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維娜
語文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科目,學好語文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氣質(zhì),讓學生了解說話的藝術和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讓學生學會寫話?!罢Z用”是寫話的基礎,寫話是“語用”的最終目標,掌握了“語用”規(guī)律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會寫話,并且寫話的質(zhì)量要高,要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巧用“語用”,為寫話松綁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舉辦寫作活動等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有話可寫。本文探討了“語用”概念以及巧用“語用”為寫話松綁的策略,重點分析了寫話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供同仁參考。
“語用”顧名思義就是語言的運用,“語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學生要學會和掌握語言的應用規(guī)律,寫出優(yōu)美并且符合語言規(guī)律的句子,這對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罢Z用”原則不僅在寫話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還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對語言文字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將想法和觀點用書面語言呈現(xiàn)出來,就是寫話。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效率,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一、“語用”和寫話的概念
想了解“語用”在寫話中的作用,要先了解“語用”和寫話的概念?!罢Z用”是語言的運用,在語文學科中主要體現(xiàn)在口語交際和閱讀中;寫話是指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在這個過程中要遵循“語用”規(guī)律和“語用”規(guī)則。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寫話,不僅要熟練運用“語用”規(guī)律寫自己的話,還要在寫話中使用學到的詞匯和語言,正確使用逗號、問號以及句號等標點符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用”和寫話是相輔相成的,學好“語用”知識或者掌握“語用”規(guī)律才能寫出語言優(yōu)美的句子,也就是說“語用”是寫話的基礎。寫話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語用”水平,表明學生的“語用”知識掌握情況,即寫話是“語用”的體現(xiàn)。
二、巧用“語用”為寫話“松綁”的策略
巧用“語用”知識可以為寫話“松綁”,具體來說,“語用”與寫話的結合主要是通過讀寫結合以及說寫結合實現(xiàn)的,在對話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道路發(fā)展,在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過程中,寫話的經(jīng)驗得以傳播,學生的寫話能力會大幅度提升。此外,“語用”知識主要用于人際交往,師生交流與生生交流,正好可以提供機會和平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交流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閱讀中學生可以學習作者的說話藝術,積累“語用”和寫話經(jīng)驗。
1.增強師生互動,在對話中豐富寫話內(nèi)容
小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對新知識點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寫話都有畏難心理,對自身的寫話能力不自信。這導致學生不敢將內(nèi)心的想法告訴教師,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自然也就不能及時進行輔導和給予幫助。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寫話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擺脫畏難心理。筆者認為,可以采用教師談話和家長溝通等方式解決這一問題。解決了學生的畏難心理,接下來就是對話問題,教師要重視對話的作用和價值,加強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在對話中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語文這一學科就是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結合,口頭語言在實際的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會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化,學生也就抓住了“語用”和寫話的精髓。教師要發(fā)揮想象力的作用,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異想天開的想象有時具有文學價值和意義,能打開學生的思路,改變無話可說的局面。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作用和價值,如在教學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練習“說說你的理想”時,教師就可合理引導,在對話中與學生深入交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理想寫出來,并將學生的作業(yè)收上來,認真檢查和分析,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理想,如果學生的理想過少或者沒有理想,教師就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果學生理想太多,不知道從何入手,教師就要讓學生思考哪個理想是最想實現(xiàn)并且最迫切實現(xiàn)的,就將這個理想展開說說;如果學生沒有理想,那么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平時的愛好和興趣,從興趣入手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教師還要問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理想的樹立一定有動機或原因,要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組織語言,并寫下來,這樣在師生對話中學生就可以捋清寫話的思路。
2.加強生生互動,在交流中借鑒寫話經(jīng)驗
除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外,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也有競爭意識,尤其在寫作方面,學生之間會攀比和比較。針對學生的攀比和比較心理,教師要揚長避短,開展各種類型的生生互動,讓學生分享寫話經(jīng)驗和技巧,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在班級中總有一些學生在寫話時惜墨如金,但在課下交流時卻表現(xiàn)很好,可以滔滔不絕地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課上和課下的表現(xiàn)截然不同。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以學生的寫話能力為考查點,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溝通和交流。一般來說,在人際交往中話多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可以為寫作提供思路,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把這些思路整合起來,組織語言寫出佳作。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教師可以給不同小組安排不同的作業(yè),讓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任務。小組成員在合作過程中會不斷交流和修改,寫話經(jīng)驗也會得到豐富。教材中有許多插圖,教師要發(fā)揮這些插圖的作用和價值。比如,教材中有關于烏龜、小鹿、月亮以及森林的插圖,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圖片編寫故事,這對寫話能力差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傷害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學生組織起來,形成合作小組,尋找彼此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揚長避短,合作完成寫作任務。雖然這部分學生的語言功底比較淺,寫出來的句子不夠優(yōu)美,但這樣做起碼他們能發(fā)散思維,對圖片進行聯(lián)想,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寫話的思路,這就是成長和進步。對學生說出來的話,教師可以整理和美化,引導學生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轉化的過程非常難,教師要耐心指導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寫話自信,讓學生意識到發(fā)散思維可以提升寫話水平,這樣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3.組織閱讀、精讀活動,在閱讀中開闊學生的視野
“語用”的價值在對話中得到體現(xiàn),更在閱讀中得到體現(xiàn),閱讀活動在教學中十分重要。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非常重要。教師要組織閱讀和精讀活動,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學校要完善圖書管理系統(tǒng),增加圖書館的藏書量;教師要定期組織閱讀活動,樹立和強化學生的讀寫意識,讓學生明白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系。為了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可以對閱讀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獎勵,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都要準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會被調(diào)動起來,才能明白閱讀的重要性。開展閱讀活動也要講究技巧,要選擇有閱讀價值的書籍,并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寫下自己的感悟,這樣才算得上高質(zhì)量的精讀,才能避免出現(xiàn)濫讀或泛讀的情況。
4.組織寫作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切磋
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成果,教師可以組織各種類型的寫作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了解,從而避免出現(xiàn)盲目自大或過度謙虛的情況,擺正位置,端正態(tài)度,不斷成長和進步。教師在閱讀活動中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便于學生理解書中主人公的情感和感受,產(chǎn)生共鳴。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學生可以與其他伙伴分享閱讀和寫作的經(jīng)驗,實現(xiàn)閱讀信息和寫作信息的共享,降低寫話的難度,運用“語用”為寫話“松綁”。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要與時俱進,秉持符合時代特點的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了解學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突出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固化學生的思維和思路,要發(fā)散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細節(jié)入手,考查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要學會遷移與運用,將語文知識遷移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考查學生的寫話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以進一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比賽結束,要及時分析總結,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誤。
5.句子表達準確,領悟表達精髓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簡單,教材中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句子,通過閱讀,學生能想象出文章所描繪的畫面。之所以能夠收到這樣的效果,是因為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特別形象。比如,《山中訪友》中有一個排比段:“你好,清涼的山泉……你好,涓涓的溪流……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好,悠悠的白云……”語言流暢,擬人的寫作方法仿佛讓讀者身臨其境,給人以真切的感受?!澳愫谩崩巳伺c自然之間的距離,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備感親切。還有一些文章在開頭運用修辭增加感染力,比如《藏戲》,開頭就運用排比、反問等修辭表達了對藏戲的喜愛和贊美,這種讓人覺得親切的句子學生更喜歡讀,讀起來也更投入。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教師可以將其轉化為陳述句,與原句對比,這樣學生就能看出差別,更能體會到課文語言運用的精妙。最后,教師可以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技巧寫作,這樣既能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又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6.學習寫作手法,感受曲折情節(jié)
(1)側面描寫
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是相對的,側面描寫就是不直接對主體進行描寫,而是通過周邊的人或物來影射、襯托。側面描寫能使所要描寫的主體特點更突出,給人留下更深刻、鮮明的印象。比如在課文《頂碗少年》中,作者想寫少年表演技藝的高超,卻沒有直接描寫少年,而是寫碗,寫觀眾的神情、態(tài)度、語言等,比如說碗像是在跳舞,觀眾目不轉睛地看著碗,并為少年鼓掌等。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比平鋪直敘更生動,能給文章增加很多亮點。為了讓學生掌握這種寫作方法,教師可以布置寫作任務——運用側面描寫手法,描寫觀看的某場比賽的場面。
(2)對比描寫
兩個或者幾個獨立的物體之間是沒有共性的,如果放在一起比較,那么彼此之間的特點就會更鮮明,這種寫作方式就是對比。運用對比可以讓學生看清事物的好壞、善惡、美丑等。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事物之間的對比可以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情感,對于其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比如,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將父親和侵略者對比描寫,寫父親被捕時的從容不迫與侵略者的來勢洶洶,表現(xiàn)了侵略者的丑陋、殘忍,突出了父親的偉大,這樣描寫人物形象更加突出。當然,有很多能拿到課堂上進行對比的事,比如城市生活與農(nóng)村生活對比,可能在生活水平上農(nóng)村不如城市,但農(nóng)村的綠色生活也是城市沒有的。
(3)幽默的語言
幽默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智慧,寫作亦然,恰當運用夸張、諷刺等修辭能給文章增加不一樣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在《金錢的魔力》一文中,作者通過一系列諷刺的語言對托德的笑進行了描寫,“那種笑是遍布滿臉的,里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還有螺旋紋……”這樣的描寫細膩生動,學生讀完就能想象出具體畫面,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會讓學生更感興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分析幽默的語句,引導學生將這種寫作技巧運用到文章中,提高作文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教師要重視“語用”的作用和價值,運用對話和閱讀的形式,豐富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開展各種寫話活動和寫話競賽,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比賽和競賽,夯實寫作基礎,培養(yǎng)競爭意識,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