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20世紀60年代初期,英國學者東尼·博贊(Tony Buzan)提出了“思維導圖”(Mind Mapp-ing)的概念。因其體現(xiàn)人類放射性思考方式,一經(jīng)提出便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隨著思維導圖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英語教育工作者運用這一工具進行英語教學。本文主要利用思維導圖的記憶規(guī)則和思維特征,將其運用到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探索新的詞匯導圖模式,對英語詞匯學習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通過對單詞間的關系及導圖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教師對傳統(tǒng)的思維導圖再創(chuàng)造,可將英語詞匯思維導圖結(jié)構(gòu)劃分為5種類型:1.蛛網(wǎng)圖;2.層級圖;3.鏈型圖;4.圖解式圖;5.緊密型圖。
一、蛛網(wǎng)圖
蛛網(wǎng)圖是以一個核心單詞為中心,向外擴散出相關聯(lián)的二級單詞,二級單詞又擴散出相關聯(lián)的三級單詞,以此類推,整幅圖就像一張放射型的蜘蛛網(wǎng)。如外研版英語教材基礎模塊1 Unit1“Nice to meet you!”中有關名片的詞匯便可以用蛛網(wǎng)圖向?qū)W生介紹(如圖1):
這是一幅簡單的蛛網(wǎng)圖,中心詞是name card,名片的幾個組成要素:單位、職業(yè)、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則為擴展詞。其中職業(yè)又可擴展出工程師、秘書、經(jīng)理、護士、廚師等詞匯。整幅思維導圖包含了第一單元需要掌握的核心詞匯,便于學生對單元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和相關詞匯的復習。
再如Unit 6“Can I take your order?”中涉及到與餐廳有關的詞匯,也可用思維導圖畫出(如圖2):
二、層級圖
層級圖中詞匯之間具有嚴格的等級關系,下位詞從屬于上位詞,因此上下位詞之間的位置不能任意調(diào)換。如向?qū)W生介紹家中成員的稱呼時就可用層級圖(如圖3):
三、鏈型圖
鏈型圖顧名思義,整幅圖像一根長鏈條。詞匯或按照時間順序,或按照因果關系,或按照發(fā)展趨勢等邏輯關系,由一個詞順推出下一個詞,整個鏈條形成一個由前向后不能反推的遞進關系。如在Unit7“Welcome to the English club”中有關組織的詞就可用鏈型圖進行展示(如圖4):
詞匯表中出現(xiàn)的是organization,為組織、機構(gòu)之義。此詞比較長,對基礎差的中職學生來說比較難記憶。因此可以將該詞分解,從最簡單的or 開始,在or后面加上gan,organ(器官)用諧音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哦,肝是個重要的器官;organ(器官)后加表示動詞的后綴ize變?yōu)閯釉~,意為像器官一樣有條不紊地運作,即為組織;動詞organize詞尾e變?yōu)閍tion這一表示名詞的后綴,即為組織的名詞。
四、圖解式
圖解式的特點是直接在一張圖片或一個圖形上標示單詞,生動直觀、一目了然,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記憶的能力。如在學習室內(nèi)用品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找出一張室內(nèi)物品分布圖,并在上面標示出各種物品的英文表達,學生對照圖片記憶單詞更形象也更有效(如圖5):
五、緊密型圖
緊密型思維導圖中詞匯與詞匯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它不像前面所述的四種思維導圖,后一節(jié)點單詞只與前一節(jié)點單詞發(fā)生關系,而是所有單詞間都有某種聯(lián)系(如圖6):
圖中ight是中心詞,通過在中心詞前添加不同字母可以構(gòu)成一系列新的單詞。這些單詞在拼寫上十分接近,都以ight結(jié)尾,因此可以將這幾個單詞編成一句話:night開著eight light,一直fight,那不right(注:eight light在語法上本應為lights,但這里為了押韻沒有加復數(shù)s,可向?qū)W生說明)。將這些音似形近的單詞放在一起,編成有意義的一句話或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更容易記憶。
思維導圖在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如下:
1.精心備課,分析整合。要想引導學生制作詞匯導圖,教師要對教學單元乃至整本教科書中的詞匯都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分析研究詞匯間的各種邏輯關系,確定適合的導圖類型,繪制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詞匯導圖。因此,教師首先需要認真準備課程,對教材進行分析和整合。
2.因材施教,尊重差異。思維導圖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是一個簡單、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能夠全面調(diào)動左右腦功能,極大地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由于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畫出的思維導圖都不盡相同,因此思維導圖極具個性化色彩。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畫出具有自己特點的思維導圖,而不是要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3.經(jīng)常復習,及時反饋。思維導圖能夠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但是再好的記憶方法都離不開經(jīng)常復習。正如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始人東尼·博贊在其所著的《思維導圖》一書中特別提出:“如果要積極地記住自己的思維導圖,比如為了考試或者某一特別項目,可以做好計劃,在一定時間內(nèi)復習。這會使你能夠完善或者修改某個圖區(qū),在任何可能遺漏的地方加入內(nèi)容,強化特別重要的聯(lián)想。”
思維導圖是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的一種簡單、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它基于左右腦分工理論,結(jié)合了全腦的概念,融合了左右腦功能,能夠協(xié)調(diào)二者的發(fā)展,并能充分挖掘大腦的潛力。透過思維導圖,學生不但可以增強其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與創(chuàng)造力。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探索出新的詞匯導圖模式,可以幫助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更快速、高效地記憶詞匯,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基金項目:本文為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中職專項課題“基于左右腦分工理論的中職學生英語詞匯記憶教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QZJ202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