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2月6日夜間,張家口賽區(qū)頒獎廣場頒發(fā)了北京冬奧會越野滑雪項目金牌,這也是張家口賽區(qū)頒獎廣場頒出的第一枚金牌。
當天13時,供電保障隊員郭軍和張瑞博開始對所轄區(qū)域進行巡檢,記錄設備電壓電流數據并核對是否有異常,對電纜接頭位置開展紅外測溫,通過手持機錄入EOC巡檢情況。當天,兩人共對18臺低壓箱式變壓器、36條低壓電纜、17個負荷點的檢查任務,確保了主舞臺設備無異常。
十年冀北,七年冬奧。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將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交給北京,從那一刻起,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這個最年輕的省級電網公司便正式進入冬奧時間。
冀北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冬奧之約,使冬奧供電保障可靠率達到99.999%,助力冬奧會精彩畫卷呈現在世界面前。
一線保障 踐初心擔使命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如火如荼地進行,冀北公司13781名供電保障人員值守在各重要保電現場,他們帶著必勝的信念護航冬奧。
冀北公司按照既定方案,通過“1+3+N”三級保障指揮體系即總指揮部為統領,現場分指揮部、張家口分指揮部、主網保障分指揮部為支撐,以及各支保障團隊協同發(fā)力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指揮體系,確保供電萬無一失。
2月6日晚7時30分,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迎來首場頒獎活動,冀北公司“1+3+N”三級供電保障指揮體系高效運轉。在冀北公司冬奧電力安全保障總指揮部,指揮長與各分指揮部通過指揮通信系統實時連線,隨時掌握保電動態(tài),各工作組成員各負其責,通過系統密切關注著各場館設備運行狀況。
冬奧會開賽以來,崇禮的氣溫一直處在零下十幾度。為了滿足運動員、裁判員、記者及其它賽事工作者的用電需求,供電保障隊員們分散到場館各個角落,對賽場線路設備、用電設施等進行地毯式測溫,盯緊關鍵設備,全方位、無死角巡視線路。
2月5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首場冬奧賽事男子組個人標準資格賽正式展開,分散在場館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冬奧電力保障隊員全面開展紅外測溫,全力保障比賽期間供電“零閃動”。
“今天我們將迎來首場冬奧賽事,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當天9時,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冬奧電力保障團隊隊員抵達跳臺滑雪中心場館的各個保障崗位并召開視頻會議,該場館電力經理張鴻根據賽事安排對電力保障工作進行再部署。
據悉,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冬奧供電保障團隊共有76人,每個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冬奧供電保障工作中,用專業(yè)和汗水為冬奧賽事提供穩(wěn)穩(wěn)的安全感。
事實上,為保障賽時供電安全無虞,早在賽前冀北公司供電保障隊員們就已加大巡視力度,努力消除隱患。
1月27日,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供電保障團隊開展地毯式用電檢查,依托場館電力EOC系統,派發(fā)巡視工單48條,開展紅外測溫2690次,局放測試28臺次。
為保證每一個元器件不出現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出現紕漏。冀北公司充分考慮賽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健全應急預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協同有力。
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為例,面對點多面廣的保障任務,保障團隊針對27個不同場景,編制了216個應急演練腳本,涉及線路設備維護、因故障停電、疫情防控等,并組織全體隊員,對216個應急演練腳本進行了多次演練,提升團隊的應急處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構建萬無一失的保障體系,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浙江公司、河北公司、遼寧公司、山西公司、湖北公司、安徽公司、湖南公司、國網直流中心、山東公司、吉林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支援北京冬奧會供電保障。
堅強電網 筑牢供電之基
2月9日,沐浴著清晨第一縷陽光,伴隨著遠處冬奧賽場上傳來的一個又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國網冀北超高壓公司承德分部變電運維人員開始對阜康換流站進行專業(yè)巡視。阜康站作為張北柔直工程的四大換流站之一,接入電網并連接抽水蓄能,在為冬奧會輸送綠色電能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巡視過程中,保障隊員對運行中的變壓器風冷系統、油溫、檔位、油位、充氮滅火裝置等進行檢查,確保變電站的“心臟”保持健康狀態(tài),此外,保障隊員還對開關設備的氣壓、外觀、機械、信號、位置指示進行檢查核實。
冬奧會電力保障工程大、時間久,為做好冬奧會電力保障工作,早在幾年前冀北公司就已啟動電網建設。2019年,冀北公司全面啟動實施“冬奧電力保障攻堅年行動”,加快推動電網建設。
2019年6月24日,冀北境內首條涉奧輸電線路——古楊樹至太子城輸電線路全線貫通;9月1日,京張高鐵新保安電鐵牽引站帶電;10月28日,張家口崇禮220千伏紫山溝變電站投運。緊接著,位于冬奧核心區(qū)的古場樹220千伏變電站,云頂、黃土嘴、太子城110千伏變電站和相關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相繼啟動。
截至2019年12月底,14項涉奧工程全部建成投運。至此,張家口賽區(qū)便形成了500千伏電網雙電源支撐、220千伏電網多方向環(huán)網供電、110千伏電網鏈式結構供電、10千伏配網直供或雙環(huán)網的結構,冬奧會賽區(qū)綜合供電可靠性達到了99.999%的目標。
與歷屆冬奧會不同,充足的綠色電能供應是本屆冬奧會的最大亮點。2020年6月29日,作為冬奧會的重點配套工程之一的張北柔直工程正式投運,這項創(chuàng)造了12項世界第一的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40億度的張家口綠電。
為將綠色電能穩(wěn)定安全地輸送至冬奧會各場館,該工程分別在張北、康保、豐寧和北京新建了的4座換流站。其中,張北的中都、康保的康巴諾爾換流站作為送端直接接入大規(guī)模清潔能源,豐寧的阜康站作為調節(jié)端接入電網并連接抽水蓄能,北京的延慶作為受端接入首都負荷中心。4座換流站各負其責共同作用,將張家口的綠色電能一部分輸送到北京電網,另一部分則直接輸送到張家口賽區(qū)冬奧各場館。
去年,為全力備戰(zhàn)冬奧保電工作,冀北公司結合秋檢預試,提前開展冬奧專項隱患排查、專家巡診。7月18日起,阜康換流站率先開始年度檢修工作,對涉奧設備開展全面“體檢”和“保養(yǎng)”。隨后中都換流站、康巴諾爾換流站陸續(xù)進入年度檢修。截至9月29日,張北柔直工程全面完成首檢。
此外,為了提高張北柔直工程運行的可靠性,冀北公司還開發(fā)出一套“柔性直流電網智慧運檢”——柔直大管家“賈維斯”,通過建立柔直關鍵設備數字化模型,包括內部物理參數結構化建模和外部可視化高保真數字孿生模型,實現換流站全景數字孿生信息交互技術,基于數字化故障案例庫和多源數據融合分析的柔直設備數字孿生綜合狀態(tài)評估分析,以提供最有效的巡檢策略,輔助運檢人員做出最優(yōu)決策。
臨時電力 場館用電無虞
電網大通道建設完成后,冀北公司又將工作重點轉入張家口賽區(qū)電力設施建設。過去一年冀北公司供電保障人員常期駐守在張家口賽區(qū),在高質量完成9座場館永久電力設施接電任務以后,便把冬奧供電保障“最后一百米”的臨時電力工程建設作為了重點工作任務。
根據冬奧會賽時用電需求,2021年8月,張家口賽區(qū)4座競賽場館、5座非競賽場館全面啟動了針對OBS、媒體運行、場館運行、運動員綜合區(qū)等臨時電力建設工作,供賽時賽事用電和轉播用電以及大部分服務用房用電。
時間緊,任務重,為高質如期完成臨電建設任務,工程建設人員只得放棄假期,加緊建設速度。
去年國慶節(jié)崇禮已迎來第一場雪,現場氣溫連降20度左右,夜間最低氣溫降至零度以下。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整整7天國慶節(jié)長假,冀北公司500余人的臨時建設團隊一天也沒有休息。去年10月10日,冬奧會張家口崇禮賽區(qū)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所有箱變具備10千伏送電條件,工程建設正式轉入低壓建設、安裝、調試階段。
冀北公司冬奧辦、設備部、物資部等相關部門以及五家地市公司及相關單位,團結協作,各負其責,500余名施工人員,頂風冒雪,確保了臨電工程如期竣工,順利通過云頂賽區(qū)世界杯、古楊樹賽區(qū)洲際杯、國際訓練周,以及冬奧村全壓力測試等賽事考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臨時電力建設歷時194天,共完成新建10千伏箱式變電站71座、10千伏電纜40.2千米;新建低壓配電箱2691個、ATS箱118臺、UPS 253臺、敷設0.4千伏電纜920千米、馬道76千米;同時,場館技術末端新增69臺UPS也同期完成。
為保證場館臨電建設工程質量,冀北公司還聘請了多屆奧運會的合作伙伴的英國亞力克公司一同參與。在電力設施上,場館供電電源均采用雙回路供電,保證了供電的可靠性,同時在關鍵部位準備了多臺備用電源,作為雙保險。并對重要負荷全部采取雙電源供電,對特別重要的負荷在雙電源的基礎上增加不間斷電源(UPS)保障供電安全可靠。
國網唐山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副主任、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電力副經理肖寒表示:“裁判計時、賽事照明、媒體轉播,哪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電,哪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有紕漏。”
在保證常規(guī)運行的同時,冀北公司制定了應急措施。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電力保障現場調度總指揮李小虎介紹說:“對于用電側,我們與各業(yè)務領域簽訂了用電安全告知書,對所有領域的用電設備進行了統計和監(jiān)測。在供電側,我們一點一樣,一線一樣,針對每一個供電設備制定了事故預案,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有應急處置方法。”
此外,冀北公司還建立了日巡查、周調度、重點事項專項協調推進等制度,確保了臨電工程建設的如期完成,為實現冬奧會安全可靠供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