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珍
【技巧點撥】
希臘神話里,坦塔羅斯被打入地獄,備受折磨。他站在一池深水中,水就在嘴邊,卻喝不上一滴。不少同學在寫作文時也受著這樣的“折磨”:明明有很多很多的米,就是不知道怎么燒成飯,從而饑腸轆轆,痛苦不堪。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選擇好的材料是寫好一篇作文的關鍵。
一、材料要真實
有的同學寫作文喜歡“想當然化”:寫老師,一律是粉筆染白了頭發(fā),帶病工作倒在講臺前;寫母親,就是深夜背“我”上醫(yī)院。他們的腦子里有一個作文的標準化模式,如果生活和這個模式不一樣,就修改生活模式。其實,生活沒有標準模式,而且作文講究的是寫真事、抒真情,我們所選的材料應當真實,或者有實在發(fā)生的可能性。
二、材料要新穎
冰心曾言,假如人人都是一個面孔,我必不愿見。別人沒寫的材料,我們要善于挖掘;別人已寫過的材料,我們要學會選取新角度,運用新方法,寫出新意。
三、材料要典型
有的同學喜歡堆砌材料,認為材料越多,文章就越生動。當代作家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起先用的是二十多個材料,后來只保留了三個有代表性的材料,從而成了膾炙人口的通訊。同學們想想,如果一間居室陳設飽和,還能有空間感和美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