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鑫 李小宇 黃瑞生 周軍 梁曉梅
摘要: 針對5A06鋁合金進行了萬瓦級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工藝試驗,分析了激光功率、離焦量、焊接速度、光絲間距對焊縫成形的影響。結果表明,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的焊接窗口窄、焊接過程不穩(wěn)定,焊縫易出現(xiàn)駝峰、凹陷、咬邊等缺陷。激光功率、離焦量和焊接速度對焊縫熔深影響較大,激光功率由10 kW增加至30 kW,焊縫熔深增加18 mm,達到29 mm。光絲間距對焊縫熔深熔寬影響較小。通過調(diào)節(jié)工藝參數(shù),可明顯改善鋁合金萬瓦級激光-MIG電弧復合焊的焊縫成形,適當?shù)墓に噮?shù)下,可在達到最大熔深的同時獲得具有穩(wěn)定表面成形的焊縫。
關鍵詞: 鋁合金; 復合焊接; 萬瓦級激光; 焊縫成形
中圖分類號: TG 454
0前言
鋁合金以其優(yōu)異的性能、良好的耐蝕性和高的比強度,在造船、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1-3]。目前對于鋁合金的焊接除了采用常規(guī)弧焊外,在很多結構上也使用了如激光焊接、激光-電弧復合焊接等在內(nèi)的先進焊接方法[4-7]。
隨著商用激光器的可輸出激光功率越來越大,國內(nèi)外研究機構對超高功率激光-電弧復合焊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在鋼鐵材料中已經(jīng)獲得應用[8-12]。目前國內(nèi)外已開展對鋁合金的萬瓦級激光及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的研究[13-14],但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仍主要集中于對鋼鐵材料的研究上。前期焊接試驗表明,使用萬瓦級光纖激光-電弧復合焊接鋁合金時,易產(chǎn)生飛濺、焊縫咬邊、駝峰和塌陷等缺陷,鋁合金的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接還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控制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接鋁合金的焊縫成形,文中系統(tǒng)地研究了焊接工藝參數(shù)對焊縫成形的影響,實現(xiàn)了鋁合金30 kW級激光-電弧復合焊的穩(wěn)定成形,初步確定了萬瓦級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鋁合金的可行性。
1試驗材料及方法
試驗用母材為Al-Mg系的5A06鋁合金板材,尺寸為300 mm×130 mm×40 mm,焊絲為ER5356鋁合金焊絲,直徑為1.2 mm,母材與焊絲的化學成分見表1。焊接試驗采用平板堆焊的方法,焊前采用機械打磨方式去除試板表面氧化膜,然后用酒精清洗試板表面去除油污。
焊接試驗使用的激光器為YLS-30000激光器,最大輸出功率為30 kW,為連續(xù)輸出高功率激光器?;『?/p>
電源使用TPS 4000 CMT焊機。焊接試驗示意圖如圖1所示,焊接過程的試驗參數(shù)見表2。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焊接參數(shù)對焊縫成形的影響
2.1.1激光功率的影響
圖2、圖3為在-20 mm至+20 mm范圍的離焦量下激光功率對焊縫熔深、熔寬的影響??梢钥闯觯S著激光功率的增大,焊縫熔深顯著增加,而熔寬變化趨勢不明顯,沒有明顯的隨著激光功率變大而增加的對應關系,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下降的趨勢。在離焦量為0,-10 mm,+20 mm時,焊縫熔深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增速變緩;離焦量為-20 mm,+10 mm時,熔深呈線性增加。激光功率由10 kW增至30 kW,焊縫熔深增加12~18 mm,焊縫熔寬增加1~4 mm,其中負離焦量下焊縫熔深平均增加17.5 mm,正離焦量下焊縫熔深平均增加12.5 mm,正離焦量下的焊縫熔深及增幅普遍小于負離焦。激光焊接過程中激光功率的大小反映了焊接熔透的能力,在超高功率激光焊接中,激光功率的變化顯著影響焊縫熔深,同時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焊接過程中產(chǎn)生的等離子羽輝和金屬蒸氣數(shù)量、密度增大,更加復雜,導致焊接過程不穩(wěn)定,成形不易控制,熔寬一致性差,因此激光功率的增加對熔寬的影響不明顯。
2.1.2離焦量的影響
圖4、圖5為在試驗選定的幾個激光功率下,不同的離焦量對焊縫成形的影響??梢钥闯?,離焦量對焊縫的熔深有較大影響。在試驗選定的幾個激光功率下,離焦量由-20 mm增加到+20 mm時,焊縫熔深均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小的規(guī)律,相同激光功率下的最大熔深對應的離焦量均發(fā)生在0至-10 mm處。如圖4所示,激光功率為20~30 kW時,離焦量為-10 mm時熔
深最大,激光功率為10~15 kW時,離焦量為0時熔深最大。圖5為不同離焦量對焊縫熔寬的影響,基本呈現(xiàn)兩邊大中間小的趨勢,這與千瓦級激光焊的趨勢一致,主要由于離焦時光斑直徑增加,從而導致焊縫的熔寬增加。同時由于激光功率增加,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差,這種現(xiàn)象在激光功率密度越大越明顯,零焦時,光斑直徑最小,功率密度最大,焊接過程最不穩(wěn)定,因此出現(xiàn)零焦附近時熔寬變化不一致的現(xiàn)象。
2.1.3焊接速度的影響
焊接速度對焊縫成形的影響如圖6所示??梢钥闯?,一定的激光功率下,隨著焊接速度的增加,熔深先略有增加然后減小,和熔寬先減小然后趨于穩(wěn)定。焊接速度的大小影響焊接熱輸入的大小,一般而言,焊接速度越快,單位時間內(nèi)焊接熱源向焊縫內(nèi)部的傳熱越少,在焊縫縱向和橫向上表現(xiàn)為熔深和熔寬減小。Grupp等人[15]在用30 kW激光焊接不銹鋼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隨著焊接速度的提高,熔深下降速度由快到慢的現(xiàn)象。由圖可看出隨著焊接速度的提高,焊縫熔深存在先緩慢上升而后突然降低的現(xiàn)象,這主要因為,鋁合金高功率激光焊產(chǎn)生的
圖6焊接速度對焊縫成形的影響等離子體數(shù)量和密度都急劇增加,這種光致等離子體對激光產(chǎn)生了較大的屏蔽,使得有效用于焊接的激光能量減小,同時高功率激光焊焊接窗口窄,焊接過程不穩(wěn)定,飛濺大,這種由于焊接過程不穩(wěn)定帶來的能量損失大,因此焊接速度不能和熔深、熔寬有良好的匹配關系。
2.1.4光絲間距的影響
光絲間距對焊縫成形的影響,如圖7所示。從整體來看,光絲間距對焊縫熔深和熔寬的影響都比較小,在光絲間距為4 mm時焊縫熔深最大,熔寬基本保持不變。
電弧在焊接中的傳熱方式是從熔池表面以熱傳導的方式將熱量向焊縫內(nèi)部傳遞,這就決定了它無法像激光一樣以形成匙孔的方式在不同深度同時向熔池傳熱。因此,電弧對熔深的影響作用有限,在超高的功率的激光作用下尤其如此,焊縫熔深基本取決于激光作用下產(chǎn)生的匙孔深度。前期的試驗表明,萬瓦級激光焊接鋁合金時匙孔及熔池普遍波動強烈,飛濺較多。MIG電弧對熔深的影響較小,但有助于抑制萬瓦級激光焊接鋁合金的熔池波動,降低焊縫咬邊傾向,改善焊縫表面成形,增加工藝的穩(wěn)定性。
2.2鋁合金萬瓦級激光-MIG電弧復合焊的焊縫成形控制2.2.1激光功率的影響
零離焦時不同激光功率下的焊縫表面和橫截面成形,如圖8所示。可以看出,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縫表面成形逐漸均勻穩(wěn)定,焊趾處咬邊消失且焊縫變得平直,當激光功率達到30 kW時,焊縫表面成形明顯得到改善。
2.2.2焊接速度的影響
零離焦時焊接速度參數(shù)的變化對焊縫表面和橫截面成形的影響,如圖9所示。焊接速度為1.5 m/min時,焊縫表面出現(xiàn)駝峰及咬邊,焊縫邊緣產(chǎn)生較大飛濺。焊接速度為2 m/min時,焊縫表面有明顯改善,產(chǎn)生焊接魚鱗紋,飛濺減小,兩側較為平直。焊接速度繼續(xù)增大時,焊縫表面均勻性下降,焊接穩(wěn)定性變差。
2.2.3離焦量的影響
不同離焦量下的焊縫表面和橫截面成形,如圖10所示??梢钥闯觯S著離焦量由正變負,焊縫表面成形有明顯改善。正離焦量下的焊接過程很不穩(wěn)定,飛濺較大,焊縫欠填充及駝峰缺陷嚴重,焊縫成形差;負離焦量下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提高,焊縫成形有較大改善,焊縫熔深也比正離焦量時要深,其中-10 mm離焦量下焊縫成形最佳,表面缺陷最少,截面熔深最深。
綜合文中各工藝參數(shù)對焊縫成形的影響規(guī)律,可以發(fā)現(xiàn),焊縫熔深最佳和表面成形最佳的工藝參數(shù)差別不大,因此可同時綜合這這兩方面的影響規(guī)律,當激光功率為30 kW,焊接速度為2 m/min,離焦量為-10 mm時可在明顯改善焊縫成形的同時獲得最大熔深,如圖11所示。
3結論
(1)工藝參數(shù)的變化對鋁合金萬瓦級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成形改善明顯,在適當?shù)墓に噮?shù)下,焊縫表面無成形缺陷;激光功率為30 kW,焊接速度為2 m/min,離焦量為-10 mm時可在獲得最佳焊縫成形的同時獲得最深的焊縫熔深。
(2)激光功率、離焦量和焊接速度對焊縫熔深影響較大,光絲間距對焊縫熔深熔寬影響較小。激光功率決定了焊縫熔深,由10 kW增加至30 kW,焊縫熔深可增加18 mm,激光功率與焊縫熔深呈線性關系,30 kW時焊縫熔深可達29 mm;焊接速度較低時焊縫熔深不變,僅熔寬增加,焊速提高時熔深熔寬均減小;離焦量顯著影響焊縫熔深,20 kW以下時零離焦焊縫熔深最大,20 kW以上時負離焦熔深最大。
(3)與千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接相比,萬瓦級激光-電弧復合焊的焊接窗口窄、焊接過程不穩(wěn)定,焊縫易出現(xiàn)駝峰、欠填充、咬邊等成形缺陷,通過調(diào)節(jié)工藝參數(shù),可獲得具有穩(wěn)定表面成形的焊縫。
參考文獻
[1]黃瑞生, 楊海鋒, 王君宇, 等. 鋁合金雙光束/單光束激光-TIG復合焊[J]. 焊接, 2017(1): 39-42.
[2]王旭友, 王威, 林尚揚. 焊接參數(shù)對鋁合金激光-MIG電弧復合焊縫熔深的影響[J]. 焊接學報, 2008, 29(6): 13-16.
[3]許飛, 李曉延, 楊璟, 等. 5A06鋁合金激光填絲焊工藝研究[J]. 焊接, 2008(8): 26-28.
[4]付邦龍, 孟祥萌, 秦國梁, 等. 鋁合金激光焊接技術的研究進展[J]. 焊接, 2013(6):20-25.
[5]程永明, 梁曉梅, 鄒吉鵬, 等. 鋁合金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工藝[J]. 焊接, 2017(11): 6-9.
[6]雷振, 常云峰, 徐富家, 等. 高速列車6N01鋁合金型材激光-MIG復合填絲焊接技術[J]. 焊接, 2019(5): 18-22.
[7]彭進, 李俐群, 林尚揚, 等. 鋁合金液態(tài)填充焊的工藝特性分析[J]. 焊接學報, 2014, 35(10): 45-48.
[8]Bunaziv I, Frostevarg J, Akselsen O M, et al. The penetration efficiency of thick plate laser-arc hybrid weld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8, 97: 2907-2919.
[9]Farrokhi F, Larsen R M, Kristiansen M. Single-pass hybrid laser welding of 25 mm thick steel [J]. Physics Procedia, 2017, 89: 49-57.
[10]Kristiansen M, Farrokhi F, Kristiansen E, et al. Application of hybrid laser arc welding for the joining of large offshore steel foundations [J]. Physics Procedia, 2017, 89: 197-204.
[11]黃瑞生, 楊義成, 蔣寶, 等. 超高功率激光-電弧復合焊接特性分析[J]. 焊接學報, 2019, 40(12): 73-77.
[12]Wahba M, Mizutani M, Katayama S. Single pass hybrid laser-arc welding of 25 mm thick square groove butt joints [J]. Materials & Design, 2016, 97: 1-6.
[13]Wang J, Peng G, Li L, et al. 30 kW-level laser we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5A06 aluminum alloy thick plate unde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J].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2019,119: 1-11.
[14]Jiang Z, Hua X, Huang L, et al. Double-sided hybrid laser-MIG welding plus MIG welding of 30 mm-thick aluminium alloy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8, 97: 903-913.
[15]Grupp M, Klinker K, Cattaneo S. Welding of high thicknesses using a fibre optic laser up to 30 kW [J]. Welding International, 2013, 27(2):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