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克木的三次驚喜

      2022-05-06 03:04:21黃德海
      江南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金克木

      黃德海

      幼年所學,根植必深,大多數(shù)人卻可能終生不再想起。較少的人隨著認識不斷深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觸處會通,慢慢把幼年所學轉(zhuǎn)化成切實的生命滋養(yǎng)。更少的人,愿意并有能力把轉(zhuǎn)化的過程敘述出來。這些敘述隱藏在茫茫書海里,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有耳能聽的人發(fā)現(xiàn)了,在習學的漫漫長途中獲得啟發(fā)性指示,將之作為路標。當然,再好的路標也并非必然的途徑,差不多只是因指見月的那個“指”。

      開頭啰嗦這么幾句,是覺得在此基礎(chǔ)上,再來看金克木學六壬的故事,說不定會別有一番意味。

      十多歲的時候,金克木翻檢家中藏書,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卜筮的書數(shù)種。講奇門遁甲的看不懂,照周易占卜的《增刪卜易》和《卜筮正宗》哥哥拿去學習,能上手而且有興趣的,只剩下關(guān)于“六壬”的三部,“一是《六壬大全》,石印本,小字,幾本合成一部,好像是集合而成,層次不清,看不明白。另一部也差不多,書名忘了。還有木刻本仿佛是兩本合為一部書的比較簡明,封面上寫著《大六壬尋源》……這書使我發(fā)生興趣,因為有許多‘占驗’的例子附在后面,帶點故事性,從占卜天氣到‘射復’,就是卜出別人掩蓋的東西,好像猜謎”。有興趣不代表有可能,金克木不得其門而入。恰巧哥哥拿來一部《鏡花緣》,“作者賣弄才學,借一位小姐的話講了六壬占課怎么開始,說了‘天盤、地盤’。她用另外一種話一講,六壬書中入門口訣立刻明白了。我隨即一步步排下去居然列出了‘三傳、四課’,再加上‘神、將’。最后我竟能不寫字而用手掌暗算,也就是古書說的‘袖占一課’,全憑心中暗記那復雜的符號圖形”。

      自學六壬的故事,金克木大概頗為得意,因此反復提起,相關(guān)文章,除了上面引的《學“六壬”》,還有《占卜人》和《占卜術(shù)》兩篇。《占卜術(shù)》講哥哥學卜卦,“排來排去,算過來算過去,只能查出書上解說下判斷,卻說不上排得對不對,離開書,自己斷不了案”。后來家里來了一位前輩,正碰上哥哥在卜卦,“客人一看便問了一句,頓時把他問倒。老者哈哈大笑,傳授了書上含糊過去的訣竅,不過指點幾句話。他恍然大悟,豁然貫通,已得要領(lǐng),失去好奇興趣,以后漸漸不再卜卦了”。這類實用性很強的術(shù)數(shù)之學,關(guān)鍵處書上常含糊其辭,很難明白其中的竅訣。結(jié)合哥哥卜卦和自己學六壬的經(jīng)歷,金克木很快明白,這類術(shù)數(shù),“不但鍛煉記憶,而且要求心中記住各種條件,不但排列組合,還得判明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解說意義,認清條件的輕重主次及各種變化,不可執(zhí)一而斷?!艁碚軐W家演易卦還是鍛煉思維能力,和下圍棋及做數(shù)學題是一個道理。對兵家還有實用價值?!植坏冒素?、六壬迷了幾千年無數(shù)人,原來妙用并不在于占卜預測對不對”。

      在《占卜人》中,金克木記下自己和哥哥的一次占卜比試。嫂子臨盆,哥哥卜了一課,“斷曰:必生男?!苯鹂四尽捌敢凰恪?,“斷曰:必生女?!焙⒆由聛?,是女孩,哥哥說:“看來是我的六爻敵不上你的六壬了?!苯鹂四净卮穑骸安皇沁@樣。只因你一心想生兒子,所以明明陽爻變了陰爻,卦變了,你還照原來想的判斷。文王還是靈,你不靈。”當然,金克木寫這個并非為了說明自己算得準,更不是要提倡卜卦,而是借此指出,預測的重點在人不在卦,并強調(diào)變易的原則:“占卜當然是求預知,可是靈不靈不在卦而在人。我是同哥哥鬧別扭開玩笑。他想兒子,說是生子。我便說是生女。……記得當時我是在肚子里竊笑的,因為那一卦和那一課都是既可說生男又可說生女的。不但易卦,任何模式都是這樣。如果連這個變易之‘易’都記不住或不肯承認甚至不懂,那樣算卦占卜只怕離游戲不遠了。”

      學會六壬近三十年之后的一九四七年,金克木已在武漢大學任教,因應學生邀在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的“和平大會”上發(fā)表演說,“國民黨反動當局出動大批軍警,包圍武漢大學,槍殺了三名學生,逮捕了一些學生和五位教授,造成驚動全國的‘六一慘案’”。五位被逮捕的教授,金克木就在其中,三天后才得以出獄。六月四日,向達在報紙上發(fā)表了《說式》,因為不懂六壬,所以文中只講到“式”的外形,未涉及應用。六月五日,看到這篇文章的金克木便寫信給向達,“說明‘式’是古代占卜用具,分為天盤、地盤,以天盤在地盤之上旋轉(zhuǎn),加上日、時、干支,求得‘四課’‘三傳’,舊稱為‘大六壬’”。向達將信摘出,在同一份報紙上發(fā)表,“并作了按語,說明原委,痛斥國民黨反動派倒行逆施,對待學者和青年學生橫加迫害凌辱。這一次我們兩人不僅是學術(shù)交往也是道義上的朋友了”。在這篇《由石刻引起的交誼——紀念向達先生》里,金克木記錯了寫信的具體時間,并把文章發(fā)表時的名字《論“式”的應用》(《金克木集》未收),記成了向達的文章名,但大致情形沒有偏離太多。

      金克木談到學六壬的地方還不只這些,隨手的舉例暫且不論,最早提到是在寫于一九三五年的新詩《少年行(乙)》中,而《學“六壬”》完成已經(jīng)一九九六年了。如此反復提及,當然不只是因為得意,更因為從中受益巨大,“我迷上‘六壬’的那些時光,現(xiàn)在想來,并不是白費,實際上我是在受一種思維訓練,是按照一種可變程序在實習計算,推算,考察,判斷,然后對照實際情況檢驗原先從實際中提出的問題的解決是不是正確,符合”。其實前面說到的感悟也好,這里談起的思維訓練也好,說不定都是后知后覺的結(jié)論,最重要的現(xiàn)量(pratyak?a,感覺所得),是人生中跟學習有關(guān)的第一次驚喜:“我得到的滿足是一種突然發(fā)現(xiàn)奧妙和自己學會本領(lǐng)的樂趣。這可以說是一種心靈上的一陣享樂吧?這是別的樂趣無法比擬的?!薄耙婚W念間覺得自己發(fā)現(xiàn)了一件又奧妙又新奇的思想路徑,全身心出現(xiàn)了一陣快樂?!?/p>

      在《泰阿泰德》里,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說,“疑訝之感原是哲學家的標志,此外,哲學別無開端”。這個嚴群譯為“訝疑”(thauma)的詞,有人譯為“驚異”,更多人譯為“驚奇”。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也談到哲學與驚奇的關(guān)系:“無論現(xiàn)在,還是最初,人都是由于驚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一開始是對身邊不解的東西感到驚奇,繼而逐步前進,而對更重大的事情發(fā)生疑問。”我不清楚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驚奇”是否可以轉(zhuǎn)換成金克木上面說到的“驚喜”,也不清楚“驚喜”的“喜”是否暗含著“不亦說乎”的“說”,能知道的只是,學六壬的驚喜,只是金克木一系列驚喜的開端。

      小學快畢業(yè),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時候,金克木看到了哥哥中學學過的《查理斯密小代數(shù)學》,“文言的譯文,簡單的入門,我半懂不懂看下去,覺得很有趣,好像是符號的游戲。看到一次方程式所做例題,我大吃一驚。原來‘四則難題’一列成方程式就可以只憑公式不必費力思考便得出答案。什么‘雞兔同籠’,用算術(shù)和用代數(shù)解答是兩套不同想法。同樣是加減乘除,用數(shù)字和用別的符號竟能有這樣不同。看到方程式能這么輕易解答算術(shù)難題,那一刻我真驚呆了。驚奇立刻變成一陣歡樂。是我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不是別人教的,才那么高興吧?”

      兩年之后,金克木插入鳳陽男子第五中學初三班,備秋季考得高中學籍。因為在家中接觸過《幾何原本》,學數(shù)學時,對點、線、面的空間圖形,沒覺得有什么新鮮,“可是當先生在黑板上畫出圖形說明‘對頂角相等’時我大吃一驚。一望而知的平常事居然要這樣而且能這樣一步一步推演證明,終于QED‘已證’。我在座位上忽然感到一陣震動。世界上會有這種學問!這種思想!”

      跟數(shù)學相關(guān)的驚喜,雖然《學“六壬”》里只講到兩次,但從金克木的文章來看,其實不止此數(shù),起碼應該算上一九二五年接觸《混合算學》的一次:“初級中學數(shù)學課按規(guī)定是,代數(shù)、幾何、三角,三年分別各學一門。這書未經(jīng)教育部審定,打亂了規(guī)定次序混合教。代數(shù)講個頭就接著講幾何,講一段又回頭講代數(shù),三角也夾在里面教。所以要講畫出一條線,有個方向,一頭是正,另一頭是負。若是畫在一張畫滿了小方格的紙上,從左下角畫起,就成為斜行向上的線,可以表示運動、變化,例如股票、物價的漲落、人口的增減,等等。這張紙便是坐標紙。這線便是‘格蘭弗線’。于是又要講代數(shù),又要講幾何,靜止的表示空間的圖形有了運動、變化同時表示時間了。這書是用高中才能學習的解析幾何原理來講初中數(shù)學。”

      這些與數(shù)學有關(guān)的驚喜,時間相隔不久,且都跟抽象思維有關(guān),不妨看做同一次驚喜的不同表現(xiàn),看成金克木的第二次學習驚喜。寫《學“六壬”》的一九九六年,離開始感受到這特殊的驚喜,已經(jīng)過去了六十多年,但金克木仍然清晰地記著當時的歡樂和震動,可見這些驚喜在他心里留下了多么強烈的印象。可是,并非每一次驚喜帶來的震動,都會與人終生相隨,潛能和天賦也未必都有機會盡情展現(xiàn)。雖然一九三〇年代初,崔明奇發(fā)現(xiàn)金克木有數(shù)學頭腦,鼓勵他去北大聽數(shù)學課,并攛掇他邊學邊譯《大眾數(shù)學》,可時代和家庭的種種牽制,對數(shù)學,金克木“只能是一瞥而過沒有下文”,大概晚年用數(shù)學思維解讀經(jīng)典,算得上是這驚喜的余波。

      功不唐捐,對金克木來說,這驚喜體驗更重要的收獲是讓他意識到,“用高深的學理解說淺近的知識,或說是用淺近的知識解說高深的學理,很不容易,不過很值得做。記得老托爾斯泰說過:一種哲學的基本原理,若不能講得讓十五歲的孩子聽懂,我就不承認那是哲學。這話說得當然有點過分,但好像也不無道理,因為他說的不是體系而只是原理”。對讀者來說的幸運是,這用淺近知識講高深學理的思路,金克木并沒有局限在自己的專業(yè)領(lǐng)域,而是寫作時始終考慮的問題:“‘通俗化’不等于科學普及工作,是提供要點的特殊的‘通俗’工作,是本門專家不屑為而非本門專家又似乎不能為的工作。我覺得需要者既然是‘俗人’,工作便可以由‘俗人’自己做,因為‘俗人’比專家更能通‘俗人’的心理,有‘俗人’求學的經(jīng)驗。自己覺得有一點學‘通’了(可能不準確并有錯誤),不妨將自己所‘通’來通向和自己同樣的‘俗人’。好在是提供參考并不是引導作專門研究,不會有多大壞處?!?/p>

      這個思路的深層,其實是金克木寫作當時對總體教育狀況的擔憂,因此才常在各種文章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我以為現(xiàn)在迫切需要的是生動活潑,篇幅不長,能讓孩子和青少年看懂并發(fā)生興趣的入門講話,加上原書的編、選、注。原書要標點,點不斷的存疑,別硬斷或去考證;不要句句譯成白話去代替;不要注得太多;不要求處處都懂,那是辦不到的,章太炎、王國維都自己說有一部分不懂;有問題更好,能啟發(fā)讀者,不必忙下結(jié)論。這種入門講解不是講義、教科書,對考試得文憑毫無幫助,但對于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shè),大概是不無小補的。”

      我其實很懷疑,精通梵文的金克木雖然留下很多相關(guān)文章,且充滿真知灼見,卻沒有讓人覺得深不可測,甚至沒有獲得應有的認可,就跟他用淺近知識講高深學理的思路有關(guān),也跟他一直記著的驚喜有關(guān)。更何況,一九八〇年代中期之后,金克木開始慢慢離開梵文專業(yè),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在更廣闊的文化范圍里神游,斤斤以學術(shù)原創(chuàng)性或艱巨性為標準的人,恐怕連齒及都不愿了。但金克木處處為“俗人”著想的文字,卻引導著他半自覺半意外地打開了他稱為“無文的文化”的巨大空間,啟發(fā)了諸多后來的研究者。要是不嫌夸張,我?guī)缀跸胝f,這一思路擺脫了比較文化研究中的沖擊——反應模式,把文化沖擊中主體的選擇作為中心,關(guān)涉到所謂研究范式的變化——即便以快要成為詛咒的現(xiàn)下學術(shù)評價標準衡量,這還不夠原創(chuàng)性嗎?

      形容人學識淵博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到學貫中西、古今貫通,盡管很少見到如此這般的人物,卻不妨礙我們想象有這樣的完美者存在——即便絕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想象,但這個想象本身就可以是其意義?;蛘哒f,這類詞語的存在,恰恰說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某些通貫性的經(jīng)驗。只是,這些通貫性的經(jīng)驗在呈現(xiàn)為最終的形態(tài)之前,沒法提前斷定是否同時會成為一個人的局限。更何況,即便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金克木那樣,認出這經(jīng)驗的重要性,從而在文章中不斷提起。

      一九二七年,北伐軍打到長江流域,暑假期間,家里把金克木送到鄉(xiāng)下親戚家躲兵災。在那里,金克木遇到一個在教會中學讀書的男孩,兩人聊得投緣,金克木從對方口中聽到了很多自己原先不知道的事。更重要的事隨之降臨:“有一天,我把書架上的五大本厚書搬下來看。原來是《新青年》一至五卷的合訂本,他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他馬上翻出‘王敬軒’的那封抗議信和對他的反駁信給我看。我看了沒幾行就忍不住笑,于是一本又一本借回去從頭到尾翻閱?!边@一看不要緊,“我已經(jīng)讀過各種各樣的書不少,可是串不起來。這五卷書正好是一步一步從提出問題到討論問題,展示出新文化運動的初期過程??赐炅?,陸續(xù)和警鐘辯論完了,我變了,出城時和回城時成為兩個人”。

      故事本來已經(jīng)夠傳奇了,更傳奇的是,這個自己取名警鐘,又叫井中的男孩,還作詩為證:“警世鐘來警世鐘,警醒世上幾愚蒙?他年化眾等木鐸,此日如蛙處井中?!闭战鹂四镜恼f法,“我覺得這詩有點‘打油’,而且口氣太大?!捐I’是孔夫子。他竟自稱等于圣人,不服氣,我也作詩給他看”。結(jié)合金克木讀《新青年》的感受,把詩里的“化眾”改為“化金”,警鐘豈不正起了木鐸的作用?我猜,喜歡正話反說的金克木可能也是這么想的,“井中的警鐘后來沒再見到,也不知他還有什么業(yè)績。至于我,若不是遇見了他,這一生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吧?”這個自身思想還沒有成熟的男孩,有沒有點高手出現(xiàn),點撥完畢便飄然遠引的風采?

      金克木說,這次會通前他“已經(jīng)讀過各種各樣的書不少,可是串不起來”,那除了前面提到的六壬和數(shù)學類,他此前讀的書都是什么呢?幸好有一篇寫于一九九一年的《家藏書尋根》,大致可以勾勒出他當時所讀(或所見)之書的情形。

      書分幾類,不妨以新舊來分。先說屬于新學的部分:“其中有梁啟超編的《新民叢報》,一年又一年合訂起來,是在日本印刷出版的?!讹嫳椅募飞舷聝纱蠛駜裕懊嬗凶髡叩奈餮b半身像和《三十自述》,那是梁在三十歲以前的著作。還有些‘作新社藏版’的新書,介紹外國來的新學。嚴復譯的《天演論》好像是線裝的鉛印本。《群己權(quán)界論》和林紓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等書就不是線裝了。但康有為編的《不忍雜志》仿佛還是線裝?!薄坝幸惶住痘食?jīng)世文編》收進一些洋務(wù)派的著作,是講政治經(jīng)濟的。還有《富強齋叢書》教聲、光、化、電,都是中外兩人合譯的。這些全是大部頭。小本的《格致書院課藝》,記不得內(nèi)容了?!裰隆恰茖W’的舊譯名。另有線裝鉛印的《筆算數(shù)學》三本,有些古代題對我學算術(shù)很有幫助?!?/p>

      屬于舊學的部分,量大得多,花樣也繁復,除了前面提到的卜筮書,還有“一套《停云館法帖》折疊本,是明朝文徵明刻的。此外古書就是一部大叢書《學津討原》……這叢書中我那時能看懂的只是唐代傳奇如《甘澤謠》《劇談錄》,講紅線、聶隱娘的故事,宋人筆記如《夢溪筆談》《老學庵筆記》等等也不全懂,其他書多半只能翻翻看。有一部《紅樓夢》,不知是程甲本還是程乙本。有不少《闈墨》,即《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之流選的中舉中進士的考卷?!小稏|萊博議》,可見學八股文之外要會寫策論了。《綱鑒易知錄》供給歷史知識。供給典故的《事類統(tǒng)編》(《事類賦》擴大版)及《康熙字典》之類當然不缺。《古文辭類纂》及其續(xù)編表示桐城派仍是文章正宗。四書五經(jīng)和經(jīng)常給兒童念的書如《幼學瓊林》反而不多。原因是這些如同小學課本,隨背誦隨舍棄?!送膺€有醫(yī)書《驗方新編》……以及碑帖和拓片。當然大量的還是普通書,如《隨園詩話》《兩般秋雨庵隨筆》之類”?!坝谐商椎臅纭痘是褰?jīng)解》,乾隆皇帝‘御選御批’的《唐宋詩醇》《唐宋文醇》和《御批通鑒輯覽》?!小督孀訄@畫傳》給一些繪畫樣本。小說類的有一函《智囊補》,是馮夢龍輯的,還加評語”。

      如此龐雜的書籍系統(tǒng),學習方法不當,很容易像武俠小說里的初階武士,接納了太多能量卻無法合理吸收,弄不好會引發(fā)身體和精神災變?!杜f學新知集·自序》談起這次會通的時候,金克木果然就講到了這個情形:“我胡亂看過的書比人家要我讀并背誦下來的書多得多。于是我成了一個書攤子,成不了專門‘氣候’。我好像蒼蠅在玻璃窗上鉆,只能碰得昏天黑地?!毙液?,契機無意間來了,“那是小學畢業(yè)后的一九二六年,我看到了兩部大書。一是厚厚的五大本《新青年》合訂本,一是四本《中山全書》。這照亮了我零星看過的《小說月報》《學生雜志》《東方雜志》。隨后又看到了創(chuàng)造社的《洪水》和小本子的《中國青年》。我仿佛《孟子》中說的陳良之徒陳相遇見了許行那樣‘大悅’,要‘盡棄其所學而學焉’”。此前泛濫無所歸的閱讀,至此煥發(fā)出光彩,“不料終于玻璃上出現(xiàn)了一個洞,竟飛了出來。”

      雖然自序?qū)懙降臅r間跟《井中警鐘》相差一年,自序中還多了《中山全書》(此后連類而及的不算),但這兩處應該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述,只是記憶出現(xiàn)了輕微的誤差。讓人略感疑惑的是,讀《新青年》之前,金克木已經(jīng)接觸過新學,為何要到這時才有一旦豁然之感?或許如金克木所言,老一輩的知識分子,“要做官,要教書,不能不學應考,讀經(jīng)典,作詩文,但同治、光緒年間不能不懂一點‘經(jīng)世’了,不想只當‘多磕頭少說話’的大官了,于是想懂得‘洋務(wù)’”,因此作為經(jīng)世和洋務(wù)的新學仍然是舊學范圍?

      時代日新又新,善于學習的人會從蛛絲馬跡里辨認出領(lǐng)先的風氣,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出自己的潛能。只是,怎樣確認自己辨認出的風氣是否領(lǐng)先呢?或許需要辨認出,《新青年》和《中山全書》進一步改變了新舊對立的格局,這個升級的新學系統(tǒng),更多地容納了舊學的元素?或許必須確認,這個更新的新學系統(tǒng),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舊學的能量必須傾注到新學里,才能得以重生?具體到個人,會通之后的金克木,要如何選擇自己的習學之路呢?這些,恐怕要從他的兩次學術(shù)轉(zhuǎn)折說起。

      一九三九年,金克木在湖南大學教外語。暑假,金克木至昆明拜訪師友,見到了早就認識的羅常培?!八牢揖鼓芙檀髮W,很高興,在我臨走時給我一張名片,介紹我去見在昆明鄉(xiāng)間的傅斯年先生,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焙芸欤鹂四揪鸵姷搅烁邓鼓?,“在一所大廟式的舊房子里,一間大屋子用白布幔隔出一間,里面只有桌子椅子?!蹬肿印鹬鵁煻烦鰜硪娢視r沒端架子,也不問來意。彼此在桌邊對坐后,他開口第一句就是:‘歷史是個大雜貨攤子?!幌裰v課,也不像談話,倒像是自言自語發(fā)牢騷。‘開門見山’,沒幾句便說到研究‘西洋史’的沒有一個人?!?/p>

      金克木提出一位教授,傅斯年并不認可?!啊欢ED文,不看原始資料,研究什么希臘史?’他接著講一通希臘、羅馬,忽然問我:‘你學不學希臘文?我有一部用德文教希臘文的書,一共三本,非常好,可以送給你?!疫B忙推辭,說我的德文程度還不夠用作工具去學另一種語文?!又e談,不是說歷史,就是說語言,總之是中國人不研究外國語言、歷史,不懂得世界,不行。過些時,他又說要送我學希臘文的德文書,極力鼓吹如何好,又被我拒絕。我說正在讀吉本的羅馬史。他說羅馬史要讀蒙森,那是標準。他說到拉丁文,還是勸我學希臘文。他上天下地,滔滔不絕,夾著不少英文和古文,也不在乎我插嘴。我鉆空子把他說過的兩句英文合在一起復述,意思是說,要追究原始,直讀原文,又要保持和當前文獻的接觸。他點點頭,叭嗒兩下無煙的煙斗,也許還在想法子把那部書塞給我?!闭勗捨瞬坚@锩娴娜耍昂鋈徊坚O崎_,出來一個人,手里也拿著煙斗。傅先生站起來給我介紹:‘這是李濟先生。’隨即走出門去。……傅回屋來,向桌上放一本書,說:‘送你這一本吧。’李一看,立刻笑了,說:‘這是二年級念的?!夷闷饡乐x并告辭。這書就是有英文注解的拉丁文的愷撒著的《高盧戰(zhàn)紀》?!?/p>

      拿到這本書,金克木“試著匆匆學了后面附的語法概要,就從頭讀起來,一讀就放不下了。一句一句啃下去,越來興趣越大。真是奇妙的語言,奇特的書。那么長的‘間接引語’,顛倒錯亂而又自然的句子,把自己當做別人客觀敘述,冷若冰霜。仿佛聽到愷撒大將軍的三個詞的戰(zhàn)爭報告:‘我來到了。我見到了。我勝利了?!澜缍贾币?,真是譯不出來”。這個學拉丁文的過程,金克木記得清楚,也常在文章中提及,當然不是為了自我傳奇化,而是強調(diào)這次學術(shù)之路上的轉(zhuǎn)折之重要,即如《自撰火化銘》中所言,找到了一條可行的學術(shù)之路:“史學名家贈以愷撒拉丁文原著,諄諄期以讀希臘羅馬原始文獻,追歐洲史之真源以祛疑妄。”

      從外來眼光看,或許可以說,金克木由這次轉(zhuǎn)折,確認了追溯歐洲文化根源的路線,惟精惟一,“預流”于時代學術(shù)潮流之中。這路線即便在金克木一九四一年去印度之后,暫時也沒有改變?!拔译m到天竺,但那時印度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我腦中沒有離開從羅馬帝國上溯希臘追查歐洲人文化的老根的路,還不想另起爐灶攻梵典。”世事不由人算,半是被動,半是主動,盡管“發(fā)現(xiàn)希臘之中無羅馬而羅馬世界有希臘”,金克木也沒能沿著追溯歐洲文化之路走下去,只“讓后來得到的希臘語的字典、荷馬史詩、《新約》在書架上至今嘲笑我的遺憾”。不過,盡管路線中斷,但沿路追索的方式?jīng)]斷,在學習印地語的時候,金克木“又犯了老毛病,由今溯古,追本求源,到附近的帝國圖書館閱覽室去借用英文講解的梵文讀本,一兩天抄讀一課”。轉(zhuǎn)攻梵文可以說是金克木的第二次學術(shù)轉(zhuǎn)折,在學習的過程中,金克木遇到了憍賞彌老人(法喜居士),也才有了第三次學術(shù)驚喜。

      第三次驚喜真是難得一見——或者,難得一見有人在成年之后有這樣的驚喜:“再有同樣的震驚和歡樂已經(jīng)是一九四三年,我三十歲了。在印度鄉(xiāng)間,在法喜居士老人的指引下,我隨他一同去敲開波你尼梵文文法經(jīng)的大門。這經(jīng)在印度已經(jīng)被支解成一些咒語式的難懂句子,本文只有少數(shù)學究照傳統(tǒng)背誦講解了。老居士早有宏愿要像他早年鉆研佛經(jīng)那樣鉆出這部文法經(jīng)的奧秘,可惜沒有‘外緣’助力。碰上我這個外國人,難得肯跟他去進入這可能是死胡同的古書。在周圍人都不以為然的氣氛下,我隨他鉆進了這個語言符號組合的網(wǎng)絡(luò)世界。那種觀察細微又表達精確的對口頭文言共同語的分析綜合,連半個音也不肯浪費的代數(shù)式的經(jīng)句,真正使我陪著他一陣陣驚喜。照他的說法是‘還了愿’。我陪他乘單馬車進城送他走的時候,在車上還彼此引用經(jīng)句改意義開玩笑一同呵呵大笑,引起趕車人的頻頻回顧?!?/p>

      這次跟法喜居士有關(guān)的驚喜,或許不應該說是一次驚喜,簡直可以說是一系列驚喜的集合。“在鹿野苑跟在美國蘇聯(lián)教大學后退隱鄉(xiāng)間的印度老人法喜居士學讀古書。先是東一拳西一腳亂讀,隨后我提出一個問題引起他的興趣。他便要我隨他由淺追深,由點擴面,查索上下文,破譯符號,排列符號網(wǎng)絡(luò),層層剝?nèi)∫饬x。本來他只肯每天對我背誦幾節(jié)詩,用詠唱調(diào),然后口頭上改成散文念,仿佛說話,接著便是談?wù)?。我發(fā)現(xiàn)這就是許多佛典的文體,也是印度古書的常用體。改讀他提議的經(jīng)書,他的勁頭大了,戴上老花鏡,和我一同盤腿坐在大木床上,提出問題,追查究竟。他還要我去找一位老學究講書,暗中比較傳統(tǒng)與新創(chuàng)?!敃r我們是在做實驗,沒想到理論。到七十年代末我看到二次大戰(zhàn)后歐美日本的書才知道,這種依據(jù)文本,追查上下文,探索文體,破譯符號,解析闡釋層次等等是語言學和哲學的一種新發(fā)展,可應用于其他學科?!?/p>

      或許是因為年齡,或許是因為時代更為劇烈的變化,三次驚喜之后,金克木說,“再也想不起還經(jīng)歷過什么同類的歡樂了。不知是不是‘超越自我’失掉自己了”。這個說法是否確切,以后另寫文章探討。能夠確切知道的是,跟憍賞彌老人深造梵文和巴利文后的金克木,回國后的研究和教學,大多與此有關(guān)。

      應該是因為金克木天賦太出色了,對時代風氣的感受也太敏銳了,他學習和領(lǐng)會的過程,如果不是這樣一點點寫出來,遠遠看上去似乎不費什么力氣就成了卓越學者。何況,圍繞金克木自學成才的傳說太多了,多到我們有時候會以為他真的沒有老師??墒牵粋€人真的可以完全自學成才嗎,自學而來的一切又怎樣判斷是否準確呢?即便已經(jīng)走到了時代的邊際,如果沒有特殊的老師指點,又怎么確認這邊際是深淵還是新路呢?

      從金克木晚年的很多文章里,我們其實很容易看明白,自開蒙到大學任教,金克木有過很多杰出的老師,包括從哥哥到小學校長在內(nèi)的各種教導者,包括漂泊生涯中遇到的同事或朋友,更不用說前面提到的傅斯年和他確認為師的憍賞彌——“我必須感謝實質(zhì)是‘恩師’而不肯居其名的‘法喜’老居士的指引。他仿佛古代高僧出現(xiàn)于今世。”——這兩位,顯然已不是杰出那么簡單?;蛟S正是出于這個原因,金克木“從不承認是自學成才,總是強調(diào)他是有老師的,而且老師都是最好的”。

      不過,對老師的尊重是一回事,怎么跟老師學習是另一回事。金克木曾經(jīng)跟訪問者講過的話,可能值得每個真心希望學會學習的人回味:“金先生和我說,他在印度求學,也沒有在大學正式注冊讀書,而是探訪名家。因為名家之為名家,也就那一點與眾不同的東西,找他聊幾次也就差不多都知道了,沒有必要聽很多課,那是浪費時光?!?/p>

      或許,驚喜、會通也好,轉(zhuǎn)折、擇師也罷,世界上原本就沒有人人能走的通途,每個人總要學著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尋找過程中最重要的,恐怕不在于學的多少,而在于“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那個“用”,也就是六壬里“用神”的那個“用”——“我小時候還有時聽到大人說‘用神’這個詞,意義廣泛,好像是指關(guān)鍵的思考方式。‘用神’一錯,思考路數(shù)就錯,也就是方向路線錯誤,一切都錯,用力越大,錯得越厲害。‘用神’的‘用’也許是從《易經(jīng)》的乾、坤卦爻辭里的‘用九’‘用六’來的??赡苤浮冐场冐浴摹儭?。不知道‘用’什么‘神’和怎么‘用’,那還能不錯?八卦、‘六壬’并不僅是形式上的符號排列組合,重要的在于‘用’?!?/p>

      猜你喜歡
      金克木
      金克木自學成才
      金克木自學成才
      一份書單成就的學者
      一份書單成就的學者
      一份書單成就的學者
      小學畢業(yè)的大學教授
      北方人(2015年9期)2015-08-24 00:31:11
      金克木“偷”成學問大家
      藍盾(2014年4期)2014-05-27 19:30:44
      雙贏
      小小說月刊(2012年3期)2012-05-08 05:08:50
      金克木:小學畢業(yè)的大學教授
      北方人(2012年2期)2012-04-29 00:44:03
      金克木:小學畢業(yè)的大學教授
      讀者(2011年22期)2011-05-30 10:48:04
      墨竹工卡县| 忻城县| 封丘县| 邳州市| 台湾省| 大方县| 且末县| 揭东县| 常宁市| 汽车| 卓尼县| 翼城县| 朝阳县| 淄博市| 龙口市| 台江县| 绥化市| 西藏| 洛浦县| 井冈山市| 大竹县| 淮南市| 永嘉县| 柳江县| 静宁县| 太康县| 青阳县| 萍乡市| 永顺县| 安岳县| 正定县| 青州市| 蕉岭县| 吴桥县| 建湖县| 西乌| 汪清县| 叶城县| 宜兴市| 潢川县| 绥棱县|