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晴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它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紅,一個絢麗卻殘忍的顏色,倚望紅樓,只是“夢如人生”的開始,一個虛緲卻入骨的悲傷之愛,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品讀《紅樓夢》,內心總會繚繞著感動和遺憾的情愫。媽媽告訴我,她感覺這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個悲劇。
女媧補天時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單單剩下了那一塊石頭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賈寶玉),而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絳珠草,被那神瑛待者(薛寶釵)灌溉雨露,她說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就用我一生的眼淚償還。此人便是林黛玉,似一朵輕云剛出岫,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就如書中所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p>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著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到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她的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她的癡。黛玉焚稿斷癡情的那一刻,她的情也隨著煙消云散,黛玉帶著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王熙鳳的偷龍轉鳳,讓賈寶玉娶了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子——薛寶釵。她們認為成就了金玉良緣,但她們錯了,自寶玉知道心心念念的林妹妹已經逝去后,竟選擇了出家,從此脫離了這莽莽紅塵。寶玉出家,表面上是前世就種下的因果,實則是寶黛愛情的必然結局。絳珠草已經仙逝歸位,神瑛侍者豈有存在之理,最終木石前盟是空,金玉良緣也是空。媽媽嘆了一口氣說:“寶玉了塵緣,有其深刻的社會及思想根源,同時也具有封建社會的自身局限性,更是封建社會的必然產物!”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走進紅樓深處,感受到的是那一段段凄美的女兒夢;走進大觀園,看到的是一群風姿綽約的女兒花。她們天真、清純、美麗,卻也暗藏悲婉、寂寞、凄清。大觀園中,我和媽媽讀到的是千紅一哭;《紅樓夢》里,我們品到的是萬艷同悲。
(指導老師:王?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