高,當EE2 初始濃度超過一定濃度時,由于傳質(zhì)驅(qū)動力的降低,使得菌絲球吸附EE2 的效率有明顯下降。
菌絲球?qū)E2 的吸附作用應當是通過對EE2 的羥基吸附來達成,磁納米顆粒在水溶液中與水的配位作用形成—FeOH 與EE2 產(chǎn)生吸附位點的競爭,當pH>6.5 時,鐵磁納米顆粒的表面帶負電荷,與表面帶正電荷的菌絲球相互之間產(chǎn)生靜電吸引,并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由于菌絲球與鐵磁納米顆粒的靜電吸引和競爭作用,已被菌絲球吸附的EE2 被鐵磁納米顆粒從吸附位點上置換出來,使得菌絲球?qū)E2 的吸附效率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